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在工信部召开的App个人信息保护监管座谈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对此表示,一些即时通讯工具、输入法和地图导航等App,使用麦克风权限,读取文字输入内容后,超出用户许可范围(将信息)用于“其他途径”,带来了风险隐患。
疫情期间,也有部分App通过伪造健康码行程码,来套取个人信息,随着行为愈演愈烈,监管部门也看到了舆论的沸腾,2月5日工信部便首次就麦克风、通讯录、相册权限问题进行公开通报点名,整个处理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企业自查自纠,监督检查,结果处置。同时《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也即将出台,笔者认为,根治违规行为还需要深入了解其中的复杂运营模式,知己知彼,方能更好地清除这片灰色地带。
作为用户个体,也需要培养一定的媒介素养和法律知识。使用App的过程中,多一分耐心,既然个人没有能力扫除暗箱,就对明面上的设置多加留意,每次App的安装和功能设置中,谨慎选择开放权限,不在任何不明来历的端口和链接里留下信息。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盗用滥用,应当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有理有据地进行维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