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关系、信用证合同表、信用证明细信息表、贷款展期、持卡人基础情况表、资产负债科目统计表、票据票面信息表、表外授信业务、资金交易信息表
新增16张
对公客户财务信息表、集团客户表、收单商户信息表、互联网贷款合同附加表、受托支付信息表、票据贴现表、票据转贴现表、融资租赁业务表、垫款登记表、互联网贷款合作协议表、表内外业务担保人、票据出票信息表、保函与信用证表、交易背景信息表、代理代销交易信息表、即期及衍生品交易信息表(代客资金交易信息表)
字段变动
新增表字段289个(不含新增表)
修改表字段536个(含格式调整、字典调整)
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修改部分数据项,新增数据项603处,修改数据项564个;每张报表统一增加【备注】字段,描述其他字段未能详尽说明的情况、未通过校验原因等可在备注栏说明,不同备注事项用分号隔开
数据采集方式变动
全量报送的数据表修改为每月报送未终结的业务及当月终结的业务数据,减少了失效数据的重复报送,减轻全量数据表报送的数据体量
脱敏规则变动
将脱敏规则中对数据进行变形的MD5杂凑算法替换为SM3杂凑算法
数据校验规则
增至3283条
在每期数据报送时同时填报《监管标准化数据报送清单》和《监管标准化数据检核结果》,并要求强化与1104数据、客户风险系统数据进行交叉校验。
3、报送方式及内容
(1)对公客户财务信息表
报送本月源系统中新收集的对公客户财务信息。对于非授信客户、负债类客户、离岸对公客户、机关事业单位、未达到税务部门建账标准的个体工商户等无需报送。
(2)集团客户表
报送在本行纳入集团授信的客户信息,包括供应链客户信息。以集团成员为最小粒度报送。同业集团客户信息无需报送。
(3)收单商户信息表
报送本行因线下线上收单业务而拓展的线下POS终端、线上终端以及二维码商户的信息。同一商户存在多个POS终端的,按多条报送。商户状态为“失效”或“注销”等状态的,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可不再报送。
(4)互联网贷款合同附加表
本表报送所有互联网贷款合同的附加信息。互联网贷款的认定参照《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贷款的发放明细应该报送至相对应的信贷业务借据表、信贷合同表、信贷分户账以及信贷分户账明细记录中。已撤销、失效、终结的合同在报送合同最后状态的次月可不再报送。
(5)受托支付信息表
《个人信贷业务借据表》和《对公信贷业务借据表》中放款方式为“受托支付”或“混合支付”的,在该表中报送受托支付对象信息。
(6)票据贴现表
填报机构对客户办理的商业票据贴现,不包括对金融机构办理的买断式转贴现业务。票据状态为“卖断”、“解付”或“核销”的数据,在报送票据最后状态的次月可不再报送。
(7)票据转贴现表
报送本行发生的转贴现买断、转贴现卖断、质押式回购正回购、质押式回购逆回购、买断式回购正回购、买断式回购逆回购、再贴现等业务的明细信息。票据状态为“卖断”、“解付”或“核销”的数据,在报送票据最后状态的次月可不再报送。
(8)融资租赁业务表
填报机构与租赁公司合作,购买承租人指定租赁物件,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待合同期满后租赁物资产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的一类业务。报送范围:参照1104报表G01_III[1.5融资租赁]填报口径。贷款状态为结清、核销、转让的,可在报送最终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9)垫款登记表
(10)互联网贷款合作协议表
本表报送机构与合作方签订的互联网贷款合作协议信息。互联网贷款的认定参照《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已终止的合作协议于报送协议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11)表内外业务担保人
担保合同中约定的担保人信息。同一份担保合同有多个担保人的,每个担保人填写一条记录。失效担保合同的担保人于次月不再报送。
(12)票据出票信息表
报送由出票人签发并向填报机构申请,经填报机构承兑的汇票。票据状态为卖断(转贴现卖断),解付(票据到期且出票人已付款)的数据,在报送票据最后状态的次月可不再报送。
(13)保函与信用证表
