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云,“瑞,以玉为信也”。“瑞”本意为符信之玉,进而引申为具有美好寓意的器物和吉祥之兆。祥瑞神兽在漫漫五千载光阴中被赋予了独特的历史内涵,不仅涵养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一份中国人民对天下太平、繁荣安康的祈愿与赞颂。
本次“定州——九州咽喉”特展中,各式文物的瑞兽图纹与拟态造型栩栩如生、精巧古雅,为大家的参观之旅提供了不一样的打开方式。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千年中山城,仔细欣赏神兽与可爱的小动物们定格在历史文物上的鲜活身姿吧!
01
神兽珍奇
在瑞兽形象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神话传说中的各类神兽奇物。它们盘飞游走于书画器物之上,将我们的视线与思绪带往遥远神秘的仙境乐土。
古人崇尚星宿,将天空分为东南西北四大星区,是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象。它们镇守四方,在古代社会中有着重要地位,也是文物装饰的常见元素。
“扬州”展柜中陈列的吴王铭文镜上,青龙与白虎环绕中心、面面相对,造型健壮生动、神态威严整肃,仿佛将要驰骋疆土,为吴国镇邪祛灾、惩恶扬善。
吴王铭文镜汉吴文化博物馆藏
瑞兽葡萄镜在唐中前期格外盛行,在当时铜镜中数量最多,表达了古人祈求平安、避灾驱邪的意愿。瑞兽姿态灵动,栩栩如生,于葡萄藤蔓中翩然起舞,好似舞狮乐戏跃然镜上,热闹非凡。当你俯首观赏,瑞兽也仰头注视,恍惚间好像打破了时空隔阂,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目光邂逅。
瑞兽葡萄镜唐定州博物馆藏
错金银铜带钩虽袖珍纤细,然而工艺十分复杂,刻有兽面纹作为装饰,图案规范精致、华丽典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错金银铜带钩战国定州博物馆藏
凤鸟是古代神明崇拜中的经典形象,在道教、佛教中均有着高尚祥和的寓意。凤凰振翅啼鸣,祥云环绕、仙气飘飘,格外动人。
东汉墓葬所出土的神鸟灯蕴含着追求光明、成仙飞升的愿望,凤鸟灯碗则器型独特,蛇颈鱼尾,口中衔有一枚圆珠,也许是西王母珍藏的灵丹仙药;
神鸟灯东汉定州博物馆藏
凤鸟灯碗东汉定州博物馆藏
北宋静志寺地宫中的水晶凤凰光洁剔透、精巧华美,独具美学特色;
水晶凤凰北宋定州博物馆藏
白釉凤首壶则蕴藏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其造型受到了波斯文化的深远影响,中西碰撞而完美结合,成为唐朝定窑的珍贵精品。
白釉凤首壶唐定州博物馆藏
夔龙纹也是文物装饰的重要元素。夔龙指抽象变形化的侧身龙纹,富有神话色彩和神圣意义。
“雍州”展柜陈列有夔龙纹大瓦当,图案曲折柔和、左右对称,规整端庄,极具美感。
夔龙纹大瓦当战国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龙生九子,螭为其一,”蟠螭纹类似飞龙环绕,盘曲纠结、繁杂缠绕,灵动而不失威武,展现出流动的力量感。
汉代时几何博局镜格外流行,蟠螭纹游动穿插于整齐规则的T、L、V形纹饰中,形成动静相衬的奇妙画面,格外古朴精美。
几何博局镜汉定州博物馆藏
摩羯这一形象最初起源于印度神话,随着佛教东传进入我国,逐渐民族化、世俗化,演变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艺术元素。摩羯纹龙首鱼身,外貌酷似鲤鱼,有着“鱼跃龙门”的远大志向;其形态刚劲矫健,也寓意着和美安宁的祝福期盼。
亚字形摩羯纹铜镜宋定州博物馆藏
“定州”第二部分“融合”中,亚字形摩羯纹铜镜作为典型器物,样式鲜活传神,映衬出中西文化传播交融的深刻印记。
02
凡兽缤纷
在珍奇灵兽之外,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动物也同样被寄予了独特而多样的文化意蕴。
狮子自汉代从西域传入,外形健壮威猛,是极具观赏性的珍稀猛兽,而在文人工匠的加工下则蜕变为强盛尚武、辟邪趋福的象征。
