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IP孵化原理》作者,品牌IP孵化人
国内的数藏市场,正进入关键的岔口。
另一方面,盛况之下,危机暗藏。
大家对众多平台的单调雷同很担心,玩法就这么几种,很容易玩腻,IP蛋炒饭已经收到一些平台的情况,买家热情已有所降低,在严格管制二级市场下,后续发展也让人疑惑。
与此同时,一种让数字藏品更有长远价值的新观念,正在出现。
这就是「数字权益」。
最近,一份名为《中国数字权益白皮书》横空出世,完整提出应该向NFR数字权益发展的观念。
白皮书的核心精髓:
NFT的本质是一种技术,在中国,既不要像海外一样变成金融炒卖的东西,也不必只停留在艺术品数字收藏的阶段,而是要走出自己的特色,向「数字权益」发展,印证现实生活的权益,赋能实体经济。
简而言之就是,从“NFT”到“NFR”。
老小格之前也已经有这样的看法,也已经有人在实践,而这份白皮书,确实是讲述得完整、更鲜明。
下面,我会萃取白皮书中一些最精华的观念,加上分析评述,让大家更好理解。
1NFT和NFR的区别
这两者的底层技术是一样的,差别是在应用。
NFT的最后一个字母是T,代表TOKEN代币。
NFR的最后一个字母是R,代表RIGHTS权益。
如图所示:
这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走向。
一个是金融化、极度依赖于二级市场的炒作。
另一个虚实相生,用数字权益印证实体经济的权利与义务。
很显然,在中国应该走后一种,重心应该放在帮助和赋能实体经济上。
而目前的数字藏品,则只处于初级阶段,收藏之后向何处去?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原地。
如果数字藏品+数字权益,不仅能做到去金融化,而且应用的场景是无限的,能给360行行行都能带来新生机,帮助实体经济迈向元宇宙。
所以,简而言之——
NFR=【无形资产(品牌/IP/数据)+线下实际权益(实物/积分/服务)】技术(溯源/确权/数字映射)。
“非同质化权益(Non-FungibleRights,简称NFR),是资产的数字凭证。NFR使用区块链技术,但是却不需要token(代币)。由于没有代币,没有数字货币的支付功能,就不可能出现经过数字代币洗钱的事件。
NFR仍然维持唯一性,不可分割性,不可更改性,全程以加密科技记录所有的流程,包括维持以及记录资产的数字权益。”(引自白皮书)
2NFR权益无界
NFR数字权益,外延非常广阔,没有边界。
见下图——
(以下引自白皮书)
“如果只是图片,而没有其他权益,就只剩下稀缺性可以成为炒作的理由。国外NFT一夜损失99%的价值事件就发生在最近,这些极端案例有常态化的迹象,值得业界警醒。
而NFR数字权益之妙在于:权益之形可以千变万化,权益之实可以一直增加但不能减少;权益可以有期限,过期则自动失效;权益可以被追踪,NFR协议一直追踪哪些权益已经完成,哪些权益还没有完成。”
从2021年年底开始,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NewYorkStockExchange)、汇丰银行(HSBC)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开始纷纷注册他们的NFT商标,餐饮、能源、服装、鞋帽、交通、房地产、科技等企业也都纷纷入局NFT市场。”
3NFR应用场景
NFR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可涉及到数字文化、数字品牌、数字地产、数字乡村、数字城市等各个方面……
下面,我来列举几个具体案例——
中国迪士尼推出的数字奇梦卡
迪士尼中国乐园刚刚发行的数字奇梦卡,就是典型的NFR,而不是数字藏品。所以,身份标明是“区块链证书”,而不说是数藏,因为真的不是。
其功能,就是原有的迪士尼乐园的长期会员服务,限量发行,给予拥有者大量的实际权益。
这就是迪士尼乐园会员权益的数字资产化,但同时又是去金融化的。
老小格完全相信,这种方式未来会大量被品牌、文旅、场馆等使用,让门票变成数字资产,会成为一种标配。
嘉士伯啤酒会员月
这是一个刚刚举行的品牌会员活动。
这里发放的限量数字藏品,以提供权益为目标,本质上也是NFR。
绿地G优会+无聊猿
只有绿地G优会员(业主)才能获得,这其实是业主的福利,同时内含多种G优会的权益。
所以,这本质上也是NFR数字权益认证。
IP蛋炒饭的「IP蛋」创世徽章
这是我们IP蛋炒饭公众号,在今天发布的创世徽章。
其实就是IP蛋炒饭的会员权益卡。
这将是国内知识社群的第一个实物+数字藏品+NFR数字权益的项目,具有很强的开创性,需要我们不断摸索。也希望借此建立一个IPDAO社团。
拥有创世徽章的用户,既可以获得实物徽章、数字徽章任选其一的盲盒抽取,又可以获得一系列的权益:
包括一系列深度培训课、行业大咖访谈;
未来IP蛋炒饭的品牌IP项目及NFR权益;
还能参与共创共建,未来发展投票权等。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中国还有大批的优质知识社群、IP社群,都可以用到这一模式……
「NFR数字权益」模式,是中国当下非常需要的。
它让数字藏品不仅仅是数字藏品,而是充分利用NFT技术不可篡改、不可消除、可做智能契约的特点,将实体经济、现实生活的各种权益认证进去。