(14)交易背景信息表
填报承兑汇票、保函、信用证、保理融资等业务为审查交易背景真实性收集的发票、仓单、提单等信息,以能采尽采的原则,每月报送新收集的单据信息。报送范围:本行开出的票据(同《票据出票信息表》),本行开立的保函和信用证(同《保函与信用证表》),保理融资业务(同《贸易融资业务表》),其中非基于企业间贸易的保函可以不报送,业务尚未收集发票的暂时不报送。非本行开立的票据、保函、信用证的单据信息如未收集发票信息的可以不报送。同一票据或合同下对应的多个单据,以单据编号为最小粒度逐条报送。
(15)代理代销交易信息表
(16)即期及衍生品交易信息表
填报范围:报告期内发生的自营、代客即期资金交易,以及衍生品交易信息,按发生额填报。其中即期资金交易包括结售汇、贵金属实物(积存金)交易、商品类交易等。交易不涉及的数据项不填报。填报方式:非掉期(互换)交易中若报送机构既可以为买方也可以为卖方,则按报送机构为卖方填报。掉期(互换)交易(或具有类似特征的交易)将两端(LEG1、LEG2)拆分为2条记录报送,交易编号保持一致,即用2条记录表示1笔交易。如:掉期交易按近端、远端拆分为2条记录报送,互换交易拆分为收入、支付端2条记录报送。衍生品交易存续期内按估值周期填报交易估值信息,填报估值金额、估值币种及估值日期,其他字段不变。如同一笔交易由多条记录表示,多条记录的估值信息字段(估值金额、估值币种、估值日期)保持一致。可参照《即期及衍生品交易信息表填报示例》填报。
2、EAST5.0整体内容和口径差异
(1)报表主题:公共信息
①报表名称:机构信息表
EAST5.0采集要求:
本表报送银行机构或业务中心信息,业务中心包含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内设机构、虚拟机构。对于营业机构、内设机构、虚拟机构,银行机构代码、金融许可证号等字段可以取上级机构或者本级实体机构对应的信息(优先取本级实体机构)。境外机构也需要报送,根据实际情况无法填报的字段可以为空。子公司不必报送(理财子公司应报送)。内设机构标准:承担业务归属的机构。机构永久关停、撤销等情况的,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可不再报送。
与EAST4.0关键差异:
1)境外机构也需要报送
2)机构永久关停、撤销等情况的,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可不再报送
②报表名称:员工表
在职类员工需每月报送。员工状态转为离职的,在报送该员工最后状态的次月可不再报送。子公司员工不用报送(理财子公司应报送)。
1)员工状态转为离职的,在报送该员工最后状态的次月可不再报送
2)子公司员工不用报送(理财子公司应报送)。
③报表名称:柜员表
包含实体柜员和虚拟柜员。为虚拟柜员时,工号、银行机构代码等字段依业务实际填列(若无则置空),如报送虚拟柜员,则通过“柜员类型”字段进行区分;柜员状态转为注销、无效等时,可在报送该条数据最终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柜员状态转为注销、无效等时,可在报送该条数据最终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④报表名称:岗位信息表
撤销的岗位于次月不再报送。
⑤报表名称:机构关系表
报送范围应包括所有进行账务处理的机构,至少应包括总行、分行、支行等实体机构和省级汇总、地市级汇总、法人汇总、分行汇总。会计全科目表中的机构在机构关系表中都需要报送,每次全量报送。
⑥报表名称:股东及关联方信息表
关联方:参照《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2〕1号)第二章规定。
EAST4.0关键差异:
1)股东补充虽不足1%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有重大影响的股东。
2)关联方:参照《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2〕1号)第二章规定。
(2)报表主题:客户信息
①报表名称:个人基础信息表
报送范围包括本行客户及本行客户的担保、配偶、亲属关系所涉及到的个人信息。包括核心系统、客户关系系统、信用卡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采集的个人客户信息。
包括核心系统、客户关系系统、信用卡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采集的个人客户信息。
