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不清晰害死人,审题不清得送分,同学们啊!
铁元素在物理学(宇宙天体研究)上是最稳定的存在;而作为宏观物质的铁,就是化学意义上来说,铁分子则完全谈不上稳定一说,甚至还挺活泼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慢慢了解一下。
铁元素最稳定
从宇宙学的角度来看,在原子核自发聚变的过程来看,题主的观点是正确无误的。
举个例子,在宇宙中存量最大,最容易观测到的恒星内部,无时无刻不再进行的,就是核聚变反应。恒星通过核聚变反应,抵抗自身的引力坍缩效应,并持续的发光发热。原子核从氢氦开始慢慢变重,最终只能到铁,到达铁之后的聚变反应,就不能通过损失质量释放能量,而必须损失额外的能量,才能持续反应下去。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宇宙形成的最初阶段,铁元素是最稳定的元素。
但为什么在铁元素之后,仍旧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存在呢?它们都是在恒星死亡的大爆炸过程中诞生的。
也从这个侧面可以说明一个事实,如果太阳不是外来的星体,地球和太阳是同源的话,太阳一定是二代以上的恒星。
宇宙大爆炸之后,直接形成的恒星我们称为第一代恒星;它们死亡后形成的尘埃再度由于引力的作用,形成的恒星称为二代恒星,当然三代四代也都有可能存在。
太阳系中金属丰度充分说明了太阳是二代或者以上这一点。
地球上化学性质最稳定的金属——铱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和标准,大家必须注意区分。
太阳死亡的大爆炸创生了更多的元素,而在这些元素聚合则产生了宏观物质。
作为金属而言,我们日常生活中注重的则是它们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当然不可能是铁啦。金、银之类虽好,但我们一般认为最稳定的则是铂系元素中的——铱。
金属化学性质稳定的典型特征,就是让酸拿它没办法。铱不仅仅不会让普通的酸伤到它分毫,就连号称什么都可以酸蚀掉的酸中之王——王水,也基本拿它没辙。只有海绵状的铱才会缓慢地溶于热王水。
如果把铱直接加热到1000摄氏度,它的表面会发出橙色的光,但依然保持着金属特有的光泽;甚至在空气中直接加热到2000摄氏度,也不会被氧化掉。等它冷却后,稍稍擦拭一下,就又恢复如初,闪着金属光泽。
含10%的铱和与90%的铂的铂铱合金,因膨胀系数极小,我们常用来制造国际标准米尺,世界上的千克原器就曾经是由铂铱合金制作的。当然,现在我们使用最多的是用来制作钢笔的笔尖,铱金笔可是一只钢笔身份的象征哦。
结语
概念定义在科学的语境中,真的很重要。希望同学们使用好,不要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