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各省能源集团依托本地政策、资源、产业等优势,在电力开发和建设中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多集团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山东能源集团和晋能控股资产总额已超1万亿,加上陕投集团、四川能投、河北建投,总资产在2000亿以上的省级能源集团共有十家。
实际上,各省组建能源集团也是建设全国能源统一大市场的必由之路。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结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
在全国能源统一大市场中,各地方组建能源集团一方面可以整合区域内优势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另一方面,在新能源开发时,多元主体可共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给能源行业带来新发展格局和新业态。
各省级能源集团建设情况见下:
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京能集团”,成立于2004年,由原北京国际电力开发投资公司和原北京市综合投资公司合并而成,2011年、2014年先后又与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合并重组,实现了产业链条融合互补。经过多年的资源整合,集团由单一能源产业发展为热力、电力、煤炭、健康文旅等多业态产业格局。
到“十四五”末,京能集团将努力实现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元,发电装机控制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过50%,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晋能控股集团是一家以煤炭、火电及清洁发电为主业,集装备制造、物流贸易、化工多元、现代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企业集团,企业资产总额1.1万亿。
“十四五”期间,晋能控股集团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综合能源企业集团,将加快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目前企业已形成涵盖风电、光伏、水电、燃气发电、瓦斯发电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清洁能源在运在建拟建装机达到1646万千瓦,预计“十四五”末企业电力总装机规模将提升至5000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将超过50%,建成煤电传统能源与风光清洁能源“互为支撑、互为补充”的新型能源供应系统。
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吉能集团”,原为吉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煤集团)。2020年8月7日,经吉林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国资委批复更名为“吉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吉煤集团是2009年在整合辽源、通化、珲春、舒兰、杉松岗五个矿业公司和蛟河煤机公司、东北煤炭工业环保公司、东北输送制造公司、长春煤炭设计院等企业基础上组建的吉林省唯一省属国有大型煤炭企业。2020年10月16日完成公司注册,注册资本10亿元,公司资产总额322亿元。
“十四五”时期,吉能集团将承载吉林省能源战略实施之责和能源安全保障之责为使命,把吉能集团打造成为“主业清晰、布局合理、资产优良、人员精干、盈利能力强”的综合性能源类集团,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努力为吉林省能源供给提供保障。
辽宁省能源产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截至2024年3月,成员企业311家,参、控股14户热电联产企业。截至2022年6月,集团总装机容量12854万千瓦。现有27座生产矿井,煤炭可采储量33亿吨;拥有国内油页岩综合利用规模最大、产能最高的生产基地,油母页岩处理能力1400万吨,是国家油页岩研发中心和油页岩开采技术研发分中心。
组建以来,集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投资45.6亿元,其中,清洁能源领域投资达41.9亿元。截至2023年年底,集团清洁能源总装机规模120万千瓦,去年新建的70万千瓦项目已实现并网31.6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20万千瓦、风电项目11.6万千瓦。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至“十四五”末,控股装机容量力争达到2200万至2600万千瓦,其中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新增800至1000万千瓦,占比达到50%;控股发电量达到600亿千瓦时以上,力争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30%。
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浙能集团”,成立于2001年,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能源产业发展的主抓手、能源合作的主平台、能源供应的主渠道、能源安全保障的主力军、环境保护的主战场和能源科技创新主引擎。主要从事电源建设、电力热力生产、石油煤炭天然气开发贸易流通、能源科技、能源服务和能源金融等业务。
在“十四五”期间,浙能集团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翻两番,力争新增2000万千瓦装机量。未来,浙能集团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取得新突破,聚焦先进风光电、储能、氢能、循环经济、绿色交通等领域,着力丰富合作内涵,全力推进省内省外清洁能源大基地等项目开发。
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福建能化集团”,成立于2021年8月,由原福建省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福建石油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合重组而成,是福建省属国有独资企业。集团聚焦“清洁高效能源、石化产业、金融服务、新材料与建材建工”四大主业。
集团注册资本金121亿元人民币,拥有全资及控股并表企业近200户,资产总额逾1500亿元。权属企业福能股份、福建水泥在主板上市,福能租赁、福能期货在新三板挂牌。集团控股运营总装机600.3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22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6%,风电总装机为全省第一。
未来,集团着力推进传统能源化工升级和高端能源石化发展,大力推进能源、石化产业龙头和集群发展壮大,引领福建省能源产业和石化主导产业发展。
