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练习题参考答案

财政与金融测试题+参考答案1、中国自办的A、1904年B、1907年C、1897年D、1845年答案:C2、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以商品为课税对象成为时髦,如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逐步发展成为主体税种,这时的税收具有明显的()特征A、间接税B、价内税C、直接税D、价外税答案:A3、乡级人民政府预算草案的审批机关是()A、政府B、乡级人代会C、财政机关D、乡级人大常委会答案:B4、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共同调控对象是()A、通货膨胀B、金融市场C、货币供求D、政府收支答案:A5、把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标准是A、支出用途B、支出功能C、支出范围D、支出性质答案:D6、削弱商业银行派生存款能力的因素是()A、贴现率降低B、原始存款增加C、存款准备金率提高D、提现率下降答案:C7、对公众来说,每增加一个消费单位的边际成本为零,这是指公共品的()。

财政与金融(金融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2.偿还和付息价值单方面3.优化资源配置调节生产和消费调节宏观经济4.剩余价值借贷资本5.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6.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个人7.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8.负债业务资产业务9.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结算工具结算方式10.补偿合同11.互助性经济性法律性12.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资产13.财政赤字投资需求膨胀消费需求膨胀14.货币供应量货币需要量15.“双紧”政策“双松”政策“紧货币松财政”政策16.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17.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二、名词解释题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2.商业信用是企业单位之间由于商品交易而发生的商品赊销赊购的行为。

3.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

4.利息是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资而从借款人那里获得的超过本金的那部分金额。

5.官方利率是由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各银行都必须执行的各种利率。

8.信用放款是指银行完全根据借款人的信用,即借款人的品德和财务状况,预期未来收益及过去的偿债记录而发放的、无需提供任何抵押品作为担保的一种放款。

9.保险市场是进行保险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的总称,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财政与金融》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20分)1、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是()。

A、计划财政B、家计财政C、公共财政D、生产建设财政2、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收支分配活动是()。

A、金融B、财政C、个人分配D、公司财务3、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上,必须考虑区域和城乡间的发展差距,这体现了公共财政()特征。

A、弥补市场失效B、提供公平服务C、非盈利性D、法制性4、各国政府普遍运用的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A、税收B、国有资产收益C、专项收入D、债务收入5、下列选项中,成为我国财政收入基础的是()。

A、工业B、农业C、交通运输业D、商业服务业6、发行公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

A、筹集建设资金B、稳定物价C、弥补财政赤字D、调节经济7、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是()。

A、税收对象B、纳税环节C、纳税人D、税率8、被认为最具负担公平的税率制度是()。

A、比例税率B、实际税率C、平均税率D、最低税率9、我国各级政府预算的审批机关是()。

A、C部分B、V部分C、M部分D、V和M部分11、纸币之所以能够产生,跟货币执行()职能的特点有关。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12、货币制度基本的内容是规定()。

A、货币材料B、货币单位C、货币名称D、价格标准13、当央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时,将导致货币的供应量()。

A、增加B、减少C、不确定D、不变14、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形式提供的信用。

A、商品B、货币C、资本D、证券15、实际利率等于()。

A、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之差B、名义利率加通货膨胀率之和C、市场利率减官定利率之差D、市场利率加官定利率之和16、某客户2007年7月7日向银行申请贴现,票据金额为80万元,票据到期是2007年11月7日,该银行审查同意后,办理贴现,假设贴现率为9‰,贴现利率为()元。

《财政与金融》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购买支出的是()。

A.财政补贴支出B.债务利息支出C.行政管理费支出D.社会保险费支出2.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社会福利B.社会保险C.社会救济D.商业保险3.财政收入的规模,从根本上讲决定于()。

A.社会消费的规模B.生产的规模C.商品交换的规模D.建设资金需要的规模4.从社会经济所有制构成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所有制经济。

A.国有B.集体C.个体D.中外合资5.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来看,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

A.CB.VC.C+VD.M6.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是()。

A.9级全额累进税率B.5级超额累进税率C.9级超额累进税率D.20%的比例税率7.下列税种中,属于所得课税的有()。

A.农业税B.关税C.耕地占用税D.证券交易税8.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

A.20%B.30%9.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A.设立偿债基金B.依赖财政盈余C.预算列支D.举借新债10.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

