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跌,是美元指数收跌1.7%,盘中一度暴跌达到2%,创下了7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上一次这样的暴跌,还是2009年美联储宣布启动国债购买计划的时候。
一涨,是国际油价大幅飙涨。纽约商品交易所油价上涨2.4美元,收于每桶32.28美元,涨幅高达8%。伦敦布伦特油价的涨幅也达到7.1%。
从基本面消息看,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说,与去年12月美联储加息时相比,当前全球金融环境收紧许多,全球经济下行和美元走强将损害美国经济。
经济数据方面,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1月份美国非制造业指数低于市场预期,显示美国服务业增长有所放缓。市场由此猜测,美联储今年加息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国际油价方面,美元大幅走低当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也有消息说,欧佩克产油国已经同意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削减原油产量问题。
经济之声:从数据看,美国1月非制造业指数不及预期,尽管还高于荣枯线,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并且多项分项指标都出现大幅下滑。这么看起来,市场担心美联储加息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有没有道理?
袁钢明:非常有道理。因为美联储在刚刚召开的会上已经明确说明不加了,而且暗示将来也可能不加了。这种说法立即在股市和其他方面有所体现,所以不加的讯号非常明确。
美国的经济面不错并且非常稳固,但是因为美联储加息的影响面非常大,它现在正处于两难的境地,长期以来,美联储接近零的利率造成了很严重的问题,如果长期如此,美国经济就无法恢复正常的状态。但是因为长期依赖零利率,所以它稍微一加息就会对面临一种波动性的冲击。虽然美国的经济比较稳固,但是再稳固,它迟早都会加息,所以没有预言、消息和动向就会对市场造成冲击。
袁钢明: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美国经济过度依赖低利率,所以全世界都依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至于经济很难走上正规,所以目前正常的加息也难以实现了。
经济之声:美元大跌、油价大涨,这种“跷跷板效应”这一次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欧佩克产油国同意开会讨论削减产量的消息也很重要。这两个因素,哪个在起主导作用?
袁钢明:目前美元的影响还是很大,因为美元刚出现变动,整个油价就动了,而欧佩克的会议早就在讨论了,所以它只是一个动向。总的说来,原油上涨主要还是因为受到美联储加息这个消息的影响。
袁钢明:这与中国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经济在去年8月出现的波动造成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现在中国经济比较稳定,所以大宗商品的价格基本上稳定了。其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会起到一个稳定的作用,当它恢复到一定程度以后,大众商品的价格就会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
经济之声:美国和日本是在打汇率战吗?
袁钢明:这不太可能。因为日本的经济没有达到预期,所以日本实在没有办法了,它早就已经是零利率了。
袁钢明:主要是看它的非农就业指数,其次就是看它的PMI,还有一条就是它的通货膨胀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