江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投集团”,1989年8月成立,2020年1月由原江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原江西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是江西省省属重点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集团产业涉及能源、环保、数字、基建、路桥、金融等业务板块。
集团管理企业逾200家,代江西省国资委持有省建材股权,拥有赣能股份、安源煤业、万年青等三家A股上市公司。2022年集团总资产1510亿元,全年完成项目投资202亿元,主责主业占比96%;电力装机容量达280万千瓦,占江西省内电力统调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一。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东能源集团”,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于2020年7月联合重组原兖矿集团、原山东能源集团,组建成立的大型能源企业集团。山东能源集团以矿业、高端化工、电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贸易为主导产业。
集团拥有兖矿能源、新矿集团、枣矿集团等20多个二级企业,境内外上市公司11家,权属企业973余家。2023年集团资产总额突破1万亿元、营业收入8520亿元。
湖北能源集团
湖北能源集团,简称“湖北能源”,是2005年2月由原湖北省清江水电投资公司和湖北省电力开发公司合并组建而成,为国有独资企业。2007年,通过引入长江电力战略投资,实现股权多元化,2010年实现整体上市。2015年年底,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三峡集团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湖北能源由湖北省国资委控股管理的省属国有企业,转变为三峡集团控股的二级子公司。公司已形成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天然气、煤炭和金融“6+1”的业务板块。
目前,公司拥有19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公司已投产可控装机容量为1,274.69万千瓦,上半年可控装机净增加33.64万千瓦,均为新能源装机。在湖北省境内可控装机容量1,146.51万千瓦,占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7,825.36万千瓦(不含三峡电站2,240万千瓦)的14.65%。其中,风电总装机容量111.58万千瓦;光伏总装机234.38万千瓦。截至2023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913.04亿元。2023年全年,湖北能源累计完成发电量357.4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60%,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加27.45%。
未来,公司将坚持湖北省能源安全保障平台和三峡集团综合能源发展平台的战略定位,以电力为核心,重点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清洁能源。集团规划,“十四五”期间新增装机中,新能源占比将达到80%;到“十四五”末,总装机规模将突破2200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1500万千瓦,占比达70%。
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湖南能源集团”,2024年3月27日正式揭牌成立,集团以原湖南湘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组建而成。湘投控股前身为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湖南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2021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将其定位为湖南省综合性能源投资建设运营省级平台,承担全省能源保供的功能性任务。多年发展形成以能源产业为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投资及金融业务协同发展的“一核两辅”主业格局。
公司注册资本由150亿元变更为300亿元。除名称和注册资本变更外,营业执照其他登记信息不变。截至2023年6月底,集团资产总额约751亿元。经过32年的发展,集团当前参控股电力装机2404万千瓦,其中在湘装机容量1813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的25.6%。
湖南能源集团将聚焦能源主责主业,打造集能源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能源交易、装备制造、新材料、综合能源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能源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集团资产规模达1200亿元,利润超25亿元,在运在建控股电力装机120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10%以上;到2030年,资产规模达2000亿元;控股电力装机2200万千瓦,占全省比重约20%。
河南豫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豫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豫能控股”,成立于1997年11月,注册资本15.26亿元,控股股东为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豫能控股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家集火力发电、新能源、储能(抽水蓄能)、煤炭贸易物流及综合能源服务于一体的省属综合能源上市公司,既是省政府可控、市场化运作的能源保障战略工具,也是服务“双碳”目标、助力能源供给侧“去碳化”改革的重要抓手。
截至2023年9月,豫能控股总资产299亿元。公司权益装机1066万千瓦,控股火电装机898万千瓦,新能源装机60.35万千瓦。在双碳目标下,公司风电光伏项目陆续投运,抽水蓄能项目逐步开工,布局地热能供暖、增量配电网、新型储能、氢能、煤炭开采等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助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十四五”期间,豫能控股将借助“外电入豫”和“一带一路”战略窗口,努力提高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打通煤炭“产运储配销用”全产业链,布局氢能、抽水蓄能、地热能等新兴产业,建立“风光水火储氢煤一体化”综合能源供应体系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发展新格局。
