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基本金属走势回顾及2023年展望2022有色金属大盘点有色金属新闻中国有色网

有色金属越过山丘——2022年基本金属走势回顾及2023年展望

2022年,有色金属价格整体高位宽幅波动,全球流动性变化、地缘因素以及能源因素,对有色金属带来明显的共振影响。一是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化,2022年由超预期收紧向加息放缓,美元指数从显著走强至冲高回落,有色金属的价格呈现反向波动变化。二是全球经济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逐渐修复,而中国经济修复曲折前行,但是通胀及各类成本高企,需求由快速修复增长逐渐转向,衰退忧虑有所升温。三是能源因素对供给端的冲击。受欧洲能源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偏高运行,这带动了所有的有色金属成本上涨,且对有色金属供应带来不同程度的扰动,全球有色金属显性库存持续走低,供给端扰动被持续放大。四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都会增加,所以对有色金属价格远期发展仍有利。受综合因素影响,有色金属价格在2022年呈现高位震荡走势。从有色金属涨跌幅度来看,镍年度上涨幅度最大,而锡跌幅最显著,其他品种多数脱离高位,较2021年末重心有不同程度下移。

铜:宏观与基本面僵持“铜博士”宽幅震荡

2022年,全球铜价表现为大幅冲高又急剧回落再震荡上行的“过山车”走势。截至2022年12月23日,沪铜主力在年内累计跌幅6.3%,2022年3月份一度触及年内高点77000元/吨,最低在7月份下探至近两年低位53000元/吨附近。LME铜价年内累计跌幅14%,其间一度触及历史新高10845美元/吨。

2022年沪铜价格走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为2022年4月中旬至7月中旬,受衰退预期影响,全球铜价大幅重挫。随着通胀不断升温,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全球央行加速货币紧缩政策,美联储甚至表示不惜牺牲经济也要控制通胀,紧缩忧虑成交易重心。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冲突以及随之的制裁与反制裁加剧、中国本土疫情等利空因素叠加,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忧虑升温,资本市场悲观情绪蔓延,以铜为代表的工业金属集体受到重挫。从基本面来看,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刚果(金)、印尼等新增铜矿项目持续放量,弥补拉丁美洲的供应不足,加工费持续上行,供应紧张的程度有所缓解。而国内主要铜消费地江浙沪受疫情扰动,开工率大幅下滑,需求显著放缓。

展望2023年,铜价将以先抑后扬为主。上半年,海外进入深度衰退需求显著放缓和中国面临疫情扩散“阵痛期”,信心尚未修复,加之供应端持续放量,铜价或将重心逐步下移并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价格波动区间预计在55000元~65000元/吨。进入下半年,紧缩周期进入尾声,市场交易重心从“加息”转移到“降息”,而中国将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和疫情大幅好转的背景下,经济触底回升,铜价也将企稳反弹,区间在56000元~70000元/吨。2023年,在海外不发生经济危机等“黑天鹅”事件的中性预测下,预计铜价整体运行区间在55000元~70000元/吨。

铝:宏观影响叠加供给端扰动铝价先扬后抑

2022年,对于铝价来讲是大起大落的一年。一季度时,铝价延续2021年末持续上涨的态势震荡上行,且不断逼近2021年10月份的高点,主要驱动因素依然是地缘政治所导致的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在欧洲能源危机不断发酵的背景下,欧洲电解铝产能持续减产进程,并且北美地区也有部分产能因为高昂的能源价格而关停。从目前来看,海外已有153.8万吨的电解铝产能因能源问题而减产。

进入二季度以后,随着全球通胀的飙升,美联储开始持续加息,全球被动跟随,美元指数开启了加速上涨模式。叠加上国内方面疫情形势严峻,上海和东北等地汽车工业完全停摆。而伴随需求端下滑的是供给端电解铝产能的持续复产,铝价也开始承压下行,开启了长达4个多月的下行周期。

