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小小莎选了几套房子发给朱小姐,要求带看。
2020.11.14
2020年11月14日,朱小姐带着小小莎一起看了5小时房子,并初步报了价格。小小莎看中了一套房主1620万的房子,当天晚上,小小莎和朱小姐谈好了1%服务费的价格,也就是说服务费为:16.2万。
2020.11.15
2020年11月15日,小小莎向朱小姐提出两个诉求,认为房价和服务费都不理想:1.把房屋价格谈到1500万;2.降低服务费。在双方当天的聊天记录里,孙莎琪明确提出:如果你们可以谈到1500万的话,我可以给你们最高9万(服务费)。
在这家中介公司的撮合下,最终把房价谈到了:1568万。比链家朱小姐方面的报价,低了:52万。小小莎付给该中介公司9万元中介费,交易就此敲定,链家出局。
购买豪宅后,小小莎在某平台晒视频,并称"一次性花掉1500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此事一出,中介从业人员集体刷爆该网红短视频留言栏,同时在朋友圈火速传开。
2021.01.24
可能有人会说了,一套房子并不是只有贝壳的中介能卖,其他人也能卖。但请注意,这位网红是让中介从找房,到看房,再到算各种费用,最后甚至帮忙和业主砍价,完成了整个购房过程,整个流程合乎规范;既然认可了中介的服务,那就应该按照行业规矩来,该给的佣金就该给到。买方如果不认可中介的服务,可以换他人服务,如果仅仅是为了省下中介费强行跳单,只能说明个人人品有问题。再来看看,对于某网红这样的行为,业内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大众的亲切“问候”。
纵观整个事件,小小莎方面确实看起来像跳单,也就是说在链家履行了“提供资源信息并促使买卖双方见面洽谈等促进交易”的义务后,他们找其他渠道成交,将链家踢出局。
但为什么说这不是确凿的跳单,是因为链家并没有和房主签订:
独家委托协议。
如果是独家委托,其他中介根本没有接近房东的机会。而当房源信息可以被多渠道获取后,对于跳单的界定就很难了。
小小莎也就是通过这个“漏洞”,找其他中介代替了链家。独家委托协议这件事,链家曾经试行过,但很快被叫停了。
小小莎方面称,报警后,她和链家区域总监在派出所调解室内进行了沟通,双方达成一致,对方也认为这不是跳单,并希望能够和解。
她说,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方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如果可以,她愿意提供一些辛苦费作为朱小姐5小时带看的赔偿。
“小小莎事件”看似简单,但却直指房产中介的价值。这次纠纷之所以会发生,背后最重要的原因在于:
对于中介的价值,社会还没有达成共识。
而事实上,小小莎也确实节省了7万多的中介费。同样的交易流程,价格差的真的这么大吗?
某自媒体从业内人士处得知,目前深圳中介里,贝壳系的佣金占比最高,平均下来大概在1.6-1.8%;其次是中原地产和Q房网,佣金1%左右;再少一点的有乐有家之类的小中介,佣金0.8%就可以做。
在房屋价格动辄千万的一线城市,大众认为链家只是简单的带看,却要拿走十几万的服务费,实在有些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