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三大类评价方法包括许多具体的方法和指标,市盈率(P/E)评价法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我国股市从一开始就隐含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有三分之二的股份无法流通。在这种情况下,反映股市现状的市盈率的合理性与真实性就受到质疑。与境外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水平相比,我国市场的整体市盈率太高,反映了市场的投机性太强。现在,随着股权分置试点工作的深入进行,部分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单个股票供应量的增加势必会降低它们的市盈率水平,市盈率也就不会这么高。那么,实行股权分置以后,如何根据市盈率来评判股票的投资风险呢?
二、市盈率(P/E):股票评价的重要工具
三、P/E的股价评价思路
按照收入的资本化定价方法,一种金融资产的内在价值等于预期现金流的现值。对于股票来说,这种预期的现金流就是在未来时期预期支付的股利,即所谓贴现现金流模型(dividenddiscont.model,DDM)。此处,Dt为股利,k为折现率,在折现率中包含有风险溢价和收益增长率因素,可以用下式表示:预期股票收益率=无风险利息+风险溢价+预期收益增长率。
DDM是股票评价的重要基础,许多投资股价法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对风险溢价和预期收益增长率数值的把握是极其困难的,所以在现实中能够找到真实反映实际的折现率也是十分的不易。因此,以DDM的思想加上若干假定进行变形处理的方法出现了,P/E就是源于DDM,并得到投资者认同的方法。
四、P/E的决定机制
市盈率亦称股价收益率,表达式为市盈率(P/E)=股票价格/每股收益,即股票回报率的倒数。从理论上讲,市盈率反映的是投资者为获得未来预期收益所支付的成本。市盈率越高,表明投资者为获得这种收益支付的成本越高,一只股票市盈率越低,相对于股票的盈利能力来说,其股价越低,表明投资回收期越短,投资风险也越小。
将上述公式变换一下,有股票价格=每股收益×P/E,即股价为每股收益的倍数,或者说,股票的投资价值是P/E乘以一乘数。令股票的投资价值为P,每股收益为E,收益乘数为M,则有P=ME。
投资者在购入股票以前,必须持有货币资产,这个货币资产具有为了收益最大化而寻找合适的投资对象的流动性特征,因此资金一般总是由收益低向收益率高的投资工具流动,比较基准是银行利率,即无风险利率。因此,投资者首先要把股票投资收益率(或股票预期投资收益率)E/P与市场利息率,比如与银行存款利率进行比较,形成股票收益率与银行利息率的均衡,即I与E/P的均衡。用算式表示这种关系,有下式:
P=E/I,变换后有I=E/P,其中,I为银行利率,E为每股收益,P为股价。
一般情况下货币资产的流通性是完全的,没有什么障碍。那么,如果I<E/P,货币资产就会向股票资产转化,P增大,E/P值减小,从而使E/P向I接近;相反,I>E/P,则股票向货币转化,P减小,E/P向I接近。
上式显示了银行利率与P/E的关系。进一步地,股价是P/E与银行利率比较交易的结果,银行利率的变化当然要对股价和股票收益率产生影响。如果银行利率上升,每股收益不变,则P/E下降,同样,如果银行利率不变,每股收益增加,P/E也下降。
五、我国股市市盈率的历史和现状
考察我国A股市场市盈率的历史可以发现,1996年以前的市盈率水平非常低,约在10-20倍之间,这给1996-1997年度的股市留下了巨大的上升空间。1998-1999年,市盈率在30-50倍间波动,价值中枢基本在40倍左右。2000年-2001年,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在60倍左右徘徊。2002年底沪深两市整体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47.6倍和40.5倍,较最高点时的市盈率分别下降了29.6%和40.0%,与股指的跌幅基本相当。2003年和2004年沪深两市整体的加权平均市盈率分别为33.1倍和31.7倍,已处于较为适中的水平。
过去,在沪市达到2200多点高位的时候,引发了市场对中国股市广泛的思考与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如何辨证地看待中国股市的泡沫,以及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股市的泡沫?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反映中国股市具有泡沫特征的主要标志是市场的整体市盈率太高,而市盈率太高反映了市场的投机性太强。因此,"挤泡沫"成了一个外在的目标--挤"市盈率",让市盈率快速下跌,并极端地认为,我国股市的整体市盈率水平只有下降到与境外发达股市相同的水平才算合理。经过一路下跌,现在的股价已达到了6年以来的最低点1100点,平均市盈率不足30倍。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试行,部分股票流通盘的增大,市盈率将得到进一步稀释,"泡沫"可以说已被挤得差不多了,也就是说,股市风险已经得到大大释放。
六、正确看待市盈率指标
1、市盈率指标对市场具有整体性的指导意义
市场的资金永远向收益率高的投资工具流动,就股票市场的整体平均市盈率而言,基本上是与银行利率水平看齐的。在降息以前,我国股市平均市盈率达到35-40倍就显得偏高了,而经过7次降息后,股市平均市盈率上升至40倍,则被视为"恢复性"的上涨。现在30倍左右的市盈率与1100点的上证指数相比,表明市盈率指标对证券市场仍具有整体性的指导意义。
2、衡量市盈率指标要考虑股票市场的特性
