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遗嘱继承案例,超出想象!颠覆认知!「无锡离婚律师」立遗嘱王五法院

我来说三个案例,能够给你一起启发。

第一个案例,爷爷立遗嘱把房子留给孙子,但法院却判决不能继承,什么原因?第二个案例,丈夫去世留下的房子,丈夫的妹妹也能分为什么?第三个案例,独生子却不能继承爸爸的全部房产,到底为什么?

下面详细给您讲讲。第一个案例,老爷子张某生前立下公证遗嘱,将自己的房子留给孙子张三老人家去世后三年,张三的叔叔和姑姑起诉要求继承这套房子。张三拿出遗嘱说这房子是爷爷留给我的,最终法院判决遗嘱有效,但孙子张三却不能继承这套房子。意不意外?知识点来了,法定继承人的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根本不属于法定继承人。爷爷通过遗嘱把房子给了租中的,这在法律上不叫继承,而叫遗赠。民法典规定,受遗赠人必须要在受遗赠之日起60天内作出是否接受的意思表示,过期了就视为你不要,因为孙子张三在爷爷去世60天内没有作出是否接受房子的意思表示,因此法院就判决这房子就不归孙子张三了。

第二个案例,女士李四的丈夫去世了,因为婚后购买的房子登记在丈夫名下,她打算把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但办手续时,工作人员说需要她的丈夫的妹妹签字才能过户。李女士很纳闷,这房子是她和丈夫在婚后两个人辛辛苦苦攒钱买的,关她小姑子什么事呢?原来李女士的丈夫在去世之前没有留下任何遗嘱,那么她的遗产就得按照法定继承来办理。这房子丈夫想有一半,她这一半就得由李女士的公公、婆婆三个人来共同来继承。但在今年年初,李女士的公婆又相继去世,本应该由公婆继承的那一部分就由公婆的女儿,也就是李女士的小姑子来继承了。后来小姑子还真就把李女士起诉到法院要求分房。

第三个案例,王五是独生子,她想把父母生前的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但办手续时却被工作人员拒绝了。为什么?因为王五的爸爸去世时没有立遗嘱,王五的妈妈和奶奶当时都在世,所以爸爸的遗产在法律上就归王五的妈妈、王五的奶奶共同所有。后来王五的奶奶去世了,奶奶那部分按照民法典分给了王五的叔叔和姑姑。所以除非王武的叔叔,姑姑明确表明放弃这份遗产,否则王武就继承不了全部遗产。

总结一下,家中如果出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往往就会出现七大姑八大姨来分遗产的情况。如果父母想把遗产只留给自己的子女,一定要在生前立好遗嘱。

THE END
1.继承法案例分析.pptx汇报人:xxx20xx-03-19继承法案例分析目录CONTENCT继承法概述典型案例介绍案例分析与解读继承法实践应用探讨总结与展望01继承法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重要法律,于一九八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旨在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该法规定了继承的开始、继承的顺序、遗产的处理以及继承权的丧失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1814187.html
2.房屋继承纠纷案例分析:非法定继承人可以继承遗产吗X号楼房某层,系被继承人何老爹、李大娘的遗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应由其法定顺序继承人何老幺、何老大、何老二共同继承;何老大、何老二去台湾至今下落不明,其继承份额应予保留。何老三自幼送他人收养,并与养父母保持收养关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条第二款关于“养子http://m.110.com/flzs/716182.html
3.房产继承权的顺序人6篇(全文)法定继承人又称血亲属继承人, 各国 (地区) 对其范围顺序的规定有亲等继承制 (Gradualordnung) 和亲系继承制 (Parente Lordnung) , 德国、瑞士采用亲系继承制, 法国二者兼有, 我国除直系血亲卑亲属外, 原则上采用亲等制。[4]我国《继承法》对法定继承的范围和顺序的规定是在第10条和第12条, 其规定如下:配偶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ysmcmuv.html
4.大一思修复习资料完整版文章浏览阅读623次。大学思修期末复习资料目录:(一)思修法律资料篇——(刑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二)附:案例分析小题库共25页,编纂人——leo (若有非知识性错误,请见谅)(一)思修法律资料篇ⅰ刑法二、犯罪概说:3、犯罪主体:(1)概念: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4170663
5.法定继承纠纷上诉状(通用8篇)在我国的《继承法》中,对于法定继承的概念做了详细的解释。所谓的法定继承就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相关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规定可以继承这些遗产的继承人的范围以及相关的继承顺序等。因此法定继承又被称作是无遗嘱继承,和遗嘱继承是一个相对应的概念。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wulrz.html
6.继承人顺序的法律规定及意义根据《继承法》,不同家庭关系成员在继承权益中享有不同程度的优先顺序。这一规定确保了公平和合理,在处理亡者遗产时能够按照法律明确的规则进行分割,并解决潜在纠纷和争议。 配偶权益与继承人顺序 简而言之,在配偶尚存的情况下,其具备作为合法继承人的资格,并且享有相应的继承份额。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2275659.html
7.涉老继承纠纷根据继承法的规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中,配偶、子女和父母属于第一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属于第二顺序。继承开始后,应当先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才能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在法定继承纠纷的调解中不能遗漏法定继承人,否则http://www.shzfzz.net/node2/zzb/zxtjs/fljf/sljf/u1a3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