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不起的房产中介,转型卖保险

北京1月的冬天,无雪有风,最冷到了零下十几度。

一大早出门见客户的95后马海新等车时,冻得直跺脚。

他边搓手边翻开通讯录,查看着客户名单,这些都是他当房产中介时积累下来的资源。

如今,马海新不卖房子改卖保险了。

转行的决心,是在去年8月下定的。

当月,马海新一单未开,收入为0,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中。入行三四年,马海新曾有过月入三万多元的高光时刻。

但好日子在2023年戛然而止,“没赚到啥钱,全靠前几年的积蓄撑着”。

马海新并非个案,他所在的服务片区里,已有好几位同行转到保险业。

同样从事房地产的85后梁昊,几年前就嗅到了危机,他在2020年9月提交辞呈,在先行转行的前领导的介绍下,干起了保险代理。

在深圳,过去三四年,实名登记的房产中介,从高峰期的6万多人,大幅降至2万余人。

受预定利率下调影响,国民的资产保值需求被彻底激发,保险行业迎来持续的高增长趋势。据统计,2023年前7月,五大上市险企累计揽入保费1.89万亿,同比增长7.7%。而在去年7月,太保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大增89.8%。

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讨教梁昊保险怎么买,“以前只有买房子,大家才会这么积极呢。”

春江水暖鸭先知。85后梁昊和95后马海新,两代地产人不约而同地另辟蹊径,看似是个体宿命的巧合,实则暗含着经济周期的必然性。

与马海新被迫转型不同,90后房产中介杨博入行保险,则是主动为之。杨博坚信,“要想出头,就要抓住新周期”。

2015年7月,杨博进入某高端房产中介,主要销售别墅等高价值房产,服务于精英人群,赶上了房产暴涨的好时候。

连续四年,他的业绩都排到了全公司前十名,年收入也飙涨到60余万元。

在此期间,他发现一个信息差,很多客户会主动购买大额保单,“金额不比房产投资少,能稳定的增值,我觉得这个赛道机会很大”。

于是,2020年,杨博从高端房产中介离职,身兼两职,同时干起了独立房产中介和保险代理人。

相比年轻中介的决绝转行,地产老炮们说再见却并不轻松。

40岁出头的方婉,干了20多年地产,全程亲历了行业的黄金年代,年薪也一路涨到了百万元。曾经,她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干房产。

直到2022年,公司放弃了北京市场,方婉面临抉择——要么跟随项目驻扎外地,要么离职。

尽管2023年,方婉月均收入刚刚超过2万元,远远赶不上之前,但她并不后悔,“起码你进入了一个向上走的行业,有奔头了”。

2020年离开地产行业时,梁昊刚迈过35岁的职场红线,如果跨到新行业当“社畜”,“没经验,和年轻人又拼不过体力,简直是死路一条啊”。

但保险行业,是个例外,年龄不是障碍,“甚至越老越吃香”,梁昊开玩笑。

“老”,意味着人脉资源的沉淀,身边同龄人收入涨到了可观水平,“在北京,家庭年入三五十万以上的,大概率才有余钱买大额保单”。

转型三四年的梁昊对目前的状态也算满意,2023年他到手的收入,基本追平地产公司时的年薪,“但加班少了很多,性价比更高了”。

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中国人身险保费同比增长了10.8%。横向对比来看,欧美发达经济体的保险渗透率高达12%,而中国渗透率仅为3.9%,还有数倍增长空间。

不过,从房产跨到保险,并非手到擒来。刚入行的新人,“千万别幻想一步登天,人人年薪百万”,杨博告诫,他从干保险,到卖出第一张非人情保单,耗费了三个多月。

增速可观的储蓄性寿险,如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是前述几位保险代理人的共识。

从房产转行的85后保险代理人梁昊

根据瑞再研究院预计,包括寿险在内的人身险继续企稳向好,中国市场明后年的增长率有望达到8.4%。

另外,随着中国逐渐迈入老龄社会,养老寿险遭到热捧也是必然。

杨博服务的群体,大多为中年中产家庭,父母年事已高,附带养老社区入住权益的高端寿险,备受这一群体青睐,“我的很多客户,平均保费300万元,5年期交,然后把父母送到养老社区里”。