与银行储蓄相比,股票市场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股票投资的收益,除了股息收入外,还存在买卖价差产生的损益。股票定价适当高于银行存款标准,体现了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原则。因此,对我国股市而言,首要的任务应是恢复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只有这样,股市的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在股市恢复或出现成长性之前,期望股市大幅上涨只会使市场回到资金推动型的老路上去。
3、以动态眼光看待市盈率
市盈率指标的计算是以公司上一年的盈利水平为依据,其最大的缺陷在于忽略了对公司未来盈利状况的预测。从单个公司来看,市盈率指标对业绩较稳定的公用事业、商业类公司参考较大,但对业绩不稳定的公司,则易产生判断偏差。市盈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增长潜力的认同,不仅在中国股市如此,在欧美、香港成熟的投票市场上同样如此。从这个角度去看,投资者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科技板块的股票市盈率接近或超过四十倍,而摩托车制造、钢铁行业的股票市盈率只有十几倍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股票的市盈率越低就越好,投资者应该从公司背景、基本素质等方面多加分析,对市盈率水平进行合理判断。
关键词:证券市场价值投资;实证分析;应对策略
1引言
2价值投资的基本理论
目前,社会产生了较快的发展,格雷厄姆所提出的三要素定价法已经和目前的基金市场不在适应,但是其中蕴涵的基本理念能够在未来得到检验。目前,大多数人已经逐步地认可了价值投资的基本理念,人们普遍比较重视公司以后的盈利水平,公司的账面价值,现金分红以及未来的现金流情况,逐步地成为了基金内在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基于已有的理论以及实践,可以构建价值投资组合的基本依据:可以把基金划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具有较高帐面价值的价值股,主要包括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分红/基金价格、盈利/基金价格以及现金流量/股票价格的比值,另外一类是成长股,主要包括比率比较小的股票。根据价值投资理论,证券投资者应该把价值股买入,把成长股卖出,此外,价值投资理论认为价值投资策略能够超越市场,其中被应用的最广泛的指标就是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比率(B/M),并由此产生市盈率定价法等投资分析方法。
3国内外研究进展
资本还原倍数通常情况下和公司的发展和股息的波动是紧密相联的;预计收益的三分之一可以表征按照当时普通上市企业规范的需求基本上是把2/3的收益以股息的形式发放出去,对于其余的1/3收益,应该以盈余的形式予以保留,从而能够有利于企业基金的持续发展。学者威廉姆斯出版了《投资价值学说》这本书,研究了普通股的估价方法,相应的思路如下:股票表示收益凭证,股票价值是指股票通过未来所产生的各个期间收益的现值的和,股票价格一定要从股票价值的角度来考虑。威廉姆斯提出公司保留盈余并不需要体现在股票价值上,威廉姆斯认为股票的投资价值是以后可以获得的所有股息以及资本还原的当前价值的全部数额。公司保留的盈余也可以成为公司未来的收益,迟早会转变为股息被发放出去。威廉姆斯提出买进股票可以表示“现在财富以及今后财富的彼此互换”,然而今后收益就是未来中期的“股息”,对其采取资本还原就可以得到目前的股票的投资价。威廉姆斯为投资价值理论的改进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主要反映在其通过以后各期股息作为依据通过相应的数学模型表示股票投资价值,并且最早利用数学模型因子表示股票投资价值,从而为未来的投资价值探索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MichaelAdams(2007)研究了价值投资理论在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价值投资在组合投资策略中的重要性,讨论了价值投资在组合投资策略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Heng-HsingHsiehGeorged(2011)对价值投资理论进行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并且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证券投资过程中使用价值投资策略的适用性,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Athanassakos(2012)研究了价值投资和现代组合投资理论的关系,分析了价值投资的基本概念,并且提出了基于价值投资的组合投资策略,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
4我国证券投资价值投资方法的实例分析
价值投资策略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在成长投资组合和大盘指数上已经获得了比较客观的收益。我国证券市场拥有价值投资的支持条件。为了验证价值投资策略在我国证券投资中的适用性,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
