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第一次货币战争

为什么说欧洲崛起于中国古代纸币的崩溃?

但是,古代东西方的贸易几乎是单向的。欧洲文艺复兴之前,西方科技比较落后,生产的产品相对比较粗糙,无法销往中国;而中国生产的丝绸、瓷器、香料、茶叶在欧洲却十分畅销,于是在中国产品源源不断运往欧洲的同时,欧洲大量的货币(主要是白银和黄金)也就流入了中国。用今天的眼光看,那就是中国对西方的整体巨额贸易顺差。与今天不同的是,当时西方没有纸币,中国只接受贵金属货币白银和黄金。欧洲产金不多,白银主要产于德国。从15世纪后半期起,德国产银量不断增加,但仍然不能满足需要。货币短缺迫使欧洲人不得不在四处寻找黄金与白银。

3.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带来多少白银?

因为恩里克王子与多位航海家的贡献,葡萄牙人绕过非洲的好望角,横跨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来到大明帝国的东南沿海;而西班牙人则由于哥伦布与麦哲伦的贡献,横渡大西洋,穿越南美洲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及大明帝国的沿海。相对于陆上的丝绸之路,这就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有多条航线,其中导致巨额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是三条航线。第一条航线是:广州——澳门——果阿——里斯本(葡萄牙)这是16世纪中叶通往欧洲的最长航线,全程为11890海里。从广州经澳门出口到印度果阿和欧洲的商品有生丝、各种颜色的细丝、绸缎、瓷器、砂糖、中药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由里斯本经澳门输入广州的商品有胡椒、苏木、象牙、檀香和白银,其中以白银为最大宗,仅1585—1591年,经澳门运入广州的白银约20万两。

第二条航线是:广州——澳门——长崎这是葡萄牙人进入澳门后开辟的东方航线。葡萄牙人到广州购买中国的生丝、绸缎、砂糖、铅、棉线、中药等商品运往长崎,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据统计,自1578—1638年,运往长崎的生丝共11540担,丝织物21000多担。从长崎运经澳门入广州的商品主要是白银,据统计,自1585—1640年,从长崎经澳门输入广州购买中国商品的白银达到1489.9万两。

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是以中国的丝绸与西方的白银为主的,被学界称为“丝银对流”。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出口了大量的丝绸等商品,而巨量白银则涌入中国。根据贡德·弗兰克(AndrewGunderFrank)在《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一书中提供的1500-1800年间世界白银生产、出口和进口的图表,可以估算出在这300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高达5.1万-7.3万吨。

4.为什么说一代明相张居正亲手摧毁了中国古代的纸币制度?

朱元璋早在建立明朝以前,就开始发行铜钱,曾设宝源局和货泉局,铸行“大中通宝”铜钱。洪武建元后,又颁行“洪武通宝”铜钱。但是明初铜源十分紧张,朝廷在民间搜括铜器,仍不敷使用,而商人们仍习惯于元朝的纸币,认为铜钱有诸多不便,于是朱元璋决定发行纸币。洪武七年(1374年),明朝设立宝钞提举司,次年三月,立钞法,发行“大明通行宝钞”。大明通行宝钞大体沿袭元钞的形制,分为六等,即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每钞一贯,折钱一千文、银一两,宝钞四贯合黄金一两。因此,在明朝初期实际上是“钱钞兼行”,即铜钱与纸币同时流通,民间禁用金银。

