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课件.ppt

1、经济学基础,授课教师:刘杰联系短号:696100Email:,一个“深度潜伏”的故事.,人物:孔祥熙:财政部长,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宋子文:财政部长,哈佛大学经济系,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冀朝鼎:芝加哥大学历史系,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经济学双博士;1927年加入我党,40年代初受命回国,受总理单线领导事件:1)以200元伪币兑换1元法币;2)黄金储蓄券,因财力紧张,按六折还本;3)美元储蓄券,到期后应以美元赎回,不予兑现;4)外汇自由化改革;5)金圆券改革:用金圆券强制收兑法币、特别是金银及外币场景:建国大业老蒋派小蒋去上海“打老虎”,经济秩序崩溃鸟结果:经济学

2、家冀朝鼎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一篇基础篇,一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渊源,重商主义: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古典经济学:1776年“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国富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主张国家不应去干预国民经济活动,实行“自由放任政策”。1817英国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新古典经济学:1870年代,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英国马歇尔综合三人成果,经济学原理提出了系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学:1930年代大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193

3、6年“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是为”凯恩斯革命”,标志着宏观经济学产生。现代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结合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代表人物:美国萨缪尔森。缺乏统一理论的各学派理论混合物。,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新自由主义哈耶克;撒切尔夫人,将国企私有化货币学派弗里德曼,货币政策供给学派里根总统,减税;与凯恩斯需求刺激相反理性预期学派信息不完全下,预期的分析新凯恩斯主义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派,二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周书: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

4、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货殖列传: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梁启超赞其为堪比国富论。俗谚:“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三、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通常一个含义,属于实证经济学,阐述客观事物是怎样的经济理论。它会从“现有的事实”,推导出“将会是什么”的逻辑结构。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继承的是李嘉图的理论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属于政治经济学范

6、为“合乎理性的人”或者“理性人”: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或者说每一个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即人是自利并且是理性的。人类经济活动必须在限定资源条件下进行选择。,稀缺性(一),资源的稀缺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任何资源的取得都是有成本的;二是相对于人的需要和欲望而言,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取得美妻生下子恨无天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资源有限性,

7、欲望无限性,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稀缺性的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稀缺性(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西方经济学的框架,一、微观经济学:单个经济主体,主要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整个西方经济学大厦的基石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等。二、宏观经济学:整个国民经济,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如何解决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货币稳定等问题货币和通货膨胀理论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等。,五、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计划经济行政指令行政系统(官僚系统)的运作模式:指令具有专断性、强制性、难以调整纠正、反应比较迟滞的

8、特点市场经济市场调节连续不断的自发、自动调节,反应灵敏、迅速,计划经济资源配置,1、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结构失衡,面包需要排队2、我国58-60年的大规模非正常死亡;河南和四川的饥荒3、发生过的论战:计划经济学家提出用方程式,利用计算机,来求解各种资源的配置。经济活动信息庞大,国家计划人员是人,不是神,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姚明、超级女生、韩寒、明朝那些事马云苹果公司哈佛、牛津和北大、清华奥地利学派:知识分散、自由选择、自发秩序,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经济学研究方法,均衡分析法假定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所出现的情况以及实现均衡的条件实证分析法研究经济

9、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的分析和研究方法。边际分析法某一经济变量的数量变动会对另一经济变量的变动产生多大影响的方法,称为边际分析方法,第四章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第一节构成的要素和运行的条件,构成要素市场主体国企改革的一个任务: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市场客体重庆和成都试点的“地票”;房地产市场行为买、卖、竞争市场秩序法治化是基础市场竞争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运行的条件,市场选择和分散化决策自愿交换和自愿合作自利和互利的兼容,第二节市场运行的机制,我们从未设计过我们的经济系统。我们的智力不足以担当此任。FA哈耶克:自由人民的政

