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圣人名言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自用:自以为是

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丰富,自以为是,知识就浅薄。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切:用刀切断,指加工骨器

磋:用锉磨平,指加工象牙

琢:用刀雕刻,指加工玉石

磨:磨光,指加工石头

比喻一个人品德的进修砥砺以及学问的研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下问: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

思想敏锐而勤奋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罔:迷惑不解

殆:精神疲倦

读书不思考,问题仍然不解;只思考而不读书,精神就会疲倦。指要有所收获就应多读书勤思考。

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听到一个道理,可以推知十个道理,喻善于学习,会动脑筋。

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温习旧的知识,可以从中学到新的知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疲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时:按时

说:悦,高兴

学习知识并按时温习也很高兴,指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我曾经整天不吃不睡去冥思苦想,但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可见学习之重要。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发愤学习而忘记了吃饭,快乐的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自己快老了。

涯:边际,极限

生命有限而知识无边无际。

强调教育对于文明人的重要性。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强调没有比培养人才更好的了。

学无止境。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青:靛青,染料

蓝:草名,叶可制染料

比喻经过努力学习可以超过前人。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锲:刀刻

镂:雕刻

强调学习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孟夏纪》

善于学习的人,借用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独自一个人学习而不与朋友一起探讨,往往孤陋寡闻,强调互相交流和互相促进。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玉石不精心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不刻苦学习就不明白道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

弗:不

旨:滋味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虽然有美味佳肴,不亲自品尝就不知道个中滋味;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认真去学就不知道其好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困:不够

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才知道自己学识不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严师:尊师,敬师

在求学的所有方法中,尊师最难做到。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节目:树枝交接成结之处

会提问题的人,就像砍伐坚硬的木头,先砍容易之处,然后再砍结。喻要循序渐进。

谓学无暇者,虽暇亦不能学。——《淮南子?说山训》

暇:空闲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不学习就不能成功,不请教别人就不知道。

胸中不学,犹手中无钱也。——汉?王充《论衡?量知篇》

胸无学问,如手中没有钱一样。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人有了知识学问就有了力量。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汉?刘向《说苑?建本》

少年好学如同初升太阳那么鲜亮;壮年好学如同中午的阳光光芒四射;老年好学如同燃烛照明。意指人的一生都要勤奋治学。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义:道理

书经过熟读,其中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

人之学如渴而饮河海,大饮则大盈,小饮则小盈。——《意林》引《物理论》

盈:满

人学习知识如同渴了饮水,多饮则水多,少饮则水少。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登:收获

学习如种树,春天赏花,秋天收获。首先可以玩味自得,还可以所有成就

学若牛毛,成如麟角。——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篇》

学习的人多如牛毛,学业有成的人很少。即学业成功是不容易的。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无过:不能超过,不如

知识最有价值。

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

值:遇到

砾:小石头

玉石虽然有美好的质地,混杂在石头之内,不经过高明工匠的雕琢,也和普通石头一样。引申为人纵有良好潜质,不努力修身学习,也不会有成就。

寒灵焰舞:青藤伴心仪之书,高朋随千里之行,快哉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唐?杜甫《柏学士茅居》

欲求富贵,必经勤奋刻苦,好男儿当饱读诗书以阔胸怀。

业精于勤,荒于嬉。——唐?韩愈《进学解》

业:学业

嬉:散漫

学业精进在于勤奋,学业荒废在于懒散。

未尝一日去书不观。——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

未尝:从来没有

去:丢弃

表示日日勤读不辍。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唐?韩愈《师说》

没有贵贱老少的分别,道理所在就是我老师所在。

圣人无常师。——唐?韩愈《师说》

常:固定

意指圣人善于向各种人学习。

不耻相师。——唐?韩愈《师说》

不以从师学习为耻。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患:怕

义:义理

足己:自以为足够

行:实行

读书怕读得不多,思考道理怕不明白。怕自以为足够了不再学,既然学了又怕不继续。

强学力行。——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刻苦学习,努力实践。

学问勤中得。——宋?汪洙《神童诗》

学问是靠勤奋读书得来的。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宋?欧阳修《杂说三首》

其:岂

息:停止

君子学习难道可以稍有懈怠吗

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人才的培养,成功在于专心致力,而失败于杂学而不精。

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庸言》

化:融会贯通

学习而不懂得融会贯通,不是好的学习方法。

濯:洗涤

学习应该有自己的创见。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宋?朱熹《性理精义》

读书最可贵在于循序渐进,最后达到精通。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宋?朱熹《学规类编》

笃志:意志专一

详玩:深刻领会

读书的方法没有别的,只有专心致志,虚心探索,深刻领会,才能受到成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池塘的水为什么如此清澄,因为源头不断流来活水。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方能进步。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束:搁置。

