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领域】
11月14日消息,山东省数字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方案指出将依托国家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推动量子密码应用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相结合,探索量子通信规模化应用。加快量子通信关键技术与核心器件研发,拓展量子通信网络在国防、政务、金融、能源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到2025年,培育形成以济南为中心的量子技术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典型应用场景。同时,塑强面向未来的算力支撑,积极布局量子计算等新型算力。
【湖北加快发展量子科技产业,设立20亿元省级投资基金】
10月底,湖北省经信厅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度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工作的通知。其中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的重点,聚焦于量子科技等九个新兴特色产业,以及光电子信息等五大优势产业。
原文链接:
【广东建设数字湾区,加快建设湾区量子通信骨干网】
【江苏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瞄准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
【四川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等产业】
【武汉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布局量子科技等优势赛道】
【天津已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开展量子通信等标准科技领航研究】
/国际/
【英国就国家量子战略提出五项长期规划】
【英国多项举措推动实现量子经济国家愿景】
11月2日,英国科学大臣乔治·弗里曼在英国国家量子技术展示会上,阐述了政府实现其到2023年成为量子经济体愿景的多项举措。
【美国多部门在量子研究领域开展合作并提供资助】
11月1日消息,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局将在四年内向两个量子计算研究项目提供4000万美元的资助。两个项目分别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超导方案)和因斯布鲁克大学(离子阱方案)领导,旨在将两个纠错量子比特相互连接起来,为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奠定基础。
11月6日,美国能源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启动了名为“量子车库”的全新旗舰量子研究设施,旨在联合美国及其他国家科学界、工业界和初创企业,共同推进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
11月13日,美国能源部、国防部及量子公司Infleqtion等合作伙伴宣布首次在太空中开展量子技术演示的合作项目,旨在利用尖端量子技术促进国家安全、能源和经济繁荣等方面取得关键进展,同时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
【韩国与英国、日本分别达成合作,推进量子技术研发】
11月21日,韩国与英国签署科技协议,以扩大双方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科技领域的合作。双方将共同利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技术的潜力来创造就业机会并推动经济增长。同时,将设立一项450万英镑的基金,以开展联合研究和创新伙伴关系。
【加拿大EQ1创新中心和量子技术开发实验室建成】
【爱尔兰推出首个国家级量子战略】
【创新英国项目资助多个项目,探索推进量子计算应用】
【首批六家公司进入BII深科技实验室-量子,释放量子科学的潜力】
产业进展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量子密码应用创新联盟成立】
【中国电信发布“铸盾行动2.0”,牵头的国际标准立项】
11月10日-13日,2023数字科技生态大会在广州举办。会上,中电信量子集团发布量子安全云、量子安全OTN、量子密信、量子密码解决方案四个量子安全新品。作为中国电信在量子安全领域的战略布局,此次发布也被称作“铸盾行动2.0”。
【浙江省首座“量子+变电站”建成投运】
【全国信标委量子信息标准工作组成立大会召开】
【两项量子通信行业标准落地实施】
【北京市大兴区中小学量子科普教育基地成立】
【安徽省科技馆新馆开馆,建有全国首个量子科技主题展厅】
【阿里达摩院将量子实验室捐赠给浙江大学】
【2023国际量子光子学大会召开】
【新加坡将建设首个全国性的量子安全网络NQSN+】
11月15日,量子通信公司SpeQtral和数字服务提供商SPTel宣布得到新加坡信息通信媒体发展局的联合任命,共同建设新加坡首个全国性的量子安全网络NQSN+。NQSN+将成为一个具有量子加密功能的互操作网络,为重要的政府和商业应用提供数据保护。
11月24日,SpeQtral宣布将和日本东芝数字解决方案公司加强合作,利用东芝基于光纤的QKD技术和量子密钥管理系统(Q-KMS)产品套件,为NQSN+项目建设提供支持。
【QuantumDice和SpeQtral共同推出首款应用于太空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TNO和空客将为欧洲首个天基QKD系统提供光学地面站】
【韩国首个量子密码管理设备通过安全认证,韩国电信与印尼电信开展合作】