②报表名称:个人客户关系表
2)本人为本人担保的关系不报送。
③报表名称:对公客户信息表
④报表名称:对公客户财务信息表(新增)
⑤报表名称:集团客户表(新增)
⑥报表名称:关联关系表
报送机构收集的对公客户以及机构互联网贷款合作方的关联关系。应包括母公司,子公司,与该企业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与该企业实施共同控制的投资方,对该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该企业的合营企业,该企业的联营企业,该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个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该企业或其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供应链上下游,担保关系等。应采取能采尽采的原则,包括但不限于授信尽职调查、外部数据源查询等途径获知的关联关系。同一关联方兼任或具有多重关联关系的,分多条进行报送。
报送机构收集的对公客户以及机构互联网贷款合作方的关联关系。
(3)报表主题:卡片信息
①报表名称:借记卡信息表
个人和对公客户在银行机构开办的借记卡信息,指只能存取款而无法透支的卡片信息。当卡片状态为“注销”时,可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当卡片状态为“注销”时,可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②报表名称:存折信息表
个人和对公客户在银行机构开办的存折信息,包括存折和存单。当存折状态为“注销”时,可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当存折状态为“注销”时,可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③报表名称:收单商户信息表(新增)
(4)报表主题:会计记账信息
①报表名称:总账会计全科目表
本表报送银行机构会计记账使用的有余额的或余额变动的会计科目。只报境内银行(不报子公司),包括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一级支行(最多报4级)。如果发生新老科目变更,在当期数据中报送最新科目即可。每月最后一天数据应同时报送按月和按日为周期的会计数据,每年最后一天数据应同时报送按日、按月、季、半年、年为周期的会计数据,以此类推。只报送人民币和本外币合计。
如果发生新老科目变更,在当期数据中报送最新科目即可。
②报表名称:内部科目对照表
本表报送总账会计全科目的上下级对应关系,以会计科目为最小粒度报送。内部科目对照表由法人机构统一确定,分支机构按同一内容报送。报送科目必须与当期《总账会计全科目表》中的科目一致。此表首次采集为全量采集,后续采集如有变化,需全量报送。
③报表名称:个人存款分户账
填报个人存款账户信息,个人存款账户和对公存款账户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年第5号)划分。信用卡业务不在本表中填报。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以个人名义开立的存款账户计入本表,以营业执照等证件开立的对公账户不计入本表。以存款账号为最小粒度报送,如账户注销或终结,在报送该账户最终状态后的次月可不再报送。
活期和定期合并
④报表名称:个人存款分户账明细记录
除计息、扣利息税外,所有影响个人存款账户余额变动的交易信息,包括结息交易,不包括查询交易。
⑤报表名称:对公存款分户账
填报银行机构吸收的除个人以外的机构(包括企业、财政部门、社保基金、部队、住房公积金、社会团体、同业机构等)开立的所有存款账户信息。个人存款账户和对公存款账户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年第5号)划分。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以营业执照等证件开立的对公账户计入本表,以个人名义开立的账户不计入本表。以存款账号为最小颗粒报送,如账户注销或终结,在报送该账户最终状态后的次月可不再报送。
⑥报表名称:对公存款分户账明细记录
除计息、扣利息税外,所有影响对公存款账户余额变动的交易信息,包括结息交易,不包括查询交易。
