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半导体行业作为高新技术的代表,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各地政府的积极投资。A股市场中的半导体板块呈现出需求回暖、周期向上的态势。专家分析,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持续复苏,产业链上下游的上市公司有望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需求回暖趋势明显
2024年以来,半导体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趋势。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半导体市场增长至1660亿美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增长10.7%。全球半导体市场强劲复苏,行业正步入上行周期。
“当前全球半导体市场已经显现出周期性复苏的迹象,需求回暖,利润增长,市场规模提升。”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表示,2023年开始,随着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逐步解除,半导体行业库存高企的问题逐步解决,下游企业开始重新备货,消费类和工业类电子产品需求上升,回暖趋势明显。
目前,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近三分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半导体销售额达到1358亿美元,占全球比重接近30%。政府对半导体产业有着较大的扶持力度,通过产业政策、税收优惠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逐步推进本土半导体制造和配套产业链的规模化和高端化。
国产替代加速进行
此番半导体板块走强,一方面是由于科技创新的需要,很多投资机构与散户看好科技行业的未来发展,将半导体视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键,科技板块吸引了大量资金的积极涌入。另一方面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也为半导体板块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广阔,国内半导体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进程的深入。”耿正表示,半导体国产替代持续推进,由点到面,由易到难。从消费电子到工控车规产品,从芯片到制造和设备,本土厂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取得技术突破,拓展成长边界。
增长潜力进一步释放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半导体板块增长态势有望继续保持。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数据预测,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总规模将升至6112亿美元。展望2025年,预计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增长12.5%,估值将达到6870亿美元。长期来看,市场认为半导体行业向好的格局不会变。
信达证券表示,国家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方向政策支持力度,为科创属性企业提供有力保障。半导体产业具备较强的科创属性,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当前半导体复苏趋势逐渐明朗,国家政策不断扶持,半导体产业具备长期投资机遇。中芯国际三季报显示,公司新增2.1万片12英寸月产能,促进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平均销售单价上升。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0.4%,毛利率提升至20.5%。四季度,公司管理层给出的指引是收入环比持平至增长2%,毛利率在18%至20%之间。
中信证券认为,展望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有望持续成长,云端算力高景气有望持续,同时期待端侧AI成为拉动半导体产业继续上行的新增长点。国内半导体产业作为科技新质生产力的底层基座,在政策支持、周期反转、增量创新、国产替代等多方面利好带动下,同时在端侧AI领域参与度更高的影响下,有望在下一阶段迎来更好的表现。
“展望2025年,随着海内外的经济复苏,半导体产业需求有望迎来好转。”智帆海岸机构首席顾问、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在我国半导体企业自主创新的长期发展趋势下,随着持续研发创新,越往后对产业链整体发展越有利,上下游各个环节企业须紧抓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