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乌冲突期间欧美股市表现迥异
随着俄乌冲突升级以及核战风险提升,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VIX恐慌性指数本周均维持于30以上。不过,欧美股市走势大相径庭,欧洲股市相比战前(2月23日)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美国股市逐步恢复至战前水平。欧洲股市方面,3月4日伦敦金融时报100、巴黎CAC40和法兰克福DAX三大指数收盘录得7330.2、6396.49和13904.85点,相比战前分别回落2.2%、5.7%、5%;俄罗斯股市本周未开市,并禁止外国投资者抛售股票。美国股市方面,3月4日标准普尔500、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三大指数收盘录得4306.26、33294.95、13313.45点,相比战前分别上涨1.9%、上涨0.5%和下跌1.5%。由此可见,美国股市已经逐步走出战争阴霾,资本市场企稳回升,主要与欧洲资产逃亡至美国市场避险有关。欧洲市场冲击非常明显,一系列对俄制裁措施是把双刃剑,利空欧洲经济近期和远期发展。并且,法德股市跌幅是英国股市的两倍之多,主要因为英国远离欧洲大陆,受到直接战争威胁的概率较低。作为最主要的交战国,俄罗斯遭受美国及其盟友的严厉制裁,股市一泻千里,冲突爆发当天日内最大跌幅达40%,随后长期休市,并且禁止外国投资者抛售的反制措施。
表2-1俄乌冲突爆发前后欧美股市走势
(二)美国就业市场复苏强势
2022年2月美国就业市场进一步强势复苏,当月季调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录得67.8万,远超40万的预期值和48.1万的前值。服务业依然是创造就业的第一大行业,2月新增就业人数达到54.9万,商品生产业新增10.5万个就业岗位,政府部门业吸纳了2.4万人。具体到细分行业,得益于美国及多国解除完全疫情防控限制措施,美国休闲和酒店业大幅复苏,新增17.9万劳动力入职。同时,随着跨国学生可以入境开学,教育和保健服务行业业新吸纳了11.2万人。专业和商业服务新增9.5万岗位。值得一提的是运输仓储业新增就业人数录得47.6万,在最近一年中处于中高水平,有利于缓解当前美国供应链失衡的危机。从绝对值来看,美国2月季调非农就业人数录得1.5亿,创近23个月新高,但与疫情前依然有210万的缺口。
素有小非农之称的季调ADP新增就业人数在2月录得47.5万人,创近6个月以来新低,略显弱势,但从绝对值来看,2月ADP季调就业人数达到1.29亿,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月,美国季调失业率录得3.8%,创近两年新低;美国季调劳动参与率录得62.3%,创近两年新高。在美国开始紧缩货币政策和退出纾困计划情况下,美国民众重返就业的积极性有所回升,并且经济复苏强势又为民众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
能源价格上涨是导致美国此轮通胀最为关键的因素。不过,由于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3月初,OPEC一揽子原油、NYMEX天然气、纽卡斯尔动力煤最新价分别达到117.06美元/桶、4.92美元/百万英热、265.94美元/吨,同比增长88.4%、7.9%、196.1%,环比增长30.1%、7.9%、20.3%。美国短期内通胀水平难以出现拐点,叠加美国经济和就业情况强势,美联储今年将维持强鹰的货币政策,预计3月结束第五轮Taper并且加息25BP,年中开始缩表,全年加息5-6次,加息幅度150BP。
(三)印度经济位居全球第六
剔除价格因素,2021年印度四季度GDP录得145.63万亿卢比,相比2020年增长8.1%,相比2019年增长1%,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并创本国GDP历史新高。
从季度来看,2021年印度经济增速呈现“抛物线”走势,但实际GDP却呈“反抛物线”走势。一季度增速录得1.6%,为全年最低,主要是因为2020年同期基数较高所致,2020年一季度GDP创往年同期最高。从绝对值来看,2021年一季度的实际GDP录得38.96万亿卢比,为全年最高。二季度增速录得20.3%,创主要经济体最快增速,主要是2020年同期基数较低所致。从绝对值来看,二季度GDP仅32.53万亿卢比,为全年最低,环比降速达到16.5%。可见二季度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对于印度经济的破坏力之强,5月初印度单日新增病例一度超过40万。三季度随着疫情得到缓和,印度经济出现大幅反弹,7-8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重回荣枯线以上,实际GDP环比增长10.4%,同比增长8.5%。四季度印度经济进一步回暖,同比和环比分别录得5.4%和6.4%。
从分项来看,“最终消费支出”占印度GDP比重最大,达到67.5%,同比增速录得8.1%。其中,“私人最终消费支出”对于经济拉动最为明显,占比达到56.7%,同比增速录得8%;“政府最终消费支出”占比达到10.8%,同比增速录得8.5%。“库存变化”增速最快,录得449.3%,2020年对于印度生产打击巨大,自疫情爆发后的三个季度印度库存变化持续为负。“固定资本形成”占比达到32.6%,同比17.7%。“进出口总额”成为负项,全年达到-6.36万亿卢比,相比2020年扩大近3倍,印度贸易赤字问题是拖累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产业来看,占实际GDP比重五分之一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及商业服务”增速相对较低,录得4.6%,疫情对于印度房地产和商业服务打击较为明显;“制造业”发展较为迅速,增速录得12.3%,印度制造业PMI曾在年中因疫情跌破荣枯线,但其他时段均高于50,可见印度制造的韧性。“建筑业”增速最快,录得15.9%,占GDP比重达到7.2%,拉动GDP增长1.14%。
