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为复杂,国内对黄金的认识也较为复杂。黄金具有货币与商品双重属性和重要价值,是重要的官方储备资产和货币国际化的信用保障。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防范系统性风险,建立金融强国,扩大金融开放,需要成为黄金大国,更需要成为黄金强国。
关键词:金融、外汇储备、黄金储备、风险
一、黄金曾经在历史发挥了巨大作用,至今也没改变
(一)黄金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
黄金是财富与富贵的象征。作为贵金属,号称“金属之王”,具有价值高、易分割、易贮藏、便携带,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黄金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在社会文明发展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恰逢今年诞辰200周年的马克思诞辰做出重要论断“金银天然是货币”。黄金被人类社会赋予重要使命,是财富象征,美好事物的代言词。无论是真实财富,还是情感认同,黄金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和非凡诱惑。莎士比亚曾在《雅典的泰门》中描述到:“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生动形象地诠释了黄金对人性的影响。在经济金融领域,黄金更是发挥着灵魂作用。凯恩斯也曾对黄金在货币制度中的地位做过过这样的描述“黄金是我们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它东西可以取代它”。的确如此,至今人类仍没有发现可以取代黄金的合适替代物。
(二)金本位制下的黄金与货币挂钩
黄金作为流通货币有着长远的渊源,时至今日,黄金依然被视为一种“准货币“,为国际所接受。类似于外汇、国债,黄金储备在各国财政储备中均有重要地位。一方面是出于对本国汇率的保障,另一方面则是据此对冲由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通行约100年之久的“金本位“制度大致分为金币本位制、金砖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三个阶段。
(三)黄金是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reserve)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2]、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四部分。其中,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目前,黄金和美元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国际储备水平是一个国家对外支付能力的高低。纵观全球主要国家或重要地区的外汇储备构成,具有一个普遍特点就是黄金是重要的储备资产。而且越是发达国家,黄金在该国国际储备资产当中的占比就越高。这主要是因为持有其他国家主权货币,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高低受到该国诸多因素决定,而黄金具有非主权性,其权威性超过了一个国家主权货币,是外汇储备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黄金储备越多,抵御货币价格波动能力越强,特别当遇到国际货币危机时,黄金储备对提振本国货币的信心意义重大,本国货币独立性也越高。
(四)黄金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避险资产
(五)黄金可作为重要的长期资产配置
黄金作为可长期配置的重要资产,对于养老金、人寿保险基金长期基金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黄金有助于缓释风险。黄金对长期机构投资者而言,有效分散风险、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不容小觑。黄金不应被简单视为一种普通大宗商品或避险资产。第二,黄金本身具有特殊投资属性。黄金市场深度和广度大、长期收益稳定、风险分散、信用风险为零、抵抗货币贬值等。第三,黄金有助于优化投资组合。因黄金自身特殊投资属性,黄金在投资组合中占据一定比例,可在相同预期收益率下提升组合风险收益率水平、较少组合波动率、改善投资组合有效边界、降低尾部风险带来的损失。第四,黄金固然具有零息及短期覆盖负债成本概率低的缺陷,但并不妨碍黄金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重要意义。根据世界黄金协会[4]公布的数据,自1997年以来,以美元计算的黄金年平均收益率一直超过10年期、5年期和1年期的美国国债、欧洲债券、日本国债和英国金边债券。
二、世界黄金格局
(一)黄金储备官方持有情况
1、总体变化情况
2017年末,全球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机构的代表官方持有国际储备(仅指外汇和黄金,下同)13.1739万亿美元,相比2007年末7.2710万亿美元,增长了81.18%,而官方持有黄金储备占当期国际储备比重为10.60%,相比2007年10.61%,仅下降了0.01个百分点,可见黄金储备在国际储备中的重要地位。
2、黄金储备占比变化情况
2017年,全球GDP排名前十的国家依次美、中、日、德、英、印度、法、意、巴西、加拿大(以下简称“十国”)。根据表1,十国2017年末官方持有黄金储备占国际储备比重与2007年末相比,有4个国家是下降的分别是美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其中英国(20.20%)、加拿大(近100%)下降幅度较大;另外上升的6个国家是中、日、德、印度、法、巴西,其中,中国(127.28%)、印度(61.96%)、巴西(49.53%)上升幅度较大。
3、黄金储备占比水平
根据表1,2017年末,十国官方持有黄金储备占国际储备比重,发达国家占比普遍较高,美国(75.05%)、德国(70.23%)、法国(64.86%)、意大利(67.54),其中英国(8.54%)、日本(2.51%)、加拿大(0.00%)三国占比较低,主要与其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当中与美国关系较为特殊有关;发展中国家中,中国(2.36%)、印度(5.62%)、巴西(0.75%)占比比较低。
表1:2017-2017年GDP全球排名前十位国家黄金占国际储备比重变化情况
4、金砖五国黄金储备变化情况
