为啥中老年人比较容易被骗这10条原因必须谨记那么如何防范?陷阱骗子骗局网恋

为啥他们这么容易被骗呢?咱们今天来聊一聊其中的原因,还教教大家如何避免掉入这些陷阱。

为啥老年人容易上当?

1.贪小便宜,露隐私

老年人通常比较节俭,对那些看起来“白捡的便宜”特别感兴趣,比如路边摊的小礼品,免费赠品

等。这种“贪小便宜”的心理正好被骗子抓住了。再加上他们有时不太注重个人隐私保护,随手就把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这些信息泄露了,等意识到不对劲,钱早飞了。

2.迷信“专家”,信息滞后

老年人天性善良,喜欢听“专家”讲保健常识,可是骗子就专挑他们信息滞后的弱点下手。他们会夸大保健品效果,打着健康旗号,忽悠老年人掏钱买假冒伪劣的产品。这时,老年人往往没和家人商量,一头扎进去了。

3.心理孤单,缺乏家人关怀

有些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有认知障碍,再加上平时孤单,子女不在身边,他们特别容易

对陌生人的热情敞开心扉,骗子伪装成“好心人”,他们很难分辨谁是真的关心,谁是别有用心。

4.冒充熟人,打亲情牌

5.疾病焦虑,盲目求医

老年人自己或者家人生病时,容易病急乱投医。骗子正是看准了这点,用“秘方”“灵药”作诱饵,骗

人上当。很多时候,他们声称的疗效都是子虚乌有,老人焦急中被骗得团团转。

6.网恋诈骗,情感攻破

有的老人可能因为失去伴侣,或者子女忙碌,很孤独。骗子就趁虚而入,通过网恋和老人建立起

“情感联系”。几句话把老人哄得心花怒放,接着以各种借口要钱,老人的防线立刻瓦解。

7.投资返利,高回报陷阱

这类套路大家都听说过,骗子会编造一些“高回报投资项目”,声称稳赚不赔。老人一看“利好消息”,心动了,投入大笔钱,最后对方卷款跑路,连影儿都找不着。

8.冒充公检法,吓唬人

这种诈骗很常见,骗子伪装成警察、检察官,说老人的账户涉案,或者子女犯法,需要“缴纳保证金”才能解决问题。老人一听“警察”来了,慌得不行,完全没意识到这是骗局。

9.“中奖”诈骗,忽悠大礼包

老年人平时就爱参与抽奖活动,骗子就利用伪基站、短信群发“中奖信息”,说你中奖了,但得先交“税”或者“手续费”。老人一想,自己就差这点钱了,赶紧汇过去,结果啥奖品都没见着。

10.免费旅游,购物陷阱

还有一种“免费旅游”骗局,骗子用低价或者免费的噱头吸引老年人参加。到了旅游地,他们会让冒

牌“专家”给老人洗脑,强迫他们购买高价的保健品或者其他商品。

tei-80.sevigpro.comtei-80.cosmicweavings.comtei-80.jxnkjmjj.comtei-80.wuge675.comren-80.ksjtkt.comren-80.sevigpro.comren-80.sociocrazy.comren-80.realtyzine.comgvq-80.hongdapaper.comren-80.ramonvela.comgvq-80.pinyou0769.comren-80.szboyasw.com

如何防范?

1.不随便透露个人信息

老年人要谨记,陌生人问到家庭、个人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随便透露敏感数据,尤其是身

份证号、银行账号等。如果有人非得问这些,那十有八九是骗子。

2.多和家人交流,别轻信

遇到搞不懂的事情,比如投资机会、保健产品等,老年人一定要多和家人商量。家人会提供更清

晰的判断,防止被不良信息误导。尤其是一些金融政策,还是交给年轻人多渠道查证,自己不要轻易决策。

3.提高警惕,别上健康养生的当

当遇到所谓的“养生讲座”或者“专家推荐”时,首先要搞清楚对方的背景,不是权威机构就别理。尤其是那种号称能包治百病的保健品,绝对是忽悠人的。

4.了解常见的诈骗套路

老年人需要对目前常见的诈骗手法有些基本了解,比如“杀猪盘”、刷单骗局、冒充客服诈骗等,做到心里有底。碰到可疑信息时,别着急转账,先报警咨询。

5.报警和求助要及时

一旦遇到疑似诈骗情况,立刻告诉家人或者朋友,尤其是家庭财务的掌管者,让他们一起分析情况,防止财产损失。还可以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随时留意最新诈骗预警。

6.关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老年人被骗后,往往会自责,甚至情绪低落。作为家人,这时千万别责备他们,而是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心,让他们知道被骗不是自己的错。要积极疏导他们的情绪,让他们从心理上慢慢走出来。

