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此前有大行内测首批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后,近期,包括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在内的股份行相继在官方APP中推出个人养老金专属板块,意在布局中占得先机。
投资者如何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并进行投资配置?业内人士建议,可综合考虑个人金融服务需求、银行金融产品的丰富程度、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等因素,选择开户机构。同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宜产品。
多银行部署功能专区
尽管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公布,但已有多家银行在官方APP中布局个人养老金专属模块,并提供上线通知服务。
平安银行目前也在“口袋银行”APP内设置了“养老专区”,支持客户完成养老金测算并生成报告,同时支持税延养老保险和养老目标基金的购买。
兴业银行养老金融“安愉人生”专区则上线了养老第三支柱板块,但尚未开通服务。
招商银行也开设了“一文读懂个人养老金”的单独页面。
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指出,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应当指定或者开立一个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用于个人养老金缴费、归集收益、支付和缴纳个人所得税。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兼具金融产品销售、产品发行角色,是可以为参与者同时提供账户设立、产品发行与销售、投资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机构,居于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的中枢地位。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个人养老金实行唯一账户,从银行角度看,积极布局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不仅是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实施,服务居民个人,还有助于抢先布局个人客户资源。在此过程中也可为银行财富管理服务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激烈竞争在所难免
由于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具有唯一性,业内人士预计,各家银行将在第三支柱这片蓝海展开激烈竞争。
投教工作也是银行“备战”的重点之一。业内人士指出,社会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识有待加深。商业银行需进一步加强养老金融教育宣传,普及个人养老金政策要点和业务操作流程;进一步提升综合化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协助消费者理性规划养老资金,探索养老金融场景的应用和建设。
未来产品应更多元化
中国人保资产总裁曾北川介绍,目前我国养老第三支柱的产品主要包含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理财产品、顺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专属的商业养老保险等形式,其中,前两项产品占第三支柱比例高达99%,两类产品的封闭期都小于5年,且追求较高收益,体现出较强的投资属性。
娄飞鹏表示,在个人养老金配置过程中会有其他金融服务需求,投资者可综合考虑个人金融服务需求、银行金融产品的丰富程度、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等因素,最终选择开户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