10、治秩序,1979“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运用自己的资本来争取最大的利益。一般而言,他不会有意图为公众服务,也不自知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他关心的仅是自己的安全、自己的利益。但如此一来,他就好像被一只无形之手引领,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改进尽力而为。在一般的情形下,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作出贡献,其对社会的贡献远比有意图作出的大。”“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市场机制的特点,自动性连锁性利益约束性,市场运行的三大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第二节市场经济的功能,主体行为功能企业的利润动机和消费者欲望

11、满足的自利动机资源配置导向功能价格信号传导、引导供求关系调节功能优胜劣汰功能市场评判最公开、最公正、最准确消费者主权、消费者是上帝、消费者用钞票投票的“经济民主”。利润说明得到“选民”的认可,资源的配置是有效的、有益的;亏损说明不认可,资源配置是无效的,资源被浪费。利润动机促使企业家不得不“优化配置”资源、力争上游,最终利己心导致斯密所说的“为公众服务”。,小结,经济学关系到国家强弱和人民利益,是民富国强的学问。经济学研究如何优化配置稀缺的资源。稀缺理性人进行选择竞争、优胜劣汰、价格指引供求供求均衡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改革开

12、放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创举,有理论科学性和历史的、现实的必然性。还要进一步改革!学好经济学要联系实际,勤于思考,参考书及课外学习材料,适合初学:经济学原理,N.G.Mankiw(曼昆)微观经济学纵横谈,梁小民适合提升拓展经济学,萨缪尔森经济学,J.E.Stiglitz(斯蒂格利茨)兴趣读物经济观察报货币战争宋鸿兵网络视频华尔街、公司的力量、大国崛起,第二篇微观篇,第五章供求均衡理论“价格理论”是经济学的中心理论,以供求均衡理论为基础。“均衡分析法”也是经济学的一个研究方法,一、需求理论,需求(demand)_指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14、化的线性函数,图形为直线。通常也多见非线性的曲线函数。,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同一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变动原因:商品本身价格。需求的变动: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变动原因: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所有其它因素。,o,Q,D2,D0,D1,a,b,p1,p2,Q1,Q2,P,需求定理,商品价格越低,市场对商品的需求量越多;反之,需求量越少。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反方向变动。特例:“吉芬商品之谜”:肉类、面粉与马铃薯是替代品关系炫耀性商品:奢侈品买的是地位、身份投机性市场:人性贪婪弱点,买涨不买跌,二、供给理论,供给(supply)_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并能够供应的商品数

16、供给,价格上升供给量会增加,但价格上升变动超过一定幅度,供给反而减少。3、证券,三、供求均衡理论,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均衡产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达到均衡,又叫“市场出清”均衡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核心思想和方法之一。不过索罗斯不认同,提出了所谓“反身性理论”,即人的预期和选择本身就是市场的一部分,人们观察不到一个纯粹客观的市场。他甚至搬用了量子物理学“测不准原理”。,均衡价格的形成,作为“经济人”的买主会随着价格涨落,自动调节购买量;作为“经济人”的卖主,会随着价格涨落,自动调节供给量一直达到供

17、求均衡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均衡价格,供给不变,需求变动需求增加,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都增加需求减少,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都减少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需求不变,供给变动供给增加,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求定理,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理解的方法:绿茶买的越多,就要涨价,厂家就造得越多,是为同方向变动;厂家造的越多,就要降价销售,反方向运动。,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18、,价格控制市场价格受到政府干预会发生什么?,A、最低限价(支持价格),(如农产品)政府规定的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均衡价格,容易导致:商品过剩(QdQs)库存商品的处理成为严重问题向消费者提供不必要的服务过度投资,Q1,P1,Qs,Q0,P0,Qd,B、最高限价(限制价格),政府规定的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均衡价格,容易导致:短缺经济(QdQs)黑市交易排队购买配给制质量低劣化搭配销售投资不足,寻租,P0,P1,Q0,Qs,Qd,四、弹性理论,弹性:自变量变化1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弹性Y变化的百分比/X变化的百分比衡量的是,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需求的价格弹性

