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精选5篇)

1、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一)

第一单元商品和商品经济

一、本单元考点

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2、商品的基本属性;3、商品的价值量;4、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货币的职能;5、纸币与通货膨胀;6、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作用。

二、本单元重点、难点

难点: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及相互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纸币是没有价值的;等价交换原则是怎样得到贯彻的。

三、热点

1、运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道理,说明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说明全国联合打假行动的必要性;2、如何认识科技进步;3、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会引发通货膨胀;4、关于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四、考点提要

考点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交换之前是

2、(###劳动产品商品)劳动产品交换之中是商品

交换之后不是

比较商品其他劳动产品

区别1、商品用于交换

2、商品有价值

3、商品是个历史范畴1、不用于交换

2、没有价值

3、劳动产品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范畴

联系1、二者都是劳动产品;2、二者都有使用价值;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比较商品其他非劳动产品的物品

区别1、商品是劳动产品

2、商品用于交换

3、商品是个历史范畴1、不是劳动产品

2、不用于交换(特殊情况除外)

3、物品是个永恒的范畴

联系二者都有使用价值

说明:判断一种东西是不是商品,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一是产品必须是劳动产品(这是前提),凡不是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二是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这是关键),才是商品,如果不是用于交换,即使是劳动产品,那也不是商品。

2、商品经济的含义: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注:商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考点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比较使用价值价值

别1、含义不同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形态不同具体抽象

3、性质不同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4、主体不同卖者拥有买者支付

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

###生产者消费者

让渡付出

才能实现是统一体

使用价值价值

才能获得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原理):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消耗了人类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可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原理的现实意义

(1)它要求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不断革新工艺,提高管理水平,生产出质量上乘,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实现其价值(即要树立质量观和效益观念)。(2)作为消费者个人,在购买商品时,要“货比三家”,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即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最佳结合点)。

###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名牌战略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要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重视商品的质量。(2)实施名牌战略就体现了这一道理。

3、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即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4、热点问题

(1)运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原理,说明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①原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更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有利于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运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原理,说明全国联合打假行动的必要性。

①原理:(同上)②分析:A目前,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动下,制假售假现象十分严重,极大地浪费了社会有限的资源,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扰乱了公平的市场竞争,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B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及其违法行为,有利于企业加强、改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C要杜绝假冒伪劣商品,一要管理,也就是加强政府部门对商品生产经营的管理。二是教育,也就是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合法生产经营。同时,也要健全各方面的监督机制,并依法打击非法行为有机结合起来。

考点三: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量的含义:……

劳动量化为劳动量

形成决定

###个时与社时的关系的三种情形:

(1)个时=社时,说明W生产者生产W时所耗费的劳动能完全得到补偿

(2)个时>社时,说明所耗的劳动有一部分得不到补偿

(3)个时<社时,说明耗费的劳动不仅全部得到补偿,还可以获得额外收入

(3)劳动生产率的含义:……

单位商品价值量(通常称商品价值量)

B、价值量

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乘以商品数量)

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企业、个别生产者的生产效率)

C、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部门的或行业的生产效率)

###1)个率变化引起个时变化不引起W价值量变化

2)社率变化引起社时变化引起W价值量变化

4)个率、社率、W价值量、社时的关系

社率提高增多(正比)减少(反比)不变

个率高于社率增多(正比)不变增多(正比)

(此表可结合价值规律等内容理解各企业竞相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

5)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引起W价值量变化的是社率,而不是个率,个率提高后,

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价值量价值总量

无关反比

无关正比

反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

2、热点分析

如何正确认识当今社会的科技进步?

