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背知识要点总结

1、原电池原理:使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作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这种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池形成条件

①电极:两种不同的导体相连;

②电解质溶液:能与电极反应。

二、电解池

1、电解池原理: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这种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解池形成条件

①电源;

②电极(惰性或非惰性);

③电解质(水溶液或熔化态)。

3、电解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阳极:惰性电极

阴极:不一定是惰性电极

发生电解反应的条件:

①连接直流电源

②阴阳电极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

③两极处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

④两电极形成闭合回路

(氧化反应)电子流向负极→正极电源负极→阴极;阳极→电源正极电流方向正极→负极电源正极→阳极;阴极→电源负极能量转化化学能→电能电能→化学能应用

高考化学知识归纳

金属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1、金属铝的单质: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小。

(2)化学性质:

a、与氧气反应:4Al+3O22Al2O3

(铝片耐腐蚀,原因是铝片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b、与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2Al+6H=2Al+3H2↑;

c、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金属钝化,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d、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2OH+2H2O=2AlO2+3H2↑

e、铝热反应

(3)制法与用途:作电导线,制铝合金。

2、Al2O3和Al(OH)3

氧化铝(Al2O3):两性氧化物,熔点高(耐火材料),难溶于水,

两性氧化物:

Al2O3+6HCl=2AlCl3+3H2O+3+Al2O3+6H=2Al+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Al(OH)3受热分解:2Al(OH)3Al2O3+3H2O

Al(OH)3的两性:Al(OH)3+3HCl=AlCl3+3H2O+3+Al(OH)3+3H=Al+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OH=AlO2+2H2O

高考化学知识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4HF+SiO2=SiF4+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50句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25.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26.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27.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28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29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30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31.含有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其余晶体中一定无分子。

32.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

33.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

34.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35.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一定有极性(极性分子);键无极性,分子一定无极性(非极性分子)。

36、氢键也属于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对分子稳定性无影响。

37.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还可能是分子,阴、阳离子、基团(如羟基、硝基等)。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

38.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强,如碳,稀有气体等。

39.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

40.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族元素等。

41.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

42.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还有0族。

43.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44.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乙炔等。

45.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过氧化钠、二硫化亚铁、乙酸钠、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46.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

47.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

48.离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盐,如Mg3N2、金属碳化物(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

49.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溴化铝等是共价化合物。

50.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高考化学复习精华知识点总结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

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

三价金属元素铝;一五七变价氯,

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

二四碳;一二铜,二三铁,

二四六七锰特别。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

"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

"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

"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

"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氧正氢负,氧一氢二”

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

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

养闺女(氧、硅、铝)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

“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

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

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

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

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

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

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9、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按顺序背诵)

10、"十字交叉法"写化学式的口诀:

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

11、过滤操作口诀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

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二低莫忘记。

12、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13、反应规律

置换反应:①金属单质+酸→盐+氢气

②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③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14、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④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15、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中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16、催化剂

一变二不变(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

17、氧化剂和还原剂

得氧还,失氧氧(夺取氧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失去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18、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

