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流动资产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实物评估关键
资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评估机构的自身声誉和经济责任,流动资产扣减流动负债是公司的营运资金,它对公司的运营能力、盈利能力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有这些,均会影响公司整体评估价值。因实物类流动资产(即存货)评估是流动资产评估的重要内容。所以如何做好实物类流动资产的评估至关重要,现结合本人评估工作实践,谈谈做好实物类流动资产评估的几个关键点。
一、选准实物类流动资产评估的基准日
由于实物类流动资产属生产流通环节资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其数量和状态随时都在发生变化,不可能停止运转,而评估价值则是某一时点的价值,因此,选准评估基准日尤其重要。为与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相适应,基准日应选在月末、季末,这样可避免或减少重复登记或漏记。使实物类流动资产的清查结果更符合实际状况。
二、分配合适的专业人员做好实物类流动资产评估方案的设计及现场清查
四、对实物类流动资产的数量确定要从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制度开始
只有抓住生产流程,才能清楚知道实物类流动资产在各生产环节的形态和约当量,从管理制度着手可以了解企业的进货、领用、入库和出厂各个环节的关联性,了解实际库存和实际库存可能存在的差异,以及调整的方法。对于管理水平较高、制度执行正常的企业,应以检查制度执行情况为主,在确定制度执行情况较好的前提下,以仓库实际数量与仓库账面数量来检验申报数量的正确性,但若财务帐与仓库帐和仓库实盘数有较大差距时。就要考虑与应收款、应付款、历史对帐盘点结论等结合,采用排除法逐一将已经售出或尚未入帐的部分剔除,才能保证实物类流动资产的准确性。虽然这样做会遇到很多阻力和困难,但是却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评估风险。对于管理水平较低,制度执行不好的企业,进行实物类流动资产全面清点核查时,应该贯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思想,做到程序到位,手续齐备,记录详尽。对所有能见到的全部清点并记录,不能根据陪同人员简单解释是否列入范围而轻易放过,保证双方有异义时证明材料或修正的依据的有效,而不必重新再复查。
五、根据实物类流动资产的特点,结合不同的评估目的,采用不同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评估
根据资产特点及不同的评估目的,实物类流动资产评估可以采用的价值标准有重置成本标准、现行市价标准、收益现值标准和清算价格标准,但在评估方法的应用上,一般采用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重置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应区分不同的情况,正确选用。一般来说,以实物类流动资产变现为目的评估,应采用现行市价法;以补偿为目的评估,则应采用重置成本法。二者的差异表现在是否适销和适销程度上。具体评估时可区别以下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外购实物类流动资产
2.购进批次不同的实物类流动资产,应视不同的情况,采用购置日期最接近评估基准日的材料的历史成本价或直接采用市场价作为评估值。
3.可以取得市场价格的实物类流动资产,直接按购入实物类流动资产的发票价格确定评估值。
4.没有市场价格的实物类流动资产可以采用同类商品的市场价格并采用物价指数进行价格修正。
(二)自制实物类流动资产
自制实物类流动资产的评估应根据评估的具体目的采用相应的评估方法。适用的评估方法有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企业在承包、租赁、联营等资产业务中不发生产权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应以产成品成本为基础对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历史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企业在以兼并、拍卖、出售资产等产权转让活动为目的资产业务中,应采用市价法对资产进行评估。
评估中还应注意区分不同的转让目的,正确处理市价中待实现的利润和税金。
参考文献:
[1]姜楠,对流动资产评估若干问题的认识,国有资产管理1995年12期.