(2)优化选择后的量化指标对股票价格贡献度的影响分析。选取2009-2011年3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tepwise的输入技术进行三次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得到三组输出。研究过程中关键要讨论标准化因子和可决因子。标准化因子是指量化指标经过一个标准差的改变对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程度。该因子能够防止由于不同指标的量纲不一样而无法比较影响程度的问题。标准化因子绝对值越大,表示该因子对股票价格的解释水平越高。可决因子是在调整回归方程后获得的,主要是指全部指标对股票价格的整体解释水平。可决因子越大,表明该模型对股票价格的解释水平越高,也就是说股票价格的变化对基本面因素变化有较大的影响,投资的合理性越大。相应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5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价值投资的应对措施
(1)完善基金绩效评价模式
(2)不断完善目前的股票发行政策,针对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等方面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能够较快地解决以上问题。目前,我国股票发行采用的核准制度,股票发行价格的完善应该遵循定价为主向竞价原则,并且以此为主要的发展趋向,不断地使证券投资市场来主导实际的发行价格。此外,不断地处理好国有股、法人股等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例如按照证券投资市场的容量,不断地采取国有股配售减持,采用优先股的方法,把国有股不断地转变为优先股,增加不同投资基金、保险基金在股票市场投资的区间,利用网上交易的形式,协议转让的手段等增加法人股流通,减少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比例,提高个人股的数量。
(3)合理地分配基金管理酬劳的基本组成结构
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基金投资者一直怀疑基金公司较高的、较稳定的工资收入。尤其在基金投资处于熊市,虽然收益正在减少,但是基金公司还可以采取增加管理规模的方式来提高资金的管理回报,这些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基金公司管理者在证券投资者心中良好的形象。大部分基金投资者存在如下的观点,基金管理者无法为自己带来较大的投资汇报,资金管理费过高。
(4)充分地利用投资组合策略
证券投资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风险,但是高风险和高收益率是相互对应的,怎样才能使投资风险减少并且使投资收益最大应该得到有效的解决。投资组合策略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投资风险,而且能够有效地弥补证券投资价值的缺陷。投资者可以依据不同阶段国际经济形式、国内产业制度以及行业的发展潜力实时地调节投资产品的比重,从而能够得到最佳的收益。
(5)投资者应该不断地转变投资理念
(6)不断健全证券市场的管理制度
通过股权改革可以较好地处理中国证券市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利益的不一致性、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缺位等难题,能够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化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从而能够不断深化中国证券市场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为证券投资基金执行价值投资创造一个非常有利的市场平台。基金投资意识的不同在基金的投资收益上能够得到较好的反映,此外,可以在今后的资本市场中的体现不断增加。
6结论
(2)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正处于转型时期,因此,具有较好的价值投资意义,然而不能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因此,应该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完善基金绩效评估体系和股票发行政策;合理地分配基金管理收入结构;充分地利用投资组合策略;投资者应该不断地转变投资理念;不断完善证券市场的制度体系。随着上市公司质量的持续提升,价值投资将不断地深入人心,通过价值投资可以使中国证券市场更加趋于稳定。
参考文献
[1]MichaelAdams,TerryMullins,BarryThornton[J].JournalOfCollegeTeaching&Learning,2007,4(3):21-32
[2]Heng-HsingHsieh,KathleenHodnett.DoManagersOfGlobalEquityFundsOutperformTheirRespectiveStyleBenchmarks?AnEmpiricalInvestigation[J].InternationalBusiness&EconomicsResearchJournal,2011,10(12):1-10
[2]GeorgeAthanassakos.ValueInvestingVs.ModernPortfolioTheory[J].JournalofBusiness&FinancialAffairs2012,(1):2.
