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陈泽杉来了趟内地,并在北京华纳的公司内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除了以他亲手打造的蔡依林和孙燕姿这两位天后为例,详细阐述了他的整个造星过程和秘诀外,对于这几年来外界对他的一些指责和看法,陈泽杉也大方面对,譬如在买榜事件上,他就道出了现今乐坛最现实的一面。此外,在采访中陈泽杉更透露了一个重大计划,就是他今年将把触角伸向内地,将在内地乐坛寻找下一个造星的对象,这也是他出任华纳唱片大中华区的掌舵者后,所采取的最庞大的一个造星计划。
造星案例1
“蔡依林会再来一次大蜕变,路我已经想好了”
[发掘篇]
第一次见面,我记得她穿着校服,非常青涩
最早见到蔡依林,是在她高中时参加歌唱比赛的录影带里。上台前她还独自在旁边看英文书,只是个很普通学生妹,但一站到台上就判若两人,我能感觉到她的身体在发光。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她来公司面试,那是1998年年中的事。
[打造篇]
唱第一首舞曲时,她还是同手同脚的,很生硬
第一步少男杀手
●定位:转型唱舞曲
●成效:男生为之疯狂,但女生多数嫉妒
我在做一个新人的时候,通常会把目标受众的范围先缩小,集中锁定一部分人群,之后再逐步扩大。那时台湾地震刚过,我觉得人们是需要一些希望和开心的情绪,于是我给她定了“少男杀手”这个称号。第一张专辑蔡依林走的是抒情慢歌路线,重新定位后,我们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让蔡依林学习舞蹈。记得当时唱第一首舞曲时,她还是同手同脚的,很生硬,完全没有舞蹈基础。
为了奠定蔡依林“少男杀手”地位,我们在台湾找了一些优秀的男校让她去做活动,当时她一进学校就引起大轰动,学生连课都不上了,所有的男孩都为之疯狂。这时蔡依林在台湾的专辑销量从5万张猛增到了30万。不过很多女生嫉妒她,不喜欢她,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第二步流行教主
●定位:整体形象蜕变
●成效:带动潮流指标,女孩也喜欢她了
第三步亚洲天后
●定位:学很多大家不会的东西
●成效:大家都崇拜她
2006年,我和蔡依林再次携手,打造了全新的《舞娘》。这时候我给她定下的方向是想把她更深化点,让她学很多大家不会的东西。比如说她去学体操、钢管舞等,直到这次她在《花蝴蝶》里学习芭蕾的鞭转。我希望让大家看到,蔡依林从来不做她会做的事情,每一张专辑,她都有很特别的新的表演方式。于是,不断带给人惊喜的蔡依林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大家都崇拜她,因为大家觉得她不断往自己的梦想去前进,她想要做一个东西的时候,会铆足了全力去练习,而且做得非常专业。
[未来篇]
下张专辑,会再来一次大蜕变
从《舞娘》、《特务J》到《花蝴蝶》,蔡依林一直延续以舞蹈作为专辑主打,这也是我为她量身打造的“第三阶段”。不过,《花蝴蝶》已经是第三阶段的完结篇,接下来我们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变。我最近已经找到了一些跟她之前截然不同的元素,这些元素会成为蔡依林下一张专辑的亮点。我相信她会做得更好。蔡依林的全新蜕变,路我已经想好了。
造星案例2
“孙燕姿有很好的娘家在这里,随时欢迎她回来”
第一次进公司时,她头发很长,很洒脱
记得当时是在听一段合唱曲,有十几个人唱,突然我听到一个女生的一句独唱,当时我就认定了!这个女生是孙燕姿,那时还在读大学的她,在音乐人李偲菘、李伟菘的音乐教室学习声乐。我一下子就被她的独特声线和唱腔所吸引,从此认定了她。
一般女生第一次进唱片公司,都会很乖,但燕姿不是这样。燕姿第一次进公司时,穿着长裙,露趾凉鞋,头发很长,超过肩膀。一副很洒脱、随性的样子。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真实,没有任何的做作,感觉好像是你大学隔壁班的同学。为了让眼前这个女生的个性与形象相符合,我决定对她进行大变身,于是大家看到了一个留短发、中性打扮的孙燕姿。孙燕姿和蔡依林的风格完全不同,因此,打造孙燕姿,我也使用了和蔡依林截然不同的手法:三个“不”原则。
