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市场IPO企业总数粤苏并列中国第一

近日,普华永道发布去年A股和港股IPO市场表现及前景展望。数据显示,去年A股IPO数量有所放缓,全年共有313只新股上市,融资额为3564亿元。同时,去年A股IPO领跑全球,不论是数量还是融资额均超过全球其他各大资本市场。去年,广东、江苏在A股、港股、美股三大市IPO企业总数均为65家,并列中国第一。

沪深融资额高居全球前两名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IPO融资额分别名列全球第一和第二位。202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有103只新股发行,融资金额为1937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有133只新股发行,融资金额为1481亿元。北京证券交易所进入快速发展期,2023年共有77只新股上市,融资额达到146亿元。

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表示:“随着全面注册制的稳步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将展示强劲的活力。预计2024年全年A股市场IPO数量为200-240家,全年融资额将达到1600亿-1900亿元人民币。”

此外,香港2023年全年IPO集资活动显著放缓。2023年全年香港市场有73只新股上市,融资额为463亿港元,以零售、消费品及服务业、工业及材料、医疗和医药及信息技术和电信服务为主,比上一年同期的数量减少19%,融资额减少56%。普华永道预计,2024年将有80家企业在香港上市,全年融资总额将超过1000亿港元,香港IPO市场有望在2024年重新跻身全球前三大融资市场之列。

粤苏浙成为新股发行第一梯队

2023年IPO收官,各省IPO表现如何?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库统计发现,2023年全年,A股共有313家IPO企业上市,江苏以58家领跑各省份,常年占据榜首的广东以51家次之,浙江以47家排名第三。

粤苏浙三个经济大省,牢牢占据着IPO第一梯队的位置。就首发募集资金而言,广东也反超了浙江,跻身第二位。2023年首发募集资金总额同样是苏粤沪三强,江苏、广东、上海A股首发募集资金总额分别为586.65亿元、574.67亿元、540.99亿元,而浙江则以441.45亿元排在第四位。从IPO企业数量来看,排在粤苏浙之后的,上海市、北京市去年分别有26家和20家企业上市,分别排在第四位、第五位,山东省、安徽省、江西省分别有18家、13家和11家企业上市,上市企业数量“上双”。从融资额来看,排在苏粤沪浙之后的分别是北京市、安徽省、山东省、重庆市、山西省等,融资总额均超过百亿元,北京市、安徽省的融资总额分别是267.45亿元和239.25亿元,山东省、重庆市、山西省分别为144.88亿元、120.74亿元、116.58亿元。

从地级市(区)来看,广东省深圳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分别有23家、20家、14家公司完成IPO,A股首发家数位居前三;广东省深圳市、江苏省苏州市、安徽省合肥市融资金额分别为282.57亿元、237.80亿元、177.16亿元,A股首发募集资金总额位居前三。

从行业上看,广东新上市公司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企业为最多数,一共有17家,其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企业,共有7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排在第三位,共有6家,此外,仪器仪表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均有4家IPO企业。

如果将范围扩大到美股和港股IPO市场,则广东IPO企业数量则略胜一筹。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共有65家中资企业登陆港股市场,上海企业以13家位列第一,广东、北京企业分别为11家和9家位列二三位,浙江、江苏分别有6家和5家紧随其后。

而美股市场上,2023年登陆的中资企业共有23家,其中,香港、上海、福建、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8家、7家、5家、3家、3家、2家、1家。以此计算下来,2023年,广东、江苏、浙江在A股、港股和美股这三大主要上市市场进行IPO的企业总数分别为65家、65家和54家,广东、江苏并列三大市场IPO企业数量中国第一。

2023年,国内A股IPO市场通过上市委会议审核279家、被否12家、暂缓表决23家、取消审核9家。审核通过率较2022年同期下降较为明显,从2022年的91.16%下降至88.85%。各上市板块中,深交所主板的审核通过率最高,为97.06%;科创板的审核通过率最低,为81.08%。

