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系列防控机制的建立,该行于2024年10月成功拦截多起贵金属涉诈案件,累计拦截实物金5.37公斤,为3名客户挽回349万元损失。
两位老人均表示自主购买,本人签收,购买的目的主要用于投资和传承,但两名客户与过往受骗案例的客户行为特征高度重合。分行产品经理出于对客户账户资金安全考虑,对两位客户的贵金属订单做了延迟发货处理,并向信息技术部申请调取客户收件地址和收件人信息,同时将可疑线索与分行对接的反诈民警同步。
通过比对客户收件人地址,发现客户本人所说的邮寄地址与系统内本人的住址不符,客户被诈骗的可能性较高。分行产品经理、管户客户经理、行部主管、片区反诈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等轮番上阵为客户做反诈宣传,通过案例解读试图唤醒客户,并同步联系客户子女一起劝说客户。最终在多方将近一周的努力下,两位老人终于意识到遇到了诈骗,随后更换了收货地址,成功将贵金属追回。
由于分行培训的贵金属诈骗案例中就有遇到本人签收,随后由骗子上门把金条拿走的案例。分行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反复论证后,叠加客户前期有被止付的动作,涉及金额较大,且部分特征与前期受骗客户重合,分行判断有一定诈骗风险。于是分行再次联系反诈民警,尝试联系客户子女,上门与客户沟通的同时为客户的贵金属订单做延迟发货处理。最后在民警上门、客户女儿反复与客户核实后确认客户确实遇到诈骗。最终,客户在女儿的陪同下,于11月7日至卫岗支行网点柜台更换卡片并确认安全收货地址后重新发货,成功化解了风险。
当前,诈骗分子不断翻新诈骗手段,从诈骗剧本、心理活动、应对话术等方面不断升级诈骗手段和诈骗能力。这就要求银行工作人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提高对诈骗陷阱的识别能力,了解诈骗的常见手段和受骗客户的特性,更好地帮助客户守护账户资金安全,特别是对于老龄客户,要进一步加大反诈宣传,提升电诈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帮助广大老年客户守护好“钱袋子”。(汪元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