关键词:零营运;资金管理;收益;风险;途径
Abstract:Thisarticleelaboratedtheuse“zeroworkingcapitalmanagement”tobepossibletobringagreaterincomefortheenterprisetheviewpoint.“zeroworkingcapitalmanagement”throughthereductionincurrentassets''''investment,causestheworkingcapitaltoaccountfortheenterprisetotalturnovertheproportiontendsissmallest,isadvantageousfortheenterprisethemorefundingsinvestedtotheincomehighfixedassetorthelong-terminvestment;Throughfloatsaloanthecurrentliabilitiestomeettheworkingcapitalneedmassively,reducesenterprise''''sfundcost.Fromthis,increasedenterprise''''sincomefromtwoaspects.Moreover,thisarticlealsodiscussedhasrealizedthismanagementefficientpath,enabledittohavethefeasibility.Finally,theauthorunifiesourcountryactualsituation,proposedourcountryimplementsseveralquestionswhich“zeroworkingcapitalmanagement”intheprocessshouldpayattention.
keyword:Zerotransportbusiness;Administrationofthefund;Income;Risk;Way
前言
以零营运资金为目标,对企业的营运资金实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已成为90年代以来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卓有成效的方法。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加强,企业理财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因此,“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对我国企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营运资金的管理问题
营运资金,从会计的角度看,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会计上不强调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而只是用它们的差额来反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财务人员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和认识;从财务角度看营运资金应该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在这里“总和”不是数额的加总,而是关系的反映,这有利于财务人员意识到,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要注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又称短期融资,具有成本低、偿还期短的特点,必须认真进行管理,否则,将使企业承受较大的风险。流动负债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税金及未交利润等。
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必须研究营运资金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营运资金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2数量具有波动性。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容易受内外条件的影响,数量的波动往往很大。
3非现金形态的营运资金如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有价证券容易变现,这一点对企业应付临时性的资金需求有重要意义。
财务上的营运资金管理着重于投资,即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因而,要了解“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要首先了解营运资金的重要性。
第一,企业应该投资多少在流动资产上,即资金运用的管理。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
第二,企业应该怎样来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即资金筹措的管理。包括银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业信用的管理。
可见,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的管理。
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
“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从营运资金管理的着重点出发,在满足企业对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并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零营运资金管理”是一种极限式的管理,它并不是要求营运资金真的为零,而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尽量使营运资金趋于最小的管理模式。“零营运资金管理”属于营运资金管理决策方法中的风险性决策方法,这种方法的显著特点是:能使企业处于较高的盈利水平,但同时企业承受的风险也大,即所谓的高盈利、高风险。具体表现为:
1丰富的收益。一般而言,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低于固定资产,短期投资的盈利低于长期投资。如工业企业运用劳动资料(厂房、机器设备等)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通过销售转化为应收账款或现金,最终可为企业带来利润。因此,通常将固定资产称为盈利性资产。与此相比,流动资产虽然也是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除有价证券外,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只是为企业再生产活动正常提供必要的条件,它们本身并不具有直接的盈利性。又因为短期负债对债权人来说偿还的日期短、风险小,所以要求的利率就低,而债权人的利率就是债务人的成本,因此,短期负债的资金成本小于长期负债的资金成本。
把企业在货币资金、短期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尽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减少基本无报酬的货币资金和报酬较低的短期有价证券,将这些资金用于报酬较高的长期投资,以增加企业的收益;同时减少存货可使成本下降;减少应收账款可降低应收账款费用以及坏账损失。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可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而且短期负债的弹性大、办理速度快,能及时弥补企业流动资产的短缺。显然,由于降低了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就可以使企业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费用,从而可以增加企业盈利。