⑦报表名称:内部分户账
根据会计核算科目,除单列账之外的科目原则上都归入内部账采集;单列账报送至信用卡、对公/个人等分户账中;资本账户需要报送。以内部分户账号为最小颗粒报送,如账户注销或终结,在报送该账户最终状态后的次月可不再报送。交易与核算分离的机构,应根据总账科目中划分出对应内部分户账性质的科目,自定义内部分户账号进行报送。
1)以内部分户账号为最小颗粒报送,如账户注销或终结,在报送该账户最终状态后的次月可不再报送。
2)交易与核算分离的机构,应根据总账科目中划分出对应内部分户账性质的科目,自定义内部分户账号进行报送。
3)去掉了“成本类不需要报送”说明。
⑧报表名称:内部分户账明细记录
根据会计核算科目,除单列账之外的科目原则上都归入内部账采集;单列账报送至信用卡、对公/个人等分户账中;资本账户需要报送。
对应分户账
⑨报表名称:个人信贷分户账
填报以个人名义在银行机构所开立的信贷账户信息。不报送信用卡业务。表外业务只报送委托贷款(非现金管理项下),其他不报送。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以个人名义开立的信贷分户账计入本表,以营业执照等证件开立的对公信贷分户账不计入本表。以信贷借据号为最小粒度报送,借据结清、核销或转让的,可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账户状态为“销户”时,也可于次月不再报送。
1)表外业务只报送委托贷款(非现金管理项下),其他不报送。
2)以信贷借据号为最小粒度报送,借据结清、核销或转让的,可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账户状态为“销户”时,也可于次月不再报送。
⑩报表名称:个人信贷分户账明细记录
所有影响个人信贷账户余额或利息变动的交易信息,包括还本、还息,不包括查询交易。贷款核销或者转让(包括资产证券化)也应该在本表体现:明细科目填报本金科目,交易金额为核销或转让前本金余额,余额填报为0,交易对手填写借款人自身信息,摘要中标明核销或者转让交易。
(11)报表名称:对公信贷分户账
2)对于票据贴现和买断式转贴现,可以填报为信贷分户账号=信贷借据号=票据号码;对于其他若没有对应信贷分户账号的业务,可以填报为信贷分户账号=信贷借据号=业务编号。
3)以信贷借据号为最小粒度报送,借据结清、核销或转让的,可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账户状态为“销户”时,也可于次月不再报送。
(12)报表名称:对公信贷分户账明细记录
所有影响对公信贷账户余额或利息变动的交易信息,包括还本、还息,不包括查询交易。贷款核销或者转让(包括资产证券化)也应该在本表体现:明细科目填报本金科目,交易金额为核销或转让前本金余额,余额填报为0,交易对手填写借款人自身信息,摘要中标明核销或者转让交易。
(5)报表主题:各项贷款
①报表名称:信贷合同表
报送范围应至少包括1104报表中:各项贷款+非现金管理项下委托贷款-信用卡。如,个人贷款、对公贷款、票据贴现、买断式转贴现、贸易融资业务、融资租赁业务、委托贷款(非现金管理项下)对应的业务合同,以及各项垫款对应的原业务合同。表外业务只报送委托贷款(非现金管理项下),其他不报送。信用卡业务不报送。对于票据贴现和买断式转贴现,可以填报为信贷合同号=信贷借据号=票据号码;对于其他若没有对应合同号的业务,可以填报为信贷合同号=信贷借据号=业务编号。已撤销、失效、终结的合同在报送合同最后状态的次月可不再报送。
1)报送范围应至少包括1104报表中:各项贷款+非现金管理项下委托贷款-信用卡。
2)表外业务只报送委托贷款(非现金管理项下),其他不报送。信用卡业务不报送。
3)对于票据贴现和买断式转贴现,可以填报为信贷合同号=信贷借据号=票据号码;
4)对于其他若没有对应合同号的业务,可以填报为信贷合同号=信贷借据号=业务编号。
5)已撤销、失效、终结的合同在报送合同最后状态的次月可不再报送。
②报表名称:互联网贷款合同附加表(新增)
③报表名称:个人信贷业务借据表
所有以个人名义在信贷业务中签订的借据信息。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以个人名义办理的贷款的计入本表,以机构名义办理的贷款不计入本表。表外业务只报送委托贷款(非现金管理项下),其他不报送。信用卡业务不报送。对于票据贴现和买断式转贴现,可以填报为信贷合同号=信贷借据号=票据号码;对于其他若没有对应借据号的业务,可以填报为信贷合同号=信贷借据号=业务编号。借据状态为结清、核销、转让的可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1)表外业务只报送委托贷款(非现金管理项下),其他不报送。信用卡业务不报送。
