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______________

2.今之众人

今义:大家古义:______________

3.小学而大遗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古义:______________

4.吾从而师之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______________

5.师不必贤于弟子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古义:______________

6.年十七,好古文

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古义:______________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______________

8.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古义: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道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会天大雨,道不通()

策之不以其道()

2.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舍相如广成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则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吾从而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师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而耻学于师/不耻相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学而大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不拘于时,学于余。()

参考答案

一、1.“受”通“授”;2.“不”通“否”。

二、1.求学的人。2.一般人。3.小的方面要学习。4.是两个词:从,跟从;而,而且。5.不一定。6.先秦两汉的散文。7.用来……的、……的凭借。8.无论,不分。

三、1.风尚/道理/道路/途径,方法;2.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驿站、客舍/传授/流传;3.却/是,就是。

四、1.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2.下,名词用作动词,低于;

3.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4.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5.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6.圣、愚,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五、1.状语后置句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

2.“无贵无贱”前省略“地位”,“无长无少”前省略“年纪”因此,无论高低贵贱,不分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THE END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意思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也有活译成道存在的地方,就值得我们学习)指拜师不用管地位高低,年龄长幼,只要有道之人,都可以拜为老师向他学习.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6e4d805ec4800ceac0c8b6e20f5bae4f.html
2.是故无贵无贱的无是什么意思是故无贵无贱的无是什么意思晴朗的星星 精选回答 “是故无贵无贱”的“无”是“无论”的意思。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https://edu.iask.sina.com.cn/jy/2CZr7wKN6x7.html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翻译高考资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翻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师说节选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2325497.html
4.关于庄子的典故和寓言惠子闻庄生之语,竟大笑而去,是什么典故仲由,你且坐下。我的命运自有老天安排!'不一会儿,有身披销甲的人走过来,向孔子道歉:‘很对不起先生!我们以为是阳虎,故包围起来。现在才明白误认先生了,我们马上撤退!'孔子可谓通达权变的至德之人啊!” 利害唯己,谁贵谁贱 弟子又问:“先生说,以道观之。无贵无贱,无大无小。那么有没有一定的是非标准呢?https://blog.csdn.net/zhoukuo1981/article/details/3987381
5.平等:平权天赋普同一等我国古代的平等思想观念,既包括统治阶级中有识之士基于经世致用的平等设计,也包括劳苦大众在摆脱剥削、反抗压迫中提出的平等主张和口号。人无贵贱、刑无等级、男女平权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我们今天建构理想社会的宝贵思想资源基本价值取向。 万物齐一 无贵无贱http://www.wenming.cn/wmpl_pd/zmgd/201607/t20160726_3550753.shtml
6.下之,下则贵之。夫见下贵者,所以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也。今子独无无足问于知和(1)曰:“人卒未有不兴名就利者。彼富则人归之,归则下之,下则贵之。夫见下贵者,所以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也。今子独无意焉,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故推正不妄邪?” 知和曰:“今夫此人,以为与己同时而生、同乡而处者,以为夫绝俗过世之士焉,是专无主正,所以览古今之时、是非之分https://zhuangzi.5000yan.com/daozhi/216.html
7.A.尊贤而重士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尊贤而重士 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解析:A项,“重”,形容词用作动词,“敬重、看重”。B项,“贵”“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地位高的人”http://www.1010jiajiao.com/paper/timu/3205268.html
8.《游世与自然生活——庄子评传》读书笔记(游世与自然生活:庄子· 学识渊博,《史记》本传“其学无所不窥”· 有很深的厌世情绪《史记》本传“尝为蒙漆园吏”· 漆园吏不是政府官员,是较下级的执事人员,与孔子委吏乘田差不多一生主要活动在社会下层,生活穷苦清贫· “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 织屦,读音为zhī jù,意思是用麻、草、丝、革等为材料编织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029399/
9.翻译: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相似问题 英语翻译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意思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翻译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adf493556fa6f016b2ef3c95e1225e3f.html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节选自韩愈《师说》)(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https://www.jyeoo.com/shiti/105cbb33-154e-4b15-a581-f1250b77e8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