我一直坚持要她留短发,化妆要求也很严格
第一不不富贵
●定位:不让任何名牌跟她沾上关系
●效果:首发片就夺得年度销售冠军
除了声线很特别,燕姿身上还有一种多数女歌手没有的人文特质,她很喜欢读小说,文艺腔很重。为了让她保有这种特质,我在打造她时,首要原则就是不富贵,不让任何名牌跟她沾上关系,她跟所有艺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她是每一个人的朋友,是没有距离感的,不能用时尚的品牌去包装她。
第二不不破坏清新的气质
●定位:有钻石笑容和清新短发的邻家女
●效果:再获销售冠军
第三不不谈感情
●定位:情歌代言人
●效果:全台湾绯闻最少的女艺人
[未来篇]理念不一致,暂时放手
2007年,我帮燕姿制作了她第十张专辑《逆光》,没想到这张专辑也为我和她长达7年的合作画下了一个句点。有一天,她突然找到我说:“我不想再这样唱下去,我想做一个新的自己。”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燕姿长大了。我知道,一个成功的歌手,要不完全听公司安排,要不就彻底做自己,相同理念是我们合作成功的原因。而此时,我们出现了分歧,于是我告诉她:“燕姿,我们需要暂时分开,你应该要勇于追求你自己想要的音乐和形象,完完全全独立去做你自己。”当时燕姿也很惊讶,为何我不作任何挽留。因为,我把燕姿当作我音乐上的女儿,女儿总有嫁出去的一天,但她嫁出去是好是坏,都有一个很好的娘家在这里,随时欢迎她回来。
■推手心声
“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艺人好的!”
陈泽杉在造星过程中的一些大胆手法常常会惹来非议,譬如当年周杰伦质疑他有“买榜”而引发的唱片销量口水战,以及更早前孙燕姿的“埃及事件”,外界也认为是陈泽杉的过度炒作。对于这些当年曾受到过的指责,陈泽杉在采访中大方面对,并强调:“我们对艺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无论结果怎样,都是善意的,都是为了艺人好才去做的。”
真的有买榜?“娱乐圈本来就真真假假,要实事求是,就不用做了”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两年前,你跟周杰伦之间引发的唱片销量口水战,曾经让你成为众矢之的,其实受到这样的指责,你应该也有自己的委屈?
陈泽杉:委屈是肯定会有的,当年这个事情发生时,我就差点抑郁症了。其实我们对艺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无论结果怎样,都是善意的,都是为了艺人好才去做的。至于之前我跟周杰伦的问题,我先不谈我有没有买榜。我只能说,娱乐圈不是金融业,它本来就是真真假假,本来就是带给大家娱乐的行业,你如果要实事求是,那整个娱乐业就不用做了,没有办法生存。重点是,蔡依林的确就是现在的第一天后,这对我是最重要的。
南都:当时这个事情发生时,你的第一反应是怎样的?
陈泽杉:一直以来我都坚守一个原则,就是绝对不会对任何一个艺人口出恶言。譬如当时周杰伦这事件,我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的反应,因为我必须保护艺人,保护任何一家唱片公司的艺人,不仅仅是自己的艺人,这是我的天职,不会改变。不管他怎么说,我都不会回应。
炒作是必须的?“实力占99%,炒作只占1%,但这1%非常重要”
南都:那你怎么看待对艺人的炒作,这种手法是不是必须的?
陈泽杉:当然是!娱乐圈所有的明星都需要炒作。炒作只是第一个阶段,第二阶段就要进入口碑期,我常说,实力占99%,炒作只占1%,但是很不幸,如果没有这1%,大家也不会认识这个艺人,就没有后面的99%。但要是只有这1%,但第二阶段口碑不好,那炒作就会适得其反。
南都:现在作为华纳大中华区的总裁后,你有什么大方向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