一方面是不断增发的纸钞,纸币信用丧失,另一方面是在对外贸易中不断收入白银,相对于滥发无度的纸钞,不能随意增长的白银其币值更加稳定,受到广泛的欢迎。白银从官方严厉禁止的非货币贵金属,逐步占领了原本由纸钞流通的领域。最初仅限于民间的交易,后来逐步被官方认可、接受,最终完全取代了纸币的地位,其标志性事件是一条鞭法的颁布。万历九年(1581年),一代明相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并不是并于货币的法令,其主要内容是役法改革,也涉及田赋。在此之前,税赋的征收主要是通过实物来进行的,但是,一条鞭法将大部分田赋、徭役和其他杂税折成银两缴纳,首次从中央政府层面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了白银的本位货币地位,自此中国进入事实上的银本位制时代。一条鞭法的实施,是白银在明朝完成货币化的标志,也代表中央政府信用为基础的纸币制度完败于银本位制,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之后数百年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条鞭法之后,明清两朝执行的都是银本位制。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颁行《币制则例》,规定以“元”为货币单位,银币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成色是90%,名为大清银币。这是中央政府从法律上明确地确立了白银的本位货币地位。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公布《国币条例》,正式规定重量七钱二分、成色89%的银元为我国的货币单位,再次以法律形式确立银本位制。民间保有量很高的“袁大头”银元就是银本位在中国的具体货币形式。1933年3月8日,国民政府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定名为“元”,总重26.6971克,银88%、铜12%,即含纯银23.493448克。银本位币每元重量及成色,与法定重量、成色相比之下公差不得超大型过0.3%,并规定一切公私交易用银本位币授受,其用数每次均无限制。同年4月,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发行全国统一的银币——“孙中山头像”银元。1935年国民政府又实行所谓币制改革,宣布废止银本位。银本位从1581年建立,到1935年废止,在中国历史上长达355年。

了12倍。再滥发纸币的同时,帝国对同前的发行量也大规模增加。最终导致了“钞不如钱,钱不如银”的尴尬境地。以后就贬值,而且越来越严重。正统以后,明钞已不能通行。政府也放弃用银的禁令。明钞到后来只有一贯一种了,最后导致明钞彻底失败。

THE END
1.金属货币金属货币的特点 1、金属货币坚固耐磨,不易腐蚀,既便于流通,也适合于保存。 2、金属质地均匀,便于任意分割,分割后也可以再熔化后恢复原形,这一点特别适合于作货币。 金属货币的缺点 随着生产和流通的进一步扩大,贵金属币材的数量不能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而且远距离的大宗贸易携带金属货币多有不便。 1https://baike.kuaiji.com/v11154297.html
2.我来系统化谈一谈:金本位制的优缺点因为之前贵金属货币信用依靠的是‘稀缺’,而现在美元霸权仅仅是一种信用货币,背后是人们对美国的军事霸权、科技霸权、文化霸权、教育霸权和金融霸权等东西的信心。 而信用这种东西,可以是无限的。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现在敢拼命的开动印钞机,肆无忌惮的印刷钞票,贪婪的洗劫其他国家的财富,其实这也是符合人性的货币。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5767646&efid=pxviXLzqKMtsOL7Q9F8Tlw
3.[渝粤教育]四川大学货币金融学参考资料A、规定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 B、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与法定支付偿还能力 C、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与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D、规定货币供应量 E、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 参考资料【 】 16、【多选题】货币按发展形态划分,货币形式主要有() A、实物货币 B、贵金属货币 https://blog.csdn.net/m0_53223332/article/details/123625999
4.EOS暴力入门(一)丨区块链外部进化史一、货币的演变 在人类社会中,货币的形态经历了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的演变过程,而信用货币里便包含了数字货币,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 数字货币被频繁提起的便是区块链,真正让区块链为大家所熟知的正是那份白皮书《点对点之间的现金交易系统》,由此诞生了比特币,从而开启了世界的另一个篇章。 https://528btc.com/blocknews/14577.html
5.黄金交易现货的利弊分析不同国家对外汇和贵金属持有的规定不同 在某些情况下,无法自由转移或兑换为本国货币 震荡较大影响收益预测困难 黄金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政治事件及宏观经济指标变动等 市场波动导致短期内收益率难以预测 收益回报潜力有限相比其他金融产品 比如股票等,有可能获得更高的长期回报 https://www.topnu.cn/shang-ye-yan-jiu/819896.html
6.货币金属货币金属是在以贵金属为基础的支付制度时,国家规定哪一种金属作为货币材料·是建立货币制度的前提,也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最初的 金属货币是原生的条块形状,并以重量为单位,每次交易都要鉴定成色、计称重量,然后按交易额大小将 金属进行分割。这种鉴定、称量、分割 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8967472
7.电子货币优缺点电子货币优缺点 电子货币用户只要拥有一台上网的PC机,便可足不出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支付过程。支付费用仅相当于传统支付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 银行存款可以防止随身携带巨额现金的风险,且可以取得银行利息。而且可以从银行对账单及时查询资金收入、使用与结余情况,方便用户进行资金规划。https://m.cngold.org/forex/zs2913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