11月6日消息,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宣布,构成量子密码通信的主要设备之一的量子密钥管理设备(QKMS)产品首次通过韩国国家情报局进行的安全验证。
【以色列QKD提供商宣布成功实现量子安全加密网络】
【混合量子安全算法应用于实时网络,提高数据安全性】
11月23日,数字解决方案公司LTIMindtree宣布,与量子安全公司QuantumXchange和网络安全公司Fortinet合作实现了量子安全虚拟专用网络(VPN)平台,并在在伦敦公共场所推出该VPN链路。LTIMindtree的量子安全VPN由后量子加密算法提供安全保护,使用基于量子密钥生成和带外密钥传输方式,可以增强加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两家量子公司获得超过1亿美元融资】
11月8日,量子初创公司Photonic宣布,已从包括微软在内的众多投资者处筹集到1亿美元的融资,其迄今为止的融资总额达到1.4亿美元。此外,微软和Photonic宣布合作,将量子网络功能集成到日常操作环境中,以实现长距离量子通信网络,加速科学研究和开发。
【英伟达通过CUDAQuantum平台展开多项合作】
11月13日,英伟达(NVIDA)宣布通过其编程平台CUDAQuantum开展多项混合量子计算合作。
量子软件公司Classiq将与NVIDA合作,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苏拉斯基医疗中心成立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量子计算中心,并在CUDAQuantum上集成应用。德国量子技术公司TerraQuantum与NVIDA合作,开发能在CUDAQuantum上运行的混合量子应用程序。芬兰量子计算机公司IQM与英伟达合作,使其超导量子芯片QPU能够使用CUDAQuantum。
【Quandela与法国电力合作,获得超过5000万欧元投资】
11月14日,法国光量子计算初创公司Quandela宣布与法国电力集团旗下子公司Exaion签署合作协议。Quandela计划为Exaion生产三台可扩展的光量子计算机,以提供扩展的云服务。
【荷兰量子应用实验室获120万欧元资助】
科技前沿
【基于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实现零知识证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南方科技大学等研究者合作,将量子非局域性、量子安全算法和零知识证明三个领域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基于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DIQRNG)的信标公共服务系统。该系统可实时向公众广播生成的随机数,并采用了可抵御量子攻击的量子安全签名算法,确保随机数在广播过程中的安全性。研究团队利用接收到的来自DIQRNG的随机数代替之前的伪随机数,消除了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NIZKP)中实现真随机数的困难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该成果11月2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掺铒晶体实现通信波段光量子纠缠存储】
【量子安全及容错的分布式云存储系统】
国盾量子联合微知量子、易科腾、清华大学、超流信息、国科量子、上海交大等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基于量子安全的分布式容错云存储系统。研究人员采用量子密钥分发和对称密码技术对存储数据进行加密,运用纠删码技术实现数据的容错存储,并通过Shamir秘密共享来分散保存用户密钥降低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该成果11月14日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于《AIPAdvances》。
【超导量子比特单量子门平均误差低于10】
【多协议接收器支持白天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
【现网演示抗测量设备攻击的相互量子身份认证】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韩国科技大学、韩国特许厅的研究人员,提出了测量设备无关的相互量子身份验证方案(MDIMQIA)。该方案采用修改后的贝尔态测量方法,利用线性光学手段测量全部贝尔态的概率,实现MDIMQIA的高效运行。实验中,研究人员在30.88公里的光纤上进行了验证,量子位错误率低于3%。该成果11月3日发表于《Optica》。
【实现长距离W态高效生成的量子中继协议】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量子中继器协议,该协议能在三方网络中高效生成W态(一种三量子比特纠缠态),且其开销随距离的增加为多项式方式。该协议包含两个部分:一是通过量子纠缠交换将3个三量子比特W态样本概率性地合并成一个带有噪声的三量子比特W态,二是改进的纠缠纯化协议提高了提纯效率并扩大了容忍噪声的范围,并能实现接近1的保真度。分析表明,该量子中继器协议将能有效处理实际应用中由不完美传输通道或状态制备带来的误差和噪声。该成果11月8日发表于《PRXQuantum》。
【基于轨道角动量的量子网络路由方案】
罗马尼亚HoriaHulubei国家物理与核工程研究所、布加勒斯特大学、国家微技术研究与发展研究所等研究人员,提出使用光子轨道角动量(OAM)来路由量子态,解决在复杂网络拓扑中的量子信息传输问题。研究人员分析了使用OAM进行量子态路由的多种量子通信网络架构(点对点、点对多点、完全连接和纠缠态分发网络),发现只需一个OAM分拣器和n-1个OAM值,就可构建一个具有n个节点的完全连接网络,以较少的资源构建出量子通信网络。该成果11月20日发表于《PhysicalRevie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