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农林大学219项发明专利简介

1.一种利用短单链DNA抑制昆虫基因表达的方法

专利号:CN201710578618.X

第一完成人:杨广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短单链DNA抑制昆虫基因表达的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1)确定昆虫靶标基因,PCR扩增获得其DNA序列并测序;2)根据步骤1)得到的DNA序列设计短单链DNA片段;3)将步骤2)得到的短单链DNA片段稀释后利用微量注射的方法注射入昆虫体内;4)对步骤3)的昆虫的靶标基因的表达进行RTqPCR的检测,确定其靶标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

2.一株能够降解土壤残留二氯喹啉酸的菌株

专利号:CN201710258179.4

第一完成人:陈凤平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二氯喹啉酸降解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株二氯喹啉酸降解菌J7属于泛菌属(Pantoeasp.),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日期为2017年3月16日,保藏编号为CCTCCM2017131,利用16SrDNA鉴定为泛菌属。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菌落呈淡黄色,表面光滑,圆形,边缘整齐。该菌具有降解二氯喹啉酸的功能,且可以防治烟草受到二氯喹啉酸的药害。

3.一种马齿苋愈伤组织诱导及生产类黄酮的方法

专利号:CN201810009031.1

第一完成人:刘生财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马齿苋愈伤组织诱导及生产类黄酮的方法,属于愈伤组织诱导领域,以马齿苋种子萌发7d后幼苗胚轴做为外植体,接种在MB5+1.0mg/L6BA+0.5mg/L2,4D+AgNO34.0mg/L培养基中,在蓝光下培养30d后,增殖系数及类黄酮含量最高。本发明方法简单,为马齿苋的工厂化生产类黄酮提供更快和有效的途径。

4.小型鳞翅目幼虫口腔分泌物收集方法

专利号:CN201711268737.1

第一完成人:陈文滨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鳞翅目幼虫口腔分泌物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滚轮式按压装置自后向前往复滚压小型鳞翅目幼虫的中前部;(2)待小型鳞翅目幼虫吐出口腔分泌物时,用移液器收集口腔分泌物;(3)最后用吹风装置将移液器中的口腔分泌物吹到收集容器内。本发明易于操作,取材容易、成本低廉,收集效率高,只需一个人即可进行小型鳞翅目幼虫的口腔分泌物收集操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一种木本植物地上部分分形特征测量装置

专利号:CN201710765194.8

第一完成人:陈灿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本植物地上部分分形特征测量装置,包括分形器面板、设置在分形器面板上表面中心处的指南针、可转动的设在分形器面板上、下两侧的上测量器和下测量器,分形器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指示上测量器与下测量器之间夹角以及指南针与上测量器之间夹角的圆形刻度;所述上测量器和下测量器均包括垂直设置在分形器面板中心处的中心杆、与中心杆平行且呈扇形状的量角器,所述中心杆的一端与分形器面板的中心铰接,中心杆的外侧套设有转动套,所述量角器的一端与转动套固定连接,量角器的圆心处铰接有用于测量待测枝与分形器面板之间夹角的测尺。该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而且可以快速的测量植物各构件空间位置和结构。

6.一种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的电化学富集培养方法

专利号:CN201610990949.X

第一完成人:唐家桓

7.一种春兰花序髓心贴接法

专利号:CN201710589564.7

第一完成人:冯金玲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春兰花序髓心贴接法,该方法包括(1)花序的储存;(2)花序接穗的准备;(3)花序接穗的激素处理;(4)花序砧木的准备;(5)嫁接;(6)嫁接口处理;(7)嫁接体水分管理;(8)嫁接体光照管理。通过上述方法培育兰花花序,经验证:春兰的的嫁接成活率达到100%,开花率为100%,始花期为嫁接后第59天,花期历长2535天,解决了调整春兰花期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8.基于非主成分数据特征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方法

专利号:CN201810706750.9

第一完成人:林耀海

9.一种记忆型光催化纤维素微球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810003328.7

第一完成人:肖禾

简介: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记忆型光催化纤维素微球的制备方法。利用ZnO和Cu2O之间的电子存储功能,实现未光照条件下的催化降解功能。该方法以溶解浆纤维为原料,以反相乳液法制备再生纤维素微球,然后诱导Cu2O前驱物,经还原法制备Cu2O/纤维素微球,再经水热法,在Cu2O/纤维素微球表面负载ZnO纳米晶体。本发明制备的ZnO/Cu2O纤维素复合微球可以取代现有的氧化锌类光催化材料,利用ZnO和Cu2O之间的电子存储功能,实现未光照条件下的催化降解功能;利用纤维素微球丰富的多孔性,制备出的复合型光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容特征,显示出较好的光催化降解及记忆性能,制备工艺简单,属于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

10.高浓度酸溶性胶原溶液及水溶性胶原溶液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710089551.3

第一完成人:张敏

11.一种表面富含醛基的聚苯乙烯树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011162242.2

第一完成人:苗庆显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富含醛基的聚苯乙烯树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用醛基化试剂为对氯苯甲醛,首先利用二氯甲烷溶胀树脂微球,之后依次用四氢呋喃、超纯水、无水乙醇和甲醇洗滤数次,最后真空干燥至恒重;用二硫化碳将预处理过的聚苯乙烯树脂微球溶胀后,冰水浴下加入对氯苯甲醛,待苯甲醛完全溶解后向体系内加入溴化铝作为催化剂,反应结束后抽滤,分别以四氢呋喃、稀盐酸和超纯水洗滤数次,得到表面富含醛基的聚苯乙烯树脂微球。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醛基化聚苯乙烯树脂合成工艺繁琐、成本高、反应过程不易控制等问题。

12.一种碳纤维互穿微异质结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910510972.8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互穿微异质结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以三聚氰胺和尿素为前驱体,用热缩合的方法制备微异质结gC3N4,并用氧气做刻蚀气体,对块状gC3N4进行剥离,得到片状的gC3N4;将纳米纤维素和片状gC3N4混合,在氩气保护下经管式炉热处理得到碳纤维互穿微异质结氮化碳光催化剂;将碳纤维互穿微异质结氮化碳光催化剂置于水和乙醇混合液中,在可见灯光照条件下制备双氧水,用POD/DPD法测试双氧水的含量。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产品具有导电能力好,比表面积大,光催化反应活性高,电荷载流子传输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环保型的光催化材料,可用于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制备过氧化氢。

13.一种用于木质材料的糠醇树脂气相改性方法

专利号:CN202010093559.9

第一完成人:余雁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木质材料的糠醇树脂气相改性方法,其是采用两步法改性工艺,即先通过真空加压浸渍的方式将有机弱酸溶液注入木材、竹材等木质材料中,再采用气相沉积的方法使糠醇气体沉积在木质材料细胞壁中并加热固化,从而使木质材料的性能得到提高。本发明方法可显著提高糠醇的固化效果,减少原料损耗,降低干燥难度,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14.基于天然多酚交联棕榈油基树脂的竹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010405098.4

第一完成人:刘文地

简介:本发明属于树脂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天然多酚交联棕榈油基树脂的竹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天然多酚交联剂与棕榈油脂肪酸丙烯酰胺乙酯共混制备环境友好棕榈油基树脂,将竹原纤维、棕榈油基树脂和引发剂通过热压成型得到竹原纤维增强棕榈油基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竹原纤维增强棕榈油基树脂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环境友好,且具有很好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

15.一种胍基木犀草素-铬(III)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910779338.4

第一完成人:刘斌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胍基木犀草素铬(III)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木犀草素为原料,通过自由基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并络合三价铬,制得胍基木犀草素铬(III)络合物。该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实现胍基木犀草素铬(III)络合物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16.一种5',8-二(二甲基双胍基)木犀草素-铬(III)络合物

专利号:CN201910778754.2

17.一种高性能生物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CN202010408075.9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生物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采用反应性溶剂甲基丙烯酸异山梨醇与棕榈油脂肪酸丙烯酰胺乙酯共聚制备环境友好生物基树脂,所得树脂用于与红麻纤维、竹纤维、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等增强体通过热压成型技术制备高性能纤维增强生物基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高性能生物基树脂及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环境友好,且具有很好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18.大黄鱼IL-4/13A基因毕赤酵母表达产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1911221995.3

第一完成人:陈新华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黄鱼IL4/13A基因毕赤酵母表达产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成功构建高效表达大黄鱼IL4/13A基因的毕赤酵母工程菌,该工程菌于2019年8月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9598。该工程菌高效表达的大黄鱼IL4/13A重组蛋白作为免疫佐剂能够有效促进大黄鱼特异性抗体的产生。

19.一种改性竹原纤维增强水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911355683.1

第一完成人:邱仁辉

简介:本发明属于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竹原纤维改性方法及改性竹原纤维增强水泥砂浆制备方法。采用异氰酸酯三乙氧基硅烷对竹原纤维进行改性,将获得的改性竹原纤维与水泥、砂、水以一定质量分数进行均匀搅拌,注入模具固化成型,相对湿度90%,温度20℃养护28d,制得性能较好且环境友好的改性竹原纤维增强水泥砂浆,本发明所得的水泥砂浆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与抗拉强度。

20.一种即食带壳毛莲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910270518.X

第一完成人:郭泽镔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食带壳毛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新鲜带壳毛莲喷洒碱液再进行超高温瞬时处理,接着用盐水浸泡,再用温度为32~36℃的软化液进行浸泡,然后用清水漂洗,得到软化的带壳毛莲;对软化后的带壳毛莲依次进行纵向切口、护色处理及微波加热,再进行水煮并快速冷却,接着与蔗糖溶液混合并进行超声波真空常压浸渍处理,最后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带壳毛莲从蔗糖溶液中捞出、沥干,接着进行真空包装,将真空包装后的产品立即置于快速冻结装置中,使真空包装后的产品的中心温度在15~20min内达到15℃以下,再置于18~22℃的环境中贮藏。本发明的即食带壳毛莲的制备方法出品率高,获得的即食带壳毛莲品质好。

21.一种荔枝脱皮去核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专利号:CN201811639933.X

第一完成人:叶大鹏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荔枝脱皮去核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设置有用于将荔枝放入的进料板,所述进料板出料口下方横向设置有用于将荔枝去皮的套筒滚子,所述套筒滚子表面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表面粗糙的去皮刮板,所述套筒滚子下方设置有用于传送去皮后荔枝的链传动机构,所述链传动机构输出端上方设置有用于将荔枝去核的去核装置。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提高荔枝脱皮去核的效率和完整性,解决荔枝去皮去核损伤率高的问题。

22.一种即食莲子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910270544.2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食莲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新鲜带壳毛莲喷洒碱液再进行超高温瞬时处理,接着用盐水浸泡,再用温度为32~36℃的软化液进行浸泡,然后用清水漂洗,得到软化的带壳毛莲;对软化后的带壳毛莲依次进行去芯、纵向切口、护色处理及微波加热,接着进行速冻、然后把速冻带壳毛莲移入压力容器中,先将压力容器抽真空至30Pa,再通入温度为210~250℃、压力为3.5~4.5MPa的过热蒸汽,维持压力3.0~5.0min,在20s以内快速泄压。本发明的即食莲子的制备方法无需去壳去皮且出品率高,获得的即食莲子品质好。

23.一种高度磺化聚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011162230.X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度磺化聚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所用未改性树脂为大粒径的聚苯乙烯树脂微球,改性用的阴离子单体为苯乙烯磺酸钠,首先利用二氯甲烷溶胀聚苯乙烯树脂微球,之后依次用四氢呋喃、超纯水、无水乙醇和甲醇洗滤数次,最后真空干燥;然后利用傅克酰基化反应在预处理后的微球表面接枝酰基化试剂氯乙酰氯,获得酰基化的聚苯乙烯树脂大分子引发剂;最后,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以溴化亚铜为催化剂,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为配体,引发单体苯乙烯磺酸钠在聚苯乙烯树脂表面聚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大粒径聚苯乙烯树脂微球表面磺化时由于空间位阻效应导致磺酸基团量少,反应过程不易控制,树脂微球强度低和成本高的问题。

24.一种竹笋壳破碎设备及竹笋壳应用于植物栽培基质的方法

专利号:CN202011302762.9

第一完成人:钟凤林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笋壳破碎设备及竹笋壳应用于植物栽培基质的方法,其中,竹笋壳破碎设备,包括入料仓,破碎室,刀具盘,电机,出料仓,传送带,传动电机,支持架;收集仓下端连接破碎室,破碎室包括挡板和刀具盘,刀具盘由电机带动转动,破碎室连接出料仓,出料仓下方设置传送带,传送带顶端设置传动电机,整体由支持架固定。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竹笋壳破碎设备破碎后的竹笋壳可以形成纤维束,纤维束通过网格状结构连接且末端缠绕成团,网格状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缠绕的纤维团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性,在制备成植物栽培基质后,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透气性,还具有良好的肥效,能够提高水果的糖含量,并且不含病菌、虫卵、草籽,减少农药的使用,促进农作物生长。

25.一种有效垂钓水稻启动子DNA结合蛋白的方法

专利号:CN201811420354.6

第一完成人:方长旬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垂钓水稻启动子DNA结合蛋白的方法,包括利用含有NP40,NaCl,PMSF等的蛋白提取缓冲液提取水稻叶片天然总蛋白,进一步用生物素标记引物并扩增启动子DNA,将启动子DNA与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珠孵育,在此基础上,将启动子DNA与磁珠的复合物与水稻叶片天然总蛋白孵育,得到与启动子DNA结合的蛋白。本方法适用于水稻不同品种的启动子DNA结合蛋白的研究,也可用于研究不同植物启动子DNA的结合蛋白。建立了一种高效、简易获得植物启动子DNA结合蛋白的技术。

26.一种球孢白僵菌内共生萝卜植株的方法及其共生植株对小菜蛾的防御

专利号:CN202011147123.X

第一完成人:夏晓峰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孢白僵菌内共生萝卜植株的方法及其共生植株对小菜蛾的防御。该方法包括:将萝卜种子进行表面消毒,消毒完毕后用无菌吸水纸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然后将种子倒入事先配好的装有Beauveriabassiana孢子悬浮液的锥形瓶中浸种;所述球孢白僵菌菌株是从中国林业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获得,分离于光肩星天牛幼虫,后保存于北纳菌种保存中心,菌种保藏号为BNCC117565;本发明提供的定殖方法简便有效,B.bassiana内共生萝卜后能抑制小菜蛾的取食和生长发育,提高幼虫死亡率,在生物防治小菜蛾方面存在积极的意义,同时推动球孢白僵菌作为内生真菌进行生物防治的进程。

27.一种软枝矮脚乌龙的栽培方法

专利号:CN202010858690.X

第一完成人:郭玉琼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枝矮脚乌龙的栽培方法,包括栽培架的设置、植株管理方法和绿肥培育方法。所述栽培架的设置包括三角支持架,左右三角支持架通过横杆连接,顶端横杆固定有枝条定型架;本发明利用栽培架,能够将乌龙茶树枝条定型,还可以配合枝条管理简化栽培方案,提升幼苗质量,充分利用栽培空间,在此基础上,应用绿肥培育技术实现对软枝矮脚乌龙幼苗的保水保肥效果。该技术繁育的软枝矮脚乌龙茶树树枝矮密、叶片较小,适宜制作乌龙茶;所制乌龙茶滋味醇厚、香气幽雅持久;可以培育出优良的软枝矮脚乌龙,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具备独特生长造型与生理特性。

28.一种低熔点固态酸再生废弃活性炭的方法

专利号:CN201910282358.0

第一完成人:林冠烽

29.一种超声辅助低熔点固态酸再生废活性炭的方法

专利号:CN201910282342.X

第一完成人:黄彪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辅助低熔点固态酸再生废活性炭的方法,超声波在介质中可以产生机械效应、空化效应、热效应和化学效应,促进熔融酸充分进入活性炭孔隙,将吸附质脱除。同时,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和化学效应将促进吸附质与固态酸的反应,从而改变吸附质的化学性质,与介质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在低能耗低化学试剂消耗的条件下达到再生目的。