2)对于票据贴现和买断式转贴现,可以填报为信贷合同号=信贷借据号=票据号码;
3)对于其他若没有对应借据号的业务,可以填报为信贷合同号=信贷借据号=业务编号。
4)借据状态为结清、核销、转让的可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④报表名称:对公信贷业务借据表
所有以机构名义在信贷业务中签订的借据信息。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以机构名义办理的贷款计入本表,以个人名义办理的贷款不计入本表。表外业务只报送委托贷款(非现金管理项下),其他不报送。信用卡业务不报送。对于票据贴现和买断式转贴现,可以填报为信贷合同号=信贷借据号=票据号码;对于其他若没有对应借据号的业务,可以填报为信贷合同号=信贷借据号=业务编号。转贴、二级市场福费廷业务的借款人按照交易对手(同业)填报,贴现和信用证下融资的借款人按照贴现申请人、信用证融资人填报。借据状态为结清、核销、转让的可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1)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以机构名义办理的贷款计入本表,以个人名义办理的贷款不计入本表。
2)表外业务只报送委托贷款(非现金管理项下),其他不报送。信用卡业务不报送。
3)对于票据贴现和买断式转贴现,可以填报为信贷合同号=信贷借据号=票据号码;
4)对于其他若没有对应借据号的业务,可以填报为信贷合同号=信贷借据号=业务编号。
5)转贴、二级市场福费廷业务的借款人按照交易对手(同业)填报,贴现和信用证下融资的借款人按照贴现申请人、信用证融资人填报。
6)借据状态为结清、核销、转让的可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⑤报表名称:受托支付信息表(新增)
⑥报表名称:项目贷款信息表
以信贷借据号为最小颗粒报送,同一合同下多笔借据的按多条报送。已结清、核销的数据在次月不再报送。
⑦报表名称:银团贷款信息表
银(社)团贷款信息。以信贷借据号为最小颗粒报送,同一合同下多笔借据的按多条报送。已结清、核销的数据在次月不再报送。
⑧报表名称:票据贴现表(新增)
⑨报表名称:票据转贴现表(新增)
⑩报表名称:贸易融资业务表
填报机构对非金融机构提供的贸易项下的融资或信用便利的余额,包括打包贷款、押汇、保理、议付信用证、买方信贷、卖方信贷、福费廷等业务。本行开出的保函及信用证在保函及信用证表中报送,不在本表中填报。贷款状态为结清、核销、转让的,于次月不再报送。
1)填报机构对非金融机构提供的贸易项下的融资或信用便利的余额,包括打包贷款、押汇、保理、议付信用证、买方信贷、卖方信贷、福费廷等业务。
2)本行开出的保函及信用证在保函及信用证表中报送,不在本表中填报。
3)贷款状态为结清、核销、转让的,于次月不再报送。
(11)报表名称:融资租赁业务表(新增)
(12)报表名称:垫款登记表(新增)
(13)报表名称:互联网贷款合作协议表(新增)
(6)报表主题:表内外担保信息
①报表名称:表内外业务担保合同表
各项表内外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贷款、同业投资、表外业务等)中签订的各类担保合同信息。被担保业务若无合同号,则“被担保合同号”填写该笔业务唯一识别标识,如“自营资金业务余额表.金融工具编号”。以保证金形式的担保无需在本表填报,但以存单质押形式的担保需要填报。本表反映被担保合同和担保合同之间的关系,为多对多关系表,一个担保合同担保多个业务合同的,需按多笔填报,多个担保合同担保一个合同的,也需按多笔填报。失效的担保合同于次月不再报送。
1)担保人信息拆分到【信贷业务担保人】
2)合并原来的【担保关系】
3)本表反映被担保合同和担保合同之间的关系,为多对多关系表,一个担保合同担保多个合同的,需要填写多笔,多个担保合同担保一个合同的,也需要填写多笔
4)失效的担保合同于次月不再报送。
②报表名称:表内外业务担保人(新增)
③报表名称:表内外业务抵质押物
担保合同中约定的各类质押、抵押物信息。对于同一担保合同有不同的抵质押物的,需以不同的质或抵押物编号分多条记录报送。以保证金形式的押品无需在本表填报,但以存单质押形式的押品需要填报。失效担保合同的押品信息于次月不再报送。
失效担保合同的押品信息于次月不再报送。
(7)报表主题:信贷管理信息
①报表名称:授信信息表