把书闲置不读,说起话来没有底蕴。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自小:自卑

一个人在学习上不可以自卑,也不可以妄自尊大。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清?李汝珍《镜花缘》

在学问上不分年龄大小,学问大的受到尊重。

学古之道,犹食笋而去其箨也。——清?魏源《默觚?治篇五》

箨:笋壳

学习古代文化遗产,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推陈出新,饶有别致。——清?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

不要因循守旧,要勇于创新。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清?袁枚《续诗品?尚识》

箭镞:箭头

鹄:此指目标

学问的根基如弓,人的才能如箭,真知灼见引导箭头射出,才能命中目标。比喻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发挥,没有真知指导人生,就没有正确的方向。

THE END
1.是故无贵无贱的无是什么意思是故无贵无贱的无是什么意思 老夫子 2024-09-15 18:34:55 推荐回答 老夫子 2024-09-18 11:02:22 “是故无贵无贱”的“无”是“无论”的意思。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 韩愈(https://m.yyk.iask.sina.com.cn/q/10cGv36WBDIN.html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翻译高考资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翻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师说节选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2325497.html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意思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也有活译成道存在的地方,就值得我们学习)指拜师不用管地位高低,年龄长幼,只要有道之人,都可以拜为老师向他学习.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6e4d805ec4800ceac0c8b6e20f5bae4f.html
4.无贱无贫,无富无贵。无贱无贫,无富无贵。, 出自宋诗人邵雍的《安乐吟》 安乐先生,不显姓氏。 垂三十年,居洛之涘。 风月情怀,江湖性气https://shici.chazidian.com/shiju373019/
5.A.尊贤而重士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尊贤而重士 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解析:A项,“重”,形容词用作动词,“敬重、看重”。B项,“贵”“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地位高的人”http://www.1010jiajiao.com/paper/timu/3205268.html
6.贵无是什么意思贵无的解释是什么贵无的意思 词语解释: 魏晋玄学的重要思想。haO86.com谓以'无'为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 引证解释: ⒈ 代表人物为何晏、王弼。 引本于《老子》:“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晋裴頠《崇有论》:“察夫偏质有弊,而覩简损之善,遂阐贵无之议,而建贱有之论。”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a161943ac9a1619/
7.平等:平权天赋普同一等我国古代的平等思想观念,既包括统治阶级中有识之士基于经世致用的平等设计,也包括劳苦大众在摆脱剥削、反抗压迫中提出的平等主张和口号。人无贵贱、刑无等级、男女平权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我们今天建构理想社会的宝贵思想资源基本价值取向。 万物齐一 无贵无贱http://www.wenming.cn/wmpl_pd/zmgd/201607/t20160726_3550753.shtml
8.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https://www.ggtiku.com/wtk/111355/3155098.html
9.关于庄子的典故和寓言惠子闻庄生之语,竟大笑而去,是什么典故利害唯己,谁贵谁贱 弟子又问:“先生说,以道观之。无贵无贱,无大无小。那么有没有一定的是非标准呢?也就是说,先生您知道万物有一个共同认可的真理吗?”庄子说:“我怎么知道?”“那您知道您所不知道的原因吗?”庄子说:“我怎么知道?”“那么万物就不可知了吗?”庄子说;“我怎么知道?即使如此,我不妨尝试https://blog.csdn.net/zhoukuo1981/article/details/3987381
10.教师节贺卡祝福语大全最新感谢老师的话简短赞美老师的名言1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唐·韩愈《师说》 释义: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4、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佚名 1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6、http://www.mnw.cn/news/shehui/2197303-2.html
11.《素书》遵义章第五《素书》遵义章第五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谬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好直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176586470&efid=Yuel3ZYHWEU1GHzifNb9fQ
12.同学情同学情是一份真挚的情 同学情是一份难忘的情 同学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同学是情同手足的亲弟兄 一本毕业证 各自奔西东 从此我们不常见 同学情意装心中 一边忙工作 一边顾家庭 一路去打拼 一心要成功 悠悠岁月催人老 久别的人们盼重逢 同学不分贵和贱 https://www.meipian.cn/1ycfmcpk
13.先吐槽再分析(我的冤家住对门)剧评直到和菜好贵沟通后才开窍了,所以说有效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2、潘向东(“曾小贤”的性格,但是没那么贱)“好男人”,没主见,滥用同情心,看似很可怜,其实很多矛盾就是因为他的不作为。离婚之后刚开始很愤怒,我完全理解,这事儿搁谁身上谁都不痛快。但是知道真相以后,处理问题简直称得上是奇葩。好心可以,宽容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03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