30.一种利用L-苯丙氨酸生物发酵合成2-苯乙醇的香灰菌株

专利号:CN202011414575.X

第一完成人:邓优锦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L苯丙氨酸生物发酵合成2苯乙醇的香灰菌株,所述香灰菌株为暗色环纹炭团菌(Annulohypoxylonstygium)金鸡岭,已于2020年9月14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504,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香灰菌株可以利用L苯丙氨酸生物发酵合成2苯乙醇,可以在含有2苯乙醇的培养基中生长对2苯乙醇具有耐受性,有利于提高2苯乙醇的合成量。

31.一种改性竹纤维增强水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010068947.1

简介:本发明属于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竹原纤维改性技术及改性竹原纤维增强水泥砂浆制备方法。采用水玻璃对竹原纤维进行改性,将获得的改性竹原纤维与水泥、砂、水以一定质量分数进行均匀搅拌,注入模具固化成型,在相对湿度90±5%,温度20±2℃条件下养护28d,制得性能较好且环境友好的改性竹原纤维增强水泥砂浆,所得的水泥砂浆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与抗拉强度。

32.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定向转育成广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方法

专利号:CN201510971332.9

第一完成人:王乃元

简介:本申请提供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定向转育成广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其包括: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为回交母本,栽培水稻为父本,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选育获得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同型可育系;再以所述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同型可育系为回交父本,水稻广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通过杂交和回交,选育获得遗传属性改变的水稻新品系,即新育成的广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最大程度保留原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优良遗传背景、综合性状和育种潜力,花粉不育度高,不育性稳定,不受自然界光照长短和温度高低变化的干扰,遇到复杂多变气候条件,仍然保障杂交稻制种种子高纯度。

33.一种植树挖坑机钻头

专利号:CN201811512194.8

第一完成人:吴传宇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树挖坑机钻头,包括:刀杆、送土螺旋刀及切土螺旋刀;所述切土螺旋刀呈倒锥形且刀刃在螺旋刀外侧,且其中间有内锥孔;所述送土螺旋刀下半部分也呈倒锥形,且焊接于所述切土螺旋刀的内锥孔中;所述送土螺旋刀中间有容置所述刀杆的直线型孔,所述送土螺旋刀通过焊接工艺焊接于所述刀杆上。

34.一个番茄耐水淹基因RF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010730450.1

第一完成人:吴双

简介:本发明一个番茄耐水淹基因RF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在AU基因蛋白结构域中的一个SNP突变引起下胚轴中HO1酶活性的增加和气生根的产生。淹水试验证实了这种气生根性状对于提高番茄种质材料的耐水淹抗性具有极显著的作用。通过嫁接试验和代谢通路分析证明,当au突变后叶片中的次生代谢产物heme可能通过长距离运输到下胚轴,然后经激活的HO1分解后进一步诱导下胚轴的气生根的发生。这种通过植物叶片次生代谢产物heme的长距离运输与交流的方式诱导番茄自主性气生根发生对于快速解决目前生产中很多不耐水淹的番茄品种的抗性问题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35.一种纳米半导体驱动假单胞菌的水体脱氮方法

专利号:CN202010069173.4

第一完成人:周顺桂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半导体驱动假单胞菌的水体脱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假单胞菌菌液中合成或加入纳米半导体,构建假单胞菌纳米半导体杂化体系;S2,将假单胞菌纳米半导体杂化体系离心或过滤,取固体转接至无电子供体培养基中,加入牺牲试剂和含有硝酸盐的污水;在光照条件下进行脱氮反应。该方法成本低,工艺简单。

36.一种低温漂、高精度的带隙基准电压源

专利号:CN202110520235.3

第一完成人:李景虎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漂、高精度的带隙基准电压源。包括IPTAT电路、ICTAT电路、低温补偿电路、高温补偿电路、温度系数修调电路、电压幅值修调电路和VREF产生电路。本发明基于分段补偿技术,对一阶传统带隙基准进行温度补偿,降低温度系数,同时利用数字修调技术修调温度系数和电压幅值,以获得低温漂高精度的带隙基准电压源。

37.一种红曲龙舌兰酒的加工方法

专利号:CN201811305604.1

第一完成人:杨志坚

简介:本发明涉及含酒精饮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曲龙舌兰酒的加工方法。本发明筛选单糖含量高的龙舌兰球茎作为原料,建立龙舌兰酒的酿造的最佳加工工艺,把生长至3年的龙舌兰球茎洗净去皮,切碎烘干,研磨成粉末,按一定料液比配成混合液,60℃下超声,经过高温灭菌,颜色由墨绿色变为淡黄色,分装到发酵瓶中,冷却,加入酵母菌进行一次发酵,然后按一定量加入红曲干酵母和蔗糖,摇匀,室温下进行二次发酵。该龙舌兰酒制作工艺简便、色泽粉红、无浑浊现象、香气浓郁、有龙舌兰特有的香气、口感圆润,同时红曲降血脂的作用,因而用红曲干酵母酿造的龙舌兰酒可以有效地预防高血脂症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同时还具有驱寒活血、降血糖、抗疲劳等作用。

38.一种高稳定性的莲子淀粉-大豆卵磷脂复合物的加工方法

专利号:CN201811346332.X

第一完成人:郑艺欣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稳定性莲子淀粉大豆卵磷脂复合物的加工方法,属于改性淀粉加工领域。该方法以莲子淀粉为原料,以卵磷脂为配体物质,经振动式超微破碎、高压微射流均质复合、液氮喷淋冷却结晶、水洗离心、冷冻干燥、粉碎包装的加工步骤,制备得到莲子淀粉大豆卵磷脂复合物。该方法不仅能改善原莲子淀粉凝沉稳定性,还可提高莲子淀粉复合物的复合指数和微晶比,实现对莲子淀粉卵磷脂复合物的高品质生产,其产品具有速溶,分散均匀、安全性高等特点。得到的莲子淀粉卵磷脂复合物复合指数为5570%,微晶比为5060%,稳定指数为6075%。

39.一种真姬菇菌株

专利号:CN202010860991.6

第一完成人:刘芳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真姬菇菌株农万真1号,在2020年6月15日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No.20201。本发明所提供的‘农万真1号’菌种具有萌发期芽多,采收期整体饱满均匀,菌柄细、短、硬度好,耐贮藏,菇体白等优良真姬菇(白玉菇)菌种的品质特点。且‘农万真1号’在生产性试验中平均鲜菇产量达到275.9g/瓶,平均单产比对照品种高10%以上(差异极显著),菌盖厚度、菌柄直径比B01小(差异显著),更适合作为白玉菇进行生产。

40.一种真姬菇菌株

专利号:CN202010860992.0

第一完成人:谢宝贵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姬菇菌株福鸿1号,其已在2020年4月29日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NO.19637。‘福鸿1号’菌种具有子实体簇生型,不易发生瘤盖菇,菇盖圆型、中部和边缘均为白色、大理石花纹较清晰,菌褶白色、波浪状、密度疏,菌柄白色、中实、无绒毛等优良真姬菇菌种的品质特点,且‘福鸿1号’在生产性试验中平均鲜菇产量达到250.0g/瓶,改良了‘Hy0051’菌盖小且薄和‘Hy0056’菌柄细的缺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41.一株真姬菇菌株

专利号:CN202010860974.2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株真姬菇菌株农万真2号,在2020年6月15日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No.20202。本发明所提供的‘农万真2号’菌种具有萌发期芽多,采收期整体饱满均匀,菌柄较长、粗度适中、粗细均匀,菇帽圆润厚实、边缘内卷不开伞,菇体白等优良真姬菇(真姬菇)菌种的品质特点,平均鲜菇产量达到304.3g/瓶,平均单产比对照品种B01高15.1%,测得的平均菌盖直径与对照品种无显著差异,菌盖厚度大于对照品种B01,菌柄直径小于对照品种B01,菌柄长度大于对照品种B01(差异显著),更适合作为真姬菇进行生产。

42.利用三种水稻转录因子基因创制观赏型水稻种质的方法

专利号:CN201810377323.0

第一完成人:段远霖

简介:本发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利用三种水稻转录因子基因创制观赏型水稻种质的方法,以3种水稻转录因子基因OsMADS6、OsJAG和DL的突变等位基因为原料,通过杂交和分子标记选择技术,将这3种突变等位基因导入到同一种水稻种质中,获得了能稳定遗传、小穗结构独特的三突变体。三突变体的小穗呈现“花中穗”结构,而整个稻穗则由许多“花中穗”结构的小穗组成。由于籼型水稻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三突变体种质可长期保存。本发明所创制的三突变体种质,其花型大而奇特、花期长、易养护、观赏价值极高等特点,可用于培育观赏型水稻,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43.一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多抗原表位蛋白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011099954.4

第一完成人:吴异健

简介: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多抗原表位蛋白及其应用,所述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本申请将鸡免疫球蛋白IgG重链部分恒定区(γCH)作为多表位融合蛋白的载体蛋白,将IBDV代表性毒株VP2和VP3上的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基因进行串联合成后与γCH编码基因相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VP2+3γCH,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重组多抗原表位融合蛋白pVP2+3γCH经过纯化和鉴定后通过SPF鸡进行的免疫攻毒保护试验,初步显示出了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和表达重组多抗原表位蛋白pVP2+3γCH,为IBDV多表位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44.一种鸡毒支原体多抗原表位融合蛋白pMG-mEA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011099953.X

简介: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鸡毒支原体多抗原表位融合蛋白pMGmEA及其应用,所述pMGmEA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pMGmEA融合蛋白包含鸡毒支原体CrmA、Gapa、Mgc2、PvpA等多个粘附素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能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同时融合有鸡三肽囊素,具有免疫增强作用;此外原核表达pMGmEA融合蛋白的制备成本低,构建好表达质粒后可以大批量工业化表达生产,易于纯化。该鸡毒支原体多抗原表位融合蛋白pMGmEA的构建表达为临床预防鸡慢性呼吸道疾病(CRD)的发生奠定基础。

45.一种3D打印无机盐增强棕榈油基高性能弹性体

专利号:CN202010733543.X

简介: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弹性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无机盐增强棕榈油基高性能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以生物基棕榈油基单体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无机盐颗粒为增强材料,在光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数字光处理3D打印技术得到棕榈油基高性能弹性体。本发明制备的棕榈油基高性能弹性体环境友好,且具有很好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断裂伸长率。

46.一种光驱动甲烷八叠球菌还原二氧化碳产甲烷的方法

专利号:CN201910054297.2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驱动甲烷八叠球菌还原二氧化碳产甲烷的方法,该方法将纳米半导体沉积于Methanosarcina菌表面,并通入CO2;在光照条件下Methanosarcina菌利用光生电子还原CO2产甲烷。通过本发明能够以丰富廉价的光能作为驱动力实现选择性CO2还原产甲烷,显著降低了工艺成本。本发明克服了传统CO2还原产甲烷过程中存在的工艺复杂、能耗大、产物选择性差等缺点,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产物选择性强的优点,系统的相对简单性使得它们更易于以模块化方式进行修改和改进,因此可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47.基于容积式转盘精准投料饲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专利号:CN201610813343.9

第一完成人:魏萱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容积式转盘精准投料饲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上方设有饲料箱,所述饲料箱的下料口下方设有并排设置的粗投料转盘和精投料转盘,所述粗投料转盘上设有两个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一储料槽,所述精投料转盘上设有两个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二储料槽,所述第一储料槽和第二储料槽的内部分别设有高度可调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储料槽和第二储料槽的出料口下方设有送料漏斗,所述送料漏斗的下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沿径向延伸至车架外部的送料管。本发明设计合理,不仅饲料安全无浪费,而且可根据生猪不同的生长阶段调节吃食量,投料精度高。

48.一株促生高地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110257419.5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株促生高地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所述菌为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altitudinis)ZLBC01,已于2020年10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0898。所述促生高地芽孢杆菌具有解磷解钾固氮的作用,可以在植物体内定殖,提高生物酶活性,对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49.一种增加大豆氮、磷吸收和产量的人工合成益生菌群与应用

专利号:CN202110088854.X

第一完成人:钟永嘉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加大豆氮磷吸收和产量的人工合成益生菌群及其应用。该人工合成益生菌群FNSynCom1分离自大豆根系,包含3株培养且有显著促生功能的细菌,其中菌株RBC258具有IAA分泌能力,菌株RBC288和RBC289具有溶解难溶性有机磷和无机磷能力。本发明提供的大豆人工合成益生菌群FNSynCom1在室内和田间接种条件下能明显促进大豆对氮、磷的吸收,促进大豆生长,增加生物量。其中在田间条件下与不接种的大豆相比接种该益生重组菌群FNSynCom1能提高氮(37.2%69.6%)、磷(57.5%67.7%),且增加大豆的产量23.3%36.1%。

50.一种控制水稻生育期基因LJP1的应用

专利号:CN202011530070.X

简介: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控制水稻生育期基因LJP1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水稻生育期基因的克隆、功能验证和应用。所述的LJ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2所示。LJP1决定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期与感光性,从而影响其产量的形成。该基因用于创制水稻育种的新种质,扩大水稻品种的种植区域与季节,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51.一株假单胞菌及其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中的应用

专利号:CN202110465515.9

第一完成人:祝雯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假单胞菌及其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中的应用。所述菌株已于2020年12月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CCTCCNO:M2020868。本发明所述菌株的发酵液对晚疫病菌具生防效果,可预防马铃薯收获后贮藏过程中晚疫病侵染,四个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块茎防效可以达到90%以上。该菌株可以制备用于马铃薯块茎贮藏过程中防治晚疫病菌的生物制剂。同时该菌株具有产生IAA的活性,发酵48h产IAA达到50mg/L,具有潜在促进植物生长活性。

52.一种适合工厂化栽培的香菇菌种及其分子鉴定方法

专利号: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香菇菌种‘农香152’,属于香菇属(Lentinusedodes),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农香152’菌种具有出菇早,无需转色即可出菇,菌柄上下等粗,无绒毛。菇体单生,出菇整齐,数量多,生物转化率高,一潮出菇集中等优良香菇菌种的品质特点。改良了其亲本‘SK11’菇体颜色和生物学转化率(产量),出菇周期比对照品种“农香2号”早7天,无需转色即可出菇。并具有亲本‘SK11’产量集中,栽培周期短等的优点,综合性状优良,由于一潮出菇集中,尤其适合工厂化栽培,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53.慈姑CGAP2基因及其在重瓣花形成中的应用

专利号:CN202110433976.8

第一完成人:高美萍

54.慈姑球茎发育过程中内参基因筛选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110433945.2

55.一种应用裂解气厌氧反硝化的方法

专利号:CN201911291024.6

第一完成人:曾建雄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裂解气厌氧反硝化的方法,在厌氧反应器中装入含有硝态氮的污水,加入预先富集的厌氧菌群,连续通入裂解气,进行厌氧发酵。该方法能有效将污水中硝态氮反硝化成氮气,成本低。

56.一种嗜水气单胞菌疫苗候选外膜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专利号:CN201810559647.6

第一完成人:林向民

57.水稻E3泛素连接酶在检测植物细胞核亚细胞定位中的应用

专利号:CN201810273463.3

第一完成人:丁作美

简介: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提供水稻E3泛素连接酶在检测植物细胞核亚细胞定位中的应用,本发明主要基于水稻泛素融合蛋白与荧光蛋白分子融合,结合荧光显微镜报告蛋白在细胞器中的定位。所述蛋白细胞核定位检测方法主要由指示蛋白UF和GFP组成的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与待测蛋白的荧光颜色不同,检测待测蛋白是否定位在细胞核。该方法可以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系统,在植物细胞内瞬时表达融合蛋白,对融合蛋白进行荧光观察,能具体指示细胞核细胞器,结果判定简单、快捷,同时可消除在使用DAPI指示细胞核定位的过程中接触高毒致癌物质,提高操作的安全性等优势。