19、是以价格为自变量,需求量为因变量的弹性关系。反应需求量对价格的敏感程度。需求价格弹性Q变化的百分比/P变化的百分=(dQ/dP)*P/Q复习:f(x)=10-2x,该函数的导数=x的系数=-2,Ed的五种情形,Ed=1,价格每提高(或降低)1%,需求量相应减少(或增加)1%,称为单位弹性。Ed1,价格每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大于1%,需求富于弹性,奢侈品,如IPad、住房、国外旅行Ed1,价格每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小于1%,需求缺乏弹性,生活必需品,如一般食品米、面、油Ed=0,即不管P如何变动,Q始终为零,需求完全缺乏弹性,如棺材Ed=,表示在既定的价格下,需求量可以任意变动,

23、有多少商品,也即Qs无限,练习、思考题,1、教材76页:Qd=14-3P,Qs=2+6P1)求均衡价格解题思路:Qd=Qs2)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解题思路:一个点的弹性,计算公式两部分2、如何用需求的价格弹性来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现象?答题关键:掌握价格弹性的文字公式,第六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本章提示:产品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与“劳动价值论”相对应,边际效用学派关于商品价格的观点,又被称之为“主观价值论”;消费者行为就是要使自己“效用最大化”;商品对于消费者,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效用论,效用:消费者消费商品时感受到的满足程度理解要点:1)

24、效用是主观的,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如沙漠里的一杯水”效用“极大。2)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他们最喜欢(评价最高)的产品与服务:偏好,也是主观的。3)如何度量我们参与市场所得到的收益?满足程度: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基数效用:效用单位util,如面包有5“个”“效用”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序数效用:通过排序或等级表示,如生日蛋糕的效用面包的效用馒头的效用(等效用线),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总效用、边际效用,总效用:TU=f(Q),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MU,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追加一单位某种产品消费所增加的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

25、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为什么离婚?七年之痒!审美疲劳!三分钟热度!生活要丰富多彩!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人们的某些心理规律,一个经济学的分支就叫行为经济学,罗斯福在连任第四任美国总统成功时,有记者问他是怎样的感觉。罗斯福递给记者一块面包,记者受宠若惊,三口两口地吃了,说味道很好。罗斯福让记者一连吃了四块,然后看着记者微笑说:“你现在知道我的感觉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即使是总统这样的职位,积时既久,也会因事务的重复和繁杂而失去趣味。,80页案例:货币的效用问题,随着货币的不断增加,货币边际效用递减。累进税的逻辑:从富人手里拿出1块钱给穷人,

27、际替代率递减:消费者为保持满足程度不变,在连续增加某种商品消费时,所愿意牺牲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递减。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消费数量相对越多的商品,它的边际效用是逐步下降的,而另一种商品随着消费量下降,其边际效用则在上升。因而,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量将越来越少,边际替代率有递减趋势。保持效用相同时,增加一种商品要减少另一种商品所以有-YMUyXMUx,所以:YXMUxMUy几何意义: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相应点处切线的斜率。,三、预算线,预算线、消费可能线、等支出线,PxQx+PyQy=I。顾名思义,我如何在有限的收入I里,分配资金,来消费商品X和Y呢?收入I和价格P既定,可以买

28、商品x和y的不同数量组合,如何理解预算线的变动?,从数学角度最好理解PxQx+PyQy=I1)A点的意义:全部收入买Y商品,Qx=0;2)B点的意义:全部收入买X商品,Qy=03)假定价格都不变,I增加?或减少?4)假定I和商品Y价格不变,X商品价格也即Qx降低,则B点向外转动;反之向内;5)假定I和商品X价格不变,Y商品价格也即Qy降低,则A点向外;反之向内,B,A,O,Y,X,PxQx+PyQy=I,IPy,IPx,预算线的斜率=-PX/PY,四、消费者均衡,定义:单个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实现消费者均衡(即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收入I

