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0698元,比上年增加6669元,名义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
02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3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40元,比上年增加3103元,名义增长4.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
03
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8096元,比上年增加5604元,名义增长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198285元,增长4.9%;专业技术人员140935元,增长5.8%;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89502元,增长4.2%;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75216元,增长7.1%;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75463元,增长6.1%。
社平工资上调,
哪些待遇将受到影响?
影响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按照有关规定,职工本人要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个人参保缴费基数,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下限);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上限)。
也就是说社平工资上调,可能会导致社保缴费基数的上调,最终影响到手工资。
影响养老金待遇
如果社平工资上涨,当年度退休的人员核算出来的初始养老金也就更高。
影响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一般由劳动保障部门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确定。
04
影响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的经济补偿上限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果劳动者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月社平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月社平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建议使用显示器分辨率为1400×900及以上和使用高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