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对鉴定证书这东西心里都犯含糊。不知道这证书到底有没有用!
也难怪,你说这奸商文玩造假也就算了,连证书也不放过。市面上的山寨证书、造假证书可以说层出不穷...搞得很多玩家现在宁可自己看真假,也不相信证书!
另外,证书上的很多专业术语看不懂,什么填充啊、处理啊、染色啊。都写得比较宽泛,具体有哪些问题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所以在这里,雷哥觉得有必要和大家说说证书的事情...
注意:本文对珠宝鉴定证书,进行了详细的图文解释,由于信息量太大,建议大家转发+收藏,以备不时之需哦!!!
首先,看证书前必须了解的事情:
(1)想要知道自己的证书是不是真的?先认清这三个标识!
国内机构出具的珠宝玉石鉴定证书上常常具有CMA、CAL或CNAS字样图案,这些标识代表着权威正规机构的鉴定证书,从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商家所使用的鉴定证书的权威性及产品质量的保障。
以上标志任何一个都有效,很多珠宝检测、检验机构都同时具备了以上几个标志,换句话说,它具备了“多重保障”。尤其是CMA这种强制认证,绝对不能少,否则该证书就太不靠谱了。
(2)国内最具公信力的专业鉴定机构有哪些?
一般来说,国内比较具有公信力的专业鉴定机构有如下3家: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
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GIC)
(3)是否印有机构的联系信息
(4)是否有检验人员的签名
在证书上需要写上检测人员姓名、复检人(审核人)的名字,一个都不少。
(5)鉴定的内容比较全面、详细
虽然不同证书侧重点不同,但是检测内容越详细越好。
比如钻石分级证书,要有4C等级;贵金属饰品纯度检验证书,要有贵金属的种类及其含量;珠宝玉石鉴定证书,要有准确的检验结论等。
(6)证书必须是机器打印
这是国家对鉴定证书的强制要求,因为手写的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
(7)内容与宝石是否一致
选购的珠宝与证书所描述的样品一致。
(8)验证码和编码是否准确
鉴定证书上都有编码与验证码,编码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证书的编码与验证码可以在珠宝鉴定官网上进行查询真伪,是否有这个证书及证书内容的信息。
若查询内容不对应或者是编码错误登陆不上去,那么基本上可以证明这个证书是伪造的。
关于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关乎真伪,所以非常重要。但是这里的情况有很多,我们逐一分析。
绿松石的鉴定结果分析
鉴定的结论通常为三种:
结论1:绿松石
即天然绿松石。但是不排除有优化的情况,因为优化是国标认可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过蜡,绿松石按照现在的宝玉石鉴定的国家标准,过蜡的在证书上不会标注。
结论2:绿松石(处理或注胶、染色等)
经过有机胶或无机胶充填过的绿松石,会在鉴定结果里写明“处理”。
如果是天然的则直接写“绿松石”。
还有要注意一下的是备注部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会显示“部分经修补”或者“铁线经修补”。
这种特殊的情况就是,松石的确是真松石,但是有部分是经过处理的,譬如有些铁线多的松石,因为铁线部分跟松石不是同一种成分,不上胶成品率很低,所以有些商家会把这种松石进行微处理,那这种处理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即使是道行很深的专家也很难分辨,但是在鉴定机构的机器下就一览无余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要大家辨真假得去做证书的原因,微处理人是无法辨别的,只能去鉴定机构检验得出来。
结论3、不是绿松石,其他材质。
如果是其他材料,会直接注明。
染色菱镁矿
琥珀的鉴定结果分析
一般来说,对于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琥珀鉴定证书结果,有以下4个方面:
结论1:琥珀
如果证书检验结论这一栏出示的是琥珀,证明该样品为天然琥珀,未经任何人工处理。
备注一栏有时会注明样品的优化方法,如表面覆无色透明膜、压固处理等。这些优化方法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能使琥珀潜在的美显示出来,仍属正常范畴,消费者可放心购买和佩戴。
真琥珀
结论2:琥珀(处理)
如果证书检验结论这一栏出示的是琥珀(处理),证明该样品的材质为琥珀,但经过了非传统的、尚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人工处理方法。
《GB/T16552-2010珠宝玉石名称》表B.1中列出的处理方法有染色处理、有色覆膜处理、充填处理和加温加压改色处理。备注一栏中会注明具体的方法,以供消费者了解该琥珀的处理状态。
处理琥珀
结论3:再造琥珀
如果证书检验结论这一栏出示的是再造琥珀,证明该样品材质为琥珀,但是通过人工手段,将天然琥珀的碎块或碎屑熔接或压结成具整体外观的琥珀饰品,即俗称的压制琥珀。放大检查一栏会注明其特征的内部构造结构,如“见颗粒边界”和“血丝状构造”。
再造琥珀
结论4:拼合琥珀
如果证书检验结论这一栏出示的是拼合琥珀,证明该样品材质为琥珀,但是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材料经人工拼合而成,且给人以整体印象的琥珀饰品。放大检查一栏会注明其特征的内部结构,如“见拼合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