尽管存在着高风险,但“零营运资金管理”仍不失为一种管理资金的有效方法。“零营运资金管理”在具体操作上,以零营运资金为目标,着重衡量营运资金的运用效果,通过营运资金与总营业额比值的高低来判断一个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业绩和水准。由于“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尽可能地降低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因而营运资金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越少越好。这就是“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含义所在。“零营运资金管理”强调的是资金的使用效益。如果资金过多地滞留在流动资金形态上,就会使企业的整个盈利降低。简而言之,“零营运资金管理”就是将营运资金视为投入资金成本,要以最小的流动资产投入获取最大的销售收入。
根据上面的观点,“零营运资金管理”原理的应用将使用权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首先,企业有延期风险,即企业在到期日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如果企业需要延期,但会由于一些无法预料的因素而不能延期,如当短期负债到期时,企业的经营善变坏,以至债权人不肯延期;或在延期时,正好赶上国家经济不景气,市场上资金私有制,而无法继续延期;其次,短期负债利率的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企业无法预测资金成本,也就无法控制利息成本;再次,企业为了减少应收账款,变信用销售为现金销售,可能会丧失客户,从而影响销售的增长。
三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企业资产结构生产经营影响
问题提出
营利性企业的经营活动实际上可以描述为企业使用一定的资产来获得收入,并取得利润的行为。而这种活动可以细分为生产经营活动和资本经营活动两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是产品和要素市场,而资本经营活动的场所则是金融市场。无论是哪种活动,其目标都是要扩大产出进而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企业产出的扩大取决于很多方面,包括外部经济环境,也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但无疑企业资产的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模型说明
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类型(高鸿业,2005),并构造生产函数实证研究这些生产要素对企业产出的实际影响。生产函数为我们研究有关生产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就一个企业而言,生产函数可以使我们注意该企业所具备的人力、设备、资源等生产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方式(技术)是否完善,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使企业的生产得以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里昂剔夫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其中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无疑能够较好地刻画和描述生产要素的作用。为此,本研究以此函数形式展开分析。该函数的基本形式是:
Y=ALαKβu(1)
其中,Y为企业产出,A为综合技术水平,L是劳动力投入,K是资本投入,α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μ是随机干扰的影响,μ≤1。
当α+β>1时,表示规模效应递增,即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扩大生产规模有利于产出增加。
当α+β
当α+β=1时,表示规模报酬不变,即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生产规模与产出基本无关。
这一函数是按生产要素的具体形式即劳动力和资本两种形态来分析它们对企业产出的影响,对于实际生产而言,生产要素显然不止这两项,因此在后来的研究中又有人对函数做了扩展,把管理以及技术等因素加入了进去。而在本研究中,我们把企业的所有投入划分成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种,因而函数形式雷同,但意义却有了很大的变化。
Y=ACαNβu(2)
这里,Y依然为企业产出,由于企业的所有投入全部纳入了该函数,这里的A为企业的整体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技术水平、经营环境等,C是流动资产投入,N是非流动资产投入,α是流动资产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非流动资产产出的弹性系数,μ是随机干扰的影响,μ≤1。而α+β值的大小依然表示了当前外部条件下,企业的规模效应情况,意义与前述模型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利润表中营业总收入小于项下各项收入之和的,以项下各项收入之和替代营业总收入;对于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小于项下各项流动资产之和的,以项下各项流动资产之和替代流动资产合计;对于资产负债表中非流动资产合计小于项下各项非流动资产之和的,以项下各项非流动资产之和替代非流动资产合计;删除营业总收入或流动资产合计或非流动资产合计为零的数据项。对于既未划入流动资产又未划入非流动资产的其他资产按照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划入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删除不合格数据后,各行业的数据情况见表1。
实证结果及结论
把经过以上预处理的数据代入模型(在sas运算中,需要把原有的模型加以转化,即把函数线性化,对函数两边分别取对数,转换后的函数变为lnY=lnA+α*lnC+β*lnN+lnu,相应数据也需要做相应的处理),在sas中运算,可得到如表2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各行业生产函数的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拟合优度均较好。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从行业的外部环境来讲(以lnA的值来衡量,值越大,说明越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值越小越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六类行业中,金融的综合环境最好,其次为房地产业,最差的是商业,这与我们的直观感觉是一致的。因此,国家应考虑通过各种措施进一步公平各行业的运行环境。就商业环境而言,复杂的企业开办程序与昂贵的许可审批等制度环境;民间资本的培育;为保证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定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二是从行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来看,在目前的外部环境下,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为公用事业、综合、工业和商业,而金融和房地产业则存在规模报酬递减,说明金融和房地产业的竞争非常激烈,需要从过去的规模扩张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其他行业则依然有通过规模化扩张发展的空间。
三是从行业的资产结构来讲,除金融和公用事业外,其他行业流动资产的产出弹性远大于非流动资产的产出弹性。这说明从企业生产的当期来讲,流动资产增加对产出的贡献度大于非流动资产,这也是企业更注重于短期资产投入的主要原因。但有研究表明企业长期资本的积累以及物化于长期投资的技术进步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贡献巨大。因此,要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性的高速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节。
政策建议