###考点1、2、3小结:

商品的含义P。6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商品经济的产生——商品经济的含义P。7

商品的使用价值P。8

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含义P。9

(商品的两个因素)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与交换价值P。9

含义P。10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考点四: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职能

1、货币的含义:……

2、货币的本质:……(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商品交换的发展次数增多,交换频繁出现一般等价物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

出现了货币

价物的交换商品流通

4、货币的职能

(1)货币的五种职能:……

(2)货币的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为什么能成为价值尺度?什么是价格?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用现实的货币。)

基础

###价值价格

货币表现从属于

价值交换价值

表现形式

②流通手段:(商品流通的含义、公式;流通手段的含义。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注:一般商品交换的公式与商品流通的公式的比较

一般商品交换的公式:商品——商品或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

商品流通的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注: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不同的商品生产者通过它让渡自己的产品而获得对方的产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纸币没有价值,所以它只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职能,并不能执行其它职能。)

考点五:纸币与通货膨胀

1、纸币的含义:……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却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为限度。

决定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

3、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一般只发生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

###如果纸币发影响人民生活、A加强宏观调控

行量大大超必然引发后果影响社会治安,治理B要大力发展生产,

过商品流通通胀不利于经济的增加有效供给

中对货币的健康发展C实行适度从紧的

需求量财政货币政策

###如果纸币发扩大内需,保证经济健

行量少于流康发展,必须采取更加

通中所需要阻碍社会经济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的货币量,引发通货紧缩后果发展,影响人治理综合运用投资、消费、

就会使一部民生活外贸出口等措施拉动

分商品因缺经济增长

少流通手段

而卖不出去

4、货币与纸币的比较

(1)含义不同……

(2)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纸币是货币的符号,无价值。

(3)职能不同:货币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而纸币只是代替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是否是观念上的货币作用(含义)是否是随着货币的产生而产生

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衡量商品的价值是

流通手段现实的货币商品交换的媒介是

支付手段现实的货币清偿或支付债务、赋税、租金、工资等否

贮藏手段现实的货币贮藏财富(财富的象征)否

世界货币现实的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否

5、商品、货币、纸币的区别和联系。

比较商品货币纸币

别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金、银纸

本质价值一般等价物货币符号

是否有价值有有无

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6、热点分析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1)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在通货紧缩阶段,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2)通过扩大赤字,增发国债等措施,在通常情况下,会加大货币发行量,由此引发通货膨胀,但在当前的具体条件下,发生这种危险的可能性不在大。因为:①现在银行储蓄多,通过财政投资,不会导致纸币过量发行。②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加上我国基本上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物价水平持续走低,不会引发通货膨胀。③现在的财政赤字,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我国经济可以承受的。

(3)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大措施,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需要。

(4)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在特殊时期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是宏观调控手段在新形势下的灵活运用。从中长期来看,我们仍然要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逐步减少赤字,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货币政策: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

###考点4、5小结之一:

决定

对立统一决定具体形式

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价格(货币)

商品货币表现

###考点4、5小结之二:

货币的产生过程P。14-15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货币的含义P。15

货币的本质P。15

价值尺度(含义P。16;价格与价值的关系P。17)

货币的职能流通手段(商品流通含义;流通手段含义P。17)

贮藏手段P。18;支付手段P。18;世界货币P。19

货币

纸币的产生(纸币的产生过程;含义P。19)

纸币代替铸币的优点P。20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通货膨胀(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公式P。22;通货膨胀的含义P。22)

正确对待货币P。23-24

考点六: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作用

1、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从生产领域角度讲

###价值规经济

律内容(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从流通领域角度讲W交换

础实行等价交换W价值的实现)

在货币出现之前,等价交换表现为一种W

与另一种W的价值量相等

在货币出现之后,等价交换表现为价格与价

值相符(或相一致)(即“一分钱买一分货”)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原则的贯彻):……

3、价值规律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竞争:使个时<社时(优胜)

竞争:使个时>社时(劣汰)

(第二个作用是由社时决定W价值量带来的。第

三个作用是由利益竞争导致的)

(科技意识)

(竞争意识)

((

(市场意识)

紧俏供<求价格上涨获利增加扩大生产(生料和劳力流入)

积压供>求价格下跌获利减少缩小生产(生料和劳力流出)

(价格与供求的双向制约关系。第一个作用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价格波动造成的)(从价值规律的作用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必须树立市场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