金砖国家五国(GoldenBRICs)是新兴经济体代表,根据英文首字母顺序为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根据表2,2017年末,从国际储备规模看,中国(3.2354万亿美元)最高,巴西(3739亿美元)、俄罗斯(4324亿美元)、印度(4125亿美元)规模相当,南非(507亿美元)较少。而从金砖五国官方持有黄金在国际储备中占比看,俄罗斯(17.65%)、南非(10.26%)相对较高,而印度(5.62%)、中国(2.36%)相比较低,巴西(0.75%)最低。
表2:金砖五国黄金占国际储备比重自2007年以来变化情况
5、持有黄金储备200吨及以上国家变化情况
根据表3,2017年末官方持有黄金200吨以上的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机构与2007年末相比,绝对数量增加较多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1,388.42吨)、中国(1,242.57吨)、BIS(411.10吨)、印度(200.35吨)、哈萨克斯坦(231.42吨)、沙特阿拉伯(179.95吨);绝对数量减少较多的国家IMF(403.28吨)、法国(167.06吨)、瑞士(105.20吨)。从持有黄金储备绝对数量看,2017年末,超过1000吨黄金储备的有:美国(8133.46吨)、德国(3373.64吨)、IMF(2814.04吨)、意大利(2,451.84吨)、法国(2436.01吨)、中国(1842.56)、俄罗斯(1838.76吨)、瑞士(1040.00吨)。
表3:2017年末官方持有黄金储备200吨以上的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机构与2007年末变化情况
序号
国家地区或组织
2007年
2017年
变化情况
1
美国
8,133.46
0.00
2
德国
3,417.37
3,373.64
-43.73
3
IMF
3,217.32
2,814.04
-403.28
4
意大利
2,451.84
5
法国
2,603.06
2,436.01
-167.06
6
中国
599.98
1,842.56
1,242.57
7
俄罗斯
450.34
1,838.76
1,388.42
8
瑞士
1,145.20
1,040.00
-105.20
9
日本
765.22
10
荷兰
621.44
612.45
-8.99
11
印度
357.75
558.10
200.35
12
BIS
137.61
548.71
411.10
13
ECB
562.71
504.77
-57.94
14
中国台湾
423.00
423.63
0.62
15
葡萄牙
382.54
382.50
-0.04
16
沙特阿拉伯
142.95
322.90
179.95
17
英国
310.26
310.29
0.03
18
哈萨克斯坦
69.55
300.97
231.42
19
黎巴嫩
286.83
20
西班牙
281.61
281.58
-0.03
21
奥地利
279.99
22
比利时
227.61
227.40
-0.22
23
土耳其
116.10
202.02
85.92
6、部分主要国家对黄金的态度及启示
因为饱受美国制裁、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之苦,俄罗斯将黄金视为重要的战略性避险资产,本世界采取了“去美元化”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变现美国国债用于增持黄金储备。根据图1,2007年俄罗斯持有黄金450.34吨,而在2017年末达到1,838.76吨,十年间俄罗斯黄金储备增加了1,388.42吨,增加了3倍;俄罗斯官方黄金储备占国际储备的比重也从2007年的2.52%增加到了2017年末的17.65%,增加了15.13个百分点,为金砖五国最高;二是加快国内黄金生产,俄罗斯黄金产量在2017年末已经位居世界第三,仅少于中国和澳大利亚。俄罗斯官方黄金储备激增,表明俄罗斯保护货币主权和金融体系独立性的战略思想和执行决心。
图1:2007-2017年俄罗斯央行每年增持黄金情况单位:吨
德国是世界第二大黄金储备国。近些年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开始“黄金回家运动”,德国有计划、有步骤将在境外存储的官方黄金储备运回国内,体现了德国对官方黄金储备安全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性准备,也表明了德国为自身金融体系的独立性、安全性所做充分准备,德国某央行官员曾表示,“一旦遭遇货币危机,德国可以立马发行自己的新货币”。
(二)黄金生产与消费分布
目前世界已查明黄金资源有8.9万吨。黄金作为工业原材料用途或者加工的国家分别是印度、中国、日本、美国、土耳其和意大利。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黄金总产量4447.3吨,其中金矿产量3,305.2吨。中国2017年黄金产量世界第一,生产黄金460.7吨,占全球黄金产量的14%;其次为澳洲,2017年黄金产量为314.1万吨,占比为9%;排名第三的是俄罗斯,黄金产量为267.0吨,占比为8%。
从需求角度看,全球金饰需求约2,226.8吨;金条和金币为1042吨,黄金ETFs及类似产品持有需求206.4吨,各国央行及其他机构持有需求374.8吨。黄金作为投资需求消费最多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泰国、土耳其等。在本世纪以来,黄金需求逐渐向东方、向亚洲转移,既有由于东方文化中对黄金的偏爱的因素,也是受到世界上最具活力、增速最快的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经济体的财富创造和收入增长的推动。
图2:2014-2018年全球黄金产量及预测单位:吨、%
(三)全球黄金市场现状
黄金兼具商品与投资属性,黄金市场也较为特殊,既是大宗商品市场,又是重要类型的金融市场,可以说黄金市场已发展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组成。全球黄金市场大发展始自上世纪70年代,当时IMF推行黄金非货币化改革,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各国开始解除对黄金管制,但各国开始发展黄金市场,而且所采取的方式往往是由一个市场主导该国的黄金市场交易。
1、黄金市场大都诞生于主要金融中心
因黄金金融属性更加突出,黄金市场所在地往往位于国际、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中心城市,而非黄金生产与加工的集中地区。例如,目前全球较有影响力黄金市场由伦敦、纽约、香港、东京、上海、新加坡、迪拜、孟买黄金市场,其所在城市都是金融中心城市。但是,目前最具全球影响力黄金市场仍是伦敦和纽约黄金市场,黄金定价权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