58.一种仿自然的杉木与火力楠混交林营建方法

专利号:CN202010778196.2

第一完成人:曹光球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自然的杉木与火力楠混交林营建方法,采用人工途径营建一种与杉木在天然林中分布格局相似的杉木与火力楠混交林,该方法包括杉木与火力楠混交林混交比例面积的确定和幼林抚育操作;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不仅具有造林技术简单,而且通过仿自然混交方式进行造林,还具有造林成活率高,林分生长表现优良,能有效满足现有情况下生产需求,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9.一种电活性固氮菌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110621598.6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活性固氮菌及其应用。该电活性固氮菌为GeobactersulfurreducensNIF1,于2021年1月1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No:61427。该电活性固氮菌兼具完整的固氮基因簇和较强的固氮能力,能够广泛用于污水处理、生物堆肥、生物发电和土壤治理方面,尤其是对于低氮废水,具有极好的净化效果,TOC去除率可达89%。而且基于其构建的生物反应器在净化废水的同时,还能将其能源化,得到稳定且持续的电能,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60.一种对鞘翅目害虫具有杀虫活性的昆虫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011213290.X

第一完成人:吴松青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对鞘翅目害虫具有杀虫活性的昆虫假单胞菌(Pseudomonasentomophila)及其应用。该昆虫假单胞菌命名为CSHH2。该菌株分离于马尾松韧皮部,属于植物内生菌。其对鞘翅目害虫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尤其是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ferrugineus)、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能够产生毒力。该菌是一种昆虫病原菌,其在微生物制剂、生物农药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61.一种高品质冷冻调理虾仁的加工方法

专利号:CN201910182331.4

第一完成人:曾红亮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品质冷冻调理虾仁的加工方法,包括间歇微波对流解冻,碱性电解水浸渍,超声辅助变压滚揉,超声辅助浸渍冻结,最终得到高品质的冷冻调理虾仁。本发明采用间歇微波对流解冻技术,加快虾仁解冻、减少汁液的流失;采用碱性电解水浸渍,提高虾肉的pH值,远离蛋白质等电点,螯合肉中的金属离子使蛋白质结构松驰增加肉的离子强度;采用超声辅助变压滚揉技术,能够加速肉制品的腌制速率、加快肌原纤维的断裂、改善产品的嫩度,变压使肉块交替处于压迫和疏张状态,造成肉组织呈现一种呼吸模式;采用超声辅助浸渍冻结技术,可加速调理虾仁产品的冻结。本发明的加工过程不涉及有机溶剂,绿色无污染,能显著提高冷冻调理虾仁的品质。

62.一种基于多次发酵提高羊肉嫩度的方法

专利号:CN201811260172.7

第一完成人:卢旭

简介: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和微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次发酵提高羊肉嫩度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羊肉经配料腌制处理;S2:将嫩化剂注射至S1处理好的羊肉内;S3:将S2处理好的羊肉真空滚揉处理;S4:采用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对S3处理好的羊肉分别进行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S5:将S4处理好的羊肉拉伸压缩处理;S6:将S5处理好的羊肉于95~100℃下蒸煮8~10min。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提高煮熟羊肉质构上的嫩度,嫩滑多汁又不影响羊肉原有风味,减少蒸煮损失率,有效解决羊肉质变硬的问题。

63.水稻基因OsFd2及其在水稻抗稻瘟病中的应用

专利号:CN202110347668.3

第一完成人:王莫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基因OsFd2及其抗稻瘟病的应用,本发明采用CRISPR/Cas9的方法对水稻基因OsFd2进行敲除,并通过过表达载体遗传转化方法进行突变体植株表型回补。分别对野生型、敲除突变体与过表达回补植株进行稻瘟病菌接种实验。结果显示,敲除OsFd2明显提高了水稻植株对稻瘟病菌的抗性,但产生苗期致死表型;而OsFd2过表达回补植株与突变体相比,生长恢复正常,表现为比野生型更感稻瘟病。上述结果表明,OsFd2为负调控水稻抗稻瘟病免疫的基因,也是水稻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关键基因。本发明内容为田间稻瘟病发生时通过诱导沉默方式提高水稻抗性提供一种内源基因靶标。

64.基于北斗和RFID的昆虫追踪系统及方法

专利号:CN202110464232.2

第一完成人:王静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和RFID的昆虫追踪系统及方法。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扫描采集林业害虫所带重量大约为0.48克的信号源,应用数学建模计算其相应的空间位置,使用RFID模块、Zigbee模块、北斗模块和NBIoT模块实现数据之间的通信,以基站为单位的组网部署模式实现在大范围内对林业害虫位置进行实时追踪以及飞行数据提取,实现林业害虫飞行轨迹的可视化展示。本发明不仅对揭示林业害虫传播森林病虫害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量同种林业害虫飞行数据的整合分析可以得到同类林业害虫的活动习性,还为其他昆虫飞行轨迹的自动监测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未来还可运用于对部分林业害虫藏匿窝穴进行定位并进行定点清除,达到清除病虫害目的。

65.COL1A1作为一种2型糖尿病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011561768.8

第一完成人:赵超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Col1a1蛋白作为识别2型糖尿病的生物标记物的应用。本发明实验发现:Col1a1蛋白在2型糖尿病的大鼠组的空肠中表达量显著小于浒苔寡糖和正常大鼠组的空肠中表达量。基于液相质谱的串联质量标签(TMT)表明Col1a1作为ECM通路中影响最大的蛋白质受体。本发明进一步通过荧光定量、蛋白免疫印迹检验Col1a1蛋白在转录和蛋白水平的变化,证明Col1a1蛋白将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新的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

66.一种磺胺二甲嘧啶共晶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910102302.2

第一完成人:潘晓鸿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磺胺二甲嘧啶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共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磺胺二甲嘧啶共晶制备方法,以磺胺二甲嘧啶为原料药,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前驱体;一个磺胺二甲嘧啶分子和一个对氨基苯甲酸分子组成共晶的基本单元,制备的药物共晶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所选的溶剂为丙酮,采用蒸发的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制备的磺胺二甲嘧啶共晶在水中溶解度为740mg/L,比磺胺二甲嘧啶原料药自身在水中的溶解度570mg/L,有很大的提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得到纯度高且水溶性好的共晶分子,可以在工业制药中推广。

67.封闭的负压好氧堆肥系统和堆肥方法

专利号:CN202011506450.X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的负压好氧堆肥系统和堆肥方法,涉及堆肥技术,本系统包括:堆肥反应器保温层、堆肥反应器内壁、反应器顶盖外壁、吸水保温层、有孔加热板、循环排气管、尾气排放管、尾气回流管、曝气管和抽风机;通过上述反应器的吸水保温层,可以吸附气体中的水分,同时基于循环排气管可以回收尾气,使得气体的热量保留在反应器之中,并且通过循环吸附,可以减少排除反应器的尾气的臭气,这些氨氮气体留在堆肥中可以增加肥料的营养。

68.翻耕滩涂采蛏车及其工作方法

专利号:CN201710395554.X

第一完成人:张翔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翻耕滩涂采蛏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前部设置有控制台,所述车架的后部设置有采蛏斗,所述车架的中部设置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吸管,所述吸管的入口朝向车架底部,所述吸管的出口朝向采蛏斗,所述吸管上设置有抽吸泵。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紧凑、合理,依水位地形变化调整升降台与吸管高度,做到适应各种地形的采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9.一种减少氧化亚氮排放的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011633091.4

第一完成人:廖汉鹏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堆肥过程中氧化亚氮排放的复合菌剂及其应用。该复合菌剂包含居海杆状菌(Marivirgatractuosa)、栖牙普雷沃菌(Prevotelladenticola)和瘤胃脱硫肠状菌(Desulfotomaculumruminis)。本发明中的三株菌协同作用,能够更高效的将温室气体氧化亚氮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对氧化氧氮的减排最高达到了402μg/kg。通过这些菌剂的添加,来有效控制堆肥过程氧化亚氮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70.一种滩涂多功能采蛏车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号:CN201710395381.1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滩涂多功能采蛏车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可在滩涂中行走的车辆,所述车辆的前端铰接有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实现绕铰接点转动的采蛏铲,车辆中部设置有进水端可升降的吸管,所述吸管上设置有隔膜泵,吸管的另一端与采蛏铲相连接,所述车辆的后端还设置有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用于实现高度调节的采蛏斗。不仅结构紧凑,而且方便用于蛏类采收,使用方法简便。

71.一种电活性固氮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专利号:CN202110620374.3

第一完成人:刘星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活性固氮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电活性固氮菌剂中含有电活性固氮菌GeobactersulfurreducensNIF1。GeobactersulfurreducensNIF1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GDMCCNo.61427。本发明中的电活性固氮菌剂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固氮酶活及土壤中的总氮含量,从而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而且本发明中的电活性固氮菌剂,制备方法简单,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稻田土壤,具有广泛的农业适用性。

72.一种多功能浅海滩涂采贝车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号:CN201710395339.X

第一完成人:任金波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浅海滩涂采贝车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用于在浅海滩涂中行驶的车辆,所述车辆前侧铰接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用于采收浅海滩涂中贝类的采贝铲,车辆上设置有用于冲洗采贝铲中贝类的清洗装置,车辆的后部设置有集贝斗,车辆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海底涂泥连同贝类抽至集贝斗内的泵吸机构,所述集贝斗的底部后部设置有用于滩涂泥排出的网孔。该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可以适应滩涂各类贝类的采捕,使用方便。

73.一种临时紧固件及其自动化装配机械手

专利号:CN202011461314.3

第一完成人:孙珍军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临时紧固件及其自动化装配机械手,该临时紧固件的壳体的内部设有轴肩,轴肩与精制内六角螺钉的螺钉头之间设有弹性元件;该机械手包括位置调整机构、姿态调整臂、送具机构、拧紧机构及夹持手爪,姿态调整臂与位置调整机构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夹持手爪安装在姿态调整臂的下端;送具机构包含扳手支撑组件、内六角扳手、摄像单元及双曲柄机构,扳手支撑组件与姿态调整臂之间经双曲柄机构连接,扳手支撑组件内设有检测内六角扳手沿轴向的移动量的检测单元;拧紧机构用于驱动内六角扳手转动。本发明可自主完成临时紧固件的抓取、安装与拆卸以及安装过程的预紧力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使用临时紧固件装配的自动化程度,和提高装配质量。

74.用于消化道内窥镜诊疗的胶囊机器人腿部装置

专利号:CN202010774052.X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消化道内窥镜诊疗的胶囊机器人腿部装置;包括在腿式胶囊机器人相邻腿的伸出端设置拉伸弹簧对一组伸出腿进行连接,在一组腿中两个靠机器人内部机构直驱的主动腿之间设置非直驱而靠弹簧力伸展的从动腿来简化腿部驱动机构的结构;在机器人腿部已经伸展、弹簧被拉伸的状态下,可以在减少对肠道的伤害基础上更好的扩充肠道以便于定点停留时的疾病检查;在机器人腿部已经伸展、弹簧被拉伸的状态下,配合径向磁化的磁性外壳受外部磁力驱动的旋转动作来与弹簧接触的肠壁进行摩擦刮蹭,从而收集部分肠液或组织病灶等于弹簧内,待腿部收缩、弹簧收紧而将弹簧内存储物质封在弹簧内,从而实现活检采样。

75.一种利用与RNAi工程菌混配提高Bt杀虫活性的方法

专利号:CN202010626736.5

简介: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与RNAi工程菌混配提高Bt杀虫活性的方法,选取能够干扰小菜蛾精氨酸激酶基因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工程菌8010AKi和BMB171AKi,将工程菌分别与苏云金芽孢杆菌8010按比例混合后,喂饲小菜蛾。试验表明当8010与8010AKi以9:1的比例,与BMB171AKi以7:3的比例混合喂饲小菜蛾,均能显著提高苏云金芽孢杆菌8010对小菜蛾的致死率,小菜蛾的死亡率分别达到了68.9%和73.1%,说明按一定比例的混配确实能提高Bt的杀虫活性,这为今后应用Bt生物农药制剂拓展了方向,同时也为应用RNAi工程菌提供了新思路。

76.一种预测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

专利号:CN201911302100.9

77.一种长时稳定的聚合物修饰表面的方法

专利号:CN202110720190.4

第一完成人:吴淑一

78.一种改性竹纤维增强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110603486.8

简介:本发明属于纤维增强加气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竹纤维增强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采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竹纤维进行改性,制得的的改性竹纤维增强加气混凝土对环境友好,具有很好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推广应用前景巨大。

79.基于室外影像多时空融合的降水强度监测方法及系统

专利号:CN202110843024.3

第一完成人:林志玮

80.一种自动识别与预测雨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专利号:CN202010893765.8

简介:本发明涉及降水观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识别与预测雨量的方法及其装置,自动识别与预测雨量的方法,包括:1)获取一地点的历史降雨图像数据及当时的时降雨量,根据时降雨量大小,赋予对应降雨图像雨量等级标签;2)对获取的历史降雨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历史降雨图像数据进行雨量大小的预测与识别训练,训练得到的分类结果与对应的标签进行比对,计算误差;3)根据误差进行反向计算,更新模型参数,提高识别正确率;4)重复进行2)和3)两步,直到模型拟合,保存模型;5)获取同一地点当前环境下的降雨降雨图像数据,根据经历史降雨图像数据训练后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当前降雨图像数据进行雨量大小的识别与预测。

81.GmPIN1基因突变调控大豆结瘤和密植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011261356.2

第一完成人:陈栩

82.一种表面羟基化聚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011162241.8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羟基化聚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所用未改性树脂为大粒径聚苯乙烯树脂,改性用的单体为4氯苯酚。首先利用二氯甲烷溶胀聚苯乙烯树脂微球,之后依次用四氢呋喃、超纯水、无水乙醇和甲醇洗滤数次,最后真空干燥;然后将预处理过的树脂与4氯苯酚进行傅克反应,获得羟基化的聚苯乙烯树脂微球。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聚苯乙烯树脂微球表面接枝羟基时反应过程复杂和不稳定、表面羟基聚合度低和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83.一种链式启动缓冲机构

专利号:CN201911255294.1

简介:本发明涉及链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链式启动缓冲机构,包括被动链轮、主动链轮、用于驱动主动链轮转动的电机及缠绕于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之间的链条;还包括缓冲器,所述缓冲器设于被动链轮、主动链轮之间;上述缓冲器包括:壳体,其内壁的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槽;导向块,其上下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导向槽内;第一过渡链轮与齿轮,分别转动连接于导向块前端面的左右两侧;第二过渡链轮,同轴固定安装于齿轮的前端面上;齿条,设于壳体的内侧底部并与齿轮相啮合;弹簧,一端设于导向块的左侧壁上,另一端固定于壳体上,用于推动导向块进行复位;上述第一过渡链轮与第二过渡链轮分别与两侧链条相啮合。

84.可溯源辐射式摇蜜机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号:CN201710219229.8

第一完成人:付中民

简介: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可溯源辐射式摇蜜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摇蜜机底座、支架及设置于支架中部由驱动装置驱动的转轴,所述转轴沿径向方向分散设置有用于放置蜜脾的蜜脾盒,所述转轴上还有用于蜜脾盒安装的支撑杆或圆环,所述蜜脾盒底部封闭且设置有以供蜂蜜流出的流蜜口,所述流蜜口处设有启闭阀。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由于蜂蜜分离时仍然处于蜜脾盒内蜜脾的蜂蜜能单独分离出来,单独标记,以利于蜂蜜生产溯源体系的建立,此外蜜脾盒内设置有过滤装置,使得生产出来的蜂蜜更加的纯净,减轻蜂蜜在工厂加工过程中对蜂蜜中营养物质的破坏,保证了蜂蜜的品质。

85.一种基于金纳米花技术检测铅残留的检测试纸

专利号:CN202011398272.3

第一完成人:贾坤志

86.一种判别植物性食物寒热性质程度的方法

专利号:CN202011129815.1

第一完成人:曾绍校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别植物性食物寒热性质程度的方法,本发明基于中医理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食用寒凉的食物可以清热解暑,提高机体耐热性的原理,以雌性果蝇为动物模型,将待测植物性食物及其成分饲喂果蝇后,测定雌性果蝇在热暴露后热应激蛋白基因(HSF70)的表达量,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从而对植物性食物寒热性质的程度进行定量判别。由于果蝇个体小、生物学反应灵敏,对寒热“药性”弱的食物较为敏感,因此将其作测定对象。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茶叶等植物性食物及其成分,可用于凉茶、消暑食品、运动饮料等配方的研发和产品品质的验证。

87.可溯源弦式摇蜜机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号:CN201710219228.3

