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关于“何时买入”的问题,最常见的两类:
便宜的想补不敢补,怕泥牛入海;贵的想买不敢买,怕“一手买崩”,投资就是这么纠结——想要破解纠结,就要看清便宜与贵背后的道理。
很明显,你觉得那种“跌跌不休,坚持看好,才几倍PE的估值,特别想补”的,比如什么建筑、什么地产、什么银行,就是“买赔率”。
那么,那些“一直在涨,一直看好,只是估值太贵了”的,比如什么眼科、什么锂,就是“买胜率”。
“买赔率”和“买胜率”,就是价值投资中的两种基本方向。常常有人问,“宁德时代”都1.2万亿市值了,你觉得五年后是到2万亿,还是回到5000亿?这就是混淆了“买赔率”和“买胜率”,看空间和看概率。
这两种方向的买点就是本文的主旨:胜率标的买在赔率拐点,赔率标的买在胜率拐点。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两句有点绕的话,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心目中的“女神”,什么情况下追求到的概率最大?
第二个问题:在你看来前程远大的穷小子,什么样的情况下你才放心嫁给他?
二、两种胜率标的
先来解读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的前半句“胜率标的买在赔率拐点”。
高确定性公司,就是投资中的长期胜率标的,代表着这家公司的业绩长期稳定增长,如果估值不变,股价长期处于上升趋势中,即使估值下降,股价也是处于震荡中,股价易涨难跌。
以军工这个典型的“渣男班”中最具确定性的中航光电为例,这可能是军工中最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公司,上市后13年,营收和利润复合增长超过24%和22%,没有一年营收下降,没有一年利润下降,ROE都在15%上下两个点,这个稳定性超过茅台,跟海天不相上下,当之无愧的“军茅”。
所以股价也从2008以来一直涨了50多倍,在2015、2018年的熊市中跌幅也远小于军工股,如果不是属于军工这个“渣男班”,市场有成见,应该早就属于价投散户最爱之一了。
中航光电的体质与大部分军工股如此不同,可以从管理体制(对于军工而言最重要)、赛道(连接器容易出大市值企业)、军民融合(长期增长逻辑),等等方面来分析,就不展开说了,这就是典型的长期胜率标的。
第二种胜率,指阶段性胜率,即高景气度,行业或企业的业务增速、盈利能力或订单快速增长。
景气度投资是一种基于基本面的趋势投资,在景气度上行期,哪怕标的的估值已经很高了,只要景气度不出现拐点,或者市场不出现一致性预期的拐点,其估值和股价就不会大幅下跌,同样是易涨难跌。
以锂电池为例,从2019年欧洲新能源政策大转向后,市场开始预期行业进入复苏期,到2020年三季度,全行业业绩出现拐点,再到今年,连续两个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市场预期,再到近期,美国也开始加码新能源车,锂电池产业链的景气度,可以说是近十几年来最高的行业,没有之一,所以才有180多倍万亿市值龙头宁德时代,弹性黑马十倍股更是不计其数。
总之,一个是“长期女神”,一个是“阶段性女神”,由于高胜率和高赔率很难同时出现,“长期女神”长期易涨难跌,“阶段性女神”阶段性易涨难跌。
不过,女神的生活也不总是光鲜亮丽,事实上,由于估值高企,女神的生活时常布满乌云。
始于2019年的景气度行情,宁德时代在2020年和2021年初,两次出现比较大的调整,每一次股价都跌到半年线附近,中短期均线完全呈现空头排列。
至于1个月之内的短期调整,至少有五六次。这是因为高估值标的很容易受到市场风格、突发事件的影响,比如每次有新能源车电池爆炸,宁德时代总是要跌一跌,以示“负责”。
所以,胜率标的逢暴跌,通常是最佳买入机会,追求女神最好的时机是“女神落难”时,这就是“胜率标的买在赔率拐点”的意思。
这个方法看上去很简单,只要大跌时无脑“拥抱女神”即可,但世界上哪里有既安全又简单又赚钱的方法呢?
怕就怕,拥抱之前是“女神”,拥抱之后变成“女神经”。
三、到底是“赔率上升”还是“胜率下降”?
