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国内轻稀土部分价格上涨,金属镨钕价格上涨1万元/吨至89.5万元/吨,镨钕氧化物价格上涨1.25万元/吨至74.25万元/吨,氧化钕价格上涨5000元/吨至79.5万元/吨,金属钕价格上涨7500元/吨至97.5万元/吨,金属镨价格为93.5万元/吨,氧化镨价格上涨1万元/吨至71.5万元/吨,国内轻稀土价格上涨,场内走销情况正常,下游采购情况一般,预计后期价格上涨为主。
供需、政策的有力支撑下,预计2023年一季度产业链营利或稳中有进,2023年稀土价格中枢或继续稳步抬升,产业链利润有望持续释放。
据生意社监测,1月31日,国内轻稀土部分价格上涨,金属镨钕价格上涨1万元/吨至89.5万元/吨,镨钕氧化物价格上涨1.25万元/吨至74.25万元/吨,氧化钕价格上涨5000元/吨至79.5万元/吨,金属钕价格上涨7500元/吨至97.5万元/吨,金属镨价格为93.5万元/吨,氧化镨价格上涨1万元/吨至71.5万元/吨,国内轻稀土价格上涨,场内走销情况正常,下游采购情况一般,预计后期价格上涨为主。
从资源端分布来看,根据USGS数据,全球稀土资源总量为1.2亿吨,其中中国4400万吨,占比达到37%;越南和巴西探明储量均为2200万吨,占比18%;俄罗斯探明储量1200万吨,占比10%;印度探明储量690万吨,占比约6%。资源储量分布较为集中,CR5占比达到90%。
从产量分布来看,2021年全球稀土矿产量为21万吨,其中我国为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占比达到60%,美国、缅甸、澳大利亚产量占比分别达到16%、12%、7%。
稀土作为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解决稀土行业的发展问题,形成良性健康发展,稀土企业走上了兼并重组的道路。
国内中重稀土继续严控,轻稀土有序放开。2022年稀土指标较2021年增加42000吨REO,同比+25%,其中增加的指标的全部为轻稀土,中重稀土同比持平。分上下半年来看,22年第二批指标为109200吨REO,同比增加25200吨(+30%),环比增加8400吨(+8.33%),增速有所提升。
分企业来看,北方稀土占了绝大多数的新增指标,22年获得稀土矿指标141650吨REO,增加41300吨REO,占增量指标的98%。中国稀土集团与北方稀土合计约占总指标的97%,对稀土定价权进一步增强。
此前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稀土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2009-2015年)》曾提出“冶炼分离企业由100家减为20家”。2011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计划构建“5+1”南北六大稀土集团格局。
2021年12月,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引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中国稀土集团。中国稀土集团成立后,稀土开采、生产总量控制指标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稀土行业长期“多、小、散”的局面进一步扭转,行业发展进入新格局。
至此,稀土行业南北双雄格局初现,中国稀土集团将与北方稀土集团并驾齐驱,形成“一南一北,一重一轻”的供应格局,共同主导国内稀土行业发展。
稀土行业的企业集中整合后,对稀土行业发展有何影响稀土精矿和稀土氧化物的产量还会再涨一涨,结合稀土开采和冶炼指标来看,估计明年该指标还会继续增长。
打造“稀土+”产业新格局
全国的稀土产值70%以上来自于磁材,抓住磁材,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以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磁谷”为目标,在发挥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的基础上,瞄准“产业下游”,精准发力“产业链”,形成了优先发展永磁、储氢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抛光、发光、催化材料产业,积极发展稀土永磁电机、稀土特种合金等“稀土+”产业新格局,稀土产业正从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迈进。
自去年以来,稀土高新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两新”导向、增量意识为牵引,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争取支持政策、争取试点示范,推动稀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目前,稀土高新区稀土企业总量突破百家,从业人员超万人,全国十强的稀土磁材企业有6家落户稀土高新区。北方稀土、宁波韵升、中国中车、大地熊、金力永磁、金田铜业、安泰科技、盛和资源等8家以稀土为主营的上市公司在稀土高新区投资兴业。稀土产业已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应用产品,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达到80%,有力推动包头入选工信部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金力永磁、韵升强磁、金山磁材为代表的永磁企业可批量生产用于医疗器械、计算机、智能手机、伺服电机、曳引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等高性能钕铁硼磁材。英思特稀磁、天和磁材、江馨微电机等为代表的稀土终端应用企业生产的磁组件产品,已成为微软、苹果、三星、华为等企业永磁器件的重要供货商。
据了解,2023年,稀土高新区稀土永磁材料产能将有望突破17万吨、产值突破5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