第一完成人:陈大福

简介: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可溯源弦式摇蜜机使用方法,包括摇蜜机底座、支架及设置于支架中部由驱动装置驱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下两端沿径向设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的蜜脾盒承架,相邻蜜脾盒承架外侧端之间固定有用于放置蜜脾的蜜脾盒,所述蜜脾盒底部封闭且设置有以供蜂蜜流出的流蜜口,所述流蜜口处设有启闭阀。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由于蜂蜜分离时仍然处于蜜脾盒内蜜脾的蜂蜜能单独分离出来,单独标记,以利于蜂蜜生产溯源体系的建立,此外蜜脾盒内设置有过滤装置,使得生产出来的蜂蜜更加的纯净,减轻蜂蜜在工厂加工过程中对蜂蜜中营养物质的破坏,保证了蜂蜜的品质。

88.一种以蔬菜废弃物为原料制备Bt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方法

专利号:CN201910102087.6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蔬菜废弃物为原料制备Bt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方法,制备方法包括选择蔬菜废弃物、灭菌、配制发酵培养基、优化发酵条件。本发明以四季豆汁液和白菜汁液的重量比为2∶1混合后,作为苏云金芽胞杆菌发酵培养基的原料,通过添加氮源和碳源、单因素试验筛选合适的碳源、氮源添加物和最佳的金属离子,并且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添加物的最佳浓度组合,确定可溶性淀粉(6g/L)、黄豆饼粉(6g/L)、Al3+(0.4g/L)、Fe2+(0.4g/L)作为最适外源添加物。优化发酵条件为:pH(7.0)、温度(35℃)、通气量(80mL/250mL装量),同时,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制备的Bt菌株的杀虫效果良好。

89.一种特异性鉴别银耳菌株的SCAR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CN201911157587.6

第一完成人:孙淑静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异性鉴定银耳菌株的SCAR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和应用,SCAR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或与SEQIDNO:1所示序列中前后两端30bp内的中间序列一致,或与SEQIDNO:1所示序列中前后两端30bp内的中间序列相似度达99%以上。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SCAR分子标记设计的引物,利用该SCAR分子标记和引物可对不同银耳品种进行鉴定,能快速有效的鉴定出银耳TWW01AX菌株,其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特异性强等优点。

90.一种高效回收处理松材线虫病疫木的方法

专利号:CN202010724326.4

91.一种高雾度高透光率柔性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1910355592.1

第一完成人:曹石林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雾度高透光率柔性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天然高分子领域,也属化学、环境工程领域。先制备TEMPO氧化纤维素,然后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氧化纤维素悬浮液,再用超声波处理悬浮液,并采用旋转蒸发去除悬浮液中的部分水分,最后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得到高雾度高透光率柔性纤维素膜。该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易操作等特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直接用于工业生产,提高纤维素膜的光学性能即透光率和雾度,且制备的纤维素膜的表面平整度高,具有质轻、价格低廉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光电基底材料。

92.一种融合多元数据的沥青路面车辙三维尺寸自动检测及定位方法

专利号:CN201910897749.3

第一完成人:罗文婷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多元数据的沥青路面车辙三维尺寸自动检测及定位方法,将多元数据,进行匹配融合。针对路面车辙三维尺寸的自动检测,首先通过噪声剔除、坡度校正对横剖线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提出一种通过建立路面未形变轴来定位车辙特征点的方法;最后根据确定的车辙谷底点及边缘点,测量车辙的宽度、最大深度、车辙壁坡度,以及凹陷面积。针对路面车辙的自动定位,首先通过路面二维图像,进行车道边缘线的识别,并结合识别的车道边缘线定位车道中心线;然后以车道中心线为参照,测量左右车辙谷底点的位于车道内的位置;最后测量左右车辙中心相对车道中心的偏移量。本发明为路面车辙检测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

93.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及U-V视差算法的道路行人自动识别定位方法

专利号:CN202010336272.4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及UV视差算法的道路行人自动识别定位方法,通过双目道路智能感知系统采集道路前景双目图像,采用RetinaNet深度学习算法训练目标行人识别模型;基于深度学习识别结果,采用半全局块匹配(SemiGlobalBlockMatching,SGBM)算法实现行人道路前景双目图像的视差计算;基于计算得出的视差图,分别统计UV方向的视差值,根据双目立体相机成像原理获得目标行人的三维坐标,最终实现道路行人的定位。本发明可以实现道路行人的检测,辅助驾驶员对行驶车辆前方的行人距离判断,提高驾驶车辆在交通环境下的行驶安全性。

94.基于道路前景图像的路面病害目标检测与实例分割方法

专利号:CN202010324404.1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道路前景图像的路面病害目标检测与实例分割方法。通过双目相机采集道路前景图像并获取图像景深信息;然后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分析最佳的锚框(Anchors)尺寸,并调整模型参数以使得MaskRCNN模型精准稳定的对路面病害进行目标识别;制定目标重叠过滤策略,将重复检测的目标进行过滤;最后,根据预测框的四个顶点进行坐标系转换,并结合深度图像信息获取病害的真实面积,从而自动生成路面病害明细表。本发明可以实现路面病害在原图中的定位及轮廓实例分割,通过两个分支(maskbranch)并行识别,将最终得到的结果融合到一张图像中,大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为道路养护部门的检测作业,安全性评价及养护决策提供一定的辅助支撑。

95.一种满金星竹钮扣的加工方法

专利号:CN202010070872.0

第一完成人:黄晓东

简介:本发明一种满金星竹钮扣的加工方法,挑选新挖的早圆竹竹兜,经去除杂质、清洗晾干后送入干燥窑干燥,剪去竹兜根须,将根须端头截平磨光;确定适合加工竹钮扣的竹兜部位,用横截锯截断;利用台式砂轮机将竹兜盘的两端面磨光后,配制磨光砂,倒入磨光机磨光,期间倒入200g茶子油,直至竹兜盘两表面及四周光滑圆润为止;取出竹兜盘,清洗晾干后,确定竹兜盘的圆心和4个打孔点,钻通孔,制成竹钮扣坯料;取出愚人金矿石,粉碎后按比例配制金粉漆,涂刷在竹钮扣坯料两表面,晾干后,制成满金星竹钮扣。本发明方法生产出的满金星竹钮扣美观大方,能够广泛用于服装、玩具、鞋帽和工艺品使用,本发明方法使早圆竹竹兜变废为宝,给山区竹兜利用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96.一种促进铁皮石斛提前开花的分子方法

专利号:CN201910310847.2

第一完成人:郑婕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铁皮石斛提前开花的分子方法。该方法以铁皮石斛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瞬时表达外源早花基因;包括以下步骤:(1)幼嫩茎段采集及消毒,(2)预培养,(3)农杆菌侵染及共培养,(4)不定芽培养,(5)生根培养,(6)壮苗生根和炼苗移栽,(7)植株开花情况观察。该方法铁皮石斛再生植株的获取途径不经过原球茎阶段,缩短了培养周期;预培养时拨去了膜质叶鞘有助于农杆菌的侵染,使铁皮石斛童期缩短,提前开花,开花率显著增高。

97.一种结构稳定的纤维素平板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010438257.0

第一完成人:汪东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稳定的纤维素平板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是以再生纤维素膜作为支撑层,将其浸没于多巴胺溶液中进行表面修饰,再将表面修饰的再生纤维素膜先后放入哌嗪水溶液、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中进行反应,而在膜表面形成聚酰胺活性层。其中,通过多巴胺的使用,增大了基膜与聚酰胺活性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支撑层与活性层之间紧密结合,而使所制备的纳滤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98.一种抗菌的纤维素平板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011233172.5

简介: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的纤维素平板纳滤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分离膜上引入抗菌试剂壳聚糖以及亲水性试剂二氧化钛,在膜表面上形成一层酥松的抗污染层,增加了水通过的通道,以改善膜的水通量。此外,二氧化钛作为无机抗菌性增大了分离膜的抗菌性能,所制备的分离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

99.一种桂树剥皮设备

专利号:CN202110596596.6

第一完成人:陈仕国

简介:一种桂树剥皮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的前侧设置有桂树转动装置,所述机架顶部的后侧设置有剥皮装置,所述桂树转动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桂树承托装置。本发明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桂树承托装置实现桂树的固定,并设置有剥皮刀可以自适应调节的剥皮装置适应不同尺寸的桂树,直接将桂皮从桂树上剥下。

100.一种莲子活性多糖、莲子活性物质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CN202010502608.X

简介:本发明涉及莲子活性物质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莲子活性多糖、莲子活性物质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将莲子依次经过内肽酶和端肽酶复合酶的第一次酶解和胰蛋白酶的第二次酶解,酶解后过滤得到酶解液;将酶解液经过一次以上离心醇析得到莲子活性物质。其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和较低的成本将糖蛋白分离出莲子多糖和莲子蛋白,并保持其活性,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产业化发展;莲子活性物质,其包括高活性和高纯度的莲子多糖和莲子蛋白,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菌以及益生元功能;可以在益生元及抗氧化制品中应用。

101.一种纤维素/N-异丙基丙烯酰胺药物可控释放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910319277.3

第一完成人:卢贝丽

简介:本发明属于纤维素水凝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素/N异丙基丙烯酰胺药物可控释放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将多巴胺添加到纤维素溶液中,对纤维素表面进行改性,可使其包裹到纤维素大分子骨架上,使纤维素不仅起到机械力增强作用,同时还具有光响应的特性。与此同时,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分散到改性过的纤维素溶液中,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形成水凝胶,从而赋予该纤维素水凝胶具有近红外响应性同时也具有温敏性。该纳米复合水凝胶在药物智能控制释放材料和生物医用领域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102.一种莲子泥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810917384.1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莲子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经气流超微粉碎机粉碎得到银耳超微全粉与蒸馏水混合后自然溶胀再水浴加热,得到银耳凝胶液;将新鲜莲子被切下的呈乳头状的深棕色突起烫漂后进行蒸煮,然后加入护色剂进行打浆,再加入柠檬酸调节至浆液的pH值为4.0~5.5继续打浆,再加入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将酶解后的莲子浆与蒸馏水混合后,依次进行微波加热处理和胶体磨处理,得到莲子乳;向莲子乳中边搅拌边依次加入奶粉、色拉油、白砂糖、食用盐、银耳凝胶液、乳化剂和稳定剂得混合料,接着将混合料进行喷雾干燥;其中银耳凝胶液的添加量为莲子乳的10~30wt%。本发明的制得的莲子泥能用冷水冲泡且溶解性好。

103.一种以杉木子叶为外植体的高效再生方法

专利号:CN201910209086.1

第一完成人:丁文沙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杉木子叶为外植体的高效再生方法,其包括播种、消毒、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炼苗的步骤,其具体是利用含有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提供外植体在生根壮苗期间所需的因子,以提供良好的生根条件,促进苗健康茁壮,获得杉木的再生苗。其培养方法取材方便,成本低、操作简单,并具有扩繁速度快、繁殖系数高的特点,可为杉木遗传转化体系提供高效再生体系。

104.OsELF4基因在控制水稻抽穗期中的应用

专利号:CN202011530075.2

简介:本发明提供OsELF4基因在控制水稻抽穗期中的应用。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点敲除OsELF4基因,使该基因的功能完全丧失,获得了一种长日照条件延期抽穗的水稻种质。所述的OsELF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2所示。本发明制备的水稻生育期种质,其抽穗期在长日照条件下推迟、产量增加,但短日照对其无明显影响、产量稳定。因此,该种质应用于水稻育种,能明显延长单季中稻的生育期,显著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生产效率,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05.一种莲瓣兰单性品种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快速繁殖方法

专利号:CN201910310848.7

第一完成人:马晓开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莲瓣兰单性品种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快速繁殖方法,属于兰花珍稀品种的选育和扩繁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检测筛选野外发现的雌雄性别的单性莲瓣兰个体,获得雌雄单性莲瓣兰株系。针对莲瓣兰单性品种种子匮乏,利用人工杂交构建雌株×雄株;雌株×两性株;两性株×雄株三个组合的F1代群体,获得莲瓣兰单性杂交品种的候选种子库和候选荚果。结合兰花选育技术对子代进行组培扩繁,建立单性莲瓣兰品种的快繁体系,并针对莲瓣兰单性品种种子萌发和生根难的技术瓶颈,设计准确合理的诱导培养基。该方法大大缩短了莲瓣兰单性品种的育种周期,对于发现和选育出新的莲瓣兰单性品种有重要科研和市场价值意义。

106.一种基于生长模型的温室植物水肥机调肥参数计算方法

专利号:CN201810517643.1

第一完成人:邹腾跃

107.一种基于时空关联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方法

专利号:CN202110258276.X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时空关联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方法,包括步骤:初始化采样,在t0时刻进行全网的全部团扫描,并计算得出相应的阈值dt0thr;在采样时刻t0+1采集需求位置所属团的极差值dIt0+1,并将其与阈值dt0thr相比较;若需求位置所属团的极差值小于阈值则利用前1时刻,即t0时刻的置信度值计算得到团的置信度加权值,作为节点的最后采样汇报值,接着进入下一采样时刻;若极差大于阈值,则对中心节点的置信度进行削减,并进行回溯加成削减,按新生成的t0+1时刻的置信度值计算得到团的置信度加权值,作为节点的最后采样汇报值,接着进行下一采样时刻。本发明能够获取更加准确的融合结果。

108.割手密反转录转座子序列及其鉴定方法

专利号:CN201910479046.9

第一完成人:王凯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割手密反转录转座子序列及其鉴定方法,利用割手密和热带种基因组数据聚类分析,筛选出4条割手密反转录转座子序列,根据该序列分别设计引物扩增获得其全长序列,然后制备成探针,在割手密和热带种的中期染色体上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鉴定,结果显示,这4条反转录转座子序列均仅在割手密染色体上产生清晰明亮的信号,本发明的反转录转座子序列可直接用于特异识别割手密染色体,为甘蔗栽培品种中割手密血缘鉴定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也将为甘蔗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基础。

109.一种数字光处理3D打印棕榈油基热塑性弹性体

专利号:CN202010733542.5

简介: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弹性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光处理3D打印棕榈油基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以生物质资源棕榈油为原料,合成棕榈油脂肪酸丙烯酰胺乙酯,并将其与丙烯酸共混,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通过数字光处理3D打印技术制备环境友好棕榈油基热塑性弹性体。本发明制备的棕榈油基热塑性弹性体环境友好,且具有很好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断裂伸长率。

110.一种棕榈油基水下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110876567.5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棕榈油基水下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胶黏剂技术领域。以棕榈油为原料,合成棕榈油脂肪酸丙烯酰胺乙酯,并将其与丙烯酸异冰片酯共混,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通过405nm紫外光光固化技术制得棕榈油基水下胶黏剂。本发明制备的棕榈油基水下胶黏剂环境友好,且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拉伸断裂伸长率和水下胶结强度。

111.一种古香樟树龄预测方法

专利号:CN202010985665.8

简介:本发明属于古树年龄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古香樟树龄的预测方法,能够实现古树年龄的准确预测。查阅资料获得古香樟树龄,测定古香樟树体生长、新叶解剖结构和新叶生理三个层次共19个指标数据,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响应古香樟树龄效应最显著的指标。利用这些最显著的指标建立预测古香樟树龄的预测模型,运用该模型能为古香樟保护和复壮提供帮助。

112.植物TMK家族基因及其抗非生物胁迫功能的应用

专利号:CN202010919990.4

第一完成人:徐通达

简介:本发明提供植物TMK家族基因及其抗非生物胁迫功能的应用,所述TMK家族基因为拟南芥TMK1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所示。本发明通过对tmk突变体在低温、高温胁迫条件下的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和功能鉴定,发现拟南芥TMK1基因可以提高植物对低温、高温胁迫的耐受,增加其在胁迫条件下的存活率。

113.植物TMK1基因及其抗核盘菌的应用

专利号:CN202010920263.X

简介:本发明提供的是植物TMK1基因及其抗核盘菌的应用,所述基因为拟南芥TMK1基因,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其编码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TMK1基因在植物响应核盘菌侵染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为培育抗病植物新品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14.一种无铬和甲醛胶黏剂鞣制皮革的方法