大力推进部分产业的升级与改造,从产业实际出发,切实有效地推进传统产业走集约型道路。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有赖于各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长期以来,国内多个产业仍然以规模化扩张为主要目标,但是随着规模效益的递减,这部分产业的专业化、精细化应该成为未来的发展目标。
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企业生产经营是企业资本经营的基础,也是企业资本经营的最终归宿点。没有绩优的企业生产经营做为基础,企业资本经营很难开展起来。企业资本经营最终要达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效果的提高,否则就不能算作绩优的企业资本经营。无论是哪种经营方式,企业的盈利增加都是最终目的,两者的平衡使用至关重要。
最后,从宏观层面来讲,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投资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应通过对融资租赁等行业的支持,促进企业资本投入的短期化,从而实现国家和企业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有机匹配。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解学祖.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几个重要性质及证明.经济研究,2001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关键词: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管理建议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债务清偿的承受能力或保障程度,即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现金保证程度。因此,重视并有效提高偿债能力,是维护债权人正当权益的法律约束,是企业保持良好市场形象和资信地位,避免风险损失,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客观要求;不仅是企业走向市场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且也是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树立现代市场观念的重要表现。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债务的能力,是企业对债务清偿的保证程度。债权人通常把偿债能力作为考察评价企业的主要内容,并以此判断是否对企业举债,因此,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是企业持续经营的重要前提。
企业依据对财务指标的分析来评价和剖析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来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该论文通过对偿债能力分析来说明财务指标对企业的重要性。
(一)短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短期偿债能力主要包括营运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三个方面。
1.营运资本的计算与分析
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总额减去流动负债总额后的剩余部分,它意味着企业的流动资产在偿还全部流动负债后还有多少剩余。营运资本越多,说明企业可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资金越充足,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就越强,债权人收回债权的安全性越高。
营运资本计算公式如下: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流动比率的计算与分析
流动比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短期债权的安全程度。一般来说企业的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根据经验,债权人认为流动比率达到2:1时,企业财务状况才能算做安全可靠,表明企业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去偿还到期的短期债务。如果流动比率过低,则意味着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但流动比率也不宜过高,因为过高的流动比率会使企业丧失机会收益,也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获利能力。
流动比率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的计算与分析
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长期负债主要有长期借款、应付长期、长期债券、长期应付款等。对于企业的长期债权人和所有者来说,不仅关心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更关心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因此,在对企业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同时,还需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以便于债权人和投资者全面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财务风险。对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主要通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与分析来进行的。对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
1.资产负债率的计算与分析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全部资产中债权人提供资产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的保障倍数。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融资进行财务活动的能力,也是显示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标志。这个比率越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差;反之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一般认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于50%(我国60%)是较为合理的。
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产权比率的计算与分析
产权比率,也称负债权益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是从所有者权益对长期债权保障程度的角度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产权比率越小,说明所有者权益对债权的保障程度越高;反之,产权比率越大,说明所有者权益对债权的保障程度越低。
其计算公式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3.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比率,常用以测量企业获得息税前利润总额支付利息的能力。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等于利润总额加上利息支出,利息支出指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包括资本化利息。一般认为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当大于1,且比值越高,公司长期偿债能力一般也就越强。反之,则说明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越弱。此比率若低于1,说明企业的经营成果不足以支付当期利息费用,意味着企业的付息能力非常低,财务风险非常高。