A.处理预算资金上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B.处理国家与企业的物质利益关系C.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D.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11.我国从1994年起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

A.总额分成B.划分收支,分级包干C.分税制D.划分税收,核定收支,分级包干12.货币流通量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变化。

A.正比B.反比C.等比D.环比13.前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信用形式是()。

A.高利贷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商业信用14.出票人为银行的汇票即()。

A.即期汇票B.商业汇票C.银行汇票D.银行承兑汇票15.证券发行市场又叫做()市场。

A.次级B.一级C.二级D.店头16.证券流通市场又叫做()市场。

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促进经济增长B.稳定物价C.减少失业率D.维护社会公平答案:A2.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不包括()A.资金的聚集B.风险的转移C.信息的公开D.直接融资答案:D3.以下哪个不是金融工具的特点?()A.流动性B.收益性C.风险性D.稳定性答案:D4.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A.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B.管理国家外汇储备C.监管金融市场D.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5.以下哪个属于直接融资方式?()A.银行贷款B.债券发行C.股票发行D.信托投资答案:C二、判断题1.财政赤字是指政府的支出超过其收入的部分。

()答案:正确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同一概念。

()答案:错误3.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越少。

()答案:正确4.利率上升会导致债券价格上升。

()答案:错误5.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答案: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的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主要手段包括政府支出、税收和债务管理。

货币政策则是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主要手段包括调整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

2.什么是金融衍生工具,它们的作用是什么?答案: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其他基础资产的价值。

它们的作用包括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和投机。

通过衍生工具,投资者可以对冲风险,减少潜在的损失。

3.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什么影响?答案: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普遍上升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多重影响,包括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加生产成本、影响投资决策等。

四、论述题1.论述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答案:在经济危机中,财政政策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财政与金融》习题册第一讲财政导论一、名词解释1、财政(“国家分配论”观点):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外部效应:当生产或使用某种产品时,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本身付出一定成本或享受一定好处外,也对其他人产生额外的成本或效益,但生产者或消费者并未进行赔偿或得到报酬。

3、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二、填空题1、“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即公共财政是指公共部门的(公共经济)行为。

3、通过财政分配满足的需要,其性质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4、公共财政学的理论认为,(市场失灵)决定着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5、公共产品应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6、税收属于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7、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被归结为追求(效率)与(公平)。

三、单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A)。

A国家B政府C政党D民众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C)。

A国民生产总值B商品价值C一部分社会产品D社会总产值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D)。

A增加就业B调节社会收入C满足经济发展需要D满足社会公共需要4、一般认为,物价上涨率在(D)以下可视为物价稳定。

A0B1%C3%D5%四、多项选择题1、属于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的是(ABE)。

A卫生保健B生态环境保护C医疗事业D邮政电信E公安司法2、经济稳定的含义包括(CE)。

A充分就业B通货紧缩C物价稳定D经济滞胀E经济增长3、实现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有(BDE)。

A“相机抉择”B投资性支出C“自动稳定器”D财政收入E转移性支出五、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1、经济稳定是指在经济适度增长中的稳定。

(√)2、充分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参加就业。

第一章金融概论(一)货币与货币流通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实物货币形态中被人们选择作为货币的商品必须具有(ABCD)的特性。

A.价值含量较大B.易于保存C.容易分割D.人们都乐于接受2、信用货币具有的特征是(ABD)。

A.是价值符号B.是负债货币C.可以任意发行D.国家强制性3、虚金本位制也叫(D)。

A.金币本位制B.金块本位制C.生金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4、本位货币是(A)。

A.被规定为标准的,基本通货的货币。

B.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

C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

5、实物货币是指(D)A.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B不能分割的货币C.专指贵金属货币D.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价值6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C)。

A.信用货币B.纸币C.实物货币D.金属货币7、货币的本质属性是(D)的统一。

A.价值和价格B.价值和交换价值C价值和使用价值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8、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所要解决的是(BC)。

A.实现商品的交换B.表现特定商品的价值C.在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的难题D.使人们不必对商品进行比较9、货币在(A)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商品价值10、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D)。

A.银行券为本位货币B.可以自由兑换黄金的本位货币C.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D.纸币为本位货币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X”)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X)2、一般国家都规定主币是无限法偿。

