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2007/08年度大豆面积大幅减少
美国农业部在3月末公布的作物种植意报告明显利多。报告预计美国2007年大豆播种面积为6714万英亩,大幅下降838.2万英亩,比业内分析师平均预测值6917.9万英亩低;在6月末的作物面积确认报告中,美豆播种面积更是被修正为6408.1万英亩,较3月份报告下调305.9.5万英亩,相比去年降幅达到了15%。大豆播种面积减少对于市场的利多因素拉动期价不断走高。
从上图走势可以看出,2007/08年美国大豆种植意向面积处于近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种植面积的减少则意味着下季大豆产量的下降,为CBOT大豆期价的上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美豆作物生长期天气状况良好,产量、结转库存预估连续下调
2007年的美国大豆在生长期内天气状况不是很好,美作物带在5、6月份遭遇了南涝北旱阶段性的灾害天气威胁,虽热7、8月份的关键生长期获得了良好雨水补充,但是最终单产相比去年还是又较大的降幅,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的报告今年的单产为41.3蒲式耳。
(3)、投机基金多头积极进驻CBOT大豆
CBOT大豆基金净多百分比
上图可以看出,从06年底开始商品投机基金在CBOT大豆期货上开始空翻多,并且在07年2月底时基金净多占总持仓的百分比达到一个近几年以来的新高。随着投机基金的空翻多,CBOT大豆期价逐步上扬,由06年底的500多美分攀升到07年初的700多美分。
(4)、南美全面收割增产已成定局
进入3月份,尤其是3月下旬南美的大豆全面展开了收割,巴西方面,截至3月27日巴西2006/07年度大豆收割已完成55%,较去年同期均高出3个百分点。阿根廷方面,截止3月23日阿根廷2006/07年度的大豆收割已经完成了9.58%,略落后于去年同期的10.5%进度。
(二)7月初至8月中旬宽幅震荡
此阶段基本面的特征表现为:一方面,美国6月底公布的2007/08年度大豆播种面积的最终报告显示,2007/08年度大豆播种面积较上年大幅减少了15%,实际播种面积为6408.1万英亩,创下了近十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纪录。另一方面,8月中旬,美国次级债务危机蔓延到商品市场,引发大豆期价大跌。危机可能使消费者信心受挫,并由此产生经济衰退或减缓担忧等。对于商品期货市场来说,这种担忧将极大地影响商品期货的未来价格走势。
受07/08年度种植面积大减消息的影响,CBOT大豆期价在7月初开始大幅上涨,期价在短短的几个交易日里上升了70个美分,由最低的878美分涨到最高的948美分,涨幅达到了8%。而在本阶段后期,随着美国次级债危机的集中爆发,期货市场上的各主要大宗商品期价随即大幅跳水,就8月16日当天大豆期价大跌40个点,跌幅达到了2%。不过由于农产品与经济周期紧密程度相对较低,最终的影响因素还是其基本面,随着市场对次级债危机的消化,大豆期价重回上升的通道。
(三)8月底至现在持续走高,价格创年内新高
(1)弱势美元推动期价上涨
自2001年以来,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持续降息,货币政策从加息周期转变为减息周期。低利率政策使美国有一个十分宽松的金融环境,同时降低利率使得美元不断贬值,这点从下面的美元指数图可以明显地看出。美元贬值使得国际上主要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的价格大涨,国际上主要反映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CRB指数也达到了近几年以来的新高。弱势美元成为推动此次商品市场繁荣的主要动力。
(2)能源大旗不倒原油期价突破90美元大关
近阶段,受诸多利多因素叠加作用,国际油价迭创新高,并一举突破90美元重要整数位关口,其动力主要源于全球用油消费刚性增长、OPEC组织增产尚未明朗等多重因素,引发基金大举追捧油价,致使油价向上突破,而前期美“次贷”危机导致商品市场短暂回调,在此背景下,作为全球商品市场主要风向标的原油,自然成为基金重点追捧的主要对象。原油价格大幅强劲上涨,始终牵动着下游行业的市场运行,影响着下游商品市场供需关系。因此,油价创下新高,必然导致包括大豆、豆油、玉米等具有能源题材的商品联动走强。
(3)天气与南美大豆种植面积的影响
(4)指数基金大豆多单创历史新高纪录
全球商品市场价格出现了令人瞪目的上涨行情,基本金属及原油均创出了历史新高,贵金属黄金也创出了近几年来的新高,反映一揽子商品价格变动趋势的CRB指数创出了近25年来的新高,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加重了初级产品成本向下游产品传导的压力,令投资者增大了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在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下,价格相对低廉的大豆等农产品就凸显了其规避膨胀风险的功能,正是由于大豆市场的这一功能,指数基金等一些大规模的宏观基金逐步介入了大豆等农产品市场。指数基金的大规模介入作多,势必对大豆等农产品的长期走势产生支撑。
从商品指数基金净多持仓走势图来看,进入07年以来,特别是最近一两个月以来,其持仓是几乎是直线上升的,显示商品指数基金对于大豆期货后市走势是极其看好的。持仓的增多也推动着CBOT大豆期价不断上涨。
2.大连大豆市场回顾
从上面大连大豆期货价格走势图来看,2007年连豆走势价格是一路上升,期间几乎没有任何的调整,表现明显强于CBOT大豆。总体表现为前半年在相对低位的蓄势,而下半年则是快速拉升。
(一)年初至7月底的蓄势攀升阶段
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连豆期价从2800点的水平开始启动,一路攀升至7月底的3300点的水平。
(二)8月初至今的强力拉升阶段
今夏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遭遇50年不遇的大旱,黑龙江中部和北部以及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降水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多,部分地区大豆几乎绝收,使得今年我国大豆总产比去年大幅减产。不利的天气成为市场炒作的焦点,成为这一阶段上涨的重要因素。
9月后期国际小麦价格上涨带动了粮食价格的全面高涨,而国际海运费价格的上涨使得国内进口大豆的成本一举突破了4000元/吨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大豆价格大幅走强,同时市场资金的大量介入也推动了价格快速上涨,并在11月上旬冲破前高,11月份创出历史高点4566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