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杭州市民李兵差不多每天都会看一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行情。“节前发的年终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换美元,到现在还下不了决心。”他说。
去年11月到12月,美元对人民币曾走出一波下跌行情,美元对离岸人民币从7.34附近一路跌到7.0876,对在岸人民币最低跌至7.0865。“本来想等美元对人民币跌破7的时候先换一二万美元,没想到进入2024年,美元反而掉头震荡向上。”
过去一年美元定期存款
双重收益相加超过10%
也就是说,这一年,他的美元存款赚了两笔:一笔是450美元(4.5%)的存款利率,一笔是美元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益,按7.22除以6.8计算,一年有6.2%的收益率。两笔收益相加,收益率达到了10.7%。
实际上,这笔美元是李兵2022年初在6.35左右换的。“当时一共换了将近5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汇给了在美国留学的孩子。”也就是说,这1万美元实际升值带来的收益要更高。
一年期美元存款到期后,李兵手头上总共有1.2万多美元。因为暂时没有急需的用途,他就开始打听有没有利率较高的美元定期存款,结果最高的两家,一家有4.9%的年化存款利率,一家有5%左右的年化存款利率。最后,李兵选了后一家半年期存款。
既然美元存款有这么高的利率,人民币存款利率则越来越低,为何不将人民币换成美元,去享受更高的利息呢?所以节前拿到年终奖后,李兵就蠢蠢欲动。而从目前美元的走势看,李兵觉得,美元对人民币半年内大跌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美元提前降息,美元对人民币大跌,跌幅接近存款利率,再加上换汇成本,那就得不偿失了。”春节期间,美元对人民币又有所升值,意味着风险也进一步扩大,这也是他至今没有下决心换美元的原因。
而1月12日,海关总署发布的2023年全年进出口数据显示,进出口总值为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货物贸易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总体表现不佳的背景下,这一成绩的取得可以说是殊为不易,已好于预期。
但也不得不承认,相比以往耀眼的成绩,这个出口增速已明显放缓。如果折算成美元,这个出口增速实际上已经是负数。
体现在汇率走势上,美元对在岸、离岸人民币于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跌至低点后,进入2024年则是震荡向上。
美国劳工部2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美国CPI同比增长3.1%,预期增长2.9%;1月CPI环比增长0.3%,预期增长0.2%。其中1月核心CPI同比增长3.9%,预期增长3.7%;1月核心CPI环比增长0.4%,预期增长0.3%。
而上个月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也曾显示,去年12月美国CPI上涨幅度超预期(上周已向下修正)。
由于与2%的通胀目标还有一定距离,超预期的CPI涨幅使得美联储3月份降息基本上成为泡影,5月份降息可能性也很低。按目前的市场分析,美联储降息要延迟到6月份以后。2月13日当天,美元指数应声上涨。
实际上,受美元指数上涨影响,今年以来欧元对美元累计下跌了2.49%,英镑对美元累计下跌了1.12%,澳元对美元下跌了4.32%,日元对美元更是下跌了6.42%。总体而言,在全球主要货币中,人民币对美元相对比较坚挺。
人民币汇率外部压力减轻
今年7.2左右或是常态
徐敏认为,总体而言,随着美元加息周期的结束,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压力已然减轻。只要美元降息,人民币就有了稳定的基础。至于人民币对美元能否走强,更多的还是要看我国的经济基本面。
对留学生家庭来说,如果有刚需需要换汇,不妨分阶段换汇,现在先换一部分。对外汇理财的家庭来说,短期(如三个月、半年)内有较高利率的定期存款,目前换汇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但切记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