(V)3、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主要表现为现金。

《财政与金融》作业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答: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P22、答: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P53、答: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务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是国家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价值形态。

P114、答: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

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P235、答: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P246、答: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P257、答: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P258、答: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

P279、答: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

P2710、答:即国家公债,是指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P43二、填空题1、经济、社会P12、国家P43、剩余产品P54、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P55、税收、非税收P116、经济数据法、要素分析法P177、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P228、课税对象P249、税源10、10P2511、增值、消费、营业、关税P3012、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P3113、从价、从量P32114、一般、级差P3815、有偿P4316、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P4417、平价、折价、溢价值P4818、公募法、承受法、出卖法、支付发行、强制摊派P4919、分期逐步、抽签轮次、市场购销、到期一次性P5120、金融市场利率、政府的信用状况、银行利率水平、社会资金供给状况。

P20三、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DCBCBACD页码P2P11P22P25P47P47P47P47四、多项选择题题目12345678910答案ACEACDABCACDBDEABCABCDABCDEABCDEBCDE页码P5P22P23P33P47P50P48P51P52五、判断题1、错2、错3、错4、错5、错6、错7、错8、对9、对10、错11、对P5012、对P4913、错14、对P4515、错六、计算题1、答:10000*150=1500000元;1500000/(1+17%)-110000元=107948.70元。

《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1、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企业职工工资的结果是(减少财政收入)2、下列税种中、属于财产税的有(契税)3、土地增值税所具有的双重性质指(资源税与所得税)4、国际税收的本质是指(国与国的税为分配)5、比照市场标准一般只适用跨国关联企业之间的(工业品销售转让)6、理顺国家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根本原则、是实行(税利分流)7、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剩余产品)8、财政的性质属于(历史范畴).9、融资租赁比较适用于使用寿命或技术寿命较长的生产设备。

√12、留用利润成本率与普通股成本率相同。

√15、资金成本率越高,使用资金效益越大。

√17融资租赁的租赁费不能计人企业制造成本。

√18优先股股票是介于普通股股票和债券之间的一种混合性有价证券。

√19利用商业信用筹资不需要负担资金成本。

√21如果企业完全不负债,则财务杠杆系为0。

26,某公司利用长期债券、优先股、普通股、留存收益筹集了长期资金1000万元,分别为30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资金成本率分别为6%,11%,12%,15%。

则该筹资组合的综合资金成本率为_10.4%___。

第一章金融概论(一)货币与货币流通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有1—4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得括号内.)l、实物货币形态中被人们选择作为货币得商品必须具有(ABCD)得特性。

A、价值含量较大C、容易分割2、信用货币具有得特征就是(ABDA、就是价值符号C、可以任意发行3、虚金本位制也叫(D)。

A、金币本位制C、生金本位制4、本位货币就是(A).)。

B、易千保存D、人们都乐于接受B、就是负债货币D、国家强制性B、金块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A.被规定为标准得基本通货得货币。

B.以黄金为基础得货币.C.本国货币当局发行得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得货币。

5、实物货币就是指(D)A.没有内在价值得货币C.专指贵金属货币得价值B.不能分割得货币D。

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6、贝币与谷帛就是我国历史上得(C)。

A。

信用货币C。

实物货币7、货币得本质属性就是(DA。

价值与价格C。

价值与使用价值B.纸币D。

金属货币)得统一。

B。

价值与交换价值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8、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所要解决得就是(BC)。

A.实现商品得交换B。

表现特定商品得价值C。

在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得难题D.使人们不必对商品进行比较9、货币在(A)时执行流通手段得职能。

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C。

支付工资D。

表现商品价值10、流动性最强得金融资产就是CDA.银行活期存款C。

银行定期存款11、最早实行得货币制度就是(AA.金本位C.金银复本位).B.居民储蓄存款D.现金)。

银本位D.纸币本位12、纸币本位制就是以(CD)得货币制度。

银行券为本位货币B.可以自由兑换黄金得本位货币C.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D。

纸币为本位货币二、判断题(正确得在题后括号内划"-J",错误得划"X")l、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必须就是现实得货币。

