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及竞争格局财富号

化工产品下游需求分布在地产建筑、纺织服装、汽车、家电、医疗、电子、农业日用品等众多应用终端。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较为迅速,一季度下游终端对化工品需求断崖式下降:国内房地产、基建、交运、纺织服装、汽车和家电等行业因复工推迟、商贸承压、交通管制、施工暂缓等造成产业链协作暂时性割裂和内部消费需求阶段性延后、萎缩,短期内压制了化工产品的需求;医疗行业需要的部分产品如用作消毒剂的环氧乙烷、双氧水,用作医疗外包装的HDPE,用作口罩的PP等化工品的需求因新冠疫情而大幅增加,但其产值相对有限。

3月份以后,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国内各行业推进复工复产,加之国家政策支持,经济景气度逐步回升,化工行业下游主要产业亦逐步回暖,对化工品需求不断回升。2020年化工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整体延续下降态势。

其中,新冠疫情和下游需求不足等因素对化工产品生产产生负面影响,疫情期间以大型自动化装置生产的化工企业更多因下游销售、物流受阻而降低生产负荷,其中湖北省内化工行业以及其他省份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因职工无法到岗等而推迟开工或开工率明显降低;随着国内疫情缓和以及常态化管理,行业复工复产加快,产业链及供应链不断恢复和改善,化工产品生产负荷企稳回升。

从成本端来看,化工行业产业链多且长,其初始原材料可追溯至原油、天然气、煤炭、磷矿石、原盐、萤石、石英砂、硫铁矿等基础原料。

2020年初以来,在全球疫情爆发、中美贸易摩擦不断持续以及产油国减产博弈等事件的冲击下,全球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石油需求出现大幅萎缩,供需失衡令产油国库存高企,国际原油价格快速下跌,4月20日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以下简称“WTI”)期货5月结算价暴跌至-37.63美元/桶;随后主要原油生产国达成减产协议以及全球范围内疫情阶段性好转、各国经济活动逐步重启,油价逐步反弹。

2020年全年WTI期货结算价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分别约为39.58美元/桶和43.21美元/桶,同比分别下降约17.45美元/桶和20.96美元/桶。由于疫情及国际天然气供给增长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跌;下半年以来,疫情缓和以及下游需求回暖,天然气消费量上升,价格亦反弹明显,LNG市场价格较上半年增长7.99%,不过全年均价仍同比下降约16.79%。

自供给侧改革以来,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后已趋于平稳,2020年以来呈小幅下降态势,整体降幅较为平稳,截至12月末国内无烟煤(2号洗中块)市场价为900元/吨,较年初下降15.75%。总体来看,2020年原油价格的超预期下跌将严重削弱石油开采企业的盈利空间,短期内油制产业链前端消化高油价库存令成本高企,随着油价及下游产品价格缓慢恢复,油制产业链盈利提升,同时油价的持续低位对煤制和气制化工品的盈利形成冲击;接近消费端的化工品的盈利更依赖自身的供需变化,受油价的影响将相对较小。

受全球经济停摆致基础化工下游需求承压、叠加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等诸多因素影响,2020年1~5月化工产品价格整体下跌;随着前期库存逐步消化,国内下游行业复工复产,化工产品价格底部复苏,全年价格多呈“V”字波动。从工业价格指数来看,自2020年2月以来化工各子行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以下简称“PPI”)全年均弱于上年同期且分化较为明显。

《石化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指出“十四五”期间行业将继续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亦提出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化工行业安全环保政策将持续从严,短期看,不达标企业停工停产整改和淘汰引发供给端收缩、重构,对化工存量产能形成一定约束;长期看,安全环保标准的持续提升和督查高压将促进化工企业提高工艺和技术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推进产业升级。2020年一季度,化工企业普遍因下游销售、物流受阻而降低生产负荷,叠加原油价格大幅下跌,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亏损企业数量大幅增至89家。

进入二季度后,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企业开工率有所回升,4~6月塑料橡胶、化学制品、化学原料、化学纤维等子行业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环比一季度明显提升;但由于原油及其炼化产品价格处于低位,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行业营业总收入环比进一步下降,且仍呈亏损状态。三季度以来,在国内疫情防控措施得力的背景下,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各行业需求持续复苏,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环比增长;行业亏损企业数量降至43家。

总体来看,2020年化工行业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盈利能力有所弱化,但随着疫情缓和、下游复工复产、海外经济体提振经济等,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2021年,受国际复杂形势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既面临着维护油价稳定的压力,也面临着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转型升级压力。油气生产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19,898万吨,比上年增长2.4%;

天然气产量2,05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2%,连续5年增产超过100亿立方米;原油加工量突破7亿吨,比上年增长4.3%。同时,原油进口5.1亿吨,比上年下降5.4%。也是我国原油进口量20年来首次下降。原油对外依存度也首次由升转降,由2020年的73.6%下降为72%。

2021年,国内宏观经济继续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推动成品油需求逐步复苏,国内成品油供应平稳,市场供过于求形势缓解。成品油出口配额大幅收缩36%,成品油净出口量出现近十年以来首次回落。

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21年原油加工量70,355万吨,同比增长4.3%;成品油表观消费量34,148万吨,同比增长3.2%,其中汽油同比增长5.7%,柴油同比增长0.5%。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油价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国家21次调整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汽油标准品价格累计上调人民币1,485元/吨,柴油标准品价格累计上调人民币1,430元/吨。2022年我国油气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原油产量2.05亿吨,同比增长2.9%;天然气产量2,17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4%。