专利号:CN202110417818.3

第一完成人:陈奶荣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铬和甲醛胶黏剂鞣制皮革的方法,属于皮革鞣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皮革用季铵盐阳离子树脂胶黏剂初鞣和复鞣,经过干燥后,皮革性能优良,可媲美传统的铬类及甲醛类皮革鞣剂。该方法解决了皮革鞣制行业使用铬类和甲醛类鞣剂,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的缺点;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有巨大的产业化应用价值;应用前景广阔。

115.一种适用于香灰菌生物发酵合成2-苯乙醇的培养基

专利号:CN202011414356.1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香灰菌生物发酵合成2苯乙醇的培养基。本配方为每1000mL水中含有马铃薯200~800g,L苯丙氨酸2~8g,麦芽糖20~100g,硫酸镁0.1~0.4g,pH值自然,各成分均溶解121℃灭菌20min即可使用。采用本培养基香灰菌合成2苯乙醇的产量高,本培养基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工厂化。

116.AtZHD8基因在促进植物根组织变为绿色茎状组织中的应用

专利号:CN202010984825.7

第一完成人:王文斐

117.一种收集纤维素降解菌菌体的方法

专利号:CN202010654253.6

第一完成人:石振华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收集纤维素降解菌菌体的方法,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步骤是:首先利用LB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纤维素降解细菌;通过离心去除培养基,用无菌水将菌体吹吸均匀后作为接种液;无菌滤纸片蘸取菌液后平铺于CMC固体培养板上,37℃培养72h;通过收集滤纸片即可得用于检测纤维素降解细菌纤维素酶活性所需样品。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省时且可靠,在对纤维素降解菌纤维素酶活性表征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18.钢丝绳绳扣短插方法

专利号:CN202010111383.5

第一完成人:巫志龙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钢丝绳绳扣短插方法,其特征在于:6×19纤维芯普通钢丝绳绳扣短插方法和步骤如下:(1)根据实际需要,截取一段钢丝绳,(2)将散开的两半绳股交叉成环扣状,(3)首先开始正面插接,在分叉处,选择主绳上紧靠的左右两边各一股用插索刀穿过去,选择正面散开的三股绳股,(4)穿插完正面的第一个“半刀”后,翻转一面,(5)后续,按“第一刀”的插接方法和步骤,依次插接完成剩余的“三刀”,本发明钢丝绳绳扣短插方法设计合理,有利于简化制作绳扣的工艺步骤,提高制作效率;同时无需额外配件,制作成本低。

119.AtZHD8基因在促进植物根毛数量和长度增长中的应用

专利号:CN202010986861.7

120.一种天然肉制品抗氧化护色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专利号:CN202110073456.0

第一完成人:胡嘉淼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然肉制品抗氧化护色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天然肉制品抗氧化护色剂的组成成分为经分离纯化后获得的带鱼鱼肉抗氧化肽,氨基酸序列经鉴定为AspLeuTyrAlaAsnThrValLeuSerGlyGlyThrThrMetTyrProGlyIleAlaAspArg。将天然肉制品抗氧化护色剂涂抹于肉品表面时,能够明显的抑制贮藏过程中肉品的脂质氧化和颜色劣变,是极具开发及应用潜力的抗氧化活性物质。

121.基于先进邻域拓扑一致性的鲁棒特征匹配的图像匹配方法

专利号:CN202010806097.0

第一完成人:杨长才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先进邻域拓扑一致性的鲁棒特征匹配的图像匹配方法。该方法根据贝叶斯原理,建立匹配图像A与B之间的引导匹配策略模型、建立图像A与B中所在邻域内向量长度比及其夹角之间的软指派表达式并依据邻域拓扑加权一致性进行平滑性判断以及根据两幅图像中所选择的向量的长度比和其夹角以及多尺度K邻域的方法构造寻求最小代价的数学模型。本发明的图像匹配方法在精度、召回和F值这三个指标方面表现较好,因此本发明图像匹配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三维重建和快速地实现无人机遥感图像的拼接等领域中。

122.一种甘蔗汁低温灭菌方法

专利号:CN201910766127.7

第一完成人:王璐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汁低温灭菌方法,其具体是将新鲜甘蔗汁经超滤、护色、充氮灌装后,置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设备的反应釜中进行低温等离子灭菌处理,再进行冷藏。本发明在采用低温等离子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超滤和护色技术,能够获得澄清透明、颜色鲜亮的甘蔗汁产品,且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甘蔗汁的原始风味,抑制了营养物质流失,所得产品货架期长。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的杀菌,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绿色健康等优点,市场应用前景良好,对延长甘蔗产业链、提高蔗农经济收入有重要意义。

123.一种秀丽隐杆线虫高糖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专利号:CN202011561815.9

124.一种聚环氧棕榈油/聚乳酸共混树脂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010405149.3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环氧棕榈油/聚乳酸共混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是采用三氟化硼乙胺络合物为阳离子引发剂诱导环氧棕榈油自聚,并通过原料混合、双螺杆混炼、冷却、切割成粒、挤出成型,制得聚环氧棕榈油/聚乳酸共混树脂。本发明制备的聚环氧棕榈油/聚乳酸共混树脂具有很好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韧性,且保留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

125.一种采用共生菌剂的蝴蝶兰单芽繁殖方法

专利号:CN202010474528.8

第一完成人:兰思仁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蝴蝶兰单芽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春季生长健壮的、饱满带腋芽的花梗茎段为外植体并进行消毒处理;S2,将带腋芽外植体切成长1.5cm接到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腋芽诱导;S3,待步骤S2中腋芽长至2cm时,将芽苗切下转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S4,当增殖培养芽苗>2cm,长至34片叶时,去除小于2cm的弱苗、无效苗,选择>2cm的苗进行壮苗生根培养;S5,将培养瓶苗移到2530℃温度条件下炼苗1015天,之后便可将带根的苗从培养瓶中取出,用流动自来水把根部附着的残留培养基洗干净并晾干到不滴水为止,然后移栽入事先配制混合好的基质中并压实,栽后第一次要浇透水,之后隔46天浇水。该方法的繁殖周期短,苗壮,适应性强,品质好。

126.一种大黄鱼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重组蛋白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011195277.6

127.一种利用微波真空处理提高酿造酱油鲜度的方法

专利号:CN201910969462.7

第一完成人:田玉庭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真空处理提高酿造酱油鲜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豆粕的常压润水处理、微波真空处理、混料调湿、制作成曲、大罐发酵的步骤,其具体是对润水后的豆粕采用三段式微波真空处理,配以麸皮、古田红曲粉混料,并用米曲霉沪酿3.042为主的曲精控温控湿进行制曲工艺,在玻璃纤维材料发酵罐中以高盐稀态发酵方法进行露天发酵。本发明方法可稳定控制原料蛋白质变性,提高原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和氨基酸生成率,经济效益显著;且所得酿造酱油风味醇厚、口感鲜甜、色泽明亮,氨基酸含量高。

128.全自动育苗容器成型及基质装填设备与生产工艺

专利号:CN201711162998.5

第一完成人:高锐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育苗容器成型及基质装填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以承放基质的料斗,所述料斗与用以输送基质的上料管相连接,所述上料管上设置有气动送料器,所述上料管外设置有用以将平面状的包装膜卷成筒状的育苗袋的育苗袋成型器,基质与育苗袋在所述上料管的出口处复合形成育苗容器,所述上料管的前方设置有育苗容器进给机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全自动育苗容器成型及基质装填设备的工作方法。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从而有利于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量。

129.一种可延长猪精液常温存活期的稀释液制剂

专利号:CN202110607911.0

第一完成人:蓝群

130.浅海滩涂采蛏车及其工作方法

专利号:CN201710395837.4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浅海滩涂采蛏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前部设置有控制台,所述车架的后部设置有采蛏斗,所述车架的中部设置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吸管,所述吸管的入口朝向车架底部,所述吸管的出口朝向采蛏斗,所述吸管上设置有抽吸泵,所述车架的下方设置有前底盘与后底盘,所述前底盘与后底盘之间经前后转向连杆与铰链相连接,所述前后转向连杆与铰链设置在前底盘与后底盘的中轴线上,所述前后转向连杆与铰链的旁侧设置有连接前底盘与后底盘并控制转向的转向液压缸;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浅海滩涂采蛏车的工作方法。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紧凑、合理,依水位地形变化调整升降台与吸管高度,做到适应各种地形的采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31.一种优良番茄品种离体培养及微芽嫁接方法

专利号:CN201810648394.X

简介: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良番茄品种茎段离体培养及微芽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选育的具有优良品质番茄品种通过茎段离体诱导、增殖培养获得的有效苗;(2)将具有抗土传病害的番茄砧木品种的种子经诱导培养得到获得无菌砧木苗;(3)将有效苗嫁接在瓶内砧木上,经过培养后,得到生长稳定的嫁接苗,经710d自然光炼苗后,移栽温室穴盘2030d后,可移栽到田间定植。移栽到田间定植。该培养方法成本低,番茄产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强,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132.利用SNP标记KZ288474.1_322717鉴别蜂群抗囊状幼虫病性状的方法

专利号:CN202110041660.4

第一完成人:苏松坤

133.一组梨果肉qRT-PCR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

专利号:CN202010067118.1

第一完成人:陈建清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组梨果肉qRTPCR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分别是RABF2b、ALFINlike1、BPS1和ICDH1,其中BPS1和ICDH1可作为最优内参基因组合用于梨果肉基因表达分析。本发明基于基因组和转录组筛选出的4个新内参在梨果肉发育过程中表达稳定度优于传统内参基因(Actin、EF1α、TUB、UBI、GAPDH和2618SrRNA);从4个新内参中开发了一对BPS1和ICDH1内参组合,用于梨果肉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均化效果最佳;4个新内参及所开发的一对BPS1和ICDH1内参组合可应用于广泛梨品种的果肉发育过程的基因表达研究。

134.杉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专利号:CN201811459796.1

第一完成人:顾连峰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杉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属于林木基因工程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杉木植株材料的培养;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重组病毒质粒载体的构建;农杆菌介导沉默载体侵染杉木植株;沉默效果结果验证。使用本发明可以根据植株表型的变化来探究目标基因的功能机制,该VIGS体系的建立对林木裸子植物功能基因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135.一组梨果皮qRT-PCR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

专利号:CN202010067122.8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组可用于广泛梨品种果皮发育过程、套袋和采后低温贮藏中基因表达分析的新内参,其中ACT6/7/8/9和NAP1可作为最优内参基因组合用于梨果皮基因表达分析。本发明基于基因组和转录组筛选出的5个新内参在梨果皮发育过程、套袋和采后低温贮藏处理中的表达稳定度优于传统内参基因(Actin、EF1α、TUB、UBI、GAPDH和2618SrRNA);从5个新内参中开发了一对ACT6/7/8/9和NAP1的内参组合,其用于广泛梨品种果皮发育过程、低温贮藏和套袋处理中的基因表达均化效果最佳;5个新内参及所开发的ACT6/7/8/9和NAP1内参基因组合可应用于广泛梨品种的果皮发育过程、套袋和采后低温贮藏处理的基因表达研究。

136.一组草莓果实qRT-PCR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

专利号:CN202010067127.0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组草莓果实qRTPCR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具体涉及9个可用于广泛草莓品种花托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分析的新内参基因,其中内参基因组合RPT6A和RPN5A可作为最优内参组合用于广泛草莓品种花托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分析。本发明基于基因组和转录组筛选出的9个新内参在草莓花托发育过程中表达稳定度优于目前使用的内参基因(2618SrRNA,Actin和GAPDH);从9个新内参中开发了一对RPT6A和RPN5A内参组合,用于草莓花托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均化效果最佳;9个新内参及所开发的RPT6A和RPN5A内参组合可应用于广泛草莓品种的花托发育过程的基因表达研究。

137.一种慢生型根瘤菌稳定红色荧光标记载体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010359538.7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慢生型根瘤菌稳定红色荧光标记载体及其应用。根瘤菌的荧光标记依赖于在细菌细胞内稳定存在,且高效表达荧光蛋白的载体。但是目前的根瘤菌标记方法存在荧光信号弱,表达质粒丢失等缺点。基于目前根瘤菌荧光标记存在的缺点。本申请构建了一个在慢生型根瘤菌Bradyrhizobiumelkanii内稳定存在,且荧光信号强的根瘤菌红色荧光表达的载体。可为可视化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相互作用,为深入研究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互作提供有效的方法与工具。

138.一种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110604770.7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对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改性,将获得的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与铜矿渣、骨料按一定质量份数进行均匀搅拌,注入模具成型,经高温固化、脱模养护,制得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透水混凝土,其具有很高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以及良好的透水性、抗冻性、耐磨性能。

139.一种检测细交链孢菌酮酸的核壳型金铂合金纳米免疫层析试纸

专利号:CN202011268776.3

第一完成人:汪世华

简介:本发明属于免疫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检测细交链孢菌酮酸的核壳型金铂合金纳米免疫层析试纸,所述检测细交链格孢菌酮酸的核壳型金铂合金纳米免疫层析试纸检测阈值(消除T线)为25ng/mL,视觉检测限(vLOD)为0.39ng/mL;与常规的胶体金试纸相比,检测阈值(消除T线)降低4倍,视觉检测限(vLOD)降低32倍。本发明提供一种细交链格孢菌酮酸的高灵敏快速检测方法。

140.一种氮磷硫共掺杂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910674311.9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磷硫共掺杂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低温条件下,植物原料浸渍于碱/硫脲溶液,与溶剂小分子发生作用,纤维素链被破坏,并溶解。同时,硫脲和氮磷有机化合物与植物原料中的酚羟基、甲氧基等活性基团发生化学交联,形成新的交联产物,促进杂原子的固定;交联产物与植物原料形成活性炭的骨架结构,提高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高温条件下,碱作为活化剂,进行刻蚀作用,促进活性炭造孔。本发明工艺简单、绿色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41.一种基于单克隆抗体检测细交链格孢菌酮酸的金纳米花快速检测试纸

专利号:CN202011268779.7

142.一种基于碱/尿素溶解体系的掺氮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910674408.X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碱/尿素溶解体系的掺氮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在低温碱/尿素溶解体系中加入植物原料,碱与水都能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在分子间和分子内形成新的氢键,使得纤维素溶解,同时加入富氮化合物,可以与植物原料内部的芳香烃基、脂肪烃基和羟甲基等基团产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状聚合物,有利于在活性炭材料表面原位形成稳定的结构氮,提高活性炭的氮掺杂量。同时在碱的活化作用下,热处理过程中植物原料和三维状聚合物形成活性炭的骨架结构,有利于提高活性炭产品的比表面积。因此,本发明可制得兼具“高比表面积”和“高掺氮量”的活性炭产品,并且该工艺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产品可再生的优点。

143.一种氮硫共掺杂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910674335.4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硫共掺杂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在低温条件下,碱/硫脲体系能溶解植物原料的纤维素,使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断裂,同时硫脲和含氮化合物进入到植物原料的内部,与植物原料的酚羟基、甲氧基、醚键等基团发生作用,形成交联物质,固定氮、硫原子,提高活性炭的掺杂。同时,交联物质有助于形成活性炭骨架结构,增加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本发明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有望成为高性能活性炭的新生产技术。

144.一种利用三聚氰胺废弃物制备氮掺杂颗粒活性炭的方法

专利号:CN201910674466.2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三聚氰胺废弃物制备氮掺杂颗粒活性炭的方法,碱/尿素体系溶解植物原料中的纤维素,形成粘结物质,促进塑化成型;同时碱作为制备活性炭的活化剂,对植物原料具有脱水、催化及侵蚀作用,得到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发达的活性炭。三聚氰胺废弃物进入到植物原料的孔隙内部,与植物原料中的甲氧基、酚羟基和脂肪烃基等活性基团发生化学交联,形成交联物,有利于原位生成含氮量高的颗粒活性炭。本发明是一种绿色、节能降耗和低碳环保的新技术。