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财政政策的基本职能是什么?A.维护国家财政安全B.调节经济运行C.促进经济发展D.扩大国内需求答案:B2.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A.为政府提供融资B.为企业提供融资C.为个人提供融资D.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场所答案:D3.财政收入的分类主要有哪些?A.税收收入B.社会保险费收入C.政府性基金收入D.有偿收入答案:A、B、C、D4.金融机构的分类主要有哪些?A.商业银行B.证券公司C.保险公司D.非银行金融机构答案:A、B、C、D5.政府通过哪些途径进行财政支出?A.支付职工工资B.资本投资C.支持农民D.减少税收答案:A、B、C6.利率水平对金融市场有什么影响?A.影响资金供求关系B.影响利息收入C.影响借贷成本D.影响货币供应量答案:A、C7.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关系是什么?A.财政政策主要调节经济运行,金融政策主要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B.财政政策主要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金融政策主要调节经济运行C.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政策领域D.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政策领域答案:D8.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什么?A.保持物价稳定B.维护金融稳定C.促进经济增长D.扩大就业答案:A、B第二部分:解答题1.解释财税征管的基本原则。

财税征管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效率和便利。

公平原则指的是征收财税时要平等、公正地对待纳税人;效率原则指的是财税征管要高效率地实施,减少浪费和资源的滥用;便利原则指的是财税征管应该方便纳税人,降低办税成本。

2.解释金融市场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金融市场的发展对经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满足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其次,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资本市场的交易使得资源能够流向最佳的投资领域;再次,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提高金融风险管理能力,降低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冲击;最后,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提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通过金融市场调节机制来平衡供求关系,减少波动。

财政与金融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票面金额为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剩余日期为4个月,持票人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贴现利率为6%,则贴现金额应为()万元A、9、9、B、9、0、C、9、8、D、7、6、答案:C2、任何人都不能独占专用,这是指公共品的()。

A、排他性B、竞争性C、非排他性D、非竞争性答案:C3、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相比的系数是A、财政收入边际倾向B、财政支出边际倾向C、财政收入弹性D、财政支出弹性答案:D4、保险费率需要经常进行调整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方式是A、部分基金制B、权责发生制C、现收现付制D、完全基金制答案:C5、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它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或集合的,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购买,而是等着他人购买而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的利益,这就是经济学中称为()的现象。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企业B.国家C.家庭D.个人2.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社会产品B.国民收入C.剩余产品D.国内生产总值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B.满足企业发展需要C.满足个人消费需要D.满足国家建设需要4.下列属于财政收入形式的是()。

A.税收收入B.企业利润C.个人储蓄D.社会捐赠5.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A.流转税B.所得税C.财产税D.资源税7.增值税属于()。

A.流转税B.所得税C.财产税D.行为税8.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一般为()。

A.20%B.25%C.30%D.35%9.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是()。

A.个人的全部收入B.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C.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D.个人的各种应税所得10.下列属于非税收入的是()。

A.税收收入B.国有资产收益C.企业利润D.个人储蓄11.国债的发行主体是()。

A.企业B.国家C.金融机构D.社会团体12.国债的基本功能是()。

A.筹集建设资金B.弥补财政赤字C.调节经济运行D.促进社会公平13.国债的偿还方式主要有()。

A.一次偿还、分期偿还B.货币偿还、实物偿还C.国内偿还、国外偿还D.政府偿还、企业偿还14.财政支出按照经济性质可以分为()。

A.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B.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C.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D.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15.购买性支出主要包括()。

A.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B.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C.政府投资支出、债务利息支出D.文化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16.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

《财政与融》练习题参考答案)《财政与融》练习题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财政与金融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金融概论(一)货币与货币流通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A.金币本位制B.金块本位制C.生金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4、本位货币是(A)。

A.被规定为标准的,基本通货的货币。

BC.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D5、实物货币是指(D)A.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B.不能分割的货币C.专指贵金属货币D.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价值6、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C)。

A.信用货币B.纸币C.实物货币D.金属货币7、货币的本质属性是(D)A.价值和价格BC.价值和使用价值D8、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所要解决的是(BC)。

A.实现商品的交换B.表现特定商品的价值C.在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的难题D.使人们不必对商品进行比较9、货币在(A)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商品价值10、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D)。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蓄存款C.银行定期存款D.现金11、最早实行的货币制度是(A)A.金本位B.银本位C.金银复本位D12、纸币本位制是以(CD)的货币制度。