对客户授信的信息,但不包含客户使用授信的明细。包括对公和个人、同业客户授信,但不包括集团授信。个人授信额度包括个人贷款、信用卡额度授信(包含准贷记卡透支额度)。对公和同业授信包括已经或预期可能由本行承担信用风险的各类产品额度,包含但不限于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透支、保理、票据、保函、信用证、债券投资、特定目的载体投资、买入返售、同业拆借、同业存款等产品额度。
1)按授信协议为最细颗粒填报,有授信的客户都需要报送,如低风险额度授信都需要填报授信信息。
2)表内、表外、代管理的信贷资产均需报送,如:本行信贷资产转让后由本行代管的授信信息仍需报送。
3)增加授信的,应该按照单笔报送。如发生授信额度变更的,填写最新的协议授信额度。
4)无授信的无需报送。
5)授信协议失效的,报送协议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包含但不限于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透支、保理、票据、保函、信用证、债券投资、特定目的载体投资、买入返售、同业拆借、同业存款等产品额度。
1).无授信的无需报送。
2)授信协议失效的,报送协议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②报表名称:资产核销表
已核销的个人贷款、对公贷款、信用卡以及其他债权和股权资产信息。
1)包含信用卡核销,借据号填报为卡号,合同号填报为信用卡账户号。其他非信贷类资产合同号、借据号填报业务编号等唯一标识,如“自营资金业务余额表.金融工具编号”。
2)以借据号或信用卡卡号为最小颗粒报送。
3)根据财政部2017年《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规定,符合规定完全终结的信贷资产可以在报送次月后不再报送。通过各种手段处置已核销资产结清欠款或已无追索权的,也视为“完全终结”。
根据财政部2017年《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规定,符合规定完全终结的信贷资产可以在报送次月后不再报送。通过各种手段处置已核销资产结清欠款或已无追索权的,也视为“完全终结”。
③报表名称:信贷资产转让表
1)行内机构间的转让需报送。
2)含已核销贷款,本金按实际填写0即可。
3)终结的转让合同在报送最后状态后不再报送。
④报表名称:资产转让关系表
本表报送信贷资产转让合同与被转让贷款借据的对应关系,一个转让合同对应多个借据的,按借据填报多条记录。对于信用卡资产转让,以信用卡账号填报为借据号。票据的买卖、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不在本表填报。
⑤报表名称:贷款五级形态变动表
所有表内信贷的五级分类变动信息,与其他表格中五级分类字段一致。需要报送信用卡业务的五级形态变动,填报为信贷合同号=信用卡账号,信贷借据号=信用卡卡号。无需报送新发放业务(五级分类从无到有)的五级形态变动。
1)需要报送信用卡业务的五级形态变动,填报为信贷合同号=信用卡账号,信贷借据号=信用卡卡号。
2)无需报送新发放业务(五级分类从无到有)的五级形态变动。
(8)报表主题:信用卡业务
①报表名称:信用卡信息表
填报信用卡信息,以卡号为最小粒度报送。状态为“销户”的信用卡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状态为“销户”的账户以及账户下所属的所有信用卡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②报表名称:信用卡交易明细表
影响信用卡余额变动的交易明细,不包括查询交易,以信用账号、卡号中取较小粒度报送。已核销卡的交易明细不再报送。
已核销卡的交易明细不再报送。
③报表名称:信用卡授信情况表
报送信用卡持卡人当月授信情况。客户额度按同一账户下的总额度报送,不以单张信用卡额度报送。对主副卡客户(一账户多个客户)的情况,本表只报送主卡人的授信信息。同一客户多个账户的,按多条分别报送。同一账户多个币种共享额度的,按记账币种统一折算填报。状态为“销户”的账户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可不再报送。
1)对主副卡客户(一账户多个客户)的情况,本表只报送主卡人的授信信息。
2)同一客户多个账户的,按多条分别报送。同一账户多个币种共享额度的,按记账币种统一折算填报。