其计算公式为: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注:利息支出用财务费用代替)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偿债能力管理建议
(一)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股份公司投资决策时,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以保证资金的快速周转。在资金的筹措上,应以需求为依据,举债过多或过早都会使资金闲置,增加利息负担,造成资金浪费;举债不足或延迟又会影响企业经营,使企业丧失良好的经营机会。企业管理还应在产品结构、质量、经营、工作效率等方面切实统筹规划,实现企业管理最佳状态,提高资金利用率,使公司拥有更多的营运资本。
(二)调整资产结构比例
近几年鉴于国际国内市场不稳定,生产用原材料的不断涨价,股份公司要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战略性备库。在战略性备库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合理库存的控制和管理,致力于优化存货结构,控制存货所占资产比例,优化资产结构。
(三)调整负债结构比例
(四)适时调整借债比例
关键词: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生物资产概述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它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产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木、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二、新旧准则比较
2006年的生物资产准则是在对财政部2004年4月的《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修订完善的基础上完成的,新准则与原规定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1、扩大了生物资产的类别。考虑到农业企业具有一定数量的公益性质的生物资产,因此,新准则新增了公益性生物资产。
2、改变了生物资产支出的会计处理。原规定,成林后的消耗性林木资产和公益林发生的管护费用应在发生当期计入营业费用。新准则全面考虑了生物资产有关后续支出的种类和性质,特别规定林木类生物资产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等生产性采伐而补植所发生的支出,当予以资本化,除此之外的后续支出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3、改变了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转回的规定。原规定中,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跌价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新准则规定,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计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4、规定了天然起源生物资产成本的确定方法。原规定中没有提及天然起源生物资产,新准则规定,按名义金额确定天然起源生物资产。
三、统计研究
笔者对涉及“生物资产”的上市公司2006年、2007年年报进行了统计研究。共计35家,其中,农、林、牧、渔业15家,制造业15家,批发零售业3家,采掘业1家,综合类1家。
(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生物资产确认与计量上,企业在首次执行日之前发生的生物资产有关业务不应追溯调整,而是采用未来适用法,符合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生物资产应当在首次执行日重分类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按照这一规定,笔者对生物资产的重分类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2、重分类使资产结构发生变动
(1)流动资产上升,非流动资产下降。经统计,共有四家上市公司的重分类调整产生了这种效果。其中:
永安林业:将原来在其他长期资产中反映的林木资产重分类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金额是原存货金额的4.51倍,是原流动资产的1.7倍,这一调整使得流动资产比重增长了34.56个百分点。
景谷林业:将原来在其他长期资产中反映的林木资产重分类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金额是原存货金额的2.5倍,是原流动资产的45.37%,这一调整使流动资产比重增长17.33个百分点。
建安纸业:其消耗性生物资产全部从在建工程中转入,是原存货金额的1.34倍,占原流动资产的18.94%,这一调整使得流动资产比重增长了5.38个百分点。
(2)流动资产下降,非流动资产上升。非流动资产较多容易产生规模效益,传递出企业正处于发展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经统计,共有六家上市公司的重分类调整产生了这种效果。其中:
维维食品饮料:将存货中“幼畜及育肥畜”转入生产性生物资产项下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这一金额占原存货的12.96%,占原流动资产的2.86%,使得非流动资产比重增长1.52个百分点。
光明乳业:将存货中的“幼畜”转入生产性生物资产,这一金额占原存货的4.57%,占原流动资产的1.15%,使得非流动资产比重增长0.60个百分点。
新天国际:生产性生物资产从存货和固定资产重分类而来,使得调整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金额占原存货的8.43%,占原非流动资产的8.32%,使得非流动资产比重增长3.56个百分点。
银川新华百货:将存货中的“幼畜及育肥畜”转入生产性生物资产,这一重分类使得调整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金额占原存货的1.43%,占原非流动资产的0.34%,使得非流动资产比重增长0.17个百分点。
四川新希望农业:将存货“幼畜及育肥畜”的一部分转入生产性生物资产,调整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金额占原存货的3.21%,占原非流动资产的0.51%,使得非流动资产比重增长0.33个百分点。
通过统计,发现这六家企业,均是通过养殖业来实现流动资产项非流动资产的转化,但对非流动资产的影响并不明显,没有使非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上升,并没有通过这一转移,展示自身的良好发展动态,没有明显的信号传递作用。而且会计准则解释中明确说明“如果生物资产的未来用途不确定,应当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核算和管理,待确定用途后,再按用途转换进行处理”。我们可以认为,这几家企业恰当地执行了企业会计准则,通过新准则的这一变化,使会计信息更能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有用性增强。
(二)从生物资产的披露情况来看,发现如下问题:
1、没能按新会计准则进行重分类。某些公司继续将“经济林木”放在“固定资产”项下,而没有重分类为生物资产,作为农业企业,若该项生物资产占一定比重,按重要性原则,应进行从分类调整。还有些公司2006年记在其他长期资产项下的“防风林”,2007年继续记在“其他长期资产”项下,没有重分类为“公益性生物资产”,说明公司没有对公益性生物资产这一科目予以重视。此外,还有“牛畜育肥畜”这样的术语并没有被消耗性生物资产取代的现象。
2、为生物资产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的公司较少,仅有5家上市公司,且这些企业均是因为执行新会计准则进行重分类而从原有资产中相应转移过来的,2007年都未再提取减值准备或跌价准备。
样本选取:从上述公司中选取15家以农林牧渔业为主营业务的公司,选取2007年年报中披露期初和期末的生物资产和每股净收益数据。
指标选取:用每股净收益反映公司业绩。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年.