从下半年开始,我国电解铝的供应端也出现了问题。随着西南地区因为水电不足而开始的限电举措,电解铝作为高耗能企业首当其冲被要求压产、减产。欧洲方面地缘政治的扰动也在持续,LME针对俄罗斯金属制裁的讨论给市场带来了较大扰动。铝价在跌破行业平均成本线接近17000元/吨大关时企稳回升,之后开启了从7月份持续至今的宽幅震荡行情。其波段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宏观消息、美元走势以及供给端扰动。由于在供给缩量的同时,需求端也较为疲软,因此“供需双弱”是这个阶段最好的形容词。

从整体上看,预计铝价全年将呈现先扬后抑再上涨的运行态势。一季度铝价震荡偏强,主要运行区间在18500元~20000元/吨;第二、第三季度铝价震荡回落,主要运行区间在17000元~19000元/吨;第三、第四季度铝价大概率再度反弹,主要运行区间在19000元~22000元/吨。

铅:供需均在改善宽区间震荡走势

锌:地缘风波意外扰动能源议题成为主线

2022年,全球锌价表现为大幅升高再急速回落后宽幅震荡的走势,截至2022年12月23日,沪锌主力年内累跌幅约3%,2022年4月份一度上涨至2018年以来的新高近28995元/吨;LME3个月锌年内累计跌幅16%,一度触及4896美元/吨的高位,刷新历史新高。

2022年一季度,沪锌呈现大幅上涨的态势,俄乌地缘政治冲突是推升锌价大涨的主要原因。欧洲锌冶炼产量占全球18%,市场担忧俄乌地缘冲突将导致未来欧洲地区能源短缺,令当地已经处于间歇性生产的冶炼企业进一步减产。国内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受北方疫情和冬奥会影响,矿山产量大幅不及预期,国产矿加工费意外下行。从需求端来看,市场在年初对于中国市场需求存在较高的预期,尤其是在2022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断加码,基建提前开工的背景下,多头信心增加。

2022年第二季度,美联储加息和缩表逐步启动,货币紧缩压力凸显,而中国也因本土疫情扰动,主要发达地区受到大面积的管控,悲观情绪升温,锌价在4月份见顶后迅速回落。

2022年第三季度,锌价触底反弹。随着美国通胀出现见顶迹象,加之美联储重要官员陆续发声安抚市场情绪,宏观悲观氛围有所缓和,锌价及工业金属触底反弹。进入8月份,欧洲地缘政治再掀风波,欧盟宣布将对俄实施石油禁令,俄罗斯方面则大幅缩减对欧天然气供应量,制裁与反制裁的加剧令市场对于能源短缺的忧虑再起,欧洲能源价格涨至历史新高,当地冶炼减产预期进一步升温。国内方面,多地异常高温和限电引发部分地区冶炼减产,基本面偏紧刺激锌价触底反弹。

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多空交织之下锌价回归宽幅震荡的行情。一方面,随着冷冬来临,欧洲能源短缺预期仍在升温,加之全球显性库存持续下行并降至历史新低,成本逻辑支撑下方高度;另一方面,在全球衰退预期、中国需求转淡和国内本土疫情扰动多重压力之下,工业品颓势显现,压缩上方空间。

展望2023年,随着全球锌市逐步走入再平衡,预计锌价将冲高回落,同时由于供应链修复仍存在不确定性,全年维持相对韧性,区间18000元~28000元/吨。2023年一季度可能在能源短缺和绝对库存低位的背景下维持高位震荡;在2023年二季度以后将随着海外宏观压力和基本面转弱而下探,不过中国稳增长政策的加码和需求的进一步复苏给予下方支撑。

镍:矛盾聚焦波谲云诡惊涛骇浪重心偏高

2022年,沪镍创出期货上市以来新高28.125万元/吨,而LME镍价3月8日剧震一度创出10万美元/吨的历史新高,不过当日交易因为被判定为异常交易而取消,即便如此,镍价最高也超过2007年的5.5万美元/吨,创下历史新高。此后镍价震荡下移,沪镍回落至14.25万元/吨,LME镍价一度跌至2万美元附近,此后开启震荡反弹,年末甚至回升至22万元/吨上方。