3)状态为“销户”的账户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可不再报送。
④报表名称:信用卡分期业务表
填报每月新增的持卡人分期业务情况。
(9)报表主题:表外授信业务
①报表名称:票据出票信息表(新增)
②报表名称:保函与信用证表(新增)
③报表名称:交易背景信息表(新增)
④报表名称:委托贷款信息表
送范围为个人及对公委托贷款业务,包括现金管理项下委托贷款、非现金管理项下委托贷款和公积金委托贷款。对于现金管理项下委托贷款,每发生一笔放款仅报送一次,以后不再报送,贷款状态以“其他-现金管理项下”报送。结清或者终结的委托贷款,在报送合同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填报。
1)对于现金管理项下委托贷款,每发生一笔放款仅报送一次,以后不再报送,贷款状态以“其他-现金管理项下”报送。
2)结清或者终结的委托贷款,在报送合同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填报。
⑤报表名称:代理代销交易信息表(新增)
(10)报表主题:资金交易信息
①报表名称:金融工具信息表
1)已结清(余额为0)/赎回/终结的业务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3)票据业务不在本表报送。
②报表名称:自营资金交易信息表
填报在阶段开始日到结束日之间,银行发生的自营资金交易,业务范围参考《自营报送范围》,其中债券与同业投资部分填报口径与1104报表G31一致。同一金融工具当月发生当月结清的数据也需要报送,买入与卖出操作按不同笔次分别填报。票据业务(包含贴现和转贴现)不在本表填报。结算性账户交易不报送。同业存放业务在对公存款分户账及分户账明细报表中报送,不在本表报送。
1)其中债券与同业投资部分填报口径与1104报表G31一致。
2)同一金融工具当月发生当月结清的数据也需要报送,买入与卖出操作按不同笔次分别填报。
3)票据业务(包含贴现和转贴现)不在本表填报。
4)结算性账户交易不报送。
5)同业存放业务在对公存款分户账及分户账明细报表中报送,不在本表报送。
③报表名称:自营资金业务余额表
填报截至报送日期有余额的自营资金业务及所持有的头寸信息,业务范围参考《自营报送范围》,其中债券与同业投资部分余额填报口径与1104报表G31一致。票据业务(包含贴现和转贴现)不在本表填报。已结清(余额为0)/赎回/核销/终结的业务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同一金融工具当月发生当月结清的数据也需要一条,并于次月不再报送。
1)其中债券与同业投资部分余额填报口径与1104报表G31一致。
2)票据业务(包含贴现和转贴现)不在本表填报。
3)已结清(余额为0)/赎回/核销/终结的业务在报送最后状态的次月不再报送。
4)同一金融工具当月发生当月结清的数据也需要一条,并于次月不再报送。
④报表名称:即期及衍生品交易信息表(新增)
填报范围:报告期内发生的自营、代客即期资金交易,以及衍生品交易信息,按发生额填报。其中即期资金交易包括结售汇、贵金属实物(积存金)交易、商品类交易等。交易不涉及的数据项不填报。
填报方式:非掉期(互换)交易中若报送机构既可以为买方也可以为卖方,则按报送机构为卖方填报。掉期(互换)交易(或具有类似特征的交易)将两端(LEG1、LEG2)拆分为2条记录报送,交易编号保持一致,即用2条记录表示1笔交易。如:掉期交易按近端、远端拆分为2条记录报送,互换交易拆分为收入、支付端2条记录报送。衍生品交易存续期内按估值周期填报交易估值信息,填报估值金额、估值币种及估值日期,其他字段不变。如同一笔交易由多条记录表示,多条记录的估值信息字段(估值金额、估值币种、估值日期)保持一致。可参照《即期及衍生品交易信息表填报示例》填报。
⑤报表名称:汇率信息表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汇率的主要币种,填报各主要外币与人民币的折算汇率。其他货币对人民币的折算汇率,以当天美元兑人民币的基准汇率与同一天国际外汇市场其他货币兑美元汇率套算确定。机构可只填报常见的外币信息,但至少应包含其它表中填报使用过的所有外币。
3、正式版和征求意见稿版本对比,报表变动如下:(1)删除报表:资产负债科目统计表、贷款展期表(2)合并减少报表:活期和定期合并(3)新增报表:互联网贷款合同附加表、互联网贷款合作协议表、即期及衍生品交易信息表(代客资金交易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