请看,琥珀狮历经西北风沙、远行而至,虽小巧晶莹而气势不减;
琥珀狮东汉定州博物馆藏
白石佛坐像、郎洪遵造双思惟菩萨像下方双狮护法、张牙舞爪,在佛教文化扮演重要形象;
白石佛坐像北魏
定州博物馆藏
郎洪遵造双思惟菩萨像北齐
定窑白釉卧狮枕则瞪目伏卧,洁净无暇又神态凛然,镇宅辟邪,威风凛凛。
定窑白釉卧狮枕金定州博物馆藏
平日里,乌龟虽静默无言、行动迟缓,但在传统文化中却承担着丰富的内涵,传递长寿健康、稳定安宁、进学贤能、护宅避灾的美好祝愿。
脱胎于西域工艺的水晶龟碧翠玲珑,纤巧可爱;定窑白釉印花龟实为“水丞”,是一种文房用具,用于为砚池储水、注水。塑形灵秀生动、色泽洁白质朴,在便利之上更添一份精细与雅致。
水晶龟北宋
定窑白釉印花龟北宋
羊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牲口,也是经济文化的重要意象。对于牧民来说,羊群不仅提供了温饱丰美,其实也是繁荣安康的有力象征。早在上古部落时期,崇羊之风就开始盛行;直至今日,这些温顺乖巧的动物也收获着人们的喜爱。
“扬州”展柜中的青瓷羊形插座,据推测可能在祭祀中使用,展现了吴地先民祈求祥瑞的风尚习俗;
青瓷羊形插座西晋吴文化博物馆藏
刻画牧民形象的骑羊俑身形挺立、昂扬圆硕,富有生活气息,也表达着对财富与安宁的衷心期许;掐丝镶嵌金羊群流光溢彩、新奇夺目,运用掐丝、炸珠、镶嵌等高超工艺技术,于毫厘之间勾勒出羊群起伏的生动姿态,祈愿繁盛兴旺、平安顺遂,是凝聚多重匠心的上品金器。
骑羊俑东汉
掐丝镶嵌金羊群东汉
夏日炎炎,蝉鸣不止。而在古人眼中,蝉完成了自然生物到情感寄托的转变,象征清高廉洁、一鸣惊人、修身养性、智慧纯真的高尚品质。
定窑白釉“官”款花瓣形对蝉纹盘于盘心浅刻蝉纹装饰,悠闲栖居、灵巧如生,清爽简约而饱含诗书雅韵。
定窑白釉“官”款花瓣形对蝉纹盘北宋定州博物馆藏
祥瑞翩跹,“定”聚民心。定州特展中瑞兽元素丰富缤纷,或跋涉,或翱翔,跨越层层时空来到我们面前,为静默无言的文物古迹增添了一份触手可及又蓬勃鲜亮的生命力。生动多样的器型和繁华美观的纹饰将来自过去的深远寓意和祝福期许蕴藏其中,记录下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交往交融的互动轨迹,延续着中华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内核灵魂。
追寻着瑞兽驻足、奔跑、飞舞的痕迹,我们在“新九州”的文化寻根路上漫漫求索前行,透过厚重的光阴,切身感受变化激荡的九州风云,传唱一曲澎湃回响的华夏赞歌。
参考文献:
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页。
2.魏嘉黎:《汉晋时期祥瑞图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历史学院,2022年,第8页。
3.陆彦雪:《唐瑞兽葡萄镜中的“空间意识”与“跨媒介”问题》,《美术大观》2021年第11期
4.赵勇:《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夔龙纹》,《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22期。
5.黄雪琦:《战国中山国青铜器蟠螭纹审美特征探析》,《辽宁丝绸》,2023年第3期。
6.杨小燕:《形与意考:唐至宋辽金时期摩羯纹的象生化和拟人化设计》,《中国艺术》,2022年第4期。
7.陈皛:《唐代丝路文明交流视域下的域外动物艺术》,《中国美学》,2021年第2期。
8.王军辉:《蝉元素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山东陶瓷》,2024年第4期。
特
展
信
息
展览名称:九州咽喉——定州
展览地点:吴文化博物馆第一特展厅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原标题:《观展攻略丨祥瑞寻踪:那些躲藏在“定州——九州咽喉”特展中的神兽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