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媒报道称,微软Office正在开发对iPad鼠标/触控板的支持,不少人直呼微软为「良心开发商」。
微软和苹果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旗下很多产品都存在直接竞争。不过作为各自领域的排头兵,他们互相之间也都无法忽视对方的存在,在一些领域甚至是有合作联动,可以说是「相爱相杀」。
其实,微软在苹果生态做开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两家公司的很多产品也互有联动。这些合作有的是主动开放,有的是被动妥协,结合这两家起起落落的历史看,其实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
图形用户界面专利纠纷,比尔盖茨:我们其实都不亏
微软最早以开发软件起家,真正腾飞是靠获得了当时巨头IBM的一份订单,而彼时的苹果还叫「苹果电脑公司」,靠组装电脑起家。两者本来顺风顺水,互相之间没有直接竞争,微软还在1984-1987年之间陆续给苹果的Mac平台开发过Word、Excel、PPT三大办公软件。
在此期间,比尔盖茨曾经到苹果总部进行过参观,观看了乔布斯展示的Mac图形用户界面原型。1985年,微软发布了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Windows,当时占市场主流的IBM电脑纷纷用上了图形用户界面,并且可扩展性更高、价格更便宜。这直接影响了苹果电脑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苹果和微软的关系也发展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
另一边微软则是靠着Windows、Office的成功,牢牢占据了电脑市场的占有率。与苹果的专利之争最终在1995年落下帷幕,法院驳回了苹果的诉求,此案不了了之。后来比尔盖茨曾在与网友的互动中承认,微软和苹果其实都不是图像用户界面之争的受害者,两家都是从施乐公司的设计中获得了灵感。
乔布斯回归,微软向苹果注资1.5亿美元
微软和苹果的关系真正迎来缓和,是乔布斯在1997年回归苹果之后。在当年的那场Macworld大会上,乔布斯上演了一场「英雄归来」的戏码,上场前的欢呼声不亚于娱乐明星,在30分钟的演讲中,乔布斯承认了过去几年苹果公司所犯的错误,同时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一项就是要变得更开放。
演讲后半场,微软作为合作伙伴在屏幕上出现,观众席里传来阵阵嘘声和喊NO的声音,乔布斯的表情有些无奈,但还是从容地介绍接下来的合作举措。首先是为专利战划下一个不那么「完美」的句号,双方签订了为期五年的专利交叉许可,共享一部分专利。微软Office将在Mac上运行五年,与PC平台同步发行主要版本。
接着是在Mac电脑上将IE作为默认浏览器,底下又是一片嘘声,乔布斯解释道:「IE也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浏览器,当然用户也有权利更改自己的默认设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乔布斯宣布微软将在市场上购买1.5亿美元的无投票权苹果股票,现场响起了一片掌声,观众这才明白,前面的一系列「妥协」,其实都是这1.5亿美元的交换砝码,苹果可能「有救了」。
互相学习,实现共赢
后面的苹果就真的「走起来」了,而微软这边则是陷入了政府的反垄断调查与公众争议当中。2007年苹果发布了划时代的iPhone,将自己改名为「苹果公司」,接着比尔盖茨宣布退休,微软虽然努力与苹果、谷歌在移动设备领域进行竞争,但最终没能站稳脚跟。
2012年,微软打破了不做电脑硬件的传统,推出Surface电脑参与竞争。此时苹果的iPad系列已经在平板电脑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不过两者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并没有陷入直接的对抗。这时候的微软和苹果都学会了互相学习,以求共赢,而不是正面刚。
2015年,苹果发布了野心更大的iPadPro,有键盘、手写笔,似乎是在向Surface看齐。同时仿佛历史重现一样,苹果高级副总裁PhilipSchiller在介绍合作伙伴时问现场观众:「谁最了解生产力呢?」底下一阵沉默,「当然是微软。」观众这才发出了笑声。
微软的开发者上场演示了专门为iPadPro优化的Office三件套,包括分屏以及对ApplePencil的支持。第二位上场的合作伙伴Adobe也曾与苹果交恶,这是另一个合作实现共赢的例子。
良心iOS开发者——微软
其实对于微软和苹果这个体量的巨头公司来说,底下业务的合作和竞争都是常态。同时面对疫情,苹果和谷歌不也打破隔阂,合作推出健康信息追踪工具了吗?说到底只有让自己的产品被更多人使用,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至于软件运行在哪个系统、跑在谁家的设备上,其实都可以商量。
10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聊科技,谈商业。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51D·Park正东集团院内C8座105室极客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