也可以代表契约:NFR代表会员证,例如一个旅店优惠会员证,拥有NFR即可享受旅店的住店优惠。
这将会在餐饮业、酒店住宿业、旅游业、地产业都能大放异彩。
总之,充分赋能实体经济,走出一条去金融化的中国特色之路。
赋能实体经济,
数字权益引领数字资产发展“下半场”
领秀元宇宙
2022年6月21日发布的《中国数字权益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吹响了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前哨”。《白皮书》提出了我们的核心观点:数字资产市场正在从“避实就虚”的上半场,开始向“虚实融合”的下半场转变,赋能实体经济将成为全球大势所趋。
2022年6月22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对中国的数据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算是“一锤定音”——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了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方案。习近平强调,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要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要维护国家数据安全”,这意味着比特币、NFT等在中国没有生存发展的土壤,公链等会被严格限制。中国新型数字经济必须在合规环境下完善发展。
以下为《中国数字权益白皮书》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内容——
四、发展数字权益的重要意义
(一)、规避金融风险,赋能实体经济
虽然NFT有诸多弊端,但资产数字化的潮流不可逆转。
NFT既然不是唯一的数字资产科技,多样科技可以选择。数字资产行业缺少规范,尚未形成公认的标准体系,部分中小平台存在不合规、过度炒作包装等问题,也存在着扰乱金融秩序等风险。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指导下,2021年10月14日,《非同质化权益(NFR)白皮书》发布(蔡维德、曾雯雯撰写),提出NFR与NFT最重要的设计差异:
◆NFR没有数字代币系统,不自带支付系统,不存在经过数字代币洗钱的风险;
◆NFR不使用海外公链;
◆NFR使用“交子模型”,资产不在网络上,在网络上只是存资产的凭证。私钥遗失,资产还是存在。(“交子模型”指数字资产的实际资产存在实体,而存在网络上是其数字凭证,数字凭证和实际实际资产一一对应。客户使用数字凭证在网络上交易,而需要实际资产时客户拿数字凭证到实体变现,变现后其对应的数字凭证销毁。)
NFR实际资产在线下(不在线上),网络上存的是资产的数字凭证,这和NFT差异巨大。这两个模型引导出来的市场架构和商业流程不同,社会意义也不同。
NFR采取“交子模型”,资产在线下而且实名认证,如果私钥遗失,只要客户拿出身份证以及交易记录,就可以拿到重新产生的数字凭证,好像银行存折遗失,客户可以经过身份证重新认证从银行拿到新的存折一样。
NFR实际资产在线下,线上数字凭证流通是网络经济扶持实体经济(以虚养实)的路线。NFR和NFT的差异不只体现在网络协议、交易平台和交易方式上面,更体现为整体数字经济发展路线的不同。
(二)、助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
2021年3月13日两会期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部署“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
2022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该意见的提出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决策部署,提出了总目标:“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意见》明确了“科技支撑,创新驱动。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集成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的工作原则。其中涉及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文化数字资源上链,文化数字资产交易,文化数字消费,文化数字化治理等重点工作,NFR都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科技创新主导,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融合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超算、数字孪生、移动、云计算、数字电视、安全等科技。