广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东能源集团”,成立于2001年8月8日,其前身广东省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因“厂网分开”电力体制改革而组建的发电企业,2003年更名为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2月18日,正式更名为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广东省属最大的综合性能源集团,目前拥有包括火电、水电、风电、光伏、综合能源服务、天然气、燃料、航运、金融、贵州区域、境外投资、新疆区域等在内的12个业务板块。
公司注册资本230亿元人民币,由广东省政府和华能集团分别持有76%和24%股权,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单位503家,控股1家A股上市公司(粤电力)。截至2024年2月,广东能源集团电源总装机容量达5024万千瓦,首次突破5000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0%。
2024年,广东能源集团将坚定不移推动“再造一个能源集团”,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新型储能、节能降碳、海洋牧场、林业碳汇等新兴产业,为推动乡村绿化、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积极贡献省属能源国企力量。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州发展”,是广州市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1989年8月26日前身广州市经济建设发展公司成立,1997年公司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广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属下全资公司广州电力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整体改制后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围绕建设国内领先的绿色低碳综合智慧能源企业集团战略定位,打造了电力、能源物流、燃气、新能源及能源金融等业务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集团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28家,现有17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8家省级研发平台。截至2023年底,集团新能源业务装机容量超过400万千瓦,占集团总装机容量的43%;利润总额占集团利润总额的32.5%;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38%,成为集团所有业务板块中资产规模最大的板块。
2024年,广州发展要公司要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新能源+”融合发展品牌。深度挖掘“板下”经济价值,充分利用土地价值,通过板下经济反哺新能源主业,提高资源获取能力;加强前沿能源技术研究,加快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培育绿氢、风光储充一体化、智慧能源等新产业新业态;探索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新能源业务深入融合发展,推动向数字新能源、智慧新能源升级。集团决胜“十四五”,要以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集团规模效益“翻番倍增”。
广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西能源集团”,成立于2003年7月,前身为广西方元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2023年6月改革更名为广西能源集团,是广西首家“世界500强”企业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专业化从事能源产业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平台。近年来,集团形成以水电、火电、核电、电网、天然气、石油化工等支柱能源为基础,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储能、氢能等新能源为重点的多元化大能源产业格局。
截至2023年底,广西能源集团注册资本61.74亿元,资产总额超530亿元,有6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广西重要的能源支柱企业。统管口径所属企业共104家,其中控股上市公司1家—广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电力方面目前参控股装机容量约3300万千瓦,占广西总装机容量约50%,全面布局海陆风电、沿海大型高效清洁煤电、核电、光伏发电、储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升级煤电、加码核电、壮大水电、拓展供热,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在新能源方面,储备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超300万千瓦,打造北部湾、桂中、桂东三大综合能源基地。
面向未来,广西能源集团将以以实施到海边去、到海上去、到海外去“三海战略”为抓手,按照重大项目“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并购一批”的思路谋篇布局,推动传统能源转型升级,加快做大新能源产业,成为广西海上风电的引领者、广西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先行者、广西新能源的领先者,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集煤、电、油、气、热等产业于一体的区内标杆、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综合能源强企。
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海南控股”,成立于2005年2月,是省政府为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而成立的国有控股公司。2015年8月,旗下清洁能源业务板块的支柱企业海南海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确立三大发展定位:海南省重大战略投资平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商和自贸港新兴产业生力军,致力于打造海南综合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重点发展机场及临空产业、区域综合开发、商贸服务三大核心产业群,搭建投资与资本运作、清洁能源两大赋能平台。