29、已定,预算约束线已定,收入I最多能获得多少“效用”呢?图示如下:,X,Y,B,X*,(1)把钱花光,买到商品的最大数量(2)追求最大满足,消费者均衡数学表达式,均衡条件:P1Q1+P2Q2=I,MU1/P1=MU2/P2=MUm也即每单位货币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为什么必须如此?可假设:对商品x和y,1元又1元,一系列不断买入后,必然有这样一刻:1元买X,可得到6效用;1元y买可得到3效用。把打算买y的资金抽出来买X,更划算,则你会用更多元买x,使效用更大。还能增加效用,就说明效用没有最大化。一直到1元增加的效用相等,效用就达到了最大化,预算线的斜率=-P1/P2,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

30、边际替代率MRSXY=Y/X,根据无差异曲线的定义有:-YMU2=XMU1或-Y/X=MU1/MU2即边际替代率之比等于边际效用之比。,将此关系代入上式:MRSXY=Y/X=-MU1/MU2=-P1/P2MU1/P1=MU2/P2,切点E: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者的斜率相等,五、消费者均衡变动,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定律,价格消费曲线,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需求曲线,补充,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具体地说,如果某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大,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高;反之,如果某

31、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则消费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相应地,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是越来越低的。由此可引申出需求曲线。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减去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消费者剩余代表了消费者的福利。启示:消费者主权、消费者心理、消费者偏好、创新,消费者剩余,第七章生产理论,本章提示:1、上一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本章及后续:生产者行为理论;2、上一章:商品对于消费者,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本章:“生产要素”对于厂商也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3、

32、延续第一章的经济人假定,消费者要效用最大化,而厂商要利润最大化;4、厂商的形式: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又有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上市,指的是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了股份。,第一节生产与生产函数,生产:用生产要素制成产品的过程生产要素:劳动L、土地N、资本K和企业家才能E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给定的技术水平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所能够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Q=f(L,K,N,E),不考虑固定的土地和难以估算的企业家才能,则为Q=f(L,K),Q是产量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技术系数: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34、际产量的关系,TPAPMP,L,TP,AP,A,G,MP,O,B,F,C,劳动量L的合理投入,I,II区域,也就是TP曲线上0G段,增加劳动L是有利的。劳动量L投入增加到B点时,总产量TP最大,为G,并且此时MP=0如厂商目标是平均产量最大,则劳动投入增加到A点此时最大。并且此时有AP=MP.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总是增加的;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最大值。利润最大,还要考虑成本、价格,后续章节研究,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技术和其他要素不变,连续增加一种要素;小于某一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继续增加超过某一值时,边际产量会递减边际收益递减

35、规律原因: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在数量上,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即最佳技术系数,开始:可变要素小于最佳配合比例。随着投入量渐增,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边际产量呈递增趋势。,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投入,边际产量呈递减趋势。,第三节长期生产理论,(一)等产量线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实现同样产量,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另一种(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维持相同产量水平,减少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增加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之比MRTSLK=K/L,其绝对值和等产量曲线该点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根源在于,劳动作为生产要素,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三)等成本曲线,和效用理论中,消费者收入既定时候的预算线类似,厂商也可假定其支出成本既定,考虑如何组合劳动和资本TC=PKK+PLL。总成