145.一种资源化利用菌糠种植菌草改良黄河河套盐渍地的方法

专利号:CN202010889928.5

第一完成人:罗海凌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源化利用菌糠种植菌草改良黄河河套盐渍地的方法,其是以巨菌草、绿洲6号、沙芥、冰草、沙打旺、沙蒿、无芒稗为菌草品种,结合菌糠的特性,及积盐区、过渡区、风沙侵害区的土壤结构特点,通过物理改造和生物改良相结合,充分运用“农业废弃物再利用+生物技术干预”模式,建立的黄河河套盐渍地生态改良修复技术,其可快速改良土壤,恢复区域小生态,实现水盐动态平衡,实现对黄河河套盐渍地的综合、高效、可持续改良。

146.基于置信度加权的膝关节运动疲劳评估预测系统及方法

专利号:CN201911040603.3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置信度加权的膝关节运动疲劳评估预测方法,包括学习阶段和预测阶段,学习阶段包括:1)分别通过弯曲传感器、陀螺仪测量膝关节的弯曲度;通过足底压力传感器测得足底的压力负载;2)计算每个时刻的综合性负载累积值;3)以弯曲传感器和陀螺仪测得值的一致性定义置信度,计算并更新置信度值;4)当膝关节的最大弯曲度每减少一整数度时,计算当时的综合性负载累积值和标准化置信度值,并估算关节疲劳度;5)进行置信度加权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综合性负载与膝关节疲劳度之间的回归关系;进入预测阶段,通过监测综合性负载累积值,对膝关节的疲劳度进行预测。该系统及方法有利于对膝关节的运动疲劳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及预测。

147.一种同步实现塑料降解及重金属还原的生物光电化学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110979100.3

第一完成人:叶捷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实现塑料降解及重金属还原的生物光电化学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含有光敏剂和化能异养微生物。该试剂基于附着于化能异养菌细胞膜上的光敏剂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将污水中的塑料降解为有机酸,而降解产物能够被化能异养微生物利用,进而将污水中的重金属还原成金属单质。这些金属单质能够通过自沉淀作用附着于微生物及光敏剂表面,从而提高异养微生物的细胞活性及光敏剂的光捕获效率,进而有效驱动污水中塑料降解及重金属还原。本发明中的光电化学试剂不受限于特殊的反应条件,能够以普遍存在的太阳光为驱动力实现污水中的塑料降解及重金属还原,操作简单易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148.水稻基因OsTGA5及其在水稻抗稻瘟病中的应用

专利号:CN202011147114.0

149.一种防水吸管

专利号:CN202110417813.0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防水吸管的方法,属于防水材料制备领域。利用季铵盐阳离子树脂易于与蛋白质反应形成交联的特点,制作防水吸管,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耐水性能优良,无毒、无异味,用户体验良好,可降解,推广价值巨大。

150.一种地聚物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110803633.6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聚物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将铜冶炼渣、偏高岭土、激发剂、水和骨料按一定配合比均匀搅拌,注入模具固化成型,30℃保湿养护28d,制得高性能且环境友好的地聚物透水混凝土,所得透水混凝土材料具有很高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

151.一种改性竹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110505029.5

简介:本发明属于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竹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对竹纤维进行改性,而后在沥青混合料的制备过程中加入改性竹纤维进行增强。本发明制备的改性竹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环境友好,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

152.一种金线莲长期离体保存方法

专利号:CN202110417775.9

第一完成人:任嘉欣

153.猪场污物资源化利用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专利号:CN202110815385.7

第一完成人:陈宁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猪场污物资源化利用生产装置,包括连接猪场粪水池的粪便干湿分离机,粪便干湿分离机的干燥粪污口依次连接有掺混机、猪粪烘干机、收集器,粪便干湿分离机的分离液输送管连接有至少一组污水池,污水池均沿水流向依次由沉淀池与吸附池组成,吸附池的清洁废水输送管均通往猪场的清洁水箱。充分利用猪粪,把猪粪变废为宝,形成炭基肥和清洁废水,达到再循环的特点,大大降低了对周边环境和空气质量的污染。大大提高猪粪污渍利用率,形成“粮多猪多、猪多粪多、粪多粮多”的良性循环,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154.一种过渡金属介导的半人工光合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专利号:CN202011055193.2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介导的半人工光合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利用过渡金属强化半导体与光电微生物相结合及提高其生物光催化产能的效果,提供了一种促进半导体材料与菌相结合,提高微生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新方法;本发明的强化方法简单,能利用的过渡金属广,可适应于多种微生物光催化产能,具有较高的经济、能源和环境效益,具有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技术潜力。

155.一种利用剩余污泥为碳源的厌氧反硝化的方法

专利号:CN202010684528.0

第一完成人:张放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剩余污泥为碳源的厌氧反硝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厌氧污泥,用培养基悬浮振荡混合均匀,离心去上清,重复以上操作若干次;S2,将步骤S1得到的厌氧污泥接种于培养瓶中,加入培养基、剩余污泥、海藻酸钠和黄原胶,通入过量的氮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加入含有硝酸盐并密封,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进行连续培养25~35天,每天分析硝态氮和氮气的变化,当反硝化速率达到200~1000mgN/(L·天)时即富集得到反硝化菌群;S3,将步骤S2富集的反硝化菌群接种于厌氧反应器中,以剩余污泥、海藻酸钠和黄原胶为混合底物,通入过量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加入含有硝态氮的污水,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反硝化。该方法反硝化效率高。

156.一种金线莲多倍体诱导方法

专利号:CN202011414573.0

第一完成人:石研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金线莲多倍体诱导方法,采用诱导剂准备,茎段预培养处理、诱导剂浸泡处理、筛选培养等步骤。本发明使得染色体加倍诱导效率更高,有效改良了秋水仙素诱导导致的外植体低成活率现象,低浓度诱导剂的使用不仅可以使植株更加健康高效的生长,也可以降低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伤害。

157.一种松墨天牛滞育幼虫打破滞育的方法

专利号:CN202110415957.2

第一完成人:胡霞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墨天牛滞育幼虫打破滞育的方法,包括:S01、配制NaCL饲料;S02、在温度为25~27℃,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将老龄滞育的松墨天牛幼虫置于培养箱中,利用NaCL饲料对滞育的松墨天牛幼虫进行饲养。本方案通过采用特定的饲料配方和特定的饲养环境,通过松墨天牛滞育幼虫打破滞育试验表明,大幅提高了松墨天牛滞育幼虫化蛹率,使得松墨天牛能够在人工环境下更好的生长繁殖。本方案适用冬季滞育松墨天牛幼虫打破滞育,使得松墨天牛幼虫进行正常发育,使松墨天牛幼虫生活史不受生长季节的束缚,在一年中可以正常生长发育。为人工条件下实现松墨天牛的传代饲养,构建实验种群,奠定良好的基础。

158.一种获得非洲芦苇组培苗的方法

专利号:CN202011330740.3

第一完成人:林占熺

简介: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非洲芦苇诱导分化和生根一步成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晴天时将采自室外的非洲芦苇枝条,露出小芽,剥净芽周外包叶,用带沾有75%乙醇棉球檫洗枝条表皮,然后将带芽茎段剪成2cm置于消毒瓶中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浸泡30s,用无菌水漂洗3次后,用0.1%HgCl2水溶液消毒1015min,再用无菌水洗涤45次;将消毒后的芦苇茎段接种到诱导分化生根培养基上;经培养每段带芽茎段10天后,先生根接着抽芽,再培养2030天后可获得移栽组培苗。本发明方法能一步达成诱导分化和生根,达到快速增殖的目的。经过移栽炼苗后,该苗可以快速适应有土栽培,活力较强。本发明适用于该芦苇品种。

159.一种显著提高早期产量的番茄苗栽培方法

专利号:CN201811405363.8

简介: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著提高早期产量的番茄苗嫁接方法及配套栽培措施。通过嫁接后的番茄苗具有两个结果接穗,育苗栽培,补光愈合以及水肥管理。本发明方法获得番茄早期产量(前两穗果)显著高于传统嫁接方法,花期比传统管理方法提前415天。

160.用于长DNA分子长度筛分的微流芯片、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专利号:CN202111558225.5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长DNA分子长度筛分的微流芯片、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本方案通过在单分子DNA与单个磁性微米球进行连接,形成DNA磁性微球组合体,通过作用在磁性微球上的磁场力和作用在DNA分子上的电场力共同作用,使得不同长度的DNA组成的DNA磁性微球组合体运动到对应的力平衡位置,从而实现DNA分子长度筛分;本方案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易,通用性强等优点,相较于传统装置,本方案不依赖含空隙基质或微纳结构对DNA运动的阻力,同时也不受固定的基质空隙或微纳结构尺寸的约束,因此其能显著提高长DNA分子的筛分速度(秒级)和可筛分的DNA分子量范围(几百到几十万碱基对),该方案对长DNA分子的筛分和操控以及微流芯片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61.一种波茨坦短芽孢杆菌、中性蛋白分解酶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111393894.1

第一完成人:张怡

162.一种紫苏基活性炭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方法与应用

专利号:CN202010380492.7

第一完成人:林瑞余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紫苏基活性炭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方法,属于电化学领域;紫苏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是先将紫苏粉末炭化,然后与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混合均匀置于管式电阻炉中,在氮气保护下进行活化,可制备出比表面积为3530m2/g,介孔发达的活性炭;将此活性炭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其比电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用修复植物生物质来制备活性炭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为修复植物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提供思路。

163.一种茶树体细胞胚植株诱导的方法

专利号:CN202010184326.X

第一完成人:宋时奎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树体细胞胚植株诱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茶树种子,消毒处理,取出胚备用;S2,将步骤S1取出的胚转至体细胞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初级体细胞胚;S3,将步骤S2诱导的初级体细胞胚与母体分离,再转至体细胞胚扩繁培养基中进行扩繁;S4,将步骤S3扩繁的体细胞胚转至再生培养基中,直至长出丛生芽,再将丛生芽培养成多个幼苗。本方法可以快速获得大量茶树幼苗,便于筛选优良株系,缩短茶树育种年限,节约人力物力。

164.一种石斑鱼虹彩病毒试剂盒

专利号:CN202010438436.4

第一完成人:林旋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斑鱼虹彩病毒试剂盒,通过将存放盒设置为抽拉式,当放置台拉出进行取试管后,且通过配合弹性拉伸组件,可以自动使存放台收回至放置槽内部,不会存在当拿取试管后,忘记关闭试剂盒的情况,且试管的放置和取出操作简单方便。

165.一种光固化3D打印竹纤维增强棕榈油基复合材料

专利号:CN202110876568.X

第一完成人:吴宇超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固化3D打印竹纤维增强棕榈油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以生物质资源——棕榈油为原料,合成棕榈油脂肪酸丙烯酰胺乙酯,并将其与甲基丙烯酸丁香酚酯共混,同时加入改性竹纤维作为增强体,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在波长为405nm的紫外光照射下,打印出竹纤维增强棕榈油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环境友好,且具有很好的拉伸和弯曲性能。

166.一种光固化3D打印双网络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CN202110876564.1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固化3D打印双网络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凝胶领域。以生物质资源——羧甲基纤维素为原料,合成纤维素第一网络,并将其与丙烯酸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混,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在波长为405nm的紫外光照射下,打印出双网络水凝胶。本发明简单高效制备出结构可定制的双网络水凝胶,其韧性优良,自修复效果好,应用前景广阔。

167.一种长粒香型抗病优质黑米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专利号:CN201910106811.2

第一完成人:肖长春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粒香型抗病优质黑米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属于特种稻育种技术领域,其是以高花色苷含量的黑米品种A,含有Pigm抗稻瘟病基因的水稻品种B,长粒、大粒且含有香味的低直链淀粉含量水稻品种C,一般配合力好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品种D为亲本,通过杂交、复交及系谱法选育、性状鉴定等技术,实现优良性状聚合,最终选育出米粒细长、香型、抗病、优质的细胞质雄性黑米不育系。利用该不育系配制强优势特异性三系优质黑米杂交稻,可提高黑米的外观品质,满足市场上对米粒细长、香型、优质的黑米产品的需求。

168.一株能稳定分泌抗青环海蛇毒素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专利号:CN202111128969.3

第一完成人:王荣智

简介:本发明属于抗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能稳定分泌抗青环海蛇毒素SN311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该杂交瘤细胞株8B1分类命名为抗海蛇蛇毒SN31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已于2020年11月23日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保藏编号是:CGMCCNo.21012。本发明以原核表达纯化MBPSN311重组抗原为免疫抗原,SN311重组抗原为检测抗原包被酶标板,通过iELISA法筛选获得一株阳性杂交瘤细胞,该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青环海蛇蛇毒SN311的ELISA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169.头戴式洗发烘干一体机

专利号:CN202110071982.3

第一完成人:方飞扬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戴式洗发烘干一体机,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具有两侧板且宽度可调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顶喷花洒,安装架的两侧板之间设置有泡沫管以及由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并可收放调节宽度的洗头刷,安装架的顶部还设置有螺旋式柔风烘干机构。该一体机适用于各种有洗头需要的人群,尤其对于独居的老年人群体,让洗头更加安全舒适便捷。

170.土地规划用途自动调整方法、存储介质

专利号:CN201911348702.8

第一完成人:范协裕

简介:本发明提供土地规划用途自动调整方法、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可调整地块的最小外包矩形为范围进行网格划分,获取可调整地块网格掩码图层;标记所述可调整地块网格掩码图层中各个网格的属性;分别获取未调整完整网格单元的第一集合和未调整不完整网格单元的第二集合,且均按照编码值进行排序;计算得到理想的最小完整网格数量和面积余数;从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中获取目标网格。本发明不仅能够在控制误差的前提下实现空间规划用途调出的自动化;并且具备规划过程可追溯,可重放,可回滚的功能;进一步地,还能够实现快速、集中连片地获取调出地块候选集,从而高效实现建设用地规划调出地块的查找定位。

171.一种高雄假单胞菌噬菌体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111192842.8

172.非洲猪瘟病毒D205R和D345L基因的应用

专利号:CN202110656994.2

第一完成人:陈吉龙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非洲猪瘟病毒D205R和D345L基因的应用,具体为非洲猪瘟病毒D205R和D345L基因在制备非洲猪瘟病毒疫苗中的应用;非洲猪瘟病毒D205R和D345L基因能够显著抑制病毒感染诱导的干扰素表达,并抑制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发现,经对比,表达D205R和D345L基因能够抑制仙台病毒诱导的干扰素启动子活性和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ISRE)活性。通过荧光定量PCR试验,发现D205R和D345L基因的表达能够显著抑制仙台病毒感染诱导的Ⅰ型干扰素IFNβ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抑制发挥抗病毒功能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SG15和OASL的表达水平。

173.基于智能反射面实现隐蔽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专利号:CN202110060104.1

第一完成人:颜世豪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实现隐蔽通信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在隐蔽通信模型上加入智能反射面,构建基于智能反射面的隐蔽通信模型;根据窃听者处的检测错误概率和期望接收用户处的中断概率,构建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联合优化传输功率和智能反射面的相位和振幅,从而最小化期望用户传输中断概率,最大化窃听者检测错误的概率。本发明有效增强隐蔽通信的性能,提高了无线通信的安全传输。

174.基于辊式排种与补种的巨菌草排种器

专利号:CN201710007921.4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辊式排种与补种的巨菌草排种器,包括储种机构、排种机构和补种机构,所述储种机构包括储种箱、直线导轨、直线滑块、直线电机和第一输送板,所述储种箱中设有至少一个的隔板,所述第一输送板倾斜设置在所述储种箱的下方;所述排种机构包括排种辊、排种电机和第二输送板,所述排种辊外圆周上设有至少一个的第一储种槽,所述第二输送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排种辊的下方;所述补种机构包括补种辊和补种电机,所述补种辊的外圆周上均布设有第二储种槽,所述补种电机带动所述补种辊转动;所述第一输送板的下端位于所述排种辊的中部上方,所述第二输送板的下端位于所述补种辊的下方。防止出现停机补货,保证排种作业的连续性。

175.基于随机频变阵列和方向调制实现保护区的无线安全方法

专利号:CN202110060906.2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随机频变阵列和方向调制实现保护区的无线安全方法。在应用随机频变阵列进行无线安全传输的基础上,考虑简化路径衰减模型并研究发射端要将窃听者推离多远就可以保证其与合法用户之间的信息安全传输;借助方向调制技术,通过引入合法用户的方向角和距离信息对发射的隐私信号的初始相位进行调整,使得合法用户能更好的接收相应的隐私信号信息;引入非零保密容量来保证预定安全等级的信息安全传输;运用正确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到系统实现安全传输所要达到的最小距离。本发明添加简化的路径衰减模型,并能实现建立以发射端为中心的安全区域以保证系统信息的安全传输,保证隐私信号到达合法用户的安全性能并且不被窃听者窃听。