2、全球主要黄金市场市场交易特点和交易规模
(1)纽约黄金市场
2016年起,美国黄金市场交易量超过英国跃居全球第一,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是世界最大的黄金期货交易市场。自1974年12月31日黄金非货币化以后,纽约就在世界黄金交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牙买加会议后美国财政部和IMF更是大量在纽约拍卖黄金,但是美国至今只有黄金远期场内合约市场,没有独立的实金市场。目前,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IMM)是世界最大的黄金期货交易中心,这两大交易所对全球黄金现货市场的金价影响很大。
(2)伦敦黄金市场
3、苏黎世黄金市场
自20世纪60年代起,苏黎世成为世界第二大黄金交易市场,属于即期实金交易市场,但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成为世界黄金交易中心之一,并一直保持着世界黄金交易的重要地位。
4、香港黄金市场
黄金首饰制造业高度发达成为香港作为世界重要黄金市场的重要特征,黄金交易量较大,在亚洲颇具影响力。
三、黄金储备的基本原则
从我国角度看,官方应该储备多少黄金,涉及因素比较多,但总体来说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黄金储备应与一国的国际经济地位相匹配
宋鑫(2016)认为,我国黄金储备应当达到与经济总量相匹配程度,黄金储备量应该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石”,也就是提高人民币的含金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是比较少的。虽然近些年我国官方持有黄金储备增幅比较大,但是与我国全球国际储备全球最大、我国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但我国官方持有的黄金储备量无论是绝对量还是占国际储备的比重都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二)黄金应与一个国货币的国际地位相匹配
虽然我国早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想让人民币成为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储备货币,必须存储足够黄金给予支撑。
(三)黄金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匹配
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其中也包括对黄金的消费与投资需求,与我国黄金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主要矛盾,因此我国黄金储备应当考虑充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实现了藏金于民,有助于社会稳定。
四、我国黄金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黄金现状
1、我国黄金产业在诸多领域位居第一
我们黄金市场已经有了初步的规模,比如产金全球第一,进口全球第一、消费全球第一,实物黄金全球第一。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黄金查明资源储量为13195.60吨,并连续3年突破万吨,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南非。我国黄金产量2007年超越南非,连续11年稳居全球第一,我国也是唯一年金量超过400吨的国家。2017年,我国黄金产量为426.14吨(不含进口原料产金)。
中国对黄金需求较大。第一,人均黄金。全球目前共有18.5万吨黄金,人均25克。而中国,黄金总量是1.5万吨,人均10克。世界人均25克,我们只有10克,这中间还有两倍多的发展空间。我国黄金需求大。2017年是我国黄金消费量保持世界首位的第5年。伴随国内高端消费的持续复苏及二三线城市消费需求的崛起,国内黄金首饰销售继续回暖;同时,受房地产、证券市场等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实物黄金投资产品需求也有所增加。“黄金以其‘贮藏财富’和‘保值增值’的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长期看好,黄金已经成为机构和个人理财策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我国黄金市场机制建设
我国黄金市场也是本世纪开始才得以发展起来:2001年4月,我国取消了黄金“统购统销”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了黄金交易所。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2003年4月,人民银行取消了黄金生产、加工、流通审批制,改为工商登记制,我国黄金商品市场全面开发。2008年1月9日,黄金期货正式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我国较为完善的黄金市场体系基本建立。2016年4月19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了“上海金”,是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基准价格。我国黄金市场已经成为由多个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黄金子市场形成了一个市场体系,其中,上海黄金交易所为代表的即期场内交易市场,以实物黄金为基础,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易量连续九年位居全球最大黄金现货场内交易所之首;以上海期货交易所为代表的远期场内交易市场,主要功能是为现货市场提供对冲风险、套期保值的黄金衍生品交易场所;以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为代表的场外OTC市场。“上海金”定价机制积极推动了我国黄金市场国际化进程。
(二)存在问题
从认识角度看,我国社会对黄金的认识存在两种极端错误观点:一是受某些西方国家学者到处宣讲的黄金无用论和过时论以及西方经济学家鼓吹的“黄金非货币化”和“黄金无用论”影响,不认可黄金的货币属性;还有一种又过度强调短期内黄金投资的收益性,甚至出现导致“大妈抢购黄金投资”等风潮。两种极端观点都有问题的,根源在于对黄金的历史和现实缺乏基本常识,需要进一步澄清。
