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______________
2.今之众人
今义:大家古义:______________
3.小学而大遗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古义:______________
4.吾从而师之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______________
5.师不必贤于弟子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古义:______________
6.年十七,好古文
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古义:______________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______________
8.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古义: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道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会天大雨,道不通()
策之不以其道()
2.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舍相如广成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则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吾从而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师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而耻学于师/不耻相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学而大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不拘于时,学于余。()
参考答案
一、1.“受”通“授”;2.“不”通“否”。
二、1.求学的人。2.一般人。3.小的方面要学习。4.是两个词:从,跟从;而,而且。5.不一定。6.先秦两汉的散文。7.用来……的、……的凭借。8.无论,不分。
三、1.风尚/道理/道路/途径,方法;2.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驿站、客舍/传授/流传;3.却/是,就是。
四、1.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2.下,名词用作动词,低于;
3.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4.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5.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6.圣、愚,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五、1.状语后置句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
2.“无贵无贱”前省略“地位”,“无长无少”前省略“年纪”因此,无论高低贵贱,不分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