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关于网络安全
这些事情你要知道
生活中的网络信息安全有什么?
如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
网络诈骗手段多种多样
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违法产业链
我们一定要清楚各种网络安全隐患
才能保护自己的网络信息安全
接下来
就由小莆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安全隐患
个人隐私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培养安全意识,做到不主动透露个人信息,不被利益诱惑泄露个人信息
2.养成安全习惯,如密码设置、软件及时更新、数据备份、不随意连接wifi、不随意扫描二维码
3.善用法律维权,当发现个人信息泄露的确凿证据时,积极向监管单位进行举报
密码安全
1.口令由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的混合体,至少8个字符
2.不使用名字、生日等个人信息和字典单词
3.不直接把密码记录在纸质文件上
4.在输入账号、密码时,注意留意不被身边其他人看到
二维码扫描
扫码登记、扫码查询、扫码支付,2020年起对二维码应用掀起了一波热潮,也让不法分子看到了可乘之机。二维码的安全隐患问题日趋突出。
1.不随意扫描陌生二维码
3.在移动终端安装杀毒软件等相应的防护程序,及时提醒有害信息并删除
APP权限
为了保证安全性,在安装和首次打开APP的过程中,通常会弹出提示要求用户授予权限。但是,APP需要的是否是全部的权限,被开通的权限是否会有未经同意擅自泄露信息、擅自发送短信的风险,这些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应用程序安装或首次打开时,认真阅读APP要求的权限,仅授予必要的权限
2.慎用换脸软件、或其他上传个人隐私信息的APP软件
4.APP或小程序的详情页面,通常可以看到当前被授予的权限,其中敏感权限可进行手动关闭
物联网设备
物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网络攻击和身份盗用、隐私暴露等问题。网络犯罪分子可利用社会工程学或系统漏洞来远程访问设备或对用户使用造成严重破坏。
掏出手机与家中的智能设备相连:在夏天提前打开空调,在冬天提前打开加湿器;使用摄像头实时查看家里的情况;远程打开扫地机器人,清扫环境;方便亦是威胁!
1.在智能设备的选择上,优先选择优质高端品牌
3.定期测试在无操作的情况下,设备是否运转
地理位置信息
地理位置信息安全的泄露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①(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可以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但也可能成为坏人的入口;
②自身疏忽:朋友圈视频中明显的位置标识,蓄意作案的人可能根据位置跟踪,或社会工程学对亲属实施盗窃欺诈的行为。
1.手机应用过程中,注意关闭位置定位服务,需要时再打开
2.在未完成的行程时,不发布含有明显地理标识的照片或视频
3.社交软件中,对好友认证提高防范意识,定期整理通讯录
手机丢失
手机,作为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生活工具,也大大的增加了丢失以及丢失后被盗用信息的可能。当丢失的手机落入不法分子手中,他们会想尽办法的得到甚至修改开机密码,暴力破解不成,也会应用其他钓鱼链接等其他方式进行尝试。
1.设置开机密码
2.指纹识别
3.面部识别
4.远程锁定和擦除等功能
6.解绑原手机中社交账号、支付账号等核心应用
7.告知家人朋友,避免上当受骗
8.收到手机找回的邮件要谨慎,预防钓鱼邮件
电信诈骗
网络诈骗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电信诈骗是应用最多的诈骗手段。
电信诈骗不仅有冒用他人身份这一种诈骗手段、利用恶意链接与挂马页面,也是一种手段。手机中毒后,黑客通过监听、截获短信等方式,结合其他途径获得的身份证、银行卡、支付账号进行盗刷盗用。
1.不要点击短信中的可疑链接
2.及时升级手机系统与应用软件
3.对疑似套取信息或金钱往来者进行身份核验
网络安全的九大切忌
1.使用容易猜测的口令,或者根本不设口令
2.将密码写在便签上,贴在计算机旁提醒
3.开着计算机离开,就像离开家却忘记关灯那样
4.轻易相信来自陌生人的邮件,并好奇的打开邮件附件
5.在系统更新和安装补丁上总是行动迟缓
6.重要资料未正确销毁,随意丢弃在垃圾桶里
8.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报告安全事件
9.口无遮拦,上当受骗,泄漏敏感信息
这些网络安全科普知识你get了吗?
想知道自己的网络安全指数
就扫描下方二维码吧!
原标题:《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这些网络安全知识,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