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化是使金属表面转化为不易被氧化的状态,而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的方法。另外,一种活性金属或合金,其中化学活性大大降低,而成为贵金属状态的现象,也叫钝化。钝化,金属由于介质的作用生成的腐蚀产物如果具有致密的结构,形成了一层薄膜(往往是看不见的),紧密覆盖在金属的表面,则改变了金属的表面状态,使金属的电极电位大大向正方向跃变,而成为耐蚀的钝态。如时标准电位为-0.44V,钝化后跃变到+0.5~1V,...
等氧化剂直接对金属的作用而在表面形成氧化膜,或加入易钝化的金属如Cr、Ni等而引起的。化学钝化时,加入的氧化剂浓度还不应小于某一临界值,不然不但不会导致钝态,反将引起金属更快的溶解。金属表面的钝化膜是什么结构?是独立相膜还是吸附性膜呢?主要有两种学说,即成相膜理论和吸附理论。
)向阳极迁移。结果,阳极附近有
离子在电极上放电,其产物(如
认为,金属表面并不需要形成固态产物膜才钝化,而只要表面或部分表面形成一层氧或含氧粒子(如
或
和
含量超标,会破坏不锈钢的钝化膜,是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破裂等的根源。3.酸洗钝化操作中的工艺控制硝酸溶液单独用于清除游离铁和其它金属污物是有效的,但对清除氧化铁皮,厚的腐蚀产物,回火膜等无效,一般应采用
溶液,为了方便与操作安全,可用氟化物代替HF。单独
溶液可不加缓蚀剂,但
酸洗时,需要加Lan-826。使用
酸洗,为防止腐蚀,浓度应保持
的比例。温度应低于49℃,如过高,HF会挥发。对钝化液,
应控制在20%—50%之间,根据电化学测试,
浓度小于20%处理的钝化膜质量不稳定,易产生点蚀,但
浓度也不宜大于50%,要防止过钝化。用一步法处理除油酸洗钝化,虽然操作简便,节省工时,但该酸洗钝化液(膏)中会有侵蚀性
+500mL
+2~3mL
溶液滴入样板表面,保持湿态,如6min内不出现铜的析出为合格。(2)高铁氰[qíng]化钾滴定检验用2mL
+1mL
+1g
+97mL
要避免兜出溶液,以免引起钝化溶液过多损、耗、污染环境,也可以保证该部位钝化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