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行程已经过半。现将我国金币市场2023年上半年的运行状况简报如下。
本报告包括:
“第一部分”—数据:主要涉及贵金属价格走势、增量市场、存量市场和拍卖市场运行状况等内容。
“第二部分”—总结与思考:主要根据“第一部分”提供的数据,进行综合总结与思考。
第一部分数据
一、贵金属价格变化
2023年上半年国际贵金属价格走势见图1。
(三)在国际金价和人民币汇率双重因素作用下,到2023年6月底,国内黄金加权均价报450.99(元/克),与2022年同期相比上涨13.66%。
(四)贵金属特别是黄金,已经成为我国金币市场重要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现代贵金属币(以下简称贵金属币)内部,由于不同板块的贵金属变动成本溢价率差距较大,贵金属价格变化对这些不同板块的市场运行状况也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因此贵金属价格变化是解析我国金币市场内部动态的重要切入点。
二、增量市场
增量市场是指2023年新发币种的市场,可简称为2023年板块。
(一)熊猫币
1.普制熊猫币
(1)普制熊猫金币
普制熊猫金币的国内销售状况见图2。
(A)一般情况下,新年号普制熊猫金币的发售期是从上一个年度的10月份开始。2023年号普制熊猫金币与2022年号普制熊猫金币10月至6月的国内销售状况对比(简称同期相比):销售枚数下降22.44%,销售重量下降20.05%。
(B)以总重量为例,分析国内普制熊猫金币2023年号与2022年号同期相比的内部变化结构:①10月至12月同比下降44.62%;②1月至6月同比提升12.75%;③从总重量上观察,引发2023年号与2022年号同期相比总重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是受到2022年10月至12月销量下降的拉拽。
(C)2023年1月至6月,在销售2023年号普制熊猫金币的时候,也同时进行其它年号普制熊猫金币的销售。2023年1月至6月与2022年同期相比,国内普制熊猫金币销售的总重量上升17.21%。
(D)观察2023年号普制熊猫金币销售规模变化的影响因素:
①从外因观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宏观经济形势影响,2022年第四季度,上金所实物黄金出库量和国内实物金条销售均出现一定幅度下降。2023年随着调整出台新的疫情防控政策和国内宏观经济的逐步恢复,国内实物金条销量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复苏。2023年号普制熊猫金币国内销量的阶段性变化与上述外部因素基本趋同。
②从内部因素观察:普制熊猫金币2023年号与2022年号相比,缺少了周年纪念的文化符号,对需求会有一些影响。另外,今年上半年黄金价格的短期大幅波动,加剧了买入动能与卖出动能之间的动态博弈,对销量也应会产生一些影响。再有,面对市场形势和需求的复杂变化和困难,上海金币组织全国的经销网络,积极克服各种不利的外部因素,仍然进行了大量的营销推广工作,特别是2023年1月至6月,总销量与2022年同期相比,出现大幅提升,为扩大普制熊猫金币的销量进行着不懈努力。
(2)普制熊猫金币加价回购
普制熊猫金币自2021年开始实施在黄金价格基础上加价回购政策以来,发售端的挂牌回购规模不断扩大。如图3所示,在黄金价格大幅上涨刺激下,2023年上半年,共计回购各种年号和各种规格的普制熊猫金币2.92万枚和696.35公斤,与2022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4.79%和33.23%,市场吸引力大幅提高。
(3)30克普制熊猫金币在上金所的挂牌交易
2023年上半年,30克普制熊猫金币在上金所挂牌交易数据见表1。
如表1所示,2023年上半年30克普制熊猫金币在上金所的挂牌交易仍处于象征性交易状态,极其微弱,与挂牌交易的初心和使命相差甚远。
(4)普制熊猫银币
2023年上半年,2023年号30克普制熊猫银币与2022年号相比的变化数据见图4。
如图4所示,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2023年号30克普制熊猫银币实现国内销售163.28万枚和48.98吨,与2022年号同期相比下降25.10%。据市场反映,近些年普制熊猫银币销售规模不尽理想的原因应该与福字银币的发行存在一定负向关系。
2.精制熊猫币
(1)精制熊猫金币
2023年上半年,2023年号精制熊猫金币与2022年号相比的变化数据见图5。
如图5所示,2023年上半年,2023年号4种精制熊猫金币在国内共计实现销售3.17万枚和2.61吨,与2022年号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3.69%和18.42%。
(2)精制熊猫银币
2023年上半年,2023年号精制熊猫银币与2022年号相比的变化数据见图6。
如图6示,2023年上半年,2023年号2种精制熊猫银币在国内共计实现销售1.81万枚和7.25吨,与2022年号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5.03%和11.33%。