去年8月1日,国内人身险预定利率由3.5%降为3.0%。在新老产品切换的7月窗口期,主动来找梁昊买寿险的客户,翻了三四倍,而且大单频出。

梁昊回忆,日常30-50万保费的大单并不常见,而在当月,200-300万保费的大单寿险也不罕见,“算是全年的又一个开门红,这样的抢购潮,以前只有摇号抢新房的时候才见过。”

支付宝里的保险平台蚂蚁保的数据也显示,2023年7月,在平台上主动搜索、购买储蓄类保险的用户增长了10倍以上。这还只是保守估计,市场一片向好。

在用户遴选上,前述几位保险代理人的共识是,一对一线下转化的主要客群,多是35岁以上中年用户,家庭单位为主。这一群体手中资金充裕,购买保险时相对看重人情、服务、定制化等因素,这些正是线下代理人、经纪人的优势。

追求方便快捷、小额灵活的年轻群体,则更倾向于互联网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在蚂蚁保上购买储蓄类保险的用户中,80后与90后合计占比高达78%。

96年的丁琦婉在杭州一家电商公司做美妆营销,大学毕业五年后,在支付宝上给自己买了人生的首份保险,除了每年要交的医疗险,还在每月投储蓄型寿险。轻度社恐的她表示,“专人服务确实不错,但聊完不买的压力也很大。”后来她自己在小红书上研究了攻略评测,自己线上下单购买。

在丁琦婉看来,互联网平台产品丰富且价格透明。她更看重的是,互联网保险的整体投保门槛较低,最低每月可投100元,可以无痛储蓄,而线下普遍是年缴,最低也要5000元每年。

在买保险前,丁琦婉和朋友也做过一些交流,对比后发现,“线下代理人专注服务于一家保险公司,而线下经纪人和线上保险平台一样,都有多种产品可选,可以做到优中选优。”

梁昊和杨博都认为,互联网平台和线下代理人主攻的群体明显不一样,都有各自优势,用户自己会分层,“关键是整个大盘还在增长。”

《故乡,别来无恙》中,保险经纪人描述工作定位

在杨博看来,房产和保险,表面上看似两类完全迥异的标的,但两个牛市的交接,实质来看,是中国人一直在追求“安全感”和“确定性”。

从本世纪初到2017年房市调控大转向之前,是中国楼市的黄金年代,投资房产几乎是稳赢躺赚。

但房住不炒的趋势之下,中国100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市场均价已经连续11个月下滑。不止房产,其他的优质投资标的也越发匮乏。

如存款利息也在持续下调,自2023年6月以来,国有大行已经连续三次集中下调存款利率;而股市也谷底震荡,今年1月,A股已经多次失守2800点。

“低利率是大势所趋,这时具有强制储蓄功能,能提前锁定复利的储蓄型寿险,优势就凸显了”,梁昊分析。

很多客户看到他列出的未来十几二十年的收益表单(现金价值)后,就爽快下单了。

最近三四年,梁昊除了留够家庭支出外,自己也在持续买入保险,家庭保费的总额增长了一倍有余,就连儿子的压岁钱,也自愿投入了教育金,为自己以后读大学提前做打算。

方婉更是从房产投资到保险投资这场大迁徙的亲历者。此前,她和丈夫曾十多次投资房产,基本实现财务自由。但在亲历了行业过山车之后,她越发看重保险的兜底效应,“家人该买的保险都配置齐整了”。

她为女儿也购买了一款保费可观的储蓄险,“以后用于留学,或者结婚时的嫁妆,甚至创业启动基金,都随她意”,这是她留给女儿的底气。

年轻群体同样看重“确定性”与“安全感”。丁琦婉目前虽然月薪近2万,但因为买了一处小房子,每月的房贷也有一定压力,最近两年,裁员的坏消息不时耳闻,这让她有了危机感。

如今,她每月在支付宝上定投一款增额终身寿,每月投3000元。“这是我给自己攒的小金库,目标是存到30万到50万。”

过去十几年,中国人追求的安全感和确定性,曾造就了楼市的黄金年代,如今,这种情绪或许又启幕了保险的长青新周期。

从地产转到保险的中介们,则成了时代镜像的见证者。

文中方婉、丁琦婉为化名。

快报

08:16

华大九天: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本次影响总体可控

08:13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2025年可实现“月月有发射”