值得一提的是,从最新A股IPO排队企业数量看,广东以134家位居榜首,江苏、浙江分别以131家、112家紧随其后。从2023年A股上市企业的总数上看,广东以872家的数量,依然占据A股第一大省的位置;浙江在临近年末之际,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到700家;江苏则以688家的总量,位居第三。

募资金额超过50亿元有7家公司

从募集资金金额来看,313家已完成上市的A股首发公司中,募集资金金额最高的为华虹公司,募集资金金额为212.03亿元,募集资金金额最低的为驰诚股份,募集资金金额仅为0.68亿元。

从募集资金金额区间来看,313家已完成上市的公司中,募集资金金额超过50亿元(包括50亿元)的上市公司共有7家,20亿元到50亿元之间(包括20亿元)的上市公司共有27家,10亿元到20亿元之间(包括10亿元)的上市公司共有76家,5亿元到10亿元之间(包括5亿元)的上市公司共有116家,5亿元以下的上市公司共有87家。

按公司IPO发行上市前一年扣非后净利润测算,313家上市公司中净利润最高的为晶合集成,净利润为28.78亿元;净利润最低的为中芯集成,净利润为-14.03亿元。从上市公司净利润区间来看,净利润10亿元到50亿元(包括10亿元)的上市公司共有9家,净利润5亿元到10亿元(包括5亿元)的上市公司共有5家,净利润1亿元到5亿元(包括1亿元)的上市公司共有99家,净利润0.5亿元到1亿元(包括0.5亿元)的上市公司共有128家,净利润0亿元到0.5亿元(包括0亿元)的上市公司共有61家,净利润为负值的上市公司共有11家。(钟和)

THE END
1.沪深两市有多少上市公司?沪深两市有多少上市公司? 沪深股市上市公司数(A、B股)(家)4917 其中:ST公司数(家) 109 中小板公司数(家) 994 创业板公司数(家) 1232 科创板公司数(家) 501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102/16/50557914_1109615369.shtml
2.沪深两市有多少上市公司?沪深两市有多少上市公司? 沪深股市上市公司数(A、B股)(家)4917 其中:ST公司数(家) 109 中小板公司数(家) 994 创业板公司数(家) 1232 科创板公司数(家) 501https://www.360doc.cn/article/50557914_1109615369.html
3.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最新数据库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最新数据库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594773_1.html
4.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突破五千家,相比2015年牛市时翻倍截止2023年7月20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突破五千家,达5021家(其中深圳交易所,2753家, 创业板 1483,主板1270;上海交易所 2268家, 科创板546,主板1722 ),相比2015年牛市时期数量翻倍(2015年6月7日沪深两市上市交易的A股2581家,其中沪市969家,深市1612家)。2016年https://xueqiu.com/5986056750/256211715
5.证监会: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3485家总市值56.71万亿元央视网消息:记者今天从证监会了解到,截止到2017年年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达3485家,总市值56.71万亿元,流通市值44.93万亿元。新三板挂牌公司11630家,总市值4.94万亿元。 2017年全年共有419家企业实现IPO,融资2186亿元。IPO家数和融资规模均居同期前列,堰塞湖得到有效缓解。全年上市公司共完成再融资8000亿元,完成并购重组交易https://news.cctv.com/2018/01/19/ARTInJcUGcjzojVHDuugdNPj180119.shtml
6.截至2011年4月21日22时,沪深两市已有534家上市公司公布第一季度(单选题)截至2011年4月21日22时,沪深两市已有534家上市公司公布第一季度财报。这534家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572.78亿元,同比增长30.74%;实现净利润336.7亿元,同比增长30.52%。不过,一季度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环比则有所下降,其中营业总收入环比下降12%,净利润环比下降25%,这534家公司2011年一季度存货6167.68亿元,较上年年https://www.360kao.com/shiti/13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