◆文化数字资产交易:文化产权交易机构要充分发挥在场、在线交易平台优势,推动标识解析与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为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的确权、评估、匹配、交易、分发等提供专业服务。推动文化机构将文化资源数据采集、加工、挖掘与数据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将凝结文化工作者智慧和知识的关联数据转化为可溯源、可量化、可交易的资产。
◆文化数字消费:集成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语言交互、高逼真、跨时空等新型体验技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推动“大屏”、“小屏”跨屏互动,融合发展,促进网络消费、定制消费等新型文化消费发展。
◆文化数字化治理:构建与文化数字化建设相适应的市场准入、市场秩序、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安全保障等政策法规体系。
NFR可以覆盖文旅、体育、艺术、文娱潮玩等多个领域,为各种艺术形式的数字化表达赋能。单单国内文化艺术产业的产值就是4万亿,超过海外NFT市场的总值多倍。《意见》的出台,对NFR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赋能数字品牌发展
随着Web3.0科技的催化,区块链技术将从NFT“避实就虚”的上半场进入NFR“虚实融合”的下半场,数字货币、数字资产、数字品牌等将日益成熟,并形成巨大规模效应,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和传统品牌的升级形成巨大赋能作用。
品牌在中国已经经历了传统品牌和传统数字品牌阶段,即将进入新型数字品牌的全新阶段。发展数字经济和开展新型数字品牌建设是我国重大战略选择,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二者在2022年出现融合趋势,形成了品牌数字化的新一波浪潮。
科技
商标
电商地点
客户关系
在新型数字品牌时代,NFR能够将用户数据归集到品牌内部,品牌通过NFR能够与用户直连,并且有机会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用户运营,NFR平台体系或许最终将成为实体经济CRM系统的数字化升级方向,也是所有企业进入未来产业元宇宙的重要通路。
未来,NFR将成为企业在未来元宇宙时代打通并驱动所有环节的“芯片”。它的作用可以用一个公式来呈现——
NFR=【无形资产(品牌/形象/数据/其他)+线下实际权益(实物/积分/其他)】*技术(溯源/确权/其他)
(四)、构建数字品牌资产交易评价标准
立足于数字权益,推动数字品牌资产交易,亟待建立起一整套全面、系统、可量化的数字品牌资产交易评价标准,并据此定期编制、发布公允可信的数字品牌资产交易评价报告。
我们提出了由技术、法律、品牌三大维度构建的数字品牌资产交易评价体系——
1、技术评价
技术将会是数字品牌资产交易评价体系最重要的维度之一,它是对真与伪、高价值与低价值、先进与落后最有力的鉴别。技术标准将构成“数字资产大厦”搭建过程的“钢筋”。
技术评价工作由国内一流的区块链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团指导,提出评价规则,由数据团队收集资料,根据收集的数据以及制定的规则进行评价。
2、法律评价
合规性将是数字品牌资产交易评价体系最核心的部分,是整个“数字资产大厦”的基石。
合规性评价体系主要包括:金融监管合规、市场监管合规、资质合规、数据合规、知识产权合规等。比如,资质合规就是根据经营主体所公示的资质证书执照即“亮照”程度进行评价。
数字品牌资产交易合规评价标准具体如下:
◆金融监管合规:虚拟货币监管;去证券、保险、信贷、贵金属等金融产品;反洗钱;外汇监管。
◆市场监管合规:电子商务平台合规;反传销;盲盒经营活动合规。
◆数据合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出境。
◆权益保障合规:主要是发行方提供权益的保障,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3、品牌评价
品牌标准是支撑数字品牌资产交易评价体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是整个“数字资产大厦”的“灵魂”。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010年颁布的《品牌评估—货币化品牌评估要求》(ISO10668)国际标准,可以作为数字品牌资产评价的一个指引。
基于数字品牌资产交易评价,可以围绕品牌辨识度、品牌关联性、品牌沟通性、品牌体验感、品牌偏好度、品牌复购率、品牌口碑、竞争地位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倡议由区块链专家、法律专家、行业专家、品牌专家等共同推动数字品牌资产交易评价标准的建立,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销、以评促投,推动数字文化、数字品牌等数字资产发行平台的健康发展。