[2]郭枚香.《我国农业会计问题研究》,湖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3月.
【关键词】流动比率;流动资金;电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Abstract:Theimportanceofliquidityisthatitcanproducerevenueandprofitwhileeachcycleandthustheturnoverofliquidityisjustthedirectcreatorofenterprisesurplus.Onlywhenliquidityturnsoverandflowsintheenterprisecontinuouslyandconstantly,theenterprisecankeepsustainabilityofproductionandoperation.Butforalongtime,theshortageofliquidityinelectricpowerenterpriseisnotonlyathreattothenormalproductionandoperationofenter,butalsoaffectsthenationanditspeoples.Soitisurgenttostrengthenthemanagementofliquidityinelectricpowerenterprise.Thisarticlewillanalyzethesituationofmanagementofliquidityinelectricpowerenterprisethroughstudyingtherelationbetweencurrentratioandtheinsufficiencyofliquidity,andputforwardtothecountermeasures.
Keywords:currentratio,liquidity,electricpowerenterprise,analysisofabilitytopaydebt
1.流动指标概述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流动资产偿付负债的能力,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强,相应的短期偿债能力也强。企业能否及时清偿到期的流动负债,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优劣的重要标志。对债权人而言,企业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随其债券的安全性才有保障。对投资者而言,如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出现问题,就需要经营管理人员想尽一切办法去筹措资金,应对眼前的财务困境,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增大筹资成本,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就是流动比率指标。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在短期内用可以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企业的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对债权人的利益越有保障。在流动资产持有量相对合理的情况下,如果流动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利益短期资本的能力不足。反之,如果流动比率过低,则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财务风险较大。因此,流动比率过高或过低对企业来说都是不利的。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在2左右比较合适,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该参照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水平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一般而言,商业和流通领域的企业流动性较高,机器制造业及电力业则流动性较差。所以,在分析流动比率的时候,应将其与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本企业历史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
2.电力企业流动比率分析
以电力企业为例,选取了5家比较有代表性的发电公司统计其近三年的流动比率,进行比较,如表1。
表1
企业
年份长江电力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大唐发电平均值
20070.490.610.180.460.280.40
20080.620.390.240.400.280.39
20090.220.390.230.190.370.28
20100.110.360.210.180.340.24
20110.130.370.240.270.440.29
平均值0.310.420.220.300.340.32
根据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电力行业大部分企业流动比率普遍较低,远远小于2,这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很弱,而且近几年一直处于不断降低的趋势,2010年几乎都降至近5年的平均水平以下,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不过选取的5家电力企业流动比率在2011年均略有提高。
进行流动比率分析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流动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
过高的流动比率,并不意味着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来归还短期债务。因为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可能有相当部分是变现能力不强甚至较差的资产,如应收账款、预收付账款和存货等。因此作为债权人有必要对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存货周转速度和营业周期作进一步的分析。
(2)流动比率的粉饰效应
企业管理者为了显现出良好的财务指标,可能在会计报表日通过推迟购货、不提或少提存货跌价准备、提前还清流动负债或拒接长期债务增加流动资产等措施尽可能调高流动比率,掩饰较低的短期偿债能力,粉饰财务状况。因此,债权人在进行报表分析的时候,还应对企业现金流量、不同会计期间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变动情况及原因进行对比分析。
(3)流动比率只有和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比较,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
