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2023年全国平均工资智保人力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0698元,比上年增加6669元,名义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

02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3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40元,比上年增加3103元,名义增长4.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

03

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8096元,比上年增加5604元,名义增长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198285元,增长4.9%;专业技术人员140935元,增长5.8%;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89502元,增长4.2%;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75216元,增长7.1%;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75463元,增长6.1%。

社平工资上调,

哪些待遇将受到影响?

影响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按照有关规定,职工本人要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个人参保缴费基数,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下限);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上限)。

也就是说社平工资上调,可能会导致社保缴费基数的上调,最终影响到手工资。

影响养老金待遇

如果社平工资上涨,当年度退休的人员核算出来的初始养老金也就更高。

影响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一般由劳动保障部门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确定。

04

影响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的经济补偿上限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果劳动者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月社平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月社平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建议使用显示器分辨率为1400×900及以上和使用高版本浏览器

THE END
1.全国31省份平均工资与社保基数标准(2023年最新版)今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官方权威的2022年各行业平均工资,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 01 全国31省份社平工资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后,各地也陆续公布了平均工资的相关信息。接下来小编为您整理全国各省的2022年平均工资数据(截至8月21日):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56660442726403
2.2023年度省平均工资是多少?您好,全年的平均工资数据会在次年五六月份出数,2023年省平均工资数据未出,建议参考2022年数据。 2022年,浙江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28825元,比2021年(122309元)增加6516元,名义增长5.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1%。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785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8%。 http://www.yw.gov.cn/art/2024/1/5/art_1229144321_59468494.html
3.山东省统计局公布:2023年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3、全市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81671元 说明: 1、目前,仅山东省统计局公布2022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数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年修正)的规定,即日起,山东一般地区(青岛除外)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均按照新标准49050元/年进行计算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277801.html
4.海南省统计局公布2023年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最新赔偿标准5、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说明: 1、海南省统计局已公布2022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相关数据,根据《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统一全省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赔偿标准的意见(试行)》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年修正)、《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http://www.tianyalaw.cn/nd.jsp?fromColId=121&id=265
5.2023高考今日落幕,多地公布志愿填报时间10日,2023全国高考将全部落幕,目前,全国多地陆续公布志愿填报时间。按照教育部规定,今年各省(区、市)录取工作应于7月上旬开始,8月底之前结束。其中本科第一批次或本科普通批次录取原则上应在7月15日之前开始,月底之前结束。 资料图:考生结束考试后走出考场。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https://m.jnnews.tv/p/980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