[3]刘玥宏.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劵市场的适用性分析[J].知识经济,2010,(6):60-61
[4]黄惠平,彭博.市场估值与价值投资策略[J].会计研究,2010,(10):40-47.
[5]柯原.基于价值投资理论的最优证券投资组合探讨[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11-17
二、灰色系统模型在股票投资价值上的应用
三、结束语
[关键词]股票投资;聚类分析;判别分析
证券投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建立应运而生的。证券投资分析是指人们通过各种专业性分析方法,对影响证券价值或价格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证券价值和价格及其变动的行为,是证券投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包括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基本分析分为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公司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找出公司内在价值低于现行价格和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俱优的公司,作为选股和投资决策的依据。公司分析是基础分析的核心,由于投资者进行证券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公司是股票的载体,对公司进行分析,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定这个公司的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2聚类分析
2.1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
在经济、社会、人口研究中,存在着大量分类研究、构造分类模式的问题。过去人们主要靠经验和专业知识,做定性分类处理,致使许多分类带有主观性和任意性,不能很好地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差别和联系,特别对于多因素、多指标的分类问题,定性分类更难以实现准确的分类。聚类分析不仅可以用来对样品进行分类,而且可以用来对变量进行分类。对于多因素、多指标的分类问题,聚类分析可以实现较为准确的分类。聚类分析的目的在于使类间对象的同质性最大化和类与类将对象的异质性最大化。至于聚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详细过程,在这里不作赘述。
2.2指标选择与样本数据
目前评估上市公司基本面状况最为核心的财务能力指标是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公司的股本扩张能力也是反映经营业绩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由此,本文在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中选取如下反映这些能力的七项重要指标:每股收益EPS(+)、流动比率CR(+)、速动比率AR(+)、应收账款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ROE(+)、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INCOME(+)、净利润增长率PROFIT(+)。
2.3聚类分析的过程和结果
为了区分房地产板块中不同基本面的上市公司,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公司的特征财务状况,我们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样本数据以上述给出的七个财务指标为变量,使用SPS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组间平均连接图、群集图和案例处理汇总图。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只将案例汇总图列出。根据对三个图的分析结果,我们将16只股票大致分为七类:第一类有金融街(1)、中粮地产(10)、卧龙地产(5)、外高桥(6)、万科A(8)、保利地产(2)六只股票;第二类有滨江集团(12)、嘉凯城(16)、海德股份(15)三只股票;第三类有ST兴业(3)、ST中房(9)两只股票;第四类有ST珠江(11)一只股票;第五类有ST海鸟(4)一只股票;第六类有金地集团(7)和阳光股份(14)两只股票;第七类有ST东源(13)一只股票。根据以上图标和分类结果,我们认为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中可以发现以下问题并且得出一定的结论。
2.4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中的六只股票所属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中国比较著名的房地产企业,这些企业在地产行业经营多年,大都是地产中的蓝筹股,具有较高的每股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具备较强的赢利能力。流动比率和速冻比率处在合理的范围,证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处于地产板块中游,证明这些企业股本扩张能力不强,企业处于成熟期。第一类企业的股票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其成长性稍差,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投资理念和即时的市场条件选择对此类成熟期的绩优企业进行投资。