4、等价交换原则

(1)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

(2)实行等价交换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实行等价交换,才能维护各个生产者、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3)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价格既要反映商品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4)等价交换原则只适合用于商品经济,不能引入政治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

(1)表现形式:……

###价格与市场供求之间相互制约关系

刺激生产

价格高于价值W供过于求

(一分钱买不到一分货)抑制消费

刺激消费

W供不应求价格低于价值

抑制生产(一分钱买到多于一分货)

(价格与价值相符是以供求平衡为前提的)

###W价格涨跌(即波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W的价值和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由于W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W价格的涨跌既取决于它本身的价值,又取决于货币的价值。W的价格与其价值成正比,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

2)W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主要是由W供求不平衡关系引起的。在市场上W销售的价格与价值不符,这主要是受供求关系影响所致。当然,不同地区与反季节差价,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市场垄断及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对W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也起一定作用。(所以,简单地认为“价格与价值不相符完全是由W供求关系引起的”观点有些绝对化,是片面的)

3)国家政策的影响。如为了照顾农民的利益,国家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

(注意: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5、热点分析

关于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1)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仍起作用,优胜劣汰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

(2)我国政府对企业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表现。

(3)实行兼并破产,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得到调节,经济结构得到调整,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可以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使一部分优势企业得到较快发展,使少数劣势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样做有利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燕尾服,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五、典型例题

1、从根本上讲,商品的价格水平决定于(1997年/全国高考/单选题C)

2、人们经常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要货比三家,一分钱买一分货。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货比三家能做到,一分钱买一分货就很难做到。人们说“货比三家,一分钱买一分货”的根据是(1999年/全国高考/不定项BCD)

A、货比三家看使用价值,一分钱买一分货看价值B、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和销售价格高低是有差异的C、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D、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商品的价格形成有关的因素是(1998年/上海/单选题C)

①商品的价值;②个别劳动生产率;③供求关系;④纸币发行量;⑤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商品的使用价值。A、①②③④B、②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⑥

4、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因此,国家可以决定纸币面值的大小,但不能决定一定面值的纸币能购买多少价值相同的商品。这是因为,一定面值的纸币能够购买多少相同的商品(1999年/广东/不定项ABD)

A、与纸币发行量多少有关B、与商品供求关系有关C、是由个别劳动生产率决定的D、与商品自身价值变化有关

5、近年来,我国彩电、VCD机等商品的价格大战此起彼伏。主动挑起价格大战的往往是那些生产规模较大、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大企业,而中小企业则只是被迫应战。这种现象所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1998年/全国高考/不定项AC)

A、大企业更能承受降价销售所造成的损失B、大企业对市场价格变化的反应更灵敏C、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会影响其市场竞争力D、企业生产产品的数量会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7、辨析题:“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这表明商品价格是由其质量决定的。(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

(1)本题中的质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说明的是使用价值和价格的关系。(2)商品的价格从根本上讲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而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对同一种商品而言,质量好的商品往往包含的价值量也较多,因此其售价也较高。

六、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B、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价值D、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2、2000年3月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寻常的西红柿、豆角、小白菜一装进泡沫盒子再蒙上一层薄薄的保鲜膜,身价顿时翻了几个筋斗。这是因为(B)A、包装过的蔬菜的使用价值增加了B、包装过的蔬菜的价值增加了C、包装过的蔬菜的营养价值增加了D、包装蔬菜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4、2000年第20期杂志载文指出,经过20年改革开放,我国目前已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实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这一转变(A)A、将会导致商品生产者竞争更加激烈B、将会导致通货膨胀C、将会导致人民币价格的波动D、必然造成市场需求不足

6、上题材料中的“内部革命”主要应包括(B)①增加产品的价值量②增加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③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④调整收入分配,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为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国有企业纷纷合资组建企业集团,重组国有资产,并在经营上改变单一的经营品种,实行经营品种多元化。这个事实说明价值规律在发挥—————作用。(A)A、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B、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C、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D、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二)不定项选择题