THE END
1.如何在市场价格波动中制定有效的交易策略市场价格波动是每个投资者都会面临的挑战,它不仅反映了市场供需变化,还受到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市场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掌握价格波动的规律,并通过合理的交易策略应对这些波动,对于提高投资成功率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价格波动的核心因素,以及如何基于这些因素制定有效的交易策略。 https://blog.csdn.net/2405_87249521/article/details/144025330
2.价格波动背后的供需关系深度剖析市场机制供需平衡的基础:理解市场基本原理 在经济学中,任何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都是由其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这个简单却强大的概念被称为“供求定律”。当某个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大于其可用供应时,价格会上涨,以吸引更多的人生产和提供该产品。当供应超过了对该产品的需求时,反过来则会导致价格下降。这是一个自然而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432185.html
3.买涨不买跌的理由(送给奋斗中的自己)财富号买涨不买跌的理由(送给奋斗中的自己) 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买股票从来不买跌,只买涨。他的理由如下: 1、不怕继续涨,涨了就适当减仓锁定利润,坚信总会有个相对高点,到时候稳稳落袋为安,这种审时度势和把控节奏的能力让人称赞。 2、要么涨要么跌,涨跌各半的机会嘛,已经跌下来的,继续下行的风险依然存在,而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41127154608659431370
4.买入是为了持有而不是加价卖出“买入是为了持有而不是加价卖出4. 抗市场波动:不被短期市场波动影响,专注于长期的投资目标。 适用场景: 投资股票、基金、房地产等有长期增值潜力的资产。 在市场低迷或波动时,坚持持有而非抛售,甚至逆势加仓。 与短期投机的区别: 短期投机(例如“低买高卖”)追求价格差,关注的是市场情绪和短期波动,风险和回报都较高。而长期投资则更强调稳定性https://xueqiu.com/3589529071/314896495
5.深度解析股市涨跌规律的核心逻辑股价股票市场情绪由于买盘力量迅速增强,而股票的供给量在短期内相对固定,根据供求关系原理,需求大于供给时股价就会上涨。这就像在一个竞拍市场,如果很多人都竞相出价购买一件物品,其价格必然会被抬高。 相反,股票中短期跌的核心逻辑就是筹码派发,也就是主力资金出货。当主力资金在前期低价买入股票并将股价拉高后,他们会选择在合适的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2I08F905566S6G.html
6.观点教授/研究从上面的简单示例,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公司盈利增长了,每股收益不一定会随着增长;二是增发会稀释每股收益、使得每股收益的增长率低于公司盈利的增长率,而回购则会增厚每股收益、使得每股收益的增长率高于公司盈利的增长率。 我们知道股票价格除了反映公司的基本面以外,还受到诸如:宏观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投资者的https://www.ckgsb.edu.cn/faculty/article/detail/157/5028.html
7.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完整版.docx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 国志斌人力2班摘要:随着市场经因此,即使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由于消费者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跌购买心理也可能导致“薄利多销陷阱”。 3.“薄利多销的竞争者陷阱” 在利用薄利多销战略时,竞争对手也会相机降价进行抵制,易引发价格大战。其结果只能https://m.taodocs.com/p-777481635.html
8.我国房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国家调控政策分析探讨1.2.2 消费者对房价的上涨预期影响购房需求现实中需求曲线不总是向下倾斜,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会影响当前的消费水平。某种情况下,人们会有一种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当商品价格下降时会持观望态度,希望价格更低时购买;当价格上涨时,则会引起人们的警觉,认为之后价格可能会依然上升,从而进行购买。而当需求大量增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3067034_1.html
9.用经济学原理说明“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pdf用经济学原理说明“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pdf 14页内容提供方:139***8054 大小:1.03 MB 字数:约6.98千字 发布时间:2023-10-15发布于北京 浏览人气:5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用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011/8010137121005140.shtm
10.古典二分法将经济学分为下列理论。而如今,苹果光环已逐渐褪去,纵然降价促销也难再现辉煌,这是因为( ) ①日用消费品对价格变动比较灵敏 ②消费心理日趋理性影响苹果溢价行为 ③“买涨不买跌”心理使打折促销失去效力 ④国产手机性价比提高引起市场重新洗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患者,女,46 岁,宫颈https://www.shuashuati.com/ti/140cd3a4b31f4f15bc9a27745b125e9c.html?fm=bdbds61383b942d168086d4c95e1b1ee3a685
11.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这就叫“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一旦形成之后便具有不可逆转性,即易于向上调整,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的消费,更具有不可逆转性。 尽管效用是主观的,但所有人的消费都遵循一个共同规律,这就是随着所消费同一种物品的增加,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例如,福卡喝杰米扬的第https://www.jianshu.com/p/f6960f70533d
12.经济学的诡计大全集(豆瓣)《经济学的诡计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内容简介:经济学的诡计就是利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原理及思维方法来设计圈套,骗局、陷阱,以迷惑、蒙蔽、欺骗对方,从而实现自身最大利益的方法和手段。在我们的生活消费、职场工作、经营管理、婚姻爱情等方面无处不充斥着经济学的诡计,飘动着经济学陷阱的魅影,不得不承认,经济学的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3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