公司资产总额1869亿元,参控股子公司307家,包括2家A股上市公司(海南机场和海南发展)、1家港股上市公司(美兰空港)和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海控能源)。清洁能源板块围绕光伏发电、水力发电、电力工程及其他新能源业务,经营30座水电站、34座光伏发电站,总装机容量850MW,2023年为全省提供清洁能源电力共10.45亿千瓦时,成为海南电网电力调度大楼绿色电力三家供应商之一。清洁能源业务以海南控股子公司海控能源为运营主体,该公司也是海南省最大的省属清洁能源综合供应商。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重庆能源集团”,于2006年成立,曾为重庆市国资委独资企业。2022年4月,重庆能源集团及下属的15家企业申请破产重整。2023年3月28日,重庆能源集团的投资人信息发生变更,华润电力下属深圳南国能源有限公司成为重庆能源集团的第一大股东,股比为38.25%,重庆国调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2.75%,重庆市国资委退出。集团产业涉及火电、风电、水电、光伏发电、配售电、新材料、医康养、商贸物流、能源服务等领域。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亿,控股企业185家。截止2022年底,发电运营装机容量2630兆瓦,运营权益装机容量3560兆瓦,重整后的重庆能源及其下属公司装机规模达到800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500万千瓦。
未来,重庆能源集团将立足重庆、融入华润,坚定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商和综合能源服务商的战略定位,着力推动价值重塑、业务重塑、组织重塑和精神重塑。到“十四五”末,要实现资产总额700亿元,营业收入300亿元,成为央地融合示范企业和重庆市能源主要保供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四川能投”,成立于2011年2月,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大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四川省能源化工产业的领军型企业。公司注册资本金175.06亿元,近年来聚焦能源化工核心主业,推动清洁能源、绿色材料、先进制造三大板块产业融合发展,涉及能源、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新能源、电网、电源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
公司资产规模超2600亿元,年营业收入近1000亿元,控股川能动力、四川能投发展、华环电子、华海清科4家上市公司。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有着显著的发展,电力装机全部是清洁能源,涵盖水风光、垃圾发电、燃气发电、生物质发电等。
“十四五”期间,四川能投要聚焦能源化工主业,清洁能源、绿色材料、先进制造三大重点产业和“电力链、气体链、化工链、锂电链、氢能链”五大产业链,力争“十四五”末实现总资产4000亿元、营业收入1500-2000亿元、利润总额超100亿元,加快打造国内领先的新型能源化工集团。
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云南能投集团”,于2012年1月11日经省政府批复同意组建,由省国资委履行监管职能的省属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公司注册资本220亿,以能源、现代物流、绿色能源新材料为三大主业,是云南省能源战略实施和能源产业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截至2023年末,集团资产总额2596亿元。集团权益装机近204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18%,其中绿色电力装机占比超80%。2023年,云南能投集团总发电量创新高,集团控股电力全年发电量209.9亿千瓦时、增幅34%。
“十四五”,集团将围绕“打造全国一流绿色能源企业”愿景目标,壮大大能源主业细分领域“八+X”支柱“风光水火、天然气、煤炭、现代物流、新材料和新能源新赛道”。未来五年内,力争集团资产总额4000亿元,权益电力总装机超4000万千瓦,其中风光新能源装机超2000万千瓦。
西藏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西藏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西藏开投集团”,2013年11月13日,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成立。作为西藏自治区七大产业中唯一的能源产业集团,西藏开投集团被自治区党委明确为区管重点国有企业。公司以能源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为主业,同时立足主业向工程咨询、地产物业、建材物流等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延伸,努力成为西藏构建清洁能源“一基地、两示范”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力量。
截至2023年末,西藏开投集团资产总额253.46亿元,投产总装机容量突破100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达224万千瓦,累计完成清洁能源上网电量77亿千瓦时。目前,集团正在积极参与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等重要水电资源开发,大力推进优质光伏资源开发,清洁能源在建装机容量236.5万千瓦。
西藏开投集团明确了“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即加快创建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清洁能源产业集团,并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到2025年前后,自主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参股项目权益投产装机达到100万千瓦以上,成为区内最大的发电企业和藏东南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骨干成员。公司资产总规模突破500亿元。
第二步,到2030年前后,自主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参股项目权益投产装机超过200万千瓦,保持自治区最大的发电企业并成为自治区最大的产业集团,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2030年之前再培育一家专门新能源公司上市。
第三步,自主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参股项目权益投产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资产规模突破2000亿元,成为我国一流清洁能源产业集团。
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贵州能源集团”,是贵州省管大(一)型国有全资公司,是贵州省委、省政府于2022年12月对原盘江煤电集团和原乌江能源集团进行战略性重组成立的大型能源企业。集团围绕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战略定位,坚持“煤电气化一体发展,综合业务协同支撑”的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煤炭、先进煤电、新能源、天然气、现代煤化工及支撑保障业务等6大业务板块高质量发展。
公司旗下拥有盘江股份、水矿控股、乌江能投三家大型企业和能源电投、林东矿业、中城能源、六枝工矿等十四家一级企业,贵州能源集团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等十八家二级企业,现拥有盘江股份、贵州燃气两家上市公司。注册资本200亿元,资产总额1300多亿元,电力装机规模440万千瓦。