12、《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减价绝对不是拼抢市场的“不二法门”,更不是摆脱市场困境的“灵丹妙药”。市场竞争,科技为先。上述说法(CD)A、表明减价不可能增加市场占有率B、表明任何商品生产者都不能以减价摆脱困境C、表明企业要靠科技创新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D、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三)简答题

12、在中国园艺学会全国会员代表会上一些专家分析了我国目前水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顾条件,盲目发展。一些地方不顾市场要求和本地实际,重形式轻实效,要搞所谓公路两旁“一律”种果,弄得当地群众苦不堪言。个别地方已出现水果滞销,价格下降,果农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二是粗放经营,效益不高。目前我国果品平均亩产与先进国家差距很大。投产果园有30%为低产劣质园。有些果品外观和内在质量比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因为单产低,质量差,所以经济效益不高。

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回答:

(1)产生上述两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请用(1)的道理对两则材料加以分析说明。(3)专家的分析对我们发展商品经济有什么启发?

答:(1)产生上述两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违背了价值规律。

(2)①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一道理表明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客观的。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就可能高于价值,供过于求,价格就可能低于价值。问题一的出现就是因为一些地方领导不按价值规律办事,不会预测市场需求,盲目发展水果种植,导致水果供大于求,果贱伤农。②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具有调节、刺激和淘汰作用。问题二中水果单产低、质量差,主要是一些果农只会粗放经营,不懂改良水果品种、改进生产技术的重要,因而必然在价格和质量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无法提高单位面积果园的经济效益。

(3)专家的分析告诉我们,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存在是客观的。我们发展商品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自觉地利用它,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四)辨析题

13、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答:(1)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劳动生产率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2)当劳动生产率为个别劳动生产率时,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当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时,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3)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笼统地说“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补充练习:

1、既然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W生产者提高个率没有实际意义.

答:(1)价规是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2)既然W是按照社时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的,如果个别W生产者率先改进技术,劳率比较高,生产单位W的个时就低于社时,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就获利较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优获胜;反之,就获利较少,甚至亏本,在竞争中就会更加不利,遭到失败甚至淘汰。(3)正因为W交换要求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所以,在W经济条件下,个率对W生产者具有决定意义,最终必然导致优胜劣汰。

2、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是(A)A、价……是内容,市……是价的具体表现形式B、市是内容,价是市的具体表现形式C、价适用于W经济,市适用于市场经济D、市与价一样,都是W经济的规律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规的作用从根本上说可以概括为(B)A、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B、促使社会资源配置不断趋于合理和优化C、建立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D、使价格成为真实、准确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市场信号

4、目前,我国煤炭行业总量过剩,市场供过于求,小煤矿过多过滥,重复建设严重,大煤矿生产能力闲置十分突出。针对上述问题,国家决定2000年在上年基础上,继续关闭小煤矿1。89万处,压产1。6亿吨。从经济上看(ABCD)A、是对价规的自觉运用B、是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C、是国家对煤炭行业进行的结构调整D、有利于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5、辨析:W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W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于W所有者。

答:(1)W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W;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W。(2)W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矛盾的。任何人都无法同时兼得W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要想得到W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取得W的价值;要想实现W的价值,就必须让渡W的使用价值。(3)说“W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于W所有者”是错误的。

6、1999年8月23日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指出:“要加快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加速实现科技产业化。”这意味着科学技术(ABCD)A、是有使用价值的B、是有价值的C、是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D、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7、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甲、乙、丙三人每天都劳动8小时,分别生产1、2、3支钢笔。

(1)甲乙丙谁生产的钢笔的价值量大?为什么?(一样大。因为W的价值量由社时决定而不是由个时决定。)

(2)假如乙的个时与社时相当,那么,一支钢笔的价值量是多少?(4小时)

(3)甲乙丙的价值总量各是多少?(甲4小时;乙8小时;丙12小时)

(4)从中可以看出个率与价值量、价值总量是什么关系?(个率与W的价值量无关,与价值总量成正比)

8、如果乙率先改进技术,把劳率提高一倍,每天劳动8小时生产4支钢笔,甲丙的劳率不变,这时:

(1)乙所生产钢笔的价值是多少?为什么?(仍为4小时。因为个率的提高并不引起

W价值量的变化)

(2)甲乙丙的价值总量各是多少?(甲4小时;乙16小时;丙12小时)

(3)乙的个时发生了什么变化?(由4小时降为2小时)

9、如果由于乙的带动,使生产钢笔整个部门的劳率都提高了一倍,这时,甲乙丙每天都劳动8小时,分别生产2、4、6支钢笔。假如乙的劳率与社率相当。这时:

(1)生产钢笔的社时和钢笔的价值量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社时减少了一半,价值量降低了1/2,说明生产W的社时与价值量随着社率的提高而降低,并与之成反比)

(2)甲乙丙的价值总量各是多少?从中可看出社率与价值总量什么关系?与使用价值的数量是什么关系?(甲4小时;乙8小时;丙12小时。从中可看出社率与价值总量成恒等关系,与使用价值的数量成正比)

(3)提高社率的意义在哪里?(意义:使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W的价值量降低,便于人们选购物美价廉的W)

11、2000年4月26日,《金融时报》报道,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是我国经济的象征。这是因为(A)A、人民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B、人民币关系到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C、人民币是一种纸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D、人民币有使用价值

12、通货膨胀引起W价格全面上涨,而这些W的价值量则(A)A、不变B、变大C、变小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13、2001年7月底,在中国石油西汽东输管道公司举行的首批10万吨70管线钢全球招标中,宝钢报价每吨396美元,产品合格率是50%;韩国浦项报价每吨217美元,产品合格率是90%。结果宝钢败给了浦项。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答:(1)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产品质量高能使其顺利销售出去。宝钢的失败正是由于产品合格率低于对手。(2)价格影响需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价格低能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量。价格的劣势是导致宝钢失利的又一因素。(3)依靠质量和价格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重要手段。为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价格。

14、北京某厂门口挂着一块“99+‘1’=0”的巨幅宣传牌以警示本厂职工。这块宣传牌乍看还有点让人不明白,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种强烈的质量意识。也就是说虽然生产了99件合格产品,但有一件不合格,也不算你完成了任务,得分也只有是零。因为这一件不合格产品在生产者手中虽然只是1%,可是在用户手中的概率却是100%。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你对“99+‘1’=0”的认识。

答:(1)“99+‘1’=0”这个响亮的口号的提出,说明了该厂的生产者们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2)企业的生产者必须重视产品质量,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这是因为: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人们总是把商品当作一个二重性的东西,从使用价值(物美)和价值(价廉)两个方面考查。②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实现商品的价值,这就必须保证自己产品具有合格的使用价值,即保证质量。(3)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低劣的产品不能占领市场,没有市场就不成规模,而没有规模的产品就不会有效益。该厂提出的“99+‘1’=0”的口号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6、商品生产者只关心商品的价值,而商品的消费者只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

答:(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无论是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2)企业关心商品的价值,因为企业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盈利企业也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关系到商品价值的实现。只有生产出商质量的产品,才能顺利实现价值,提高经济效益。(3)消费者关心商品使用价值,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也关心商品价值,因为价值决定价格,消费者总是希望得到价廉物美的商品。(4)这一观点看到了二者对立的一面,但没有看到统一的一面,是片面的。

一、关于资本主义的规定性

(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从一开始,有点机械的亚当斯密关于商品生产的描述就不同于辩证的马克思的描述。“引出上述许多利益的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尽管人类智慧预见到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富裕。它是不以这广大效用为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惭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1)。在这里商品生产成了某种天然的普遍的人类倾向的产物(如果能这样看商品生产倒是能给现代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家省不少气力!)。马克思的描述完全不同:“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虽然不能反过来说商品生产是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在古代印度公社中就有社会分工,但产品并不成为商品,或者拿一个较近的例子来说,每个工厂内都有系统分工,但是这种分工不是通过工人交换他们个人的产品来实现的。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2)。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商品生产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这两个条件缺失任何一个便构不成准确的商品生产的概念。