从黄金体系角度看,我国虽然黄金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都占全球第一,但最主要的黄金定价权仍在西方,美元仍主导黄金定价,我国对黄金影响力和人民币计价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2017年,我国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5.43万吨,2017年商业银行黄金总交易量7万吨左右,商业银行境内场外柜台OTC市场交易量0.776万吨,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共3.90万吨,与我国GDP占比还处于较低水平,比英国、美国等黄金交易量级差距还较大。
四、转型为黄金强国的重要性与建议
(一)转型为黄金强国的重要性
1、由黄金大国转型为黄金强国,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保障
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为我国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保障。黄金储备既是我国国家财富的重要物质体现,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可支付实物货币。成为黄金强国,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重要体现之一,在实现战略目标的长期发展中提供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2、由黄金大国转型为黄金强国,是我国实现经济顺利转型的重要保障
我国经济历经40年高速发展,面临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但也正处于中美贸易摩擦,频现经济金融不稳定因素等特殊时代,更需要一个黄金强国保驾护航,增强国际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信心,增加国内企业投资消费信心等。
3、由黄金大国转型为黄金强国,是我国实现金融体系安全性和独立性的重要保障
黄金的特殊价值,与货币发行、货币信用、银行体系、央行储备等联系紧密,必要时可以用于国际支付,可以凭借黄金拯救失信的纸币,或重新发行货币等。成为黄金强国对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金融体系可靠性、人民币独立性和国际化发展等方面有着特殊意义。
(二)主要转型建议
转型成为黄金强国,我国需要持续提高黄金在国际储备占比,提升我国黄金市场定价的国际影响力,促进黄金行业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平台加强区域性黄金行业合作。
1、持续提高黄金储备占比水平
表4:官方黄金储备持有量前20名国家地区或组织机构(截至2018年6月)
国家地区或机构名称
黄金储备量(吨)
黄金储备量占国际储备百分比
8,133.5
75%
3,369.9
7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814.0
-
2,451.8
67%
2,436.0
62%
1,944.0
17%
中国大陆
1,842.6
2%
1,040.0
5%
765.2
612.5
561.9
欧洲央行
504.8
26%
423.6
4%
382.5
323.1
3%
321.8
42%
310.3
8%
286.8
21%
281.6
16%
280.0
47%
2、加快我国黄金市场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
3、积极支持黄金行业积极发展,加快全球行业布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黄金产业也遭受了较大冲击,为了振兴黄金行业发展,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银发〔2010〕211号]另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还于2012年11月19日通过了《关于促进黄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政策上加大了对黄金产业发展的指导力度。转型成为黄金强国,离不开强大稳健的黄金行业发展支持,建议如下:(2)提高我国黄金企业综合竞争力。加强黄金企业发展激励约束,充分调动黄金企业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黄金企业内部技术升级,坚持高质量发展。(3)加快我国黄金企业“走出去”。培养全球视角,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实现我国黄金企业的全球战略布局。
4、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共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深化黄金区域性合作
金砖国家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在全球黄金体系中分量举足轻重,在黄金实物生产、消费、进口等方面都位居前列,建议利用“一带一路”共建共享机制,加强以金砖国家为住的黄金区域性合作,实现黄金生产、消费、投资等资源互补合作,共促区域性黄金市场新机制建设,以及国家货币合作等,逐渐实现黄金“弱美元化”,甚至“去美元化”。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我国应优先积极推进与沿线金矿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黄金勘探、开采、加工、消费以及黄金投资、交易方面的合作,而这对促进我国黄金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主要结论
应充分认清黄金作为“最后的卫兵”的无条件信用保障功能本质,在当前复杂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下,我国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尽快制定转型成为黄金强国的近中远期发展战略,坚持持续增加黄金资源有效供给,积极争取全球黄金人民币定价货币和定价权,直至可为我国国民经济稳健发展提供充足的黄金安全保障。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