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敢居贵: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投资智慧财富号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馀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彊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摘自货殖列传

西方经济学的鼻祖是《国富论》,有西方经济学背景的专家和学子,如果没有把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通读数遍,都不好意思出门吹牛画大饼,而中华传统经济学的鼻祖是《货殖列传》,这是三千年前的列国大富豪们的经世治国,经营致富,成名天下之道,可惜是当下国人奉西方学术为瑰宝,却很少有智者认真读读老祖宗的东方智慧。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仅仅有商道的高明,更有投资的智慧,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无敢居贵”,这四个字蕴含着估值,交易,投资心理的思维智慧。

善贾智者计然论述这四字真言背景,是越王勾践在浙江绍兴一带被吴国打得一败涂地时,向计然询问复兴求生之路,计然告诉越王勾践的一大段话,这段论述的本质是阐释中华文化的周期历史观,用周期思维阐释治国和经营的理念,用历史去了解周期后,把握周期,利用周期,比如:“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土,贱取如珠玉”都是经典名句,而“无敢居贵”更是画龙点睛的说明了投资的智慧:

其一,在价格交易上“无敢居贵”,投资的力学定律是:买入价格和未来收益率成反比,买的越贵,收益越差,买的越贱,收益越高,“无敢居贵”与巴菲特的安全边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于交易价格,投资者始终心理有一根弦,那就是敬畏高价,对于大幅度暴涨后价格,居高不下的估值,现在看似高,未来实际贱,现在的高价买入,未来可能是零收益,相反,以暴涨高价卖出,之后也许还有更高价格,但是不居贵的思维模式只赚认知范围的钱。

来看一个地产业案例,过往两年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地产业暴雷潮风起云涌,龙湖是少数没有暴雷的大型地产商,龙湖女老板在初入地产时没有去研究行业成功案例,而是集中调研世界地产公司破产倒闭的原因,普遍的共性有一条:敢用贵钱,过度借贷,过高利息,让地产公司背上棉花被游泳,越游越重,所以借高利贵钱如同饮鸩止渴。

其二,在企业估值上“无敢居贵”,“时贱而买,虽贵已贱;时贵而卖,虽贱已贵”。这段话精辟的描述了市场周期股的特征:强周期行业在股价最便宜,最低残的时候,往往表现出估值非常高,甚至亏损,价值投资者往往不敢下手,而古人的周期智慧告诉我们,此时看似贵其实已经便宜;相反,在周期股盈利爆发高潮,股价暴涨后,估值看似便宜,市盈率仅仅是个位数,古人告诉我们此时的东西,看似很便宜其实已经贵到不值。

其三,在投资心理上“无敢居贵”:贪婪和恐惧永远是投资者心中的魔鬼,如何应对贪婪?古人告诉我们用“无敢居贵”来克制自身的本性,“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土,贱取如珠玉。”当我们知道价格暴涨的结局是打回原形,价格多年低迷到极点就会物极必反,此时古人的周期智慧会提醒我们,好像丢大一样毫不犹豫的贵卖,虽然之后价格还可能上涨,但是你的卖出已经高于商品的价值,每个人只能赚自身认知的财富。同样,当价格低残到极点,要好像捡到黄金一样搬回家,虽然之后的价格也许会更低,但是你买入已经是超值,已经具有很大的内在价值,不应该再去妄想交易在最低点。

历史五千年,财富永无主,只是不断流转变迁,从一人到一人,从一家到一家,从一族到一族,从一国到一国,福建大佬曹德旺说的好:“千万别把钱当真,钱就是用来玩的,谁有水平,钱就留在身边多玩几天,没有,就少玩几天,反正钱是不会永远留在你身边的。”相信投资者永远牢记“无敢居贵”的古人智慧,能够让财富在自己身边多留些日子。

THE END
1.是故无贵无贱的无是什么意思是故无贵无贱的无是什么意思 老夫子 2024-09-15 18:34:55 推荐回答 老夫子 2024-09-18 11:02:22 “是故无贵无贱”的“无”是“无论”的意思。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 韩愈(https://m.yyk.iask.sina.com.cn/q/10cGv36WBDIN.html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翻译高考资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翻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师说节选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2325497.html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意思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也有活译成道存在的地方,就值得我们学习)指拜师不用管地位高低,年龄长幼,只要有道之人,都可以拜为老师向他学习.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6e4d805ec4800ceac0c8b6e20f5bae4f.html
4.无贱无贫,无富无贵。无贱无贫,无富无贵。, 出自宋诗人邵雍的《安乐吟》 安乐先生,不显姓氏。 垂三十年,居洛之涘。 风月情怀,江湖性气https://shici.chazidian.com/shiju373019/
5.A.尊贤而重士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尊贤而重士 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解析:A项,“重”,形容词用作动词,“敬重、看重”。B项,“贵”“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地位高的人”http://www.1010jiajiao.com/paper/timu/3205268.html
6.贵无是什么意思贵无的解释是什么贵无的意思 词语解释: 魏晋玄学的重要思想。haO86.com谓以'无'为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 引证解释: ⒈ 代表人物为何晏、王弼。 引本于《老子》:“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晋裴頠《崇有论》:“察夫偏质有弊,而覩简损之善,遂阐贵无之议,而建贱有之论。”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a161943ac9a1619/
7.平等:平权天赋普同一等我国古代的平等思想观念,既包括统治阶级中有识之士基于经世致用的平等设计,也包括劳苦大众在摆脱剥削、反抗压迫中提出的平等主张和口号。人无贵贱、刑无等级、男女平权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我们今天建构理想社会的宝贵思想资源基本价值取向。 万物齐一 无贵无贱http://www.wenming.cn/wmpl_pd/zmgd/201607/t20160726_3550753.shtml
8.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https://www.ggtiku.com/wtk/111355/3155098.html
9.关于庄子的典故和寓言惠子闻庄生之语,竟大笑而去,是什么典故利害唯己,谁贵谁贱 弟子又问:“先生说,以道观之。无贵无贱,无大无小。那么有没有一定的是非标准呢?也就是说,先生您知道万物有一个共同认可的真理吗?”庄子说:“我怎么知道?”“那您知道您所不知道的原因吗?”庄子说:“我怎么知道?”“那么万物就不可知了吗?”庄子说;“我怎么知道?即使如此,我不妨尝试https://blog.csdn.net/zhoukuo1981/article/details/3987381
10.教师节贺卡祝福语大全最新感谢老师的话简短赞美老师的名言1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唐·韩愈《师说》 释义: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4、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佚名 1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6、http://www.mnw.cn/news/shehui/2197303-2.html
11.《素书》遵义章第五《素书》遵义章第五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谬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好直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176586470&efid=Yuel3ZYHWEU1GHzifNb9fQ
12.同学情同学情是一份真挚的情 同学情是一份难忘的情 同学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同学是情同手足的亲弟兄 一本毕业证 各自奔西东 从此我们不常见 同学情意装心中 一边忙工作 一边顾家庭 一路去打拼 一心要成功 悠悠岁月催人老 久别的人们盼重逢 同学不分贵和贱 https://www.meipian.cn/1ycfmcpk
13.先吐槽再分析(我的冤家住对门)剧评直到和菜好贵沟通后才开窍了,所以说有效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2、潘向东(“曾小贤”的性格,但是没那么贱)“好男人”,没主见,滥用同情心,看似很可怜,其实很多矛盾就是因为他的不作为。离婚之后刚开始很愤怒,我完全理解,这事儿搁谁身上谁都不痛快。但是知道真相以后,处理问题简直称得上是奇葩。好心可以,宽容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03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