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是各国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流通性和不可替代的保值、避险工具功能,黄金价格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投资需求对黄金价格的变动也有重大影响,马克思在论述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曾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今日金投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黄金储备的影响。
从黄金的货币属性来看,它国对黄金的重视程度如何?我国黄金储备现状如何?我们该如何践行黄金为民,推进藏金于民,服务社会民生战略?
黄金的货币属性,我们认为他有其历史沿革和必然性。黄金是天然的货币,从黄金的自然属性来看有稀缺性,全世界一共开采了18.18万吨黄金,现在接近3万吨储存在各个国家的和一些大的基金储备里面。
新中国成立之初,外汇非常匮乏,用黄金进行国际支付或者是从国外进口粮食等物资,帮助我国度过最困难的时期。
大家都知道韩国在97年那场金融风暴当中遭受到了重创,本币贬值,外汇流失,外债急剧攀升,也是靠民众捐献黄金资本帮助国家换取外汇,度过难关。
在一些情况下纸币不一定完全可用,黄金却能更实现广泛的兑换。黄金可能是实现普惠金融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和方式。
黄金储备在世界各国都备受重视,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世界经济强国对黄金都有高度重视。美国是世界最大黄金储备国,黄金储备近年来一直保持8133吨的水平。尽管前一段发生金融危机,美国一直没有抛售他的黄金。
从各个国家的黄金储备来看金融比较发达国家都储存大量黄金,特别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大部分都有重要的黄金储备,全球将近3万多吨,其中美国组成8133吨,德国3387吨,意大利2451吨,法国2435吨。
但从黄金储备占外汇比例来看,我们比例就非常少。美国71%的外汇储备是黄金,欧洲这些国家也都相当可观,德国是达到了67%,意大利65%,法国64%,而我们国家现在要算起来大概在1.1%左右。所以说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本币不对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左右。
进一步增加黄金储备有利于外汇储备结构的改善,有利于建设我们国家金融体系更加稳固的基础,有利于使人民币在区域货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或者说增加人民币的含金量。进一步增加黄金储备,我们认为有利于提高普惠金融的实现基础。
中国黄金行业目前已经从世界黄金行业追随者成长为领军者,我国黄金产量持续增长,07年到13年连续7年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
国内市场还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中国大妈抢购黄金事件,也折射了中国在黄金定价权缺乏话语权。进一步引导健康的民间消费,增加黄金储备我认为也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途径。
尽管印度人民喜爱黄金人尽皆知,但官方黄金储备规模在全球来说,并不在最前列。2013年,中国一举超越印度成为全球最大黄金买家。不过,由于中国外储达到3.7万亿美元之多,基数非常庞大,因此,黄金储备在外储中的比重非常小。令人想不到的是,无论从黄金储备规模还是在外储比重方面,美国都稳稳地占据着全球老大的位置。
第一名:美国
官方储备:8133.5吨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71.9%无论从黄金储备规模还是在外储比重方面,美国都稳稳地占据着全球老大的位置。如今的黄金储备在美国历史上还不是最多的。
第二名:德国
第三名:意大利
官方储备:2451.8吨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67%意大利政府比法国更爱黄金,因为该国并未在CBGA任何一个规则下抛售黄金,并且也没有出售计划。
第四名:法国
官方储备:2435.4吨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65.1%与上述国家相比,法国的黄金储备无论是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在外储的占比上都十分惊人。2004年晚些时候,法国还曾在CBGA2规则下抛售了572吨黄金。
第五名:俄罗斯
官方储备:1094.7吨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9.7%自今年2月以来,俄罗斯就开始加大黄金储备规模,扩增速度令瑞士和中国黯然失色。因该国正遭受欧美制裁。
第六名:中国
官方储备:1054.1吨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1.1%2013年,中国一举超越印度成为全球最大黄金买家。
第七名:瑞士
第八名:日本
官方储备:765.2吨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2.5%这些年,日本黄金储备快速增长。1950年仅为6吨,而如今却超过了700吨,尤其在1959年有了极大的跃升,当年黄金储备较前一年大幅增长169吨。
第九名:荷兰
官方储备:612.5吨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54.3%荷兰大部分黄金储备存放在美国,还有一些寄存在加拿大和英国,仅有10%左右在阿姆斯特丹。今年早些时候,荷兰曾想将国外的黄金储备运送回国。