锡:供强需弱转为供需双弱基本面有待修复

2022年一季度,锡价在低库存及宏观利多支撑下,强势上行,不断刷新历史新高,LME镍事件助力锡价大幅拉升至39.5万元/吨的历史超高位,伦锡站上5万美元/吨整数关口。LME镍事件结束,市场恐慌情绪降温,锡价高位回落,回归常态后,国内稳增长强消费预期支撑锡价高位运行。随着进口窗口打开,进口锡大量增加;疫情冲击下游需求,运输不畅,需求大幅走弱,供不应求转化为供过于求状态,锡价开启了断崖式下跌。跌势一直持续到7月份,才因冶炼厂大规模停产检修而有所缓和。之后在美元指数一路上涨的压制下,叠加上冶炼厂的全面复产,锡重回供强需弱格局,开始了震荡偏弱的行情。

2022年,随着国内外锡库存的震荡反弹,锡现货升水幅度也较2021年有了明显下降。LME0—3月锡依然维持升水的态势,但是升水幅度已经较2021年有了明显收窄,尤其是进入下半年后。国内现货升贴水则呈现出剧烈波动的特点,在5月份一度达到峰值17500元/吨,也曾在3月份时贴水2500元/吨。

展望2023年,目前已经形成的供需双弱格局短期难以改变,但下半年随着需求端的好转有望扭转局面。供给方面,国内锡矿资源的紧缺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精炼锡的产出,而从缅甸等国进口锡矿的增加将弥补国内供应缺口。印尼天马精锡产量在2022年大幅增长,预计2023年将持续增产。需求消费方面,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是维持锡消费增长的关键。下游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将推动锡消费两万吨左右的增量。库存方面,考虑到锡常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2023年锡库存也难有较大增长。总体来说,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节奏中,锡价将延续震荡行情,而在此之后结合需求端的增长将有所反弹。预计沪锡运行区间15万元~22万元/吨,伦锡16000美元~30000美元/吨。

展望2023年,国内外经济修复变化的差异性可能是显著的。此外,地缘政治局势对贸易的重构、能源对供给扰动,以及全球流动性收缩节奏,均将对有色金属走势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有色金属在产能释放,以及需求端修复侧重点上的差异,也将带来不同幅度的波动变化。总而言之,宏观引导之下大方向波动仍将具有一致性,而在个体供需差异下,有色金属走势可能会有波动区间、幅度和节奏上的显著区别。

(资料及数据整理: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有色及新能源金属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孟庆科

技术支持热线(7X24小时):13522111285内容支持:010-63941034;运维支持:010-63971479(手机)13520882137

THE END
1.怎么区分有色金属材料和黑色金属材料中国于1958年,将铁、铬、锰列入黑色金属;将铁、铬、锰以外的64种金属列入有色金属。什么是有色金属?什么是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区别又是什么?钢材、生铁、铜、铝、不锈钢这些都是我们生活耳熟能详的名词,这都属于金属,哪些是有色金属,哪些是黑色金属,有时候我们往往分不清楚。 一、什么是有色金属? https://blog.11467.com/b8611379.htm
2.黑色金属是什么有哪些黑色金属价格行情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区别 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区别是:一个含铁、络、锰;一个是不含主要是指铁、络、锰。黑色金属是以铁为基本成分的金属及合金,主要是指铁、络、锰及合金;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统称为金属。黑色金属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黑色,他的分类https://www.qizuang.com/baike/9091.html
3.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金属材料。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金属材料。A.特种B.普通C.重D.轻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https://www.shuashuati.com/ti/c1ae4de9ac7f4a778789c353c53b2e2b.html
4.商品期货百科(5)合约的履约有保证。期货交易达成后,须通过结算部门结算.确认,无须担心交易的履约问题。 三.商品期货的品种 商品期货是期货交易的起源品种。商品期货交易的品种随着交易发展而不断增加。从传统的谷物.畜产品等农产品期货,发展到各种有色金属.贵金属和能源等大宗初级产品的期货交易。 https://www.ebaiyin.com/baike/192.shtml
5.金属冶炼金属冶炼方法常见有色金属冶炼工艺从矿石或其他原料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并通过冶金方法获得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原料,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工艺流程,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火法冶金 火法冶金是指在高温下矿石经熔炼与精炼反应及熔化作业,使其中的金属和杂质分离,获得较纯金属的工艺过程。不同的有色金属有不同的火法冶炼工艺流程,所需要的冶炼工序https://www.yiqi.com/citiao/detail_1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