(3)据有关信息披露,2023年号精制熊猫币国内发售量继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发售端不断调整发售办法,鼓励国内的一些经营企业在销售精制熊猫币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力。
(二)文化事件类纪念币
在我国发行的贵金属币中,扣除熊猫币之后的币种,一般可统称为文化事件类纪念币。
1.供应总量
(1)2023年上半年,分别发行“中国空间站建成金银纪念币”“2023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中国书法艺术(草书)金银纪念币”三个项目,它们分别简称为“空间站纪念币”“吉祥文化纪念币”
“草书纪念币”。
2023年与2022年相比,文化事件类纪念币发行状况的对比数据见表2。
如表2所示:2023年与2022年相比,文化事件类纪念币发行的总规模,除银币的发行数量有所下降外,其它指标均有一定幅度增长。(备注:2022年上半年发行的2个文化事件类纪念币分别为“第19届亚洲运动会金银纪念币”和“2022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
(2)从可比性出发,2023年上半年发行的“吉祥文化纪念币”和“草书纪念币”2个项目,与2022年发行的2个同题材纪念币相比,供应总规模的对比数据见表3。
如表3所示,从这两个项目的2年对比情况看,币种增加1个,实铸数量减少5.09%,实铸重量较少14.39%,但随着贵金属价格的上涨,零售价总值上升8.40%。
2.价格走势
2023年上半年发行的三个文化事件类纪念币的价格走势见表4。
如表4所示:
(1)到2023年6月底,今年已经发行的三个文化事件类纪念币的市场价格整体上低于零售价6.12%。
(3)从这三个项目的15种具体币种看,与零售价相比,高于零售价的币种3种,低于零售价的币种12种。其中涨幅最大的币种是“吉祥文化-前程似锦-30克银币”,跌幅最大的是“空间站-30克银币”。
(4)从现实情况看,今年上半年发行的三个文化事件类纪念币,文化立意不错,铸造技术也有一定创新,可比项目的实际发行量也有所下调,但是为什么整体上会出现平开低走的局面,值得认真分析思考。
3.阳光工程
在2023年上半年发行的三个文化事件类纪念币项目中,目前尚有“草书纪念币”没有公布阳光工程数据。已经公布的二个文化事件类纪念币项目的阳光工程汇总数据见表5。
如表5所示,在发行新品纪念币时,发售端继续实施以“直属机构”和“金融机构”为主的直销发售政策,这两种发售机构合计实现占比87.79%的销售配额,其它机构的占比较小。
4.金币云商新品抽签
如表6所示,在2023年上半年金币云商的新品抽签销售中,主要采用了“后公布中签数量”和“先公布中签数量”两种方式。从整体数据看:①2023年上半年与2022年相比,中签率提高99.52%,接近1倍。②在2023年中,“后公布中签数量”的中签率高于“先公布中签数量”的中签率接近15倍。③在金币云商的新品销售中,将始终存在正常收藏投资与黄牛投机之间的博弈。如何通过实践,不断改进完善新品的抽签规则,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综合增量市场的整体情况,其中既有积极发展的一面,也存在影响市场发展的问题和难点。从有利因素观察,例如上海金币为全力推广普制熊猫金币进行了不懈努力;例如官方加价回购普制熊猫金币的举措初见成效;又例如发售端加大了精制熊猫金币的推广力度,使销量大幅提升;再例如两个可比文化事件类纪念币调整了市场供应总量,等等。从不利因素观察,例如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普制熊猫金币2023年号与2022年号同期相比,总销量有所下降;再例如2023年文化事件类纪念币的供应总量仍然偏大,价格走势不尽如人意,等等。
三、存量市场
存量市场是指1979年至2022年发行贵金属币的集合,简称2022年大盘。
(一)价格走势
说明:2022年大盘市场交易价格变化幅度是指2023年3月至6月,分别与2022年底相比的结果。为简化起见,市场交易价格的对比以成交量最大的69级品相为计算基础。在拍卖市场中,到2023年6月底,69级品相的币种共有1958个币种实现交易,其中与2022年底相比具有对应价格的币种共计1860种,占全部贵金属币总数的72.29%,因此以下数据为这些币种的对比数据。虽然这些币种的价格变化不是全部币种的运行状况,但应该具有一定代表性,仅供参考。这些数据的汇总表详见附表1。
1.整体走势
(1)市场价总值变化
2022年大盘市场价总值3月至6月的变化幅度见图7。
如图7所示,2022年大盘3月至6月整体上处于小幅震荡走势。与2022年底相比,虽然处于上下波动状态,但是整体上仍录得上涨。
(2)市场价总值变化的内部结构
(A)主要板块涨跌情况
面对2022年大盘整体上涨情况,其内部按投资币(普制熊猫币的简称)和纪念币分类的涨跌情况见图8。
(B)币种涨跌情况
面对2022年大盘整体上涨情况,其内部具体币种的涨跌情况见表7。
如表7所示,在2023年上半年中,2022年大盘内部不同币种涨跌互现。尽管从具体涨跌的币种数看,下跌币种数大于上涨币种数,但是从涨跌币种对市场价总值的影响看,币种上涨的总动能大于币种下跌的总动能,说明整个市场筑底回升的基础没有改变。
(C)文化溢价率变化情况
文化溢价率是贵金属币的市场价与贵金属变动成本相比的溢价幅度,是反映贵金属币在贵金属成本之上的相对市场价值。在2022年大盘整体上涨的情况下,贵金属币文化溢价率的变化数据见表8。
2.内部板块变化结构
(1)投资金币与投资银币
2022年大盘内投资金币与投资银币的价格变化幅度数据见图9。