176.一种环保型纳米纤维素交联的多巴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110916678.4

第一完成人:吴慧

简介:本发明属于胶黏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纳米纤维素交联的多巴胶黏剂的制备方法。首先用受保护的多巴类单体和丙烯酸类单体共聚得到受保护的多巴胶黏剂。再将受保护的多巴胶黏剂脱除保护后,得到多巴胶黏剂。最后将多巴胶黏剂和纳米纤维素共混交联得到环保型纳米纤维素交联的多巴胶黏剂。本发明将多巴类单体与丙烯酸类单体共聚后再与纳米纤维素共混交联,制备具有环保型的纳米纤维素交联的多巴胶黏剂,可应用于生物医疗、组织工程、家具、建筑、电子工业等领域。

177.基于改进自助法的桥梁结构参数不确定性量化及传递方法

专利号:CN201910362525.2

第一完成人:骆勇鹏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有限观测数据下基于改进自助法的结构参数不确定性量化及传递方法,首先提出改进自助法,并将其应用于参数不确定性量化。通过对各个Bootstrap子样本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信息扩散估计,采用接受拒绝法生成大量改进Bootstrap子样本,从而基于大样本数据量化不确定性。其次,基于响应面模型,快速计算结构响应的变化区间,根据所定义的区间灵敏度指标来判断参数不确定性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程度,量化响应的不确定性。通过数学理论分析及实验证明方法能够在概率分布未知、实测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对土木工程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并计算参数不确定性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可用于工程结构损伤诊断、健康监测及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

178.一种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911409391.1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两个独立的阳极室和阴极室,所述阳极室的底部设置阳极,所述阴极室的底部设置阴极,所述阳极室和所述阴极室的侧壁之间通过质子交换膜相通;所述阳极室和所述阴极室中均装有培养基,所述阳极室内接种有Rhodopseudomonas菌,所述阴极室内接种有Methanosarcina菌;所述阳极室透光;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在电阻上。该电池实现了同步电能输出与产甲烷,克服了目前微生物燃料电池易受氧气侵入阳极室,以及无法持续再生等缺陷。

179.非洲猪瘟病毒I226R基因的应用

专利号:CN202110096768.3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洲猪瘟病毒蛋白的功能鉴定及其在制备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疫苗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具体为非洲猪瘟病毒I226R在开发新型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疫苗中的应用。试验证明,非洲猪瘟病毒I226R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能够抑制病毒感染诱导的干扰素表达。而且,表达I226R的细胞在病毒刺激后,细胞Ⅰ型干扰素IFNβ和III型干扰素IL28、IL29及干扰素刺激因子ISGs的表达均显著下降,表明I226R是非洲猪瘟病毒抑制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的重要成分。

180.一种鸡滑液囊支原体灭活疫苗

专利号:CN202111186197.9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鸡滑液囊支原体灭活疫苗,包括抗原和疫苗佐剂,其中抗原为灭活的滑液囊支原体MSFJ01毒株;该毒株分离于福州患有鸡滑液囊支原体的病鸡附关节,属于福建省典型毒株;该毒株已保藏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1210,保藏日期为2021年3月8号;本方案的疫苗能够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免疫持续期长,免疫后鸡滑液囊支原体的发病率明显减少,能够有效预防鸡滑液囊支原体的流行;通过本方案的滑液囊支原体MSFJ01毒株制成鸡滑液囊支原体灭活疫苗可以有效的防控该病,提高该品类市销疫苗的丰富性和提供可选方案。

181.一株能促进杉木生长的内生真菌S24

专利号:CN202111549684.7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能促进杉木生长的内生真菌,该真菌为胶孢炭疽菌S24(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S24),已于2020年1月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009。所述的胶孢炭疽菌S24是从杉木组织中采用内生真菌分离纯化技术分离获得的。本发明为内生真菌在促进杉木生长中的应用与开发提供了借鉴。

182.一种龙眼去皮去核一体机及其加工方法

专利号:CN201710406556.4

第一完成人:赵芳伟

简介:本发明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龙眼去皮去核一体机及其加工方法。所述龙眼去皮去核一体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去皮装置和去核装置;所述去皮装置包括去皮金属板、去皮刀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去皮刀连接,为去皮刀提供向去皮通孔中心移动的动力;所述去核装置包括去核金属板、去核刀、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去核金属板连接,为去核金属板提供向去核刀下方移动的动力;所述第三电机与去核刀连接,为去核刀提供向去核通孔中心移动的动力。本发明采用切刀法、顶针法相结合的方法,有效的控制了龙眼果肉被切开的面积,提高了去皮去核的去净率,大大降低了去皮去核过程中汁液损失率,更好地保证了龙眼果肉的完整性。

183.一种区分甘蔗种间二号染色体遗传背景的SSR标记与应用

专利号:CN202010672153.6

第一完成人:张积森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分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二号染色体遗传背景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应用,包括四对位于甘蔗高贵种二号染色体的SSR分子标记核心引物对,研究基于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全基因组数据,设计、合成SSR标记引物,并在5份高贵种材料、4份割手密种材料、2份栽培种材料中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筛选出的4对引物具有扩增结果稳定、电泳条带清晰可辨的特点,可以分清SSR所在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的染色体位置,证实所述SSR标记重复性和多态性较高,可用于甘蔗遗传分析和品种鉴定。

184.一种pyrG筛选标记循环利用的方法及应用

专利号:CN202010974420.5

第一完成人:聂鑫怡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pyrG筛选标记循环利用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可从真菌基因组中剔除pyrG筛选标记而不依赖于pyrG两端的同向重复序列,不会在基因组上残留多余重复序列片段,剔除pyrG的重组菌能再次作为出发菌株使用pyrG进行遗传转化,实现pyrG筛选标记的循环利用。本发明的pyrG循环利用方法适用于以乳清苷5’磷酸脱羧酶编码基因URA3/pyrG表达元件作为遗传筛选标记的真菌,操作简便易行,不影响菌株遗传背景和性状,应用前景广阔。

185.一种适用于防治番茄青枯病的木醋液制备方法及应用

专利号:CN202210074208.2

第一完成人:毛艳玲

186.一种三元仿生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1911174676.1

第一完成人:庄建东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仿生CNT@MoS2/Cd0.5Zn0.5S复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光催化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是借助仿生学的思想,模仿自然界中藤蔓植物的天然结构,利用多孔球状Cd0.5Zn0.5S固溶体为主催化剂(果),以碳纳米管(CNT)为电子存储和传输通道(茎)、二维MoS2纳米片(叶)为助催化剂活性位,制得仿树莓状的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稳定性较好,具有极好的可见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活性,在光催化领域和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87.一种区分甘蔗种间三号染色体遗传背景的SSR标记与应用

专利号:CN202010672152.1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分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三号染色体遗传背景的微卫星分子标记与应用,包括四对位于甘蔗高贵种三号染色体的SSR分子标记核心引物对,研究基于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全基因组数据,设计、合成SSR标记引物,并对5份高贵种材料、4份割手密种材料、2份栽培种材料品种资源进行分析。筛选出的4对引物可以分清SSR所在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的染色体位置,准确、高效地鉴定甘蔗品种,可用于甘蔗遗传分析和品种鉴定。

188.一种以叶片为外植体的杜鹃花转基因方法

专利号:CN201910310835.X

第一完成人:王婷

189.一种调控茶树叶色的方法

专利号:CN202111095796.X

第一完成人:孙威江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变茶树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含量来调控茶树叶片颜色的方法,包括:(1)茶树叶色白化:应用氟啶酮使茶树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2)茶树叶色紫化:应用脱落酸使茶树中的花青素含量增加。本发明为可在田间对茶树叶色性状实施不同调控的创新型技术,易于操作且效果显著,调控处理组茶树叶色均可在短期内改变,稳定性强,叶色不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而发生改变,且茶树生长状态正常,可以实现有效地调控和改变茶树叶色。

190.一种光驱动高纯度一氧化二氮的生产方法

专利号:CN202010805530.9

第一完成人:陈曼

191.一种重组突变型Tn5转座酶的制备及应用

专利号:CN202110445159.4

第一完成人:吕培涛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突变型Tn5转座酶的制备及应用,可极大提高Tn5重组蛋白的表达量、增强Tn5蛋白的活性并优化了Tn5蛋白稳定性。该转座酶能够明显提高DNA文库构建的效率,减少DNA文库构建过程中目标产物的损失,并能够适用于多种类型二代高通量测序文库的构建。

192.一种纤维素基钴氧复合磷酸银光催化异质结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011159847.6

简介:本发明属于可见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素基钴氧复合磷酸银光催化异质结的制备方法。首先以纤维素为原料,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经自由基接枝共聚,得到改性纤维素,然后负载钴氧化物前驱体,再经高温退火,制得超细钴氧化物,最后与磷酸银复合,得到钴氧化物磷酸银(Co3O4/Ag3PO4)复合光催化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磷酸银复合ZIF67光催化材料,拓展了磷酸银的吸收光范围,降低能带宽度,提高光催化活性,减少磷酸银光腐蚀,改善其稳定性,优化了其对甲基橙的降解。

193.一种高效快速溶解纤维素的方法

专利号:CN202010766717.2

第一完成人:李建国

194.一种纤维素基铜源有机框架复合磷酸银光触媒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011159852.7

简介:本发明属于可见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纤维素基铜源有机框架复合磷酸银光触媒的制备方法。首先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自由基接枝聚合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olyAMPS),随后原位负载CuBTC,最后与磷酸银复合得纤维素基CuBTC/Ag3PO4光催化材料,可以解决磷酸银(Ag3PO4)光催化过程中存在光腐蚀造成的光催化活性减弱的问题,增强Ag3PO4的光催化活性,优化了其对甲基橙的降解。

195.一种多重耐药嗜温鞘氨醇杆菌噬菌体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111192811.2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耐药嗜温鞘氨醇杆菌噬菌体及其应用,该噬菌体拉丁名为Sphingobacteriumthalpophilumphage,被命名为PW84,噬菌体PW84被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日期为2021年9月9日,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11149;该噬菌体对嗜温鞘氨醇杆菌有强烈的特异性裂解作用,可由其宿主菌共培养进行大量繁殖获得;该噬菌体在环境中有较强的生存适应性,一定滴度的该噬菌体在4≤pH≤12、4≤T≤80℃条件下依然保持一定活性;本方案噬菌体可以应用于如污水、农田、土壤等自然环境以及实验室、养殖场等室内环境中嗜温鞘氨醇杆菌的感染,有效杀灭和防控多重耐药嗜温鞘氨醇杆菌的增殖与传播,相比抗生素疗法,具有安全高效且低成本的优势。

196.一种解决杀虫毒素被昆虫肠道消化酶过度酶解的毒素改造方法

专利号:CN202010419515.0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杀虫毒素被昆虫肠道消化酶过度酶解的毒素改造方法。其是利用PeptideCutter或荧光多肽酶活测定或多重底物质谱分析法(MSPMS)对昆虫肠道消化酶的特异性切割位点进行测定;然后利用SwissModel和PyMOL软件相结合筛选出位于毒素非功能区域的改造位点;最后将筛选到的多个位点同时突变为不被肠道蛋白酶识别的氨基酸。本发明改造方法能够对毒素上的多个蛋白酶切割位点同时进行准确的突变,显著的提高对靶标昆虫的杀虫活性,具有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这为农、林业害虫的生物防治以及抗性的治理提供了一条有利的途径。

197.一种大春马铃薯氮肥后移防衰增产栽培方法

专利号:CN201910209240.5

第一完成人:潘哲超

简介:一种大春马铃薯氮肥后移防衰增产栽培方法,选用晚熟或中晚熟、株高矮、产量潜力大的抗晚疫病品种;3月中旬播种,选用健康、状态一致的马铃薯大种薯播种,种薯包衣,保障全苗;播种时氮肥占总施肥量的10%,施足磷肥与钾肥;平播、齐苗后起垄,追施保苗肥,保苗氮肥占总施肥量的50%;6月中下旬中耕培土,追施促薯肥,促薯氮肥占总施肥量的30%;7月中下旬防衰,盛花期末期,再追施防衰肥,占总施肥量的10%;三次培土实现高垄栽培,减少雨季水分过多的影响,利于防控徒长,促进结薯;控制徒长,晚疫病防治,追施叶面肥、补充中微量元素、防控早疫病。

198.基于细菌群落组成与丰度快速判断杏鲍菇菌种衰退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010072685.6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细菌群落组成与丰度快速判断杏鲍菇菌种衰退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食用菌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待测杏鲍菇菌株菌丝通过IlluminaHiSeq250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2)高通量测序数据过滤去杂后根据97%以上相似性进行聚类,以测序所有序列数的0.005%作为阈值过滤OTU,获得菌株菌丝的细菌组成以及菌群丰度;3)通过获得的细菌多样性指数以及菌群丰度快速判断杏鲍菇菌种是否衰退。全面了解杏鲍菇菌种的细菌组成以及结构情况,基于多样性指数以及菌群丰度判断杏鲍菇菌种是否衰退,为工厂快速判断杏鲍菇菌种是否衰退提供一种新的判断指标。

199.一种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具紫外保护作用的提取液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110102535.X

简介:一种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具紫外保护作用的提取液制备方法,包括菌糠干燥、菌糠粉碎、菌糠水浸提液提取和抗紫外效果的评估。本发明以灵芝采摘后的培养基菌糠作为主要原料,废物利用,通过粉碎,加入水高温处理后得到菌糠水浸提液。菌糠水浸提液直接用于添加到苏云金芽胞杆菌制剂中,生产步骤简单,既提高了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抗紫外效果,也拓宽了菌糠的应用范围。结果显示,菌糠浸提液能够显著提高苏云金芽胞杆菌制剂的紫外稳定性,苏云金芽胞杆菌芽孢、晶体蛋白和生物活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本发明所得到的抗紫外添加剂抗紫外效果较好,增加了苏云金芽胞杆菌制剂的紫外稳定性。

200.一株福建鸡滑液囊支原体及其培养基

专利号:CN202110942563.2

第一完成人:李训良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鸡滑液囊支原体及其培养基。所述鸡滑液囊支原体毒株分离于福州患有鸡滑液囊支原体的病鸡附关节,属于福建省典型毒株。该毒株已保藏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1210,保藏日期为2021年3月8号。培养所述鸡滑液囊支原体的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脑心浸出液肉汤、酵母浸出粉、灭活的胎牛血清、L半胱氨酸溶液、精氨酸溶液、酚红溶液和辅酶I溶液,pH7.6~7.8。鸡滑液囊支原体接种至该培养基置于37℃的培养箱中静置培养36h即可达到鸡滑液囊支原体生长峰值,且培养的鸡滑液囊支原体活菌计数不低于1012CCU/ml。

201.一种诱导电活性微生物持续产电的方法

专利号:CN202010344928.7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诱导电活性微生物持续产电的方法,将Geobactersulfurreducens菌接种到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在所述微生物燃料电池运行后期接种电活性微生物Geobacteruraniireducens菌。本发明的方法使接种Geobactersulfurreducens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在运行后期仍然保持良好的产电性能。

202.一种MIL-101(Cr)@A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专利号:CN202110617079.2

第一完成人:赵伟刚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L101(Cr)@A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高速球磨的杂原子自掺杂活性炭,Cr(NO3)3·9H2O,对苯二甲酸,盐酸与去离子水混合,超声、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水热反应,冷却后离心分离得到绿色的沉淀物,将沉淀物用DMF洗涤后分散于无水乙醇中,继续水热反应,冷却后离心收集产物,经洗涤干燥制得MIL101(Cr)@AC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条件温和,工艺简单,采用价格低廉且较为安全的酸作为改性剂,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危险系数;合成的MIL101(Cr)@AC复合材料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且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产率,在气体吸附领域具有深远的应用前景。