现实社会可以是商品生产要素和其它要素的混合,但任何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社经验材料绝对不能混入商品生产的概念中去。如此强调这一点似乎多余,可我们很快会发现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所谓理论,其拙劣的根源就在于此。

从在现实社会中作用的程度、规模、范围等标准出发,将商品生产分为简单的小商品生产和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生产是顺理成章的。后者由于技术条件的成熟,大批量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也成了商品,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提高到过去任何社会形式从未达到的水平,商品生产已是社会增加财富的主要源泉。但资本主义是商品生产这一逻辑主干之上的一个支干,考察社会经验材料能否混入资本主义概念中,还是首先要看它能否混入商品生产的概念中去,剩下的任务只是辩明它属于小商品生产概念还是资本主义概念。

(二)商品经济的规律性和资本主义的规律性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价值规律的作用教学设计

“亲其师、信其道”。兴趣教学法是指以师生情感为纽带,以兴趣为动力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旨在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创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力求使思想政治课教学达到生动、互动、主动、共识、共享、共进的教学效果。

学习活动是兴趣和认知的统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布鲁纳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学才能善求。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才会锲而不舍,孜孜以求。

几年来,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研究和实施兴趣教学法,围绕教学目标,在引发学生兴趣上下工夫,努力创设一种使学生的认知与兴趣互相促进、和谐发展的学习环境。下面《价值规律的作用》为例结合兴趣教学法进行探讨:

一、备课——重视设“趣”

我在备课中注重把住“整体思考——材料准备——课堂设计”三个环节。现以经济常识(上)教案:《价值规律的作用》为例:

(一)整体思考

(二)材料准备

课前我们各组都分别针对手机行业、电视行业、房地产业、保险行业进行了调查,课堂由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调查结果,每组限时2分钟(通过各组代表的汇报不仅使学生对社会热点有所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为后面学习价值规律的作用准备充分的材料,作为贯穿这节课的主线,把学生认为枯燥理论性强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与应用)。

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提问:(1)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为什么很乐观?

(2)现在北京的房价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诺基亚手机以及长虹彩电是怎样在竞争中取胜的?

(4)为什么很多彩电企业转产?

这些问题提出目的是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不必要求学生现在回答,但是教师指出这些问题都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价值规律都有哪些作用。

(三)进行课堂设计、授课——善于激“趣”

实施兴趣教学法,激趣是关键。回顾实践,我总结出授课“三激”法:幽默的语言、诙谐的表情、适当的手势为“一激”;教法的不断变化和创新,让学生保持新鲜感为“二激”;主动驾驭课堂进程,有“笑”有“闹”,有分有合,动静结合,适时掀起为“三激”。

在经济常识(上)教案:《价值规律的作用》的课堂教学中,教者先放五分钟录相导入新课。录相内容是《焦点访谈》的片断:关于近期房价变动情况。看完录相,学生兴趣来了。教者简要介绍了我国房价上涨的现象。提问:回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学生回答)

1.价格的波动主要受什么的影响?供求关系。(出示课件)

引用马克思的话“资本是不断从一个生产部门向另一个生产部门流出或流入的。价格高就引起资本的过分激烈的流入,价格低就引起资本的过分激烈的流出。”

第一、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无形的指挥棒(板书)

理解:怎样理解市场经营中的这句话“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转”?(根据价值规律,价格波动,争取领先于市场。)

应用材料分析:(学生讨论后回答)1.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为什么很乐观?

2.现在北京的房价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很多彩电企业转产?

