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作为历史和文明的载体,承载着文化的记忆,是现实的和长远的精神文化资源,也是沟通不同时空的人类文化与情感最具体可感的桥梁。在西安这座“博物馆之城”中,近年来,许多博物馆在不断“走出去、引进来”办展的过程中,转化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彰显千年古都的独特魅力。
5月28日,由嘉兴博物馆与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明万历皇家金器展”正式亮相浙江。记者昨日从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采访获悉,这也是该展览远赴法国、瑞士、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等国展出回国之后的首展,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珍藏的145件明代万历年间银作局所制的精美金器,一经亮相就惊艳与震撼了禾城市民。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张和鑫告诉记者,本次展览是该批明代皇家金器自2021年国外巡展回国后的首次展出,展品数量多、等级高,意义重大。展览中,还有首次对公众展出的花丝镶玉嵌宝盘龙蒜头壶及花丝嵌宝镂空六角金瓶。
据介绍,不同于唐代的丰满富丽、宋代的典雅秀美,明代的金器以华丽、浓艳著称,并运用大量珠宝、玉石镶嵌,宫廷气息浓厚。明代一改汉唐时期借鉴外来文化风格,完成了自宋以来中国化的过程,将金器制作推上颠峰。制作上讲究美观和精细。在精雕细琢的工艺与富丽堂皇的效果掩映下成就了连城的价值和夺目的光芒,每一件都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佳作。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出的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珍藏的精美金器,代表着明代高超的贵金属制作水平,蕴含着当时皇室贵族的审美旨趣,对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美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和科学依据,并且展示着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汲取与转化。展览分为三个单元,从头面首饰、礼服配饰及日用陈设三个角度展示了明代皇家金器的精湛工艺和吉庆的祥瑞文化。145件展品,从髻、分心、压鬓钗、金顶(头)花簪,到金钏、手镯、项链、金帔坠;从杯、盘、花篮、执壶,到小型佛像、如意……制作工艺繁复,不仅重复使用掐丝、填丝、累丝、锤鐷、錾刻、镶嵌和焊接等工艺,甚至还不厌其精地使用炸珠工艺,纹饰上以写实花鸟虫草的灵动、皇家龙凤的尊贵、镶嵌宝玉的富丽而展现出独特的风格,无不显示着贵族生活的奢华。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馆长周天游说:“我国有着兼容并包、融会贯通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多元一体。而兼容并包,也正是在‘明万历皇家金器展’的陈列展品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