从国家层面来看,印度2021年名义GDP录得3.08万亿美元,全球排行第六。全年前五位分别为美国(22.97万亿美元)、中国(17.73万亿美元)、日本(5.01万亿美元)、德国(4.2万亿美元)、英国(3.3万亿美元)。2021年印度实际GDP增速录得8.1%,与中国持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同居首位。
2022年印度经济前景总体看好。其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印度此波疫情在2022年1月21日达到峰值,单日新增确诊人数达到347254例,随后逐步减弱,3月3日降至6561例。其二,印度以较低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将吸引原本因疫情外溢的制造订单逆回流至印度。其三,印度在IT、医药和中低端制造业方面均有较强的优势。其四,相对有利宽松的国际环境。预计2022年印度是各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快的,有望继续保持6-7%的经济增速。
(四)俄罗斯采取能源贸易替代结算方式
目前俄罗斯的天然气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石油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同时还出口煤炭、铁矿等重要资源。俄罗斯此举可谓是一举多得。倘若别国使用黄金交易,可以增强俄罗斯的黄金储备能力;倘若采用卢布和人民币交易,可以稳定卢布的汇率,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显然,美国及其盟友没有如此大规模的人民币和卢布储备,并且调用黄金进行交易的可能性也十分低,这样就基本阻隔了美国及其盟友对于俄罗斯能源的购买,达到了反制裁的效果。当然,并不排除部分国家使用小规模黄金、卢布和人民币购买的可能性,但对俄罗斯依然能实现之前所分析的效应。
自从被剔除SWIFT系统之后,俄罗斯多家银行迅速加入中国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CIPS),并且加速完善俄罗斯央行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以航空燃料油为例,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在中国34个机场运营。根据计划,到2022年底,俄罗斯各大航空公司的飞机航班在中国加油时将使用人民币结算,同时中国各航空公司飞机在俄罗斯机场加油时则使用卢布结算。
当前俄罗斯结算体系处于非常时期,完全可以将这样的模式推广至其他各大领域,尤其是中俄有直接贸易往来的产业之中,尽量降低被剔除SWIFT系统的损失。
三、国内期货市场分析与前瞻
煤化工板块:煤化工板块全线止跌回升,其中焦煤焦炭表现强势,重心稳步上扬。受到调控政策的影响,动力煤相对平稳。成本端支撑下,下游煤化工品种积极跟涨。煤炭价格现阶段在政策影响的利空和偏强的基本面作用下上下两难,操作上建议可以适量逢高逐步建空,以防范政策面的影响。焦煤库存下降,低硫主焦煤种供应偏紧,短期焦煤05合约仍将维持偏强运行。煤价向下的空间有限,成本对于焦炭有一定支撑,焦炭05合约仍将维持偏强运行。基本面变动不大,情绪面释放过后,甲醇上行风险增加,多单建议止盈。PVC市场面临供、需两增,盘面快速拉涨后存在一定回调风险。纯碱供需相对平稳。建议3000元以上的生产企业卖保头寸继续持有。尿素供需集中在国内,保供稳价形势没有重大变化,短期冲击行情下生产企业建议顺价销售或把握2600元上方逢高卖保机会。
油脂油料板块:本周国内油脂油料板块走势有所分化,油脂价格表现继续强于蛋白,这主要受到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由于乌克兰黑海港口的关闭,乌克兰葵油对外出口有所中断,使得全球植物油供需大幅收紧,从而推动了整体植物油价格的上行。但周五随着伊核协议有望达成,原油价格的高位回落带动了植物油多头的高位获利了结,三大植物油价格出现了较大的下行。
生鲜软商品板块:本周生鲜品走势分化,苹果表现较强,红枣、鸡蛋、生猪表现较弱。鸡蛋和生猪市场来看,产能压制仍在,带动价格偏弱运行。苹果市场来看,低库存为其提供了较强支撑,叠加惜售以及天气炒作窗口,带动期价偏强运行;红枣市场来看,低库存为其提供支撑,不过消费端表现一般,期价窄幅震荡。后期来看,红枣以及苹果市场供应相对收敛对其支撑仍在,期价倾向于震荡偏强波动;生猪以及鸡蛋市场供应端压力仍在,一旦原料价格明显回落,很有可能会对其形成拖累,暂时维持区间反复预期。本周软商品走势略有分化,纸浆和白糖表现强势,棉花和橡胶表现弱势。纸浆市场来看,供应端忧虑继续支撑市场,期价呈现偏强波动;白糖市场来看,原油的大幅上涨以及国内减产预期,提振国内糖价;棉花市场来看,成本与消费得博弈加剧,期价区间波动;橡胶市场来看,需求端表现偏弱,阶段性供应宽松,期价相对回落。后期来看,供应端未出现明显缓解之前,纸浆期价倾向于偏强波动;棉花市场依然面临成本与消费的博弈,期价继续区间内弱势波动;白糖供应相对宽松压制下,继续上行力度预期有限;橡胶市场需求端拖累,期价延续弱势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