在讲第二个作用时

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无情的鞭子)(板书)

THE END
1.什么是货币丨深度笔记事实上,正是因为货币与购买相关联,才使货币问题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因此,在现代经济学中必须把可开列支票的存款与现金一起包括在货币的定义之中。货币的另一种通俗定义是把货币等同于财富。把货币定义为财富,从而把货币与股票、债券、不动产等相混同,那么在经济分析中就无法界定货币的基本特性。事实上,货币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721163934536110&wfr=spider&for=pc
2.货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定义)爱问知识人16、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特殊的、具体的,用自身的自然属性满足人们的某种需 要。17、而作为货币商品https://iask.sina.com.cn/b/new9KUV7uyUOFv.html
3.货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基本属性 不管虚拟币还是法币 首先货币属性具备: 1贮存 2流通 3支付 4保值 5安全 1贮存 传统:储存在银行 资产容易被冻结 虚拟币 :分布式存储 匿名私有 其实就是别人不知道你到底有多少财产 男人的私房库 企业家的保险柜 。 2流通: 法币主要本国流通https://www.jianshu.com/p/545ea59ea74c
4.货币(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货币(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http://www.1010jiajiao.com/timu_id_3816983
5.货币的基本性质理想股票技术论坛货币的基本性质是指货币具有的一些基本特点和属性。货币作为经济交换的媒介和价值尺度,具有普遍流通性、稀缺性、可分割性、可比较性等特征。货币的基本性质对于理解和分析货币的功能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544217.html
6.商品含义与基本属性货币的含义与本质(冯娟)讲义商品含义与基本属性-货币的含义与本质(冯娟)讲义.ppt阅读:18次|页数:29页|上传:2017-06-01 18:38 1第一种: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河水第二种:由于空气污染,一些发达国家对污染的空气进行提炼,把提炼出来的新鲜空气装入密封的罐子中第三种:市场上出售的罐子中的空气、自来水 第一种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劳动https://www.docin.com/touch/detail.do?id=1939169484
7.货币的真实属性,以及关于货币本质的思考货币是关于交换权的约定,即是交换,就意味着公平与效率;因此,货币有两大属性:公平与效率。 但是,在货币的概念实质诞生的那一刻起,公平属性就被弱化了,越发突出了效率属性。公平属性之所以被弱化了,是因为交换双方的议价权分了一部分出去,变成了铸币权。 https://zhuanlan.zhihu.com/p/603143138
8.MoneyAPI:基本API获取任何货币属性资源文库首页开发技术其它MoneyAPI:基本API获取任何货币属性 共8个文件 cs:4个 md:1个 sln:1个 需积分: 9187 浏览量2021-04-04上传4KBZIP 在IT行业中,API(应用程序接口)是软件系统之间交互的核心工具,允许开发者通过调用预定义的函数或方法来获取特定服务或数据。"MoneyAPI:基本API获取任何货币属性"这一标题暗示了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42100129/16413368
9.一般意义上讲黄金具有三大基本属性,分别是:商品属性货币属性和金一般意义上讲黄金具有三大基本属性,分别是:商品属性、货币属性和金融属性;以及两大功能:抗通胀功能和避险功能。这些功能跟属性是在人类历史发展演变中逐渐赋予给黄金的。过去的N多年,市场一直淡忘黄金的货币属性,或者说黄金去货币化,那是因为没有长期的债务问题担忧。$中金黄金(SH600489)$$山东黄金(SH600547)$$银泰黄https://xueqiu.com/6087293231/263846353
10.1.1.2货币的基本职能1.1.2货币的职能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课前背诵—注意体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商品 1.商品含义 2.商品的基本属性: ( 1.1.2 货币的产生及职能_图文 1.1.2 货币的产生及职能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考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 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https://m.doc.wendoc.com/b38674fbe955870fbf210fe34.html
11.货币的基本职能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B.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CA、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故排除;B、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是货币的其它职能,故B排除;C、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故C当选;D、一般等价物是货币的本质而不是基本职能.故D排除. 本题考查: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 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还有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其它职能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df50edb3b37c8f2154bebbebc4bdfb23.html
12.虚拟货币的财物属性认定及涉案财产处置问题虚拟货币成为违法犯罪“帮凶”趋势愈加突出,全球涉虚拟货币犯罪交易额从2020年的84亿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20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当下,司法实践对涉虚拟货币犯罪的行为定性、涉案款物处理等问题上,分歧日益显现,有必要进一步厘清虚拟货币的刑法属性及涉案财产处置问题。 https://m.gmw.cn/2023-09/04/content_1303503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