“十四五”期间,贵州能源集团,着力打造多能互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资产营收双千亿级全国清洁能源供应商和全国一流能源企业。计划到2025年末,集团电力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含火电、光伏、风电、瓦斯发电),营业收入1200亿元,资产总额1700亿元。
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总资产近2790多亿元,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近300家,拥有西部证券、陕西能源两家上市公司。投资领域涉及国民经济16个行业,形成了产融结合的业务布局。实业方面,涵盖地勘、煤炭、电力、航空、房地产酒店、物流、化工、新能源及新兴产业等板块。截至2023年12月目前,陕投集团已投产火力发电装机容量918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152万千瓦。2023年全年新能源投资增速达116%,投运78万千瓦。
陕投集团能源产业利润占比超三分之二,是陕投集团最基础的优势产业。集团紧扣稳固发展传统能源产业、推进新能源快速发展目标,加快推进现代能源产业全面升级。“十四五”期间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氢能、地热等新能源和储能产业,所属水电股份紧扣打造现代能源基地的目标,加快推进现代能源产业全面升级。
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甘肃电投集团”,前身是始建于1988年的甘肃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2005年改制为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同时加挂省投资集团公司牌子,是省第二大发电主体和省属发电龙头企业。
多年来,甘肃电投集团聚焦能源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产业,投资涉及水电、火电、风电、光电、金融、大数据、地产、会展、铁路、煤炭、燃气等行业和领域,重组形成电力热力、数据信息、能源化工、产业置业、会展文创、产业金融等板块。
公司资产总额达到880亿元,下辖子公司59家,一家上市公司“甘肃能源”。2023年新投产电力项目265万千瓦,集团控股建成投运电力总装机规模达到1033.57万千瓦,在建及启动前期的火电和新能源项目规模达1100万千瓦。
力争到2025年,资产规模突破1500亿元,总装机规模超过2000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以上,新增年发电能力350亿千瓦时、达到700亿千瓦时以上,成为省内发电龙头企业。
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疆能源集团”,成立于2023年7月,由原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资、自治区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独资公司。新疆能源集团主要经营煤炭、风光电、油气等资源开发利用以及节能环保、能源服务五大业务板块。
公司注册资本200亿元,资产总额近480亿元,各类子公司160余家,拥有一家上市公司立新能源。集团在新能源板块拥有风光电装机容量184万千瓦(场站22个)、在建113.4万千瓦、待建100万千瓦(疆电外送“三通道”电源点项目),是自治区最大的区属新能源开发企业。在能源服务板块,集团围绕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提供专业化、智慧化、数字化服务,具备矿山、新能源、输变电等项目环评资质以及新能源发电设计、咨询甲级资质。
迈向新征程,新疆能源集团将积极融入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充分释放“两能”重组“1+1>2”的聚合效应,加快构建以煤炭为基础、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为重点方向、油气为重要支撑的多元化、绿色化、高端化新型能源体系,着力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努力发展成为产业结构优、盈利能力强、引领带动作用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国一流能源产业集团和千亿级全国清洁能源供应商。
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青海省投”,是1993年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1997年省政府批准为政府出资人,行使国有资产经营主体和管理主体职能。2001年11月改制为集团公司,2022年1月6日,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权移交由国家电投集团。现有铝板块、电力板块、综合产业等三个产业板块,业务范围包含电解铝、铝加工、新能源开发、水火电、矿业、其他服务类等。
公司注册资金203亿,下辖全资子公司18家,控股公司3家,其中一家为上市公司-金瑞矿业。截止2023年11月,青海省投公司资产总额250.84亿元。电解铝产能145万吨,是青海省域电解铝产能排名第一的绿色冶炼、绿色制造企业。电力总装机容量119.66万千瓦,是青海省域电力装机规模排名前四的绿色电力生产企业。
青海省投公司着力打造“绿色融投平台”,争当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先行者、绿色冶炼产业引领者。“十四五”期间规划开发建设所属高耗能企业分布式光伏项目、青海省海南洲“三类一区”新能源大基地项目、青海省海西洲“三类一区”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省外高电价地区新能源发电项目、海北州清洁能源供暖“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按照规划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的发展思路,2025年青海省投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5%,总电力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
宁夏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22亿元,下属控股公司23个,参股公司11户。截至2023年10月底,资产总额112亿元,火电装机110万千瓦、供热面积3629万平方米,占银川市总供热面积的三分之一,服务22万户热用户。2023年全年新能源装机达98万千瓦。
“十四五”期间,集团紧抓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机遇,打造风光储能绿氢、煤炭发电供热两条产业链。配合“绿电园区”试点,利用风光制氢、储氢、运氢、制氨,采用锅炉燃煤掺氨、天然气管道掺氢等新技术对接园区应用场景,做强做优做大太阳山新能源产业基地。
规划到2025年末,公司总资产达到300亿元,热电联产装机达到242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达到350万千瓦,电化学储能装机达到60万千瓦,供热面积达到4500万平方米,成为自治区能源战略投资平台、资源整合平台和开放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