203.一种潜叶蝇饲养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号:CN201810163432.2

第一完成人:牛东升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潜叶蝇饲养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用于提供潜叶蝇寄主植物正常生长繁育所需养分、水分及固定寄主植物根部的寄主植物繁育装置,所述寄主植物繁育装置的上端设置有潜叶蝇蛹收集机构,所述潜叶蝇蛹收集机构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自上而下间隔并错位设置有悬挂架,所述悬挂架上设置有用于饲养潜叶蝇成虫的饲养装置,还包括用于罩设在整个潜叶蝇饲养收集装置外的尼龙网养虫笼。这种饲养收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在室内实现对潜叶蝇的大量、高效和便捷收集。

204.甩浆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浆机及其工作方法

专利号:CN201711037072.3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甩浆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浆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甩浆轮,所述甩浆轮上间隔布置有若干片甩浆叶片,所述甩浆轮的中部向外伸出有用以承接从甩浆叶片甩出的泥浆的承浆盘,所述承浆盘的外侧伸出有用以承接从承浆盘内流出的泥浆的滤浆盘;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甩浆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浆机的工作方法。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采用甩浆轮进行甩浆,结合承浆盘、滤浆盘将水田畦沟中的泥浆过滤后洒向秧床中,高效便捷,易于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5.多花黄精微块茎黑暗节能离体繁殖方法

专利号:CN202210159688.2

第一完成人:王姗姗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多花黄精微块茎黑暗节能离体繁殖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优化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黄精外植体体外培养,降低外植体顶端优势,从休眠状态释放侧芽的生长潜力,诱导块茎形成。细胞学观察发现,莲座型植物外植体可形成多个块茎,每个块茎均起源于叶片基部的腋芽。与不定器官发生不同,新发育的块茎起源于内在侧芽,没有愈伤组织形成。本发明的块茎生产系统提供了一种繁殖多花黄精植物的新方法,有助于更容易地储存、移植和块茎播种。在没有愈伤组织形成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高的遗传稳定性。

206.一种基于U-net神经网络模型的路面裂缝自动识别方法

专利号:CN201910723374.9

第一完成人:李林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Unet神经网络模型的路面裂缝自动识别方法,以车载激光道路检测设备采集的路面裂缝2D激光图像为基础通过弹性变形技术进行数据库扩充;然后调整Unet模型结构,参数微调以让该模型实现对路面裂缝精准地自动识别;将制作好的数据集输入到网络中,反复地训练模型自动学习裂缝像素特征的能力;最后训练出一个比较稳定的自动识别模型,进而提高裂缝识别精度和速度。本发明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路面裂缝自动识别,减少公路检测作业的人力资源消耗,避免出现肉眼识别的主观性误差,提高识别的准确度。

207.一种以太子参TuMV-phe病毒基因为基础修饰改造病毒表达载体的方法

专利号:CN202110548661.8

第一完成人:李明杰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太子参TuMVphe病毒基因为基础修饰改造病毒表达载体的方法,利用太子参TuMVphe病毒基因组作为基础,将其改造成能够接收和携带外源基因的太子参病毒表达载体。将测试的指示性基因插入太子参特异TuMVphe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方法侵染太子参和烟草,可以在2种植物体内快速表达外源基因蛋白产物。本发明方法规避了侵染、组织再生和阳性筛选等常规转化方法复杂冗余的流程,实现了在常规遗传转化体系难以进行的植物中高效表达基因瓶颈,所构建的病毒载体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特异性强、受体基因种类广等特点,为后续在太子参中高效表达具有药用和经济价值的蛋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平台。

208.一种适合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及其分子鉴定方法

专利号:CN202010890313.4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金针菇菌种‘农万金9号’,属于金针菇属(Flammulinavelutipes),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农万金9号’菌种具有菇体洁白,菇帽小、内卷、整齐均匀、菇根紧实、纵切面孔隙均匀,菌柄硬等优良金针菇菌种的品质特点。改良了其亲本F0321菌盖较薄,菌柄偏软;以及另一亲本F0323栽培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菌被、顶芽等缺点;比对照菌株平均单产比‘农万金8号’高12.9%(差异显著),比‘农金3号’高56.2%(差异显著)。‘农万金9号’商品外观良好,适合于市场需求,综合性状优良并适合进行工厂化生产,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209.基于SDN的IPv4及IPv6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专利号:CN202011427051.4

第一完成人:舒兆港

简介:本发明涉及基于SDN的IPv4及IPv6的管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含SDN控制器和SDN交换机,所述SDN控制器具有openflowsuit模块、主动路由模块、被动路由模块、意图网络模块;其中,openflowsuit模块使得SDN控制器可以跟SDN交换机进行通信及对其进行配置;主动路由模块对穿越SDN网络的数据流进行处理;被动路由模块对SDN部的网络流量以及其他流量,如外部网络访问SDN内部网络的流量进行处理。意图网络模块为主动路由模块以及被动路由模块提供流表管理服务。所述SDN交换机接收到控制器下发的流表后,对命中流表匹配域的数据执行对应流表规定的操作。

210.一种巨菌草种植机

专利号:CN201710136881.3

第一完成人:郑书河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巨菌草种植机,包括送料机构、排种机构和转向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种箱和种箱移动机构,所述种箱上设有多个隔板,相邻的隔板之间的距离与巨菌草种苗的宽度适配,所述种箱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种箱沿着种植机前后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排种机构包括排种辊和排种电机,所述排种电机带动所述排种辊转动,所述排种辊与所述隔板均垂直于种植机前后方向设置,所述转向机构上端与所述排种辊的出口对接,所述转向机构用于将从排种辊掉落的巨菌草种苗的方向旋转90°。种箱上的隔板垂直于种植机前后方向设置,同时在排种机构的下方设有转向机构,使巨菌草种苗实现自动转向,使巨菌草种植机的宽度和体积小,结构灵巧。

21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导电胶黏剂

专利号:CN202110915657.0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导电胶黏剂,其是将没食子酸用沸水溶解,再将纳米纤维素分散在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然后将所得没食子酸溶液与纳米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液混合,得到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导电胶黏剂。本发明将生物相容性的没食子酸、纳米纤维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三者复配,制备具有可重复使用及良好导电性能的环保胶粘剂,其可应用于家具、建筑、电子等领域。

212.具有高短双歧杆菌黏附率的莲子抗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与运用

专利号:CN202110277399.8

第一完成人:邓凯波

213.一株受缺磷信号调控的解磷菌RBC25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111108267.9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受缺磷信号调控的解磷菌RBC25及其应用。解磷菌RBC25是从种植于酸性土壤下大豆的根部分离所得。该菌属于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sp.),具有溶解难溶无机磷,有机磷的能力。受缺磷信号调控,在缺磷条件下能够大量定殖于大豆根部,并且低磷条件促进大豆生长。解磷菌RBC25通过溶解难溶无机磷和矿化有机磷,释放出可溶性磷酸盐,促进植物对土壤中难溶磷的吸收和利用。室内盆栽条件下接种解磷菌RBC25与未接种解磷菌RBC25的对照相比,大豆的生物量和磷含量分别提高了39.6%和35.4%;大田条件下应用RBC25使大豆的生物量和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2.5%和16.9%。

214.一种改性纳米纤维素热联串接氮化碳光合过氧化氢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CN202011160566.2

简介:本发明属于光催化剂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性纳米纤维素热联串接氮化碳光合过氧化氢的制备方法。将纤维素纳米纤维与含磺酸基团的单体和引发剂,经自由基接枝聚合得到聚合磺酸化纳米纤维素。然后以三聚氰胺和尿素作为双前驱体,用简单的热缩合的方法制得gC3N4纳米片,将聚合磺酸化纳米纤维素与gC3N4纳米片热处理复合,在氮气保护下经炭化处理得到所述异质结光催化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异质结光催化材料,具有超快的电子传导通道,能带宽度窄,可见光吸收效率高,光生载流子分离率高,H2O2光催化选择性高等优点,可用于在可见光下制备高产量的过氧化氢。

215.一种细菌蛋白赖氨酸去乙酰化修饰酶及其应用

专利号:CN202011467147.3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菌蛋白赖氨酸去乙酰化修饰酶及其应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细菌蛋白赖氨酸的乙酰化修饰在许多关键的生物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转录调控、群体感应和新陈代谢等。细菌可以通过多个乙酰化酶或者非酶的化学反应将蛋白赖氨酸残基进行乙酰化修饰,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少数几种蛋白赖氨酸去乙酰化修饰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细菌蛋白赖氨酸去乙酰化修饰酶,进一步完善了人们对蛋白翻译后修饰的认识,对细菌复杂生理功能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利于细菌的防治。

216.菠萝转录因子AcWRKY28在植物抗盐上的应用

专利号:CN202110036754.2

第一完成人:秦源

简介:本发明提供菠萝转录因子AcWRKY28在植物抗盐上的应用,本申请通过对菠萝转录因子AcWRKY28抗盐功能分析,能够改良植物品质以应对土壤盐碱化对植株带来的挑战。同时菠萝转录因子AcWRKY28抗盐功能分子标记通过GFP即可快速的验证植物是否为阳性植株以及快速的找到表达位点。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217.一种百香果离体快繁及遗传转化方法

专利号:CN202011106774.4

第一完成人:何锐杰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百香果离体快繁及遗传转化方法,包括无菌外植体的大量快速获取、离体快繁方法,遗传转化方法。本发明采用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有效改良了百香果遗传转化中外植体大量褐化死亡的现象,其中离体快繁培养基低浓度植物生长调剂的使用不仅可以使植株更加健康高效的生长,也可以降低生产中的成本。

218.对松墨天牛具有毒力的Bt毒素

专利号:CN202011168858.0

简介: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松墨天牛具有毒力的Bt毒素,所述Bt毒素为毒素BRC2007,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该毒素对松墨天牛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本发明为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控提供了有效途径。

219.一种适合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及其分子鉴定方法

专利号:CN202010890317.2

第一完成人:江玉姬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金针菇菌种‘农万金8号’,属于金针菇属(Flammulinavelutipes),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农万金8号’菌种具有菇体洁白、菌盖略大、菌柄略粗,菇柄坚挺,基部绒毛较少等优良金针菇菌种的品质特点。改良了其亲本F0321菌盖较大、较薄,菌柄较软,商品感观较差等缺点,以及另一亲本F0323栽培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菌被、顶芽等缺点,比对照菌株‘农金3号’(Flv0303)增产28.6%,商品外观良好,适合于市场需求,综合性状优良并适合进行工厂化生产,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THE END
1.孩子铅高怎么办吃什么能降下来胡萝卜中含有的琥珀酸盐具有抑制铅吸收的作用,因此可作为轻度铅中毒患者的饮食选择之一。适量摄入可减轻由铅暴露引起的轻微神经功能紊乱。但不宜过量食用以防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3.牡蛎 牡蛎富含锌元素,而锌对铅有拮抗作用,所以此时也可以通过进食牡蛎的方式进行改善。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自身存在痛风的情况,则不建议https://wapyyk.39.net/dt/e6c5c/news/0d2x3wcp.html
2.铜缓蚀剂T706苯骈三氮唑BTA对银铜铅镍锌等有缓蚀效果本品主要用于金属(如银、铜、铅、镍、锌等)的防锈剂和缓蚀剂,广泛用于防锈油(脂)类产品中,多用于铜及铜合金的气相缓蚀剂、润滑油添加剂、循环水处理剂、汽车防冻液。本品也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尤其对封闭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甚佳。 https://china.guidechem.com/trade/pdetail23943576.html
3.喷替酸锌钠对铅的促排效果研究本研究通过给予染铅小鼠Zn-DTPA溶液,观察Zn-DTPA对染铅小鼠体内铅的排泄效果,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喷替酸锌钠的驱铅效果研究 急性铅中毒小鼠给予Zn-DTPA后,与模型组相比,尿铅含量有非常显著性的升高(P0.01),铅的排出量以首次给药后的前3天排出最多,随着给药时间延长,尿铅逐渐降低。慢性铅中毒小鼠给予Zn-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1162331.nh.html
4.紫金矿业公司简介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金铜锌铅紫金矿业公司简介 SH601899公司简介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金、铜、锌铅、锂等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清洁能源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矿山产金、冶炼加工及贸易金、矿山产银、矿山产铜、矿山产锌、冶炼产锌、铁精矿等。公司位居《福布斯》2021全球上市公司2000http://jiatoupai.com/f10shuju/briefing/SH601899.html
5.铅暴露症状知多少?亚历山大卫生主任解读罗斯铅中毒铅含量布鲁克斯娜奥米·L·布鲁克斯小学近期检测出铅,这导致该校暂时关闭,目前正敦促学生和教职工接受血液检测,以检查是否有铅接触史。 亚历山大卫生部门主任大卫·罗斯博士中午接受了 7News 的采访,解释了铅暴露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需要留意的迹象。 罗斯说,除了严重的病例外,铅中毒的影响是累积性的,其发展所需时间不定,具体取决于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9VOBEO05568E36.html
6.ICPAES使用问题解答上ICP,我们测砷,铬,铅,铜,锌.5个元素,锌我们没有要求测,但我们摸方法时加了这个元素.5个项目的国标样做都都不错. 还有,我们用的土壤标样做的标准系列. 2. 王水回流水解土壤样品的实验步骤(参考ISO11466) a、三角瓶的预处理:100ml锥形瓶中加入15ml王水加粒小玻璃珠,盖上干净表面四在电热板上加热至明显微https://www.macylab.com/index.php?c=article&id=869
7.今日锌价格锌合金价格行情走势长江现货锌锭价格上海有色金属网今日锌价行情中心为用户提供最新的锌精矿、精炼锌、锌锭、氧化锌、锌合金、废锌渣等今日锌价格行情及长江现货锌价格行情信息.让用户能够在这里更加快速、精准、深入的了解锌价行情和资讯!https://www.smm.cn/metal/zinc
8.宝宝铅高。·排铅期间能补钙铁锌吗?有问必答问题描述:(女 , 9个月)宝宝铅高。·排铅期间能补钙铁锌吗?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宝9个月,铅102.81,钙铁锌的值已经到了正常的最低线了,,买了排铅药(益童排铅口服液),医院也给开了钙铁锌的口服液,请问排铅期间能补钙铁锌吗?会影响排铅的效果吗? https://mip.club.xywy.com/mip/20160802/13127364.htm
9.微量元素检测时铅超标,锌不足有问必答病情分析:你好,孩子有微量元素不正常,爱磨牙有可能有关 指导意见:1.孩子的铅值基本是正常的,只稍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27431913.htm
10.微量元素检测结果解读:高铅低锌的处理方法孩子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显示铅高锌低,平时爱啃手指甲,食欲不振,家长想知道是否需要补锌?患者男性6岁 就诊科室: 中医内科 医生建议 根据检测结果,孩子存在高铅血症和锌缺乏。治疗上,除了补充锌外,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降低血铅水平。生活上,应注意孩子的手卫生,避免接触含铅物品,定期复查微量元素水平。 本站内容仅供https://cont.jd.com/qa/226503528429499
11.三种一次性竹筷样品测出铅锌及硫元素泡水变色记者将这三种竹筷送到某环保机构,用仪器对竹筷进行元素检测。这三种竹筷都检测出铅、锌等重金属,以及硫元素。实验人员表示,皮肤接触或用舌头舔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吸收重金属。 据介绍,铅及其化合物进入机体后将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等多个系统造成危害,若含量过高会引起铅中毒。锌入量过多可引发呕吐、腹泻等症状https://yuqing.dbw.cn/system/2015/08/13/001006472.shtml
12.植物营养所需元素的协同与拮抗铁对磷的吸收也有拮抗作用; 增施石灰可使磷成为不可给态; 镁可促进磷的吸收。 磷镁肥吸收效果比较好。 钾: 增加硼促进对钾的吸收; 锌可减少对钾的吸收; 多氮不利于钾的吸收; 钙、镁对钾的吸收有拮抗作用。 所以用含硼的钾肥效果比纯钾肥好。 https://www.meipian.cn/27m5yxsw
13.铅精矿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新闻仪器信息网铅精矿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铅精矿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铅精矿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铅精矿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铅精矿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https://www.instrument.com.cn/zhuti/c-334443/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