08:09

OPEC原油产量连续第二个月增长

08:08

08:04

嘉吉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5%

08:03

日经225指数开盘涨0.61%

纳斯达克:11月美国股票期权成交量3.04亿,同比增长20%

08:02

微芯科技预计第三财季净销售处于10.3亿-11.0亿美元区间的低端

08:01

霍尼韦尔下调全年销售预估至382亿-384亿美元

07:58

美国特拉华州法官推翻马斯克薪酬协议,特斯拉称将上诉

07:56

华润隆地据悉超20亿港元收购五处香港社区商场

07:55

分子“纳米手”能捉住病毒进行检测

07:54

新型光芯片可执行深度神经网络关键计算

07:52

SpaceX据悉考虑出售内部股份,公司估值或大幅涨至约3500亿美元

THE END
1.房地产营销策略概述在制定房地产网络营销策划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定位目标受众群体。房地产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其受众群体的差异性,因此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是必要的。针对首次置业购房者的受众群体,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和购房补贴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对于投资房地产的受众群体,可以突出房产升值潜力和租金收益等方面的优势。 http://www.bangongqq.com/yxcy/54688.html
2.房产中介“转身”代卖新房而为规范二手房中介代理新房,济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近日下发通知明确了相关细则,其中包括中介机构代售新房不得变相向购房人收取诸如“团购费、入会费、诚意金、服务费、电商费”等费用等。 二手房单价比新房高 宋成福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房主最初的报价是160万元,后来又降到了150万。“但150万也偏高,同小区同户型的二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130&newsId=2072600
3.中介小哥又来劝我:姐,你再降20万嘛!不然卖不掉…房产资讯广州新房底价,不一定会公开… 这几周,广州多个网红盘带头开启特价潮,开发商以走货为先,底价不断突破新低。但你要懂,有些中介抛给你的底价,不一定是真的…… 如果误信,或许你会成为吃瓜群里谈论的下一个笑话。 那么,如何及时拿到你心水楼盘的最新底价呢? https://news.fang.com/open/49847555.html
4.自己卖房好还是委托中介卖房好?业主个人卖房注意事项→MAIGOO知识自己卖房好还是委托中介卖房好?业主个人卖房注意事项 摘要:买房子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事情,但是卖房子时却是一头雾水,而对于第一次出售房子的人来说,卖房的流程着实很复杂,而且懵圈,而且稍不注意可能就被坑了,所以卖房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自己卖房好还是委托中介卖房好?卖房有什么注意事项?卖房子委托中介书范本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9953.html
5.遭中介误导未卖老房先买新房教授面临违约赔款窘境何浓说,他所在的律所已经接到过十余起房产中介纠纷案件,其中涉及首付贷、消费贷、独家委托等多种情况。他建议,买房人或者卖房人在房屋买卖过程中,除了通过中介外,还应该聘请或者邀请律师参与,以维护自身利益,“不能出了问题再找律师,提前找好律师,一起签约看合同”。 http://www.chinatt315.org.cn/xfzn/2016-6/13/30718.html
6.深圳新房怎么查售卖情况(深圳新房查询售卖情况查询方法)那么,如何查询深圳新房的售卖情况呢?方法如下: 1. 关注房地产市场资讯:通过关注房地产市场资讯,了解最新的新房供应、销售情况以及房价走势等信息。 2. 咨询房地产中介:联系房地产中介,了解新房市场的具体情况,他们通常会提供专业的意见和信息。 3. 查询政府网站:深圳政府网站会定期发布房地产市场报告,其中包括新房销售https://sz.loupan.com/html/news/202403/5263924.html
7.买新房时要不要找中介专家导读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买新房时要不要找中介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https://m.64365.com/zs/1871694.aspx
8.西安二手房价创四年半最大降幅140万的两房降到106万房价走势二手房二手房难卖,中介转卖新房 对房产中介而言,过去一年市场由热转冷,形成了巨大落差。“今年交易量远不如去年。” 玛雅房屋西安草场坡店负责人李周生表示,去年很多业主只是试探性降价。今年由于滞销,房源增加,价格跳水也越来越多。目前刚需房源还算有吸引力,这类客户有的急着买婚房,有的为了孩子上学,“二手房市场已没有https://news.hsw.cn/system/2019/1028/11250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