(√)3、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主要表现为现金。

(√)5、典型的银行券和典型的纸币都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属货币。

(√)8.信用货币建立在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上。

(√)12.货币作为价值贮藏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收益性。

(√)三、名词解释1、货币流通--在经济交往过程中,货币不断在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转手,彼收此支,此支彼收,由此及彼,这种连续不断、割裂不开的货币收支系统,通常称之为货币流通。

2、信用货币--也称债务货币,其本身价值远低于其货币价值,且不代表任何金属货币,它只是一种信用凭证或价值符号,主要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

3、纸币--是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不与贵金属挂钩也不能兑现为黄金的信用货币,是依靠国家法律强制发行和流通的一种纸制的货币符号。

4、银行券--是在贵金属货币流通制度下,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换的待用货币,实质上是由银行自身发出的一种负债证明书。

5、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6、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7、价值尺度--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表现为价格。

8、流通手段--以货币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就称为流通手段。

9、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而使早先发生的流通过程结束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二)信用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4个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对信用的正确的理解包括(BCD)A.所有权转移B.是借和贷的总称C.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D.借贷一般是有利息的2、我国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着三角债,从本质上看,这属于(A)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3、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信用主要是指(AB)A.对国内的负债B.对国外的负债C.国家负债D.国家贷款4、对高利贷信用理解正确的是(BD)A.是现代占据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B.是最古老的信用形式C.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信用D.利率极高5、支票产生的信用基础是(B)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际信用D.消费信用6、商业信用中使用的信用工具有(AB)A.商业汇票B.商业本票C.支票D.债券7、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的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是(AB)A.买卖行为B.借贷行为C.分配行为D.生产行为8、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是(B)A.消费信用B.商业信用C.国家信用D.银行信用9、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包括(BCD)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10、信用形式是指(C)A.借者取得商品或货币的形式B.贷者贷出商品或货币的形式C.借贷关系特征的表现形式D.借贷资本的表现形式11、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B)形式提供的信用。

A.商品B.货币C.证券D.资本12、高利贷信用的主要特点是(AC)。

A.消费贷款B.信用卡C.贴现贷款D.分期付款购买14.国家信用是国家(政府)(AB)的一种信用形式。

A.以债权人身份分配资金B.以债务人身份筹集资金。

(√)3、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5、消费信用对于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其规模越大越好。

(√)10、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活动中最主要信用形式。

(√)13、商业信用的运动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呈顺循环变动,即信用规模随着生产和商品流通规模的缩小而缩小,反之则扩大。

2、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消费资料为对象,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3、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时以延期支付和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

4、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放款、贴现等方式,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5、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一种信用活动,即国家以债务人身份按照信用原则以发行债券等方式,从国内外借入货币资金,或是以债权人的身份,向外国政府等提供贷款形成的信用形式。

(三)利息与利率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金融市场上,资金使用权的价格表现形式是(B)。

A、利息B、利率C、收益D、收益率2、关于利息的本质,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D)A、利息是因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B、利息是资本所有者不将资本用于消费所获得的报酬C、利息是在信用关系中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的报酬D、利息是放弃货币灵活性和承担风险的报酬3、按一定期限(如1年),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的方法是(B)A、单利计息B、复利计息C、固定利率D、浮动利率4、某企业获得银行一笔期限3年、年利率为5%的1000万元贷款,每年计息一次,若按复利计息,该笔贷款到期的本利和为(C)。

A、1050万元B、1102.5万元C、1157.63万元D、1150.63万元5、在借贷期限内规定可以调整和变动的利率是(B)。

A、固定利率B、浮动利率C、名义利率D、实际利率6、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述为(D)。

A、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B、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C、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D、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7、由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的利率是(B)。