针对不同的行业,由于资产结构特点和负债结构特点不同,生产经营周期不同,或受季节因素影响,流动比率差异较大。近几年,电力企业的流动比率都在1以下,而制酒业的流动比率相对较高,基本上都大于2,因此不同行业之间的流动比率比较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3.流动比率和流动资金之间的联系
首先,流动比率大于1是企业存在流动资金的必要前提,只要也只有流动比率大于1时,即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此时,就存在流动资金。
其次,一般情况下,在合理的范围内,企业的流动比率越高,其流动资金相对较充裕,所以说流动比率和流动资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次,只有提高了流动比率企业才会拥有流动资金,也只有持有一定量的流动资金,企业的流动比率才能达到理想的数字,这个数字并不一定是2,只要是符合行业发展规律,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即为可行。
最后,任何企业都必须要拥有一定量的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指企业长期经营周转的资金,流动资金的实质是长期资本的富余,流动资金表现为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
4.电力企业资金管理现状及原因剖析
4.1电力企业资金管理现状
4.2流动资金短缺的原因剖析
(1)盲目投资,短贷长投
一些企业资金分配比例失调,把过多的资金用于长期项目,致使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企业资金监管机制不健全,计划外盲目采购,形成大量的沉淀资金,另一方面电费拖欠又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增大了呆坏账的风险,其结果必将加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形成大量的潜亏,使企业步入恶性循环。
(2)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
电力企业属资金密集型企业,资金相对雄厚,企业的资金,尤其是处于游离状态的资金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没有进行有效调剂、周转、融通。
很多企业往往只按照国家规定,对货币进行制度化管理,不能合理调度货币资金,对货币资金缺乏效益性管理,使部分资金未得到充分利用。另外,缺乏对资金收支活动的有效规划和货币资金的最佳持有量的概念。货币资金的持有量受货币日常收支货币资金往往被闲置起来,任意支配,当最基本的货币需要得到满足后还有剩余时,多余的部分而没有参与到资金的周转过程中区实现增值,造成了资金的浪费。由于人们对“电力是商品”意识淡薄,以及长期以来电都是先用后买等种种原因,不少电力类上市公司应收帐款较多,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增加了公司财务费用,造成流动资金紧张。
(3)资本结构不合理
不合理的资本结构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不合理的资本结构是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计划投放比例失衡;自有资金不足,流动资金比重过低;很多企业不注重自我积累,留利有限;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结构不合理。
(4)过度贷款购买设备
电力行业属于国家的垄断行业,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电力行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以在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电力行业的大趋势下,电力企业大量贷款购买机器设备机组以满足扩大生产的需要,流动负债增长过快过多。
(5)燃料涨价、生产成本增加,占用流动资金
近年来,受煤价持续上涨的影响,电力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使企业的正常生产需要更多的资金来保证,从而拉紧了流动资金的链条。
5.电力企业流动资金管理对策探究
第一,固定资产的适度投资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大,变现能力极差,一旦投入就很难抽回资金。投资固定资产时必须对其预期的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进行充分的科学的决策。评价该项投资的可行性,计算该项目的建设周期,做好项目预算,预测其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测算该固定资产投产后的收入、费用和经济效益,避免盲目的投资,引发挤占流动资金,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现象的存在。
第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资金及时回收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对于电力企业更是如此,电费拖欠一直是电力行业的因此应特别重视应收账款,最重要的是电费回收情况。近几年,电费回收工作越来越困难,应收电费余额作为考核指标,并且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兑现。对应收电费应从欠费用户入手,分析欠费原因,建立欠费用户档案,划分用户信用等级。
第三,优化资本结构
通过充实资本金来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有效增加流动资金,增强资金的流动性和抗财务风险的能力。
第四,调整融资渠道
转变企业流动资金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的传统观念改变生产经营单纯依靠银行贷款的做法,尽快建立一套补充、积累、管理流动资金的长效稳定机制,提高自筹资金的能力。企业内部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优化结构,技术升级、管理创新,挖掘内部潜力等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理清资金流向,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以带来资金运用效率的提高。
第五,提高流动资金量
从源头上来说,电力企业缺少流动资金,甚至根本就没有流动资金,其实根本就没有流动资金管理可言,因为管理的对象——流动资金根本就不存在。所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流动比率以产生适当的流动资金,从产生流动资金的两个方面——增加流动资产和减少流动负债来提高流动资金量。
[1]李涛.企业财务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赵君彦.浅析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内部成因[J].经营管理,2009(2):79.