第二类中的三只股票所属的公司都是在中国地产行业中处于中游地位的企业。这些企业同样具有较高的每股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具备较强的赢利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都处于合理的范围,证明企业的资金使用和运转情况正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稍大于第一类企业,处于地产板块中上游,证明此类公司股本扩张能力较强,企业以较高的速度保持增长,处于企业发展期的末期。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投资理念和即时的市场条件选择对此类特点的企业进行投资。
第三类中的两只股票分别为ST兴业和ST中房,这两类企业的简称前标有“ST”字样,查看这两个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不难看出他们被特别处理的原因。两只股票的每股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都为负值,而且翻看这两个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在2009―2010年两年企业的净利润为负值。这证明了两个企业在近两年的经营方面发生了重大问题,并且没有好转的迹象。投资者在对这类股票进行投资时,一定要谨慎。
第四类中只有一只股票ST珠江,这只股票和第三类中的两只股票比起来,有自己的特点。这个企业的每股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和负值,表明企业的赢利能力很弱。但其主营业务增长率很快,甚至远大于前两类地产企业,处于地产板块的上游。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率比之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显得很小。经过仔细查证我们发现,ST珠江成立于1992年,以前主要经营范围是工业投资、热带种植业和海产养殖,由于上述经营项目在近年都处于衰退期,企业开始进行房地产投资,由于经营得当,再加上国家政策和板块操作等原因,公司这两年在房地产方面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其早期经营项目的亏损和拖累,公司近两年的净利润仍为负值,故标有“ST”字样。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投资理念和即时的市场条件选择对此类特点的企业进行投资。
第五类中有一只股票ST海鸟,这个企业每股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都很小,表明企业的赢利能力很弱。其最大的特点是其净利润增长率同比下降了45.35倍。查证其他材料后发现,海鸟发展公司自2003年以来陷入困境,陆续失去许多房地产项目,并且未能开拓新的房地产储备项目,最近三年实际未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主要靠存量房产出售及出租维持业务经营,企业业绩一落千丈,没有复苏的迹象,企业正在期待重组。这样类型的企业没有投资价值。
第六类中有金地集团和阳光股份两只股票,这两个企业的每股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都较大,具备很强的赢利能力。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处于地产板块上游,证明这些企业股本扩张能力很强,企业以很高的速度保持增长。流动比率、速冻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都很大,这些数据更加证明企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需要快速、大量的借款。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投资理念和即时的市场条件选择对此类特点的企业进行投资。
3判别分析
4结论
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能全面的研究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全面反映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和成长性,缩小研究范围,确定投资价值,降低投资风险。总之,在证券投资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上述的研究只是为广大证券投资者提供聚类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并将方法的具体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投资者在具体应用时,还可以收集上市公司其他方面的信息或者对其他板块的公司进行分析,对这些上市公司的分类和判别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4-126.
[2]周洪力,董景荣.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FISHER判别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14):44-46.
[3]任志娟.SPSS中判别分析方法的正确使用[J].统计与决策,2006(2):157.