如图9所示,与2022年相比,到2023年6月,2022年大盘的投资金币平均上涨3.62%,投资银币平均上涨3.04%,显示出投资币与贵金属价格变化的关联度极高。
(2)纪念币按不同贵金属材质分类
2022年大盘内纪念币按贵金属材质分类的币种价格变化幅度数据见图10。
(4)纪念币内的典型板块
2022年大盘纪念币内的一些典型板块的价格变化幅度数据见图12。
如图12所示:①“老精稀”“第一轮8克生肖金币”和“1盎司生肖金币”等板块,由于在2022年中上涨幅度较大,在2023年上半年开始出现价格回调。②在贵金属价格支撑下,“书法”和“吉祥文化”等新品次新品板块的价格出现上涨。③以上数据显示,在当前的金币市场中,价格走势受到贵金属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大,总需求不足。
(二)主要市场运行动向
1.存量市场价格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大量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在2022年大盘中不同分类板块的价格走势总体上与贵金属价格变化具有不同的关联度。例如投资币和纪念币中的“料价币”在贵金属价格支撑下,价格出现抬升,带动2022大盘市场价总值提升。又例如,一些文化溢价率较高的板块,价格走势与贵金属价格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它们的价格走势主要受到供需关系不足的影响。因此从总体上分析,当前2022年大盘的价格变化主要是受到贵金属价格变化的影响,实际的总需求尚未发生明显变化。
2.存量币种的返熔变料现象大量出现
3.存量市场中出现评级币“标签溢价”的新热点
在目前市场中流通的评级币中,一般都注有币种状态的标签。在这些标签中,有时会出现例如“★”“UC”“DPL”“MINTERROR”和“标签错误”等标识以及它们的不同组合。所谓“标签溢价”主要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在版别溢价之外,这些特殊标签出现的价格变化。
以评级币69级为例,在2023年上半年中评级币“标签溢价”的统计数据见图13和附表2。
如图13和附表2所示:①具有上述特别标签币种的市场交易价格平均高出没有特别标签币种8.12倍,其中最大值为30倍。②具有上述特别标签币种的市场交易价格平均高出没有特别标签70级币种3.14倍,其中最大值为27.09倍。即出现了明显的“标签溢价”。
4.供给侧加大库存商品处理
从2023年开始,金币市场供给侧开始加大历年库存商品处理力度。2023年上半年,通过竞价方式处理这些库存商品的数据分别见表9和表10。
如表9和表10所示,2023年上半年,金币市场供给侧通过公开和体系内竞价方式在不低于标准零售价基础上共计处理历年库存贵金属币3.33万枚和2.02万盎司,其中市场价低于零售价的币种占比50.23%。据悉,金币市场供给侧使用非竞价方式,在其它渠道也有大量库存商品销售。面对当前金币市场的弱势状况,这种处理库存商品的力度已经引发市场强烈反映。
5.金币市场需求侧在积蓄积极力量
综合存量市场的整体情况,2023年上半年,在贵金属特别是黄金价格支撑下,2022年大盘仍然处于整体的筑底回升态势;在2022年大盘中,虽然涨跌互现,但币种上涨的总动能仍然大于下跌的总动能;在黄金价格的大幅上涨中,大量“料价币”被返熔变料,有利于市场的长远发展;在2023年上半年,看好金币市场长远发展的民间力量正在不断聚集;以上这些动态都是在2023年上半年存量市场中出现的积极变化。当然在2023年上半年的市场中,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动向。例如一些资本仍在投机炒作;又例如,供给侧加大了库存商品处理力度,对市场形成负面影响。
四、拍卖市场
(一)拍卖规模的环比变化
2023年上半年,贵金属币拍卖规模与2022年同期相比的环比变化见图14。
如图14所示:2023年上半年,共计实现拍卖单位4.63万次,拍卖金额2.63亿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8.93%和65.98%。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2年的拍卖总规模较低。进入2023年后,这种相对低迷状态已经开始明显复苏。
(二)拍卖规模的月度变化
2023年上半年,贵金属币拍卖数据的月度变化见图15。
(三)拍卖结构的构成
(四)拍卖规模前五位的平台
2023年上半年,在贵金属币的拍卖市场中,拍卖规模处于前五位公司名录见表11。
如表11所示,“易金在线”继续处于拍卖规模领头羊的位置。其中“必有所需”平台自去年入市以来,拍卖规模发展较快,目前已经处于前三的位置。
(五)典型币种的拍卖次数
2023年上半年,在贵金属币的拍卖市场中,一些典型精品币种的拍卖数据见表12.
如表12所示的精品,在2023年上半年,拍卖次数仍以69级为主,其中币种的拍卖总次数与2022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2023年贵金属币拍卖市场的竞争仍然比较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拍卖规则上如何逐步实现卖家与买家之间的利益均衡,已经成为拍卖平台科学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