[3]张玉雷.企业财务信息分析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经营与管理,2008(12):203-204.
[4]韦自静.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论丛:207.
[5]陆宾.电力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09(24):276-277.
1、综合性原则
2、重要性原则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资料有的是通过静态财务报表表现出来的,如资产负债表、资产减值明细表等,这些报表提供的都是过去某一时点的静态信息;有的是通过动态报表表现出来的,如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这些报表提供的是过去某一时期的动态信息。有时公司基于某些目的可能会有意制造假象来粉饰会计报表,如利用资产负债表提高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夸大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等,对于这类问题,如能结合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来评价公司偿还债务能力就会更准确可信。
二、评价体系指标的设立
1、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盈利能力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由于它关系到股东能否获得股利,所欠债权人的债务能否清偿,而且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所以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设定至关重要。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应考虑设定以下盈利能力的指标:
(1)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销售收入净额之比。表示销售一元钱的营业收入所获净利的能力。指标值越高说明公司获利能力越强,但它受行业特点影响很大,一般越是资本密集型企业的销售利润率越高。
(2)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股东和债权人投入1元资本所形成的资产的获利能力。总资产收益率综合反映了公司经营者对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效果。
(3)股东权益收益率。股东权益收益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平均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它反映了股东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
2、评价偿还债务能力的指标
偿还债务能力是指公司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选择的指标应从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两个方面予以设定。
(1)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中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这里所说的速动资产是指公司的流动资产减去存货、预付帐款和待摊费用等项目的余额。速动比率高说明公司偿还短期债务能力可能较强,但绝不意味着高比例的速动比率就是最好的。
(2)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指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之和与流动负债之比。现金比率是用来评价公司支付短期负债能力的指标。需要说明的是尽管速动比率能够反映公司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但由于该指标的计算资料来自于静态报表(资产负债表),因而反映公司的偿债能力也只是某一天(报表日)的偿债能力。而现金比率的计算资料主要来自于动态报表(现金流量表),因而在绩效评价体系中选择该指标可以弥补速动比率的不足。评价现金比率高低的标准一般应以1∶1为适宜比率,因为虽然该指标高能够说明公司偿债能力较强,但过高的现金比率说明企业的现金没有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3、评价营运能力的指标
营运能力反映公司资金利用的效率,表明了经营者管理和使用资金的能力。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应考虑设定以下营运能力的指标:
(1)应收帐款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是指应收帐款在年度内的周转次数。它说明应收帐款的变现速度。由于应收帐款是公司速动资产的一个部分,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设定应收帐款周转率不仅能够说明营运能力的强弱和公司的管理效率,而且能够进一步验证速动比率的质量。
(2)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总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公司总资产对经营收入的贡献,能够说明经营者对改善全部资产的运用效率。
4、评价发展能力的指标
发展能力是公司依靠自身积累资金或向外界筹资来扩大经营规模的能力。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应考虑设定以下发展能力的指标:
(1)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是期末所有者权益与期初所有者权益之比,它反映了投资人投入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增值能力越强。(2)销售增长率。销售增长率是改善本年销售增长额与上年销售额的比率。它是衡量公司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公司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也是公司扩张增量和存量资本的前提。
(3)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是公司本年总资产增长额与年初总资产额的比率,该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公司经营规模总量上的扩张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