关键词:双因子模型量化投资超额收益Alpha
1前言
2量化投资与超额收益Alpha投资策略
量化投资就是通过收集整理现有已发生的大量数据,并利用数学、统计学、信息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构建最优投资组合以获得超额收益。简而言之,它是一个将传统投资理念、风险、收益等进行量化并付诸实现的过程。在国内量化投资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并与国际接轨,在国际上较为盛行的金融研究技术也逐步在国内铺展开来,但目前投资策略的系统化研究仍是我国量化投资长远发展的薄弱之处。因此,更加系统的投资策略研究和实践成为当下迫切的需求。系统投资策略及组合能推动量化投资的快速发展,对中国金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CAPM模型的基础上,超额收益Alpha常被用来衡量基金的业绩,具体公式如下:α=HPR-Rf-βi[E(Rm)-Rf]。
3双因子模型量化投资策略
不同的具有投资价值的因子(包括盈利性、估值、现金流、成长性、资产配置、价格动量和危险信号等类别)组合便构成了不同的因子模型,如单因子模型、双因子模型以及多因子模型等,其中单因子模型具有不可靠性且多因子模型建模较为复杂,双因子模型则以较高的可靠性且操作较为简便而受到重视。双因子模型典型的有盈利性和估值、成长性和估值、估值和价格动量、现金流和估值、估值和估值、盈利性和盈利性、盈利性和价格动量、估值和资产配置以及估值和危险信号等,其中盈利性和估值、成长性和估值、估值和价格动量和现金流和估值四种双因子模型效果最强。
3.1盈利性和估值
盈利性和估值是两个具有较强投资价值的因子,且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孤立,盈利性用来衡量基本面,决定了公司资源的质量,而估值则是与市场因素(价格)相结合的基本因子,确定了投资者为这些资源必须付出的价格,这两个因子不论以什么顺序组合都是有效的。盈利性因子具有较好的普适性,能产生显著收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低波动性。
在众多的能反映盈利性和估值的因子中,可以选取进行自由组合从而构建双因子模型。其中由现金流价格比和现金投入资本回报率、企业价值倍数与投入资本回报率、市净率和经济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市净率、投入资本回报率和市销率、现金投入资本回报率和市销率、现金投入资本回报率和价格资本、自由现金流加股息和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市净率和经营性现金流比股东权益等组合最为常用。
3.2成长性和估值
所谓成长性是指公司收入或现金流产生能力的增加。分析成长性的目的在于观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能力发展状况。成长性比率是衡量公司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比率分析法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比率。在成长性因子与估值因子结合时,估值因子则是确保投资者不会为公司的增长付出过高的价格,从而得到合理价格增长策略。
3.3估值与价格动量
投资者情绪对股价走势产生重要影响,而价格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情绪。动量就是一种专门研究股价波动的技术分析指标,它以分析股价波动的速度为目的,研究股价在波动过程中加减速与惯性作用以及股价动静相互转换的现象。动量指数的理论基础是价格和供需量的关系,如果股票的价格动量为正,说明需求超过了供给,投资者情绪会变得更加积极。如果股价的价格动量为负,则表明供给超过了需求,投资者悲观态度会占据上风,转向看跌,估值倍数则有可能降低。因此价格动量因子常用于衡量投资者情绪和作出投资时机决策的重要工具。估值因子能反应股票的价格高低,但不能解释股票价格高低的根本原因。当估值因子与价格动量因子相结合时,能更好解释股票价格变化,弥补了估值因子不足之处。
3.4现金流和估值
在投资策略研究中的现金流指的是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融资投资等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不包括在内。现金流能反映公司盈利的真实性。当然单独使用现金流因子的投资策略有时候会失效,但与估值因子结合,能避免分析失效现象的发生。现金流因子能遴选出产生大量盈余现金的公司,而估值因子则确保投资者不会现金生成能力支付过高的价格。
4结后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量化投资在国内愈来愈受到投资研究者与实践者的青睐,基于实现超额收益Alpha的量化投资策略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简单介绍了量化投资与基于超额收益Alpha投资策略,通过对盈利性和估值、成长性和估值、估值和价格动量和现金流和估值四种双因子模型进行阐述介绍了基于双因子模型的量化投资策略,为今后更加深入的基于双因子模型的量化投资策略对比研究提供参考。参考文献:
利用闲置,的资金购买基金,需要做以下5个方面的巧安排。
第三、补仓投资产品前,应当做些资产盘点,从而使资产配置得到优化。对准备进行补仓的投资者来讲,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投资思路。但在面临市场环境变化时,投资者需要对现有的资金进行重新布局和分配,从而更好地兼顾基金投资中的平衡。这种平衡不仅是一种投资心态的平衡,还是一种投资品种和比例上的平衡。对于持有股票的投资者,不妨在基金方面做一定的配置。而集中配置高风险股票型基金的投资者,不妨积极配置一部分债券型基金。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资产收益和风险的平衡,从而避免集中投资带来的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