第十名:印度
官方储备量:557.7吨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7.3%尽管印度人民喜爱黄金人尽皆知,但官方黄金储备规模在全球来说,并不在最前列。
中国人看待黄金是从其整个历史上的作用、背景来看,而不是像西方经济学家傲慢地宣称它是过时的遗迹。中国人买入黄金是为准备新的货币秩序,而不是希望做赚取利润的交易。
当谈到中国的黄金时,主流的分析师们“都傻了”,但事实的确如此。
把黄金的历史作用与现实结合,我们都做得很好,持金时采用一个稍微更“中国”式的眼光,会给我们更准确的指示——是否有足够的持金量,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投资组合多样化,或者让我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卖出(或不卖)。
在中国人看来,黄金是比较谨慎的面对未来的指标。黄金会较少“赚钱”,而更多的是准备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
一些分析师预期中国会在4月宣布其黄金储备的更新数据。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每5年报告一次,上一次报告是在2009年4月,这不仅是不准确的,而且忽略了一个关键点。
首先,在前几年北京公开报告了他们的黄金储备金额:2001年底,500吨;2002年底,600吨;2009年4月,1054吨。
在此之前20多年里,中国没有报告任何改变。
即使算上它们所有的采购数量,中国的黄金储备比例仍很低。
几乎每一个报告你都会读到黄金储备与它们的总储备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美国有73%的外汇储备是黄金,而中国正式拥有仅为1.3%。即使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也这样说。
但这种计算是一种误导。美国有最小的外汇储备和中国拥有超过4万亿美元。
一个更实际的办法是把黄金储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作比较。这将告诉我们,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有多少黄金可以用来支撑经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领导人显然把准备外汇储备之类摆在首位。
大多数主流分析师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步伐是金价未能突破交易范围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消费国,所以,表面上看这样似乎是有道理的。但是在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黄金价格之间有直接关系么?
事实是,黄金需求预计将增长,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向上或向下无关。世界黄金协会预计,在6年之内中国的中产阶级将从两亿人增长到5亿(美国的全部人口只有3.16亿)。
因此,世界黄金协会估计,到2017年对黄金的私人需求将增加25%。由于收入增加、储蓄增加和持续快速的城市化,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对黄金文化的亲和力及政府的支持,中国黄金需求的整体趋势向上。
黄金非货币化已近40年,其兼具货币与商品属性的功能逐步偏移。伴随以黄金为标的物的金融衍生工具快速发展,黄金货币属性弱化的进程在加快,商品属性愈加突显,这也给予了华尔街操纵金价赚取丰厚利润的机会。
2013年华尔街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导演出金价戏剧性下跌的一幕。目前来看,剧本还没有演完,金价有继续下行的迹象,这使得市场对于国家黄金储备的贬值深感忧虑。但是,我们也观察到,世界各经济大国对黄金储备并未执行任何缩减措施,反而有不减反增的现象。
目前,世界经济、政治环境的不安定因素猛增或许是央行增持黄金的重要原因。换句话说,国家黄金储备对于稳定经济的意义远重于盈利,黄金储备的货币属性强于商品属性。
黄金储备通常是各国央行用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健康的重要指标。
因为天赋的货币属性,黄金成为世界上唯一的非负债货币资产,也是唯一能够跨越国家、语言、种族、宗教、文化的全球公认的货币资产,因此,有时我们称黄金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政府号召民间捐黄金偿还外债,从而保住了支撑国家经济独立的大型企业,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
有人认为,在当前信息化、虚拟化经济发展迅猛的背景下,黄金是“过时的遗迹”。但从当前世界各经济主体的持有状况来看,这种说法只是戏言。
比如美国,其官方黄金储备为8133.5吨,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高达71.9%,无论是黄金储备规模还是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都稳稳地占据着全球第一的位置;欧元区央行第四期央行售金协议将于9月27日生效,协议强调目前签字央行均没有任何大规模抛售黄金的计划。
目前来看,虽然黄金非货币化进程仍在持续,但黄金储备对世界各国稳定经济的作用却愈发明显。
我们从中国货币战略的角度出发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离不开黄金战略,人民币须与黄金共舞,中国声音才能响彻世界。
因此,即使是在金价持续走软的市场环境下,我们也需收紧黄金储备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