拥抱女神的前后,要注意两件事。
第一、要区别“长期确定性标的”和“阶段性景气度标的”。
而“阶段性景气度标的”属于阶段性成长股,其成长期可长可短,逆变器的阳光电源的成长阶段已经有一年多了,可能还有一两年;而很多今年靠涨价业绩飚升的半导体标的,供需缓解后就会被打回原型。
“胜率标的买在赔率拐点”的方法只在成长期内有效,成长期一旦结束,此时出现的股价下跌就不是“赔率上升”,而是“胜率下降”,两者有天壤之别,前者应该是加码买入,后者应该果断清仓。
第二、区分下跌属于“赔率上升”,还是“胜率下降”。
要分析当前的下跌,是“赔率向上拐点”还是“胜率向下拐点”,股价并不能告诉你答案,要回到基本面。
比较好判断的是周期股和阶段性成长股。
中远海控的景气度取决于海运景气度的拐点,运力短缺不会永远加剧,胜率拐点会在一年内出现,这是市场的基本共识。
大部分制造业公司都是阶段性成长股,其阶段性取决于壁垒可以维持多久。不管是高端还是低端,不管是技术壁垒还是规模壁垒,长期维持高毛利率高ROE都是不现实的。
比较难判断的是长期消费和医药白马,比如近两年因为让“平安粉”伤透心而“提前戴帽”的st平安。
平安的问题,阶段性的因素是保险行业景气度下降,也是整个大消费行业不景气。但如果仅仅如此,那就是标准的“长期胜率不变,赔率上升”,可以用“胜率标的买在赔率拐点”的方法,但平安的问题在于长期逻辑被严重挑战。
以前保险业务的高增长是由保险代理人人数驱动的,但我国的保险代理人人数已经饱和,几乎每一个人都被亲友中的保险经纪人成功推荐过,这个成长路径已走到尽头,而平安新的“保险代理人精英化战略”又没有走通。
再加上,平安的对外投资也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让投资者对其管理能力甚至公司治理产生怀疑,这些都是长线投资者也开始抛弃平安的原因。
不过前面说过,茅台、招行都经历过两年左右的不增长,平安也不是不可能困境反转,只是此时就变成了“赔率投资”,应该运用的方法是“赔率标的买在胜率拐点”。
四、从赔率到“认知差”
买跌幅较大的公司,俗称“抄底”,实际上是“赔率高”,投资者感觉跌了那么多,那么低的市盈率,向下空间小,向上空间大。
跌跌不休只是“买赔率”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买赔率”的原理是“均值回归”,而非“跌多了会涨”,很多下跌的个股并不会很快“均值回归”。
“均值回归”成立的前提是存在“认知差”,即,市场放大非实质性利空或没有看到利好的一面,导致股价过度下跌。
比如2018年因为仿制药集采而导致的创新药也跟着行业一起下跌,如果你对集采的逻辑有深度理解,就会形成超越市场认识的“认知差”。
很明显,“认知差”本质上是胜率,只不过,它们是未来的、未被证实、未被大部分投资者理解的胜率。
所以,有“认知差”并不代表会涨,它只是逻辑推理,还需要更多数据的验证。
回答开头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在你看来前程远大的穷小子,什么样的情况下你才放心嫁给他”,之所以愿意“嫁给他”,肯定不是因为“穷小子”,而是因为“前程远大”,那么答案就是“有迹象表明他即将进入远大的前程”。
五、何为“胜率拐点”
事实上,很多“认知差”只是投资者的一厢情愿,最终会被市场证伪。
仍然以中国平安为例,经过长期下跌已成了“赔率标的”,上一节提到的“代理人渠道改革”是一个典型的“认知差”,特别是在2020年年初,虽然股价下跌,但大量投资者对平安的渠道改革充满预期。
可是,逻辑代替不了数据,愿望不一定能成为现实,平安力推的“保险代理人专业化、精英化”的渠道变革,效果至少从数字上并不明显。保险代理人市场形象长期恶化,激励手段也很难留住高素质人才,专业代理人能不能取代过去的“关系营销”,也要打个问号。
也许最忠诚的“平安粉”认为这一天总会到来,但市场是没有耐心的,只会先跌下去。如果一个“认知差”迟迟不能得到市场的证实,停留在逻辑的层面,就无法反转股价。
最典型的演绎期很长的“认知差”是“周期变成长”,无论是工程机械、面板、还是化工,上市公司都需要用多季财报来证明自己已经走出周期。
高端白酒曾经被认为是一个周期性行业,但从2017年以来,不断有投资者通过认真的渠道研究,认为高端白酒已经变为“长期成长性行业”,而市场始终将信将疑,35倍成为两年的“估值顶”,直到2019年下半年,整整用了12季财报,才让市场相信这个“周期变成长”的故事。
但明显,这个“认知差”需要很久才能实现。
当然,大部分“认知差”的实现期没那么长,长线成长股一般需要两三季财报,阶段性成长股只需要一季财报。
“认知差”被市场认可,就是“胜率拐点”,所以,股价越跌越买不是好方法,赔率标的有了“认知差”可以先买一部分仓位,但重仓需要出现基本面的“胜率拐点”才可以。
“胜率向上拐点”并不一定是股价形态上的“右侧买点”,如果市场对其形成了长期既有印象,或者市场风险偏好很低,或者市场的风格不利,即便有明确信息证实“胜率拐点”的出现,股价也不一定会有反应,此时就是“左侧买点”。
所以,“左侧买”还是“右侧买”并不是赔率标的的买入关键,基本面的“胜率拐点”才是。
六、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胜率标的买在赔率拐点,赔率标的买在胜率拐点”的原则:
最后强调一点,任何一笔买入都需要同时具备胜率和赔率,但有主次之分,胜率思维和赔率思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投资思路,前者是骑好白马,后者是找到黑马,个人投资者需要有所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