THE END
1.“黄昏恋”中的张阿姨是怎样被骗11.5万元的有约频道民警告诉记者,经查,嫌疑人李某系无业人员,其通过交友软件广撒网,专挑独居中老年女性为目标,同时与多人交往。“我们在他手机里,发现了李某和多名女性的聊天记录,还有向对方借钱的记录。”民警介绍,为了取得中老年女性的信任,李某伪造了虚构的“退休民警”身份,然后以婚恋名义诈骗受害人钱财,所有非法所得全部用于个http://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27_15676219.htm
2.诈骗团伙盯上征婚老年人“黄昏恋”掏走养老“钱袋子”10月11日,《法治周末》记者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该院近日办理了一起“黄昏恋”诈骗案,提起公诉后,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喻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两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以诈骗罪判处柳某梅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 http://www.legalweekly.cn/zfdt/2024-10/11/content_9066844.html
3.利用婚恋平台欺诈中年男性怎么处理利用婚恋平台欺诈中年男性随着婚恋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单身中年男性加入到寻找爱情的行列中。婚恋平台的便捷与开放,也带来了一些不为人知的风险,其中最令人痛心的便是“婚恋诈骗”。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假的身份、编造的感情故事,专门欺骗那些渴望陪伴和温暖的中年男性。如何处理利用婚恋平台欺诈中年男性的行为,既是社会的问题,也关系到每一位http://www.wedating.cn/hunl/47358.html
4.老人为何频频成为婚恋诈骗对象?这些陷阱要谨防这是一起以婚恋为幌子的养老诈骗案,被骗老人多达80余人,受骗金额合计46万余元。 老人为何会成为婚恋诈骗的对象,这类诈骗有哪些手法,又该如何防范?近日,记者专访了参与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检察官和公安民警,对这类诈骗进行了详细剖析。 案例>>> 开设婚介公司专盯老年人 前面提到的“1.10”专案,是今年城口县破获的https://www.jrcq.cn/Release/txtlist_i15388v.html
5.刘某某诈骗案——从严惩处以老年婚恋为名骗取老年人钱财的犯罪与年轻人相比,这些孤寂的老年人陷入婚恋骗局的几率更大。很多不法分子趁虚而入,通过虚构身份、洗脑营销等手段借机骗取老年人钱财,使得受害老年人受到经济和情感的双重伤害,值得全社会关注警惕。人民法院对此类案件依法从严惩处,同时通过公开宣判加强法治宣传,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帮助老年人提高识骗防骗能力,有力https://lawyers.66law.cn/s29064546d9e66_i1164593.aspx
6.以提供“婚恋服务”为名专骗老年人19人犯诈骗罪获刑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以被告人陈某某、李某某等19人犯诈骗罪,综合考虑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社会危害程度以及具有的法定或酌定从宽情节,分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至6个月不等,并处罚金4万元至1000元不等;对追回的钱款发还各被害人,作案工具予以没收。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3-07/06/content_jpdOeaHwP3.html
7.老年人如何防范“婚恋骗局”在当今社会,老年人婚恋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许多老年人在晚年时期希望找到一个伴侣共度余生。然而随着婚恋市场的繁荣,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而入,利用老年人对情感的渴望进行诈骗。为了帮助老年人有效防范婚恋骗局,以下是一些专业建议。一、了解婚恋骗局的类型老年人婚恋骗局通常涉及虚假身份、诱骗投资、借款或索要彩礼等手段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3496609?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8.这对“姐妹花”为骗钱专找老年人“相亲”山西晚报讯(记者 辛戈)一对“姐妹花”专门以单身老年人为目标,实施婚恋交友为幌子的诈骗,短时间内作案十多起。7月3日,山西晚报记者从长治市公安局获悉,目前警方根据此条线索已经深挖串并案件十余起,追赃挽损工作正在进行中。 4月29日,长治警方接北耽车乡安乐村村民张某报警称,自2019年至2020年,他被两位女子利http://epaper.sxrb.com/wap/sxwb/20220704/772268.shtml
9.两江漫评老年人小心!别让征婚伴侣“绊倒”你评论频道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重庆城口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养老婚介诈骗案,打掉一个谎称为独居老年人介绍养老伴侣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0人,为受骗群众追赃挽损46万元。 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年人有着一定的婚恋需求,在社会关注度不够的情况下,部分老年人较为迫切的婚恋需求很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被编织成一个http://say.cqnews.net/html/2022-06/16/content_987091625281904640.html
10.西安警方揭秘常见骗术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西安新闻针对不法分子不断翻新的骗术,3月23日,西安公安雁塔分局户政大队揭秘部分常见骗术,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 骗术一 保健品营销骗局让老人耽误治疗 不法分子以发放广告、赠送鸡蛋的方式,向老年人宣传公司的保健业务,以销售保健品骗取押金的方式实施诈骗。此类骗子大肆宣传不打针、不吃药,只要吃他们的保健品就能彻底治愈https://xa.ishaanxi.com/c/2022/0324/23809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