2022年,油气开采和化工投资增速明显超出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平均水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5.5%和18.8%。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有序,油气生产保持平稳增长,油气开采和化工投资增速较快。

2023年我国油气产量当量超过3.9亿吨,连续7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势头,年均增幅达1,170万吨油当量,形成新的产量增长高峰期。

2023年原油产量达2.08亿吨,同比增产300万吨以上,较2018年大幅增产近1,900万吨,国内原油2亿吨长期稳产的基本盘进一步夯实。天然气产量达2,300亿立方米,连续7年保持百亿立方米增产势头。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及能源结构升级改造的宏观背景下,石油石化行业近年来表现出全球化态势明显及技术进步推动力增强等趋势。大型石油公司的行业地位不断增强,行业集中度提高,国家石油公司在积极推动本国业务发展的同时加快国际化布局,成为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新兴力量。

随着传统石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节奏加快,高科技与石油石化行业的相互结合和渗透促进了石化工艺、装备水平的提高,石油石化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环保产品不断出现,油气勘探、炼油化工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未来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仍保有较大发展空间。受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特别是国内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我国石油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仍将继续提高,行业发展存在进一步空间。此外,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将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石油合作质量和效益,优化投资节奏和资产结构,推动原油期货市场建设,深化国际能源双边和多边合作,进一步打开国内能源公司在国际市场的成长空间。

2、化工行业竞争格局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目前中国化工产业中,部分大宗产品面临供过于求、同质化低端竞争,高端依赖进口、环境不友好等问题。

2022年开始,我国沿着“十四五”发展规划方向,整体化工产业在绿色低碳、高附加值产品等方面持续发力,预计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将形成有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链结构布局合理、高端产品持续开发、绿色安全低碳环保的新格局,中国也将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稳步迈进。2022年化工品价格整体先涨后跌,油价的潮涨潮落和疫情的反复成为贯穿2022年国民经济和石化价格的主轴。

2022上半年俄乌战争背景下,国际原油超高位运行,化工大宗整体价格水平不断抬升,多数石化产品创出近年新高。下半年随着国际油价的回落,化工大宗价格经历短暂走低后,在金九银十小幅反弹收尾。

另外,化工大宗在油强煤弱的基本面下,能化集体走强,煤化工群体趋弱。由于原油的过高估值,中下游石化产品利润普遍较低,加上此起彼伏的疫情和年中限电,化工品大宗在上游成本高企和下游需求疲弱的矛盾中负重前行。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仍然难言乐观,而中国大炼化产能将继续高速扩张。

中委广东、宁波大榭、旭阳石化等达产将在2023年逐步拉开序幕,在宏观偏空、油强煤弱和供需两弱三大重要因素影响下,依旧困扰化工大宗,但受政策导向和下游需求细分的高端石化品市场仍将持续被看好。

THE END
1.化学品检测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行业分析化学品检测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39页内容提供方:fq55993221 大小:40.99 KB 字数:约2.39万字 发布时间:2024-11-22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化学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21/8075140054007001.shtm
2.信达证券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利润总额3196.4亿元,同比下降1.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376.5亿元,同比下降7.7%。(来自中国化工报、中化新网、国家统计局) 重点标的:赛轮轮胎、确成股份、通用股份。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行业周期下原材料成本上涨或产品价格下降;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 我要http://wwwtest.hibor.net/data/967e114660deab285c1a4495490d5081.html
3.中国生物化工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4年版)名称:中国生物化工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4年版) 编号:1611A70 ←电话咨询时,请说明该编号。 市场价:电子版9800元 纸质+电子版10000元 优惠价:电子版8800元 纸质+电子版9100元 可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 电话: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邮箱:KF@Cir.cn 《订购协议》下载 提示:https://www.cir.cn/R_ShiYouHuaGong/70/ShengWuHuaGongDeXianZhuangHeFaZhanQuShi.html
4.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市场分析报告20252.1.3 2020-2024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业资产规模 2.1.4 2020-2024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业毛利率 2.1.5 2020-2024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2.1.6 2020-2024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业利润率 2.2 中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2.2.1 2020-2024年化学原料和https://www.chinairr.org/report/R02/R0206/202411/27-628071.html
5.中国硫化钠市场现状动态与前景发展规划分析报告20242030年第一节2022-2024年中国无机碱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增长分析 二、从业人数增长分析 三、资产规模增长分析 第二节2024年中国无机碱制造行业结构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4423627&efid=3Prk4JiDZe9GdZsJQv4fsw
6.2023年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市场分析化学原材料和精细化学品。预计到2023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学品市场。市场概况与分析01化学原料制造业趋势Trends in the Chemical Raw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Industry.增长一方面,2023年化学原 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的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据统计,2019年,全球化学制品市场达到了4.56万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0613/08/80388387_1084539907.shtml
7.47342022日用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本文件规定了日用陶瓷材料及制品中灼烧减量、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锂、三氧化二硼、氧化锌、一氧化锰、五氧化二磷、三氧化硫、二氧化错、锶、铜等主次成分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日用陶瓷材料及制品。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sort/3/127026.html
8.增加值(GDP)核算要点摘抄收入法涉及指标:资产减值损失 - 投资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资产处置收益 +营业利润 +税金及附加 四、增加值率=增加值÷总产出×100% 咸阳市一些行业2019年增加值率列举: 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08%; 2、食品制造业:22.68% 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8.02% 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95%;https://www.meipian.cn/220yz0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