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表示“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1月25日,证监会召开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表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1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指出,在前期试点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
事实上,早在2005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在《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就提出“对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进行业绩考核时,要考虑设置其控股的市值指标”。
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的通知,强调上市公司应兼顾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促进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齐头并进、共同成长。积极维护股东权益,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积极落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
中国石化表示,未来,中国石化将在做强做优主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继续保持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常态化采用市值管理工具维护公司价值、提升股东回报;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加强资本市场沟通,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价值认同,提振投资者信心。
中国神华表示,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是国务院国资委落实金融强国、增强国企央企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抓手。中国神华将积极做好落实。
此外,在1月29日举行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表示,2024年,在前期试点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激励和约束对等,量化评价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客观评价企业市值管理工作举措和成效。同时对踩红线、越底线的违规事项加强惩戒,引导企业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表现,传递信心、稳定预期,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周丽莎指出,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应重视合规市值管理理念和措施:一是通过价值创造。上市公司通过全面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及成长能力等,不断实现上市公司价值的增值以及股东价值最大化。这是市值管理最本质的提升途径。
三是通过价值实现。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重视自身社会责任,减少和改善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缩小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存在的偏差,为投资者和市场传递有效真实的信息,并为股东和整个资本市场所认可。
“双线”考核
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央企业绩考核,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还将对中央企业全面实施“一企一策”考核,即统筹共性量化指标与个体企业差异性,根据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承担重大任务等情况,增加反映价值创造能力的针对性考核指标,“一企一策”签订个性化经营业绩责任书,引导企业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悉,今年国务院国资委将建立考核“双加分”机制——分档设置效益指标考核目标,对跑赢国民经济增速的企业给予考核加分,同步设立提质增效特别奖,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再给予额外加分,引导央企积极确定挑战性目标。
“前期国有企业进行分类考核、分类评价,竞争类企业更多考核经济指标,将企业盈利状况作为考核重点;国家战略类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重点考核服务质量、成本控制和保障能力。”周丽莎认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3-2025),强调国有企业提高核心功能,聚焦功能性改革任务。主要是聚焦新征程赋予的使命责任,聚焦国之大者,围绕国之所需发挥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与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作用。因此考核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推进服务国家战略考核全覆盖,将有利于引导国有企业更多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计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