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长进短出用洗气瓶排水

收集气体的连接:短进长出

用洗气瓶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连接:密小则短进长出,密大则长进短出

THE END
1.氧化物/金属反向催化剂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区别?氧化物/金属反向催化剂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区别?还有就是反向催化剂的定义是什么?应用于哪些方面?和负催化剂是一回事吗? 返回小木虫查看更多分享至: 更多 今日热帖Ni-B/TiO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拉曼表征碳材料I 能催化酰胺加氢制 ZSM-5 XR 电化学工作站得到 ORR测试中极限 cuhttps://muchong.com/html/201810/12699862.html
2.物及其制造方法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的烧成体以及反应催化剂与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的烧成体以及反应催化剂。 背景技术: [0002] 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是含有多金属氧酸盐离子的金属氧化物,该多金属氧酸盐离子由氧原子配位键合于金属原子而形成的四面体等许多基本单元构成。尤其是,通过使含杂原子的多金属氧酸盐离子的https://www.xjishu.com/zhuanli/41/201980043069.html
3.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研究进展3.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最近,金属氧化物衍生纳米结构催化剂已经被报道可以在低电位下进行CO2高选择性还原29,46–48。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氧化衍生金属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是如何受到它们的氧化物影响的,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微结构特征,如界面和缺陷49等影响着CO2还原路径。 https://www.fx361.com/page/2018/0115/18553892.shtml
4.OER电催化剂负载单原子金的镍铁水滑石催化剂(sAu/NiFeLDH)通过理论计算模型的模拟,探讨了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为载体的金属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OER)中的催化活性及其内在反应机,以实验来验证理论。制备了负载单原子Au的NiFe LDH催化剂(sAu/NiFe LDH),并探究了其在OER反应中的活性。理论计算表明,反应的活性位点是负载在LDH之上的NiFe氢氧化物中的Fe,Fe被周围的CO32http://www.qiyuebio.com/details/2661
5.用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混合金属氧化物由于沸石组分的活性位点不像金属氧化物组分那样主要局限于外表面,因此必须仔细设计金属氧化物-沸石混合催化剂,包括适当的偶联技术。不同相之间潜在的对抗关系是开发混合催化剂的主要挑战,找到耐久性和活性之间的最佳折中方案是一项艰巨但必要的任务。 对SCO和SCR组分的失活机制的理解有助于预测混合催化剂在水热老化和硫https://www.auto-testing.net/news/show-112008.html
6.基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析氧电催化剂研究进展学术讲座摘要: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绿色可持续氢气生产策略之一,但阳极析氧反应涉及缓慢的四电子反应历程,已成为电解水制氢的瓶颈。因此,开发高效、廉价的析氧电催化剂已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之一。本报告将介绍基于过渡金属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设计制备策略及其在催化析氧反应中的应用。 https://www.wiucas.ac.cn/exchange/lecture/2022/1347.html
7.01第一章物质及其转化特性: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而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示例:CaO、Fe?O?等。 1.3 其他分类依据 物质的结构:物质的内部结构和排列方式。 物质的用途:根据物质的实际应用进行分类。 分类 定义与作用 定义: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 https://www.360doc.cn/mip/1129173046.html
8.NCom:单位点Pt催化剂用于环己烷以及甲基环己烷的可逆加脱氢反应由可还原氧化物组成的活性支撑物通过金属颗粒与支撑物之间涉及电荷转移的金属-支撑物相互作用参与催化反应,蕴含多功能活性中心,并介导反应物和产物的溢出。近年来,随着单中心催化剂的创建,其中单个金属原子通过与 N 或 O 等配体键合而固定在载体上,开辟了催化领域的新研究前沿。孤立的金属位点提供了多相催化和均相https://blog.csdn.net/gaishidra/article/details/136305222
9.Co(4)分别利用一定浓度的Cu、Mn、Fe和Ni的硝酸盐乙醇溶液浸渍一定量ZSA-1,在350°C下焙烧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金属掺杂的钴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四种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甲苯催化活性各不相同。Cu和Mn的掺杂使催化剂的理化特性和催化活性均提升,而Fe和Ni的掺杂并未对催化剂的理化特性和催化活性起到积极作用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12-1021804901.htm
10.环己烯环氧化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阳离子Co卟啉配合物(CoTMPyP)通过离子交换技术负载在层状化合物K4Nb6O17上用于环己烯环氧化,负载后的催化剂相对于卟啉钴催化剂,环氧环己烷选择性提高了13.4%;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环己烯转化率略有下降后趋于平稳,而环氧环己烷选择性从94.3%增加到98.1% (表 1,entry 4)[19]。由于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环己烯烯http://www.xml-data.cn/GXHXGCXB/html/3c155bec-d3c6-44fc-a1c5-c5d237ca4a96.htm
11.什么是b酸和b碱及l酸和l碱?形成多相催化剂的酸中心的途径有哪些催化机理.主要包括五大类催化剂:固体酸碱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催化剂https://m.chem960.com/ask/q-54d922b8834c424b99f5b03787751c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