(五)、创新商业模式,形成全球标准
NFR不仅可以适用于百行百业,更适合植入中国元宇宙系统内。由于NFR可以在数字环境里绑定数字资产,而且没有使用任何数字代币,因此,NFR可构成发展元宇宙的基础磐石,也可以用于治理元宇宙系统内的数字资产以及数字经济。
NFR也不会只是中国的科技或是标准。海外NFT寄居在数字代币系统(例如以太坊系统)上,许多国家不认可数字代币为“货币”,也不接受通过NFT的跨境洗钱通道。
现在多国计划大力发展元宇宙经济,今天不接受数字代币的国家,未来也不会接受数字代币以及NFT进入他们境内的元宇宙系统。合规性、隐私保护会是这些国家元宇宙系统的必要属性。因此,NFR就成为他们的一项重要选择。
(六)、合规性带来光明大道
虽然NFT市场2021年在海外火爆,但是合规数字文化,数字品牌,合规元宇宙市场会远远超过现在NFT/数字藏品市场。
五、结语
2021年10月14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指导下,由蔡维德教授团队撰稿并发布了《非同质化权益(NFR)白皮书》,创新性地提出了NFR在中国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探索数字权益确权、存储、转移、流通的合规手段,为数字资产领域开辟了有别于NFT的新路径。
《中国数字权益白皮书》作为这一白皮书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在以下三方面做出了努力:
2、提出了鲜明的主张:侧重“避实就虚”的NFT是数字资产领域发展的“上半场”,而侧重“虚实融合”的NFR将会引领数字资产领域发展的下半场;
3、建立了以“技术+法律+品牌”为核心的数字品牌资产交易评价体系。
众所周知,元宇宙还在起步阶段,区块链和数字资产作为新生事物,正处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我们既要乐观地预测观念变革、技术进步等因素对未来社会和产业带来的积极变化,同时也要认真面对其在实际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和偏差性,并共同探索和实践。
2022年3月美国总统发布的数字资产行政令是一个重要分水岭,代表数字资产趋势是真实的,已经走向不归路上。而数字资产的治理和监管也是行政令的一个重点。科技发展与治理监管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只有在合规环境下,新型数字经济产业才能安全有序发展。
就在本白皮书即将发布之际,全球的数字资产和数字货币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特币和以太币都经历大幅度的修正——近六周内超过1240亿美元的资金蒸发殆尽;而用于NFT交易费用从2022年6月占以太坊费用46.0%的高点下降到今天的19.6%。这次大跌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数字稳定币治理不到位,以及出现NFT欺诈事件,触发监管单位对NFT产业的治理。
以上形势的变化都指向我们原始的初心,即中国新型数字经济必须在合规环境下完善,这也是本白皮书提出的核心观点:数字资产市场正在从“避实就虚”的上半场,开始向“虚实融合”的下半场转变,赋能实体经济将成为全球大势所趋。
最后,我们对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现代服务可信交易项目(2018YFB1402700)对本白皮书的支持深表感谢。
——总撰稿——
蔡维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
——撰稿——
张小平: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字经济分会副会长
戴伟: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张韬: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曾雯雯: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编审——
杨溟: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感知智能应用研究部负责人
杨曦沦:北京国信品牌评价科学研究院院长
——特约编审——
马方业: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潘松:北京大成(成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邓恩艳:天民(青岛)国际沙盒研究院副院长
陈克然: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创新传播工作会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