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17日播出《法律讲堂》文史版系列节目《老年人权益保障》CCTV节目官网CCTV12

敬老爱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的养老制度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制定于什么时候?建于南北朝的养老院是什么样子?古人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现象?穿越千年制度光芒,看我国古代养老制度的人性光辉。

4月9日播出向“啃老”说不

4月10日播出常回家看看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和人口流动性的加速,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四世同堂”“子孙绕膝”的传统家庭生活模式正在消失,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正经历怎样的挑战?空巢老人不断增多,老年人精神方面的需求日益凸显,法律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精神赡养?

4月11日播出让遗嘱成为“幸福留言”

在传统观念中,遗嘱似乎与死亡挂钩,许多人对立遗嘱讳莫如深。事实上,遗嘱作为人在生前或临终时留给后人的书面或口头嘱咐,对保障个人财产有序分配、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具有重要作用。那么老年人在订立遗嘱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怎样的遗嘱才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

4月12日播出赡养协议的效力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有了这份协议,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否就有了保障?现实生活中,一些子女约定以继承权划分赡养义务,这种约定是否会得到法律支持?子女能否以放弃继承权为条件免去自己尽赡养义务?类似“你管爸我管妈”这样的赡养协议又是否合法?

4月15日播出再婚的幸福与烦恼

在我国,丧偶或离异的无配偶老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人到老年,最害怕情感的缺失和内心的孤独,选择再婚可以给老人带来新的生活伴侣、情感支持和社交网络,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然而老人再婚伴随家庭关系的变化,往往会牵扯更多的情感和利益纠葛,从而面临重重困难。那么老年人再婚到底难在哪里?应该如何尊重老年人的个人意愿,保障他们的晚年幸福?在黄昏恋中,又应该如何擦亮双眼,防范老年婚恋诈骗?

4月16日播出难以割断的祖孙情

祖孙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看作是家族延续、财富和声誉传承的纽带。然而近年来,因隔代抚养、隔代探望、隔代赠与产生的家庭纠纷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那么导致这些纠纷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化解隔代家庭纠纷?

4月17日播出远离诈骗陷阱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养老服务需求的增加,不法分子趁机进行养老诈骗,给老年人的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侵害。那么不法分子都会采取哪些伎俩实施诈骗?为何老年群体更容易陷入诈骗陷阱?老年人应该如何擦亮双眼远离诈骗?

THE END
1.“黄昏恋”中的张阿姨是怎样被骗11.5万元的有约频道民警告诉记者,经查,嫌疑人李某系无业人员,其通过交友软件广撒网,专挑独居中老年女性为目标,同时与多人交往。“我们在他手机里,发现了李某和多名女性的聊天记录,还有向对方借钱的记录。”民警介绍,为了取得中老年女性的信任,李某伪造了虚构的“退休民警”身份,然后以婚恋名义诈骗受害人钱财,所有非法所得全部用于个http://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27_15676219.htm
2.诈骗团伙盯上征婚老年人“黄昏恋”掏走养老“钱袋子”10月11日,《法治周末》记者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该院近日办理了一起“黄昏恋”诈骗案,提起公诉后,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喻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两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以诈骗罪判处柳某梅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 http://www.legalweekly.cn/zfdt/2024-10/11/content_9066844.html
3.利用婚恋平台欺诈中年男性怎么处理利用婚恋平台欺诈中年男性随着婚恋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单身中年男性加入到寻找爱情的行列中。婚恋平台的便捷与开放,也带来了一些不为人知的风险,其中最令人痛心的便是“婚恋诈骗”。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假的身份、编造的感情故事,专门欺骗那些渴望陪伴和温暖的中年男性。如何处理利用婚恋平台欺诈中年男性的行为,既是社会的问题,也关系到每一位http://www.wedating.cn/hunl/47358.html
4.老人为何频频成为婚恋诈骗对象?这些陷阱要谨防这是一起以婚恋为幌子的养老诈骗案,被骗老人多达80余人,受骗金额合计46万余元。 老人为何会成为婚恋诈骗的对象,这类诈骗有哪些手法,又该如何防范?近日,记者专访了参与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检察官和公安民警,对这类诈骗进行了详细剖析。 案例>>> 开设婚介公司专盯老年人 前面提到的“1.10”专案,是今年城口县破获的https://www.jrcq.cn/Release/txtlist_i15388v.html
5.刘某某诈骗案——从严惩处以老年婚恋为名骗取老年人钱财的犯罪与年轻人相比,这些孤寂的老年人陷入婚恋骗局的几率更大。很多不法分子趁虚而入,通过虚构身份、洗脑营销等手段借机骗取老年人钱财,使得受害老年人受到经济和情感的双重伤害,值得全社会关注警惕。人民法院对此类案件依法从严惩处,同时通过公开宣判加强法治宣传,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帮助老年人提高识骗防骗能力,有力https://lawyers.66law.cn/s29064546d9e66_i1164593.aspx
6.以提供“婚恋服务”为名专骗老年人19人犯诈骗罪获刑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以被告人陈某某、李某某等19人犯诈骗罪,综合考虑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社会危害程度以及具有的法定或酌定从宽情节,分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至6个月不等,并处罚金4万元至1000元不等;对追回的钱款发还各被害人,作案工具予以没收。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3-07/06/content_jpdOeaHwP3.html
7.老年人如何防范“婚恋骗局”在当今社会,老年人婚恋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许多老年人在晚年时期希望找到一个伴侣共度余生。然而随着婚恋市场的繁荣,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而入,利用老年人对情感的渴望进行诈骗。为了帮助老年人有效防范婚恋骗局,以下是一些专业建议。一、了解婚恋骗局的类型老年人婚恋骗局通常涉及虚假身份、诱骗投资、借款或索要彩礼等手段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3496609?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8.这对“姐妹花”为骗钱专找老年人“相亲”山西晚报讯(记者 辛戈)一对“姐妹花”专门以单身老年人为目标,实施婚恋交友为幌子的诈骗,短时间内作案十多起。7月3日,山西晚报记者从长治市公安局获悉,目前警方根据此条线索已经深挖串并案件十余起,追赃挽损工作正在进行中。 4月29日,长治警方接北耽车乡安乐村村民张某报警称,自2019年至2020年,他被两位女子利http://epaper.sxrb.com/wap/sxwb/20220704/772268.shtml
9.两江漫评老年人小心!别让征婚伴侣“绊倒”你评论频道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重庆城口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养老婚介诈骗案,打掉一个谎称为独居老年人介绍养老伴侣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0人,为受骗群众追赃挽损46万元。 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年人有着一定的婚恋需求,在社会关注度不够的情况下,部分老年人较为迫切的婚恋需求很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被编织成一个http://say.cqnews.net/html/2022-06/16/content_987091625281904640.html
10.西安警方揭秘常见骗术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西安新闻针对不法分子不断翻新的骗术,3月23日,西安公安雁塔分局户政大队揭秘部分常见骗术,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 骗术一 保健品营销骗局让老人耽误治疗 不法分子以发放广告、赠送鸡蛋的方式,向老年人宣传公司的保健业务,以销售保健品骗取押金的方式实施诈骗。此类骗子大肆宣传不打针、不吃药,只要吃他们的保健品就能彻底治愈https://xa.ishaanxi.com/c/2022/0324/23809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