A、基准利率B、市场利率C、官定利率D、实际利率8、社会再生产状况对利率波动有很大影响,引起利率急剧上升到最高限度的是(A)。

A、繁荣阶段B、复苏阶段C、萧条阶段D、危机阶段9、以下哪一种利率通常被称作基准利率(B)。

THE END
1.黄金投资分析师考试:黄金投资分析师考试必看考点(每日一练84、问答题 当黄金的货币属性居主导地位时,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有? 点击查看答案 85、问答题 2005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世界贵金属上海年会上提出,中国黄金市场要实现的“三个转变”是? 点击查看答案 86、问答题 中国黄金交易价格的波动幅度大于发达国家的原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87、问答题 关于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6/4536059.html
2.货币流通量(精选十篇)对于货币流通量方面的模型, 可以将财政支出, 消费者物价指数作为变量并运用统计软件中的SAS来进行数据分析, 进行建立模型以及模型预测等工作。取1984-2006年中国CPI、货币流通量以及财政支出数据位研究对象。 1. 财政支出数据拟合。 财政支出是衡量货币流通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在SAS系统中运用NLIN (非线性) 过程进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sxnu1jo.html
3.货币史上曾经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来充当一般等价物,下列不属于贵A. 金属型管材 B. 软管型管材 C. 阻燃型PVC管材 D. KGB管材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根据《天翼智慧社区产品安装、维护交付规范(试行)》,安全充电插座产品的安装规范中,明装,采用PVC管或线槽施工时,沿墙敷设每米不少于( )个固定线卡。 A. 1 B. 2 C. 3 D. 4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根据《天翼https://www.shuashuati.com/ti/66d6809711ab407ab85df34e9fe6dfe7.html
4.货币金融学交易媒介的功能的基本要求1.3.1、货币金属论 货币本质上是一种商品,自身必须有价值,其实际价值是由货币金属的价值所决定。 1.3.2、货币名目论 货币是一个观念的计量单位,是计算商品价值的比例名称,用来计算商品之间比价以及财富转移的符号或工具,货币用什么材料做符号是无关紧要的。 https://blog.csdn.net/qq_62109420/article/details/126947319
5.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原创教案6篇(全文)2、货币的产生 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货币 商品与货币不是同时产生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说明 一般等价物———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东西很多,比如: 牲畜,布匹,贝壳,金银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golqhbq.html
6.什么是货币?——对于货币的定义及其本质特征的描述第三,正是人们对货币作为货币价值的共同想象,才使货币具有交换媒介的价值。 洛克是同时持有货币金属论和货币名目论思想的学者。所谓货币金属论,就是将货币看成是贵金属商品,作为劳动生产物,其价值由劳动和土地共同决定。所谓货币名目论,就是将货币看成是一个符号,其本身没有价值,其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人们集体想象的结https://www.douban.com/note/779535559/
7.血饮:中国增持200亿美债的真相!美国祭出三合一病毒大杀器!金融【增持美债的本质属性】 中国结束连续七个月的减持,增持205亿美元的美债,性质上而言,中国正在执行长期战略性减持下的短期战术增持。目前,中国持有美债的总量仍处于历史底部。 中国外汇储备在2014年6月达到历史最高纪录3.95万亿美元,之后中国高举货币起义旗帜,开始一路减持美债。从2014年到现在的已经9年时间,中国累计减持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php?classid=176&id=169493
8.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新浪教育第三阶段是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为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第四阶段是货币形式,即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等贵金属上时,就产生了货币。货币是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https://edu.sina.com.cn/l/2003-06-23/46777.html
9.货币的发展历程?货币的起源和发展是什么?发行投资币的目的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流通”,也不是常规的“收藏”,而是为了保值和增值。投资币是用高成色(一般99.9%以上)贵金属(银、金、铂、钯)制成的固定重量(如1/4盎司,1/2盎司,1盎司)的“币”形金属锭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货币 中国使用货币已有四千年历史,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 https://cai.verywind.com/xx/wnrrwdcdi.htm
10.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张王定)ppt大学课件预览货币材料的演变,货币材料的演变是以实物开始,发展到金属货币,再发展到货币商品的代表 —— 纸币和信用货币形式 。 二,实物货币涵义,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来充当货币 。 历史上最初的实物货币形式各国,各地各不相同, http://read.cucdc.com/cw/82572/66478.html
11.比特币的理论比特币的实践与比特币的影响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并运行比特币软件参与比特币生产,这种生产模式模拟了贵金属黄金的生产过程,被称为挖矿(Mining)。挖矿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反复运行散列算法),找一个最小的散列值,生成比特币网络所搜寻的64位数字,创建一个区块,便可以获得一个区块中所包含的比特币,每10分钟整个网络出现一个新区块。为了严格控制比特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381764826&efid=kQLgqHRiZTO4xv6Q5lyE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