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经济学:谁在制造?谁在贩卖?你是什么样的焦虑消费者?界面新闻·JMedia

人们对于消除焦虑无比渴求,但同时却又在焦虑中增加新的焦虑。

作者|火龙君

编辑|蓝

底层的人们焦虑如何实现向上流动,中产阶层焦虑在于跟不上快速的变化,成功的企业家焦虑在于被新技术、新模式取代从而失去财富。

焦虑之中,“智商税”也被制造出来,成为焦虑的人们和喜欢看焦虑的人们经常挂在嘴边和朋友圈里的又一个高频词。

而这样的话,春节之后被各种各样的复制和使用。

综合百度百科和360百科,焦虑的定义是这样的:焦虑是人类在与环境作斗争及生存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人类情绪,焦虑并不意味着都是有临床意义的病理情绪,在应激面前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充分地调动身体各脏器的技能,适度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正常人的焦虑是人们预期到某种危险或痛苦境遇即将发生时的一种适应反应或为生物学的防御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情绪。

可见,焦虑是一种人类最基本的正常情绪,并且具有积极地意义,人们在焦虑之中可以更快速地学习、判断、发现问题并做出决策。对于职场人士和创业者而言,这毫无疑问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

停止忙碌就焦虑,要想不焦虑就要忙碌起来,暂时忘掉焦虑。也有可能为了忙碌而忙碌,而焦虑中变得更焦虑。还有可能是不知道应如何忙碌而焦虑。于是,本文的核心就是围绕焦虑和忙碌而产生的经济价值而展开。

毫无疑问,忙碌于工作或生活都产生着经济价值,而为了消除或缓解焦虑也产生了一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了一个焦虑消费市场。

我认为围绕焦虑经济学,有以下几个问题:

1

焦虑消费市场是怎样的?

而我身边一些人表示过自己购买过的一些知识付费课程大多数只是看了或听了开头几节,后来就越来越进行不下去了。

焦虑消费是刚性消费还是弹性消费?

焦虑分为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不同焦虑程度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消费倾向,不同的程度对焦虑消费的认识也不同。

对于某些人而言,焦虑是一种信仰,尤其是那些追求事业不断提升、持续成功的精英人士而言,他们主动让自己产生焦虑、追逐焦虑的精神让人感到可敬也可怕。

一群精英的焦虑信仰,通过媒体和其它媒介不断地被放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终使得更广泛的人群产生了更加焦虑的感觉。于是,焦虑不断被制造出来、不断被放大。某种意义上说,罗振宇的得到APP就是焦虑的制造机和放大器,得到70亿元的估值真不是虚的。

2

焦虑经济的产业链是怎么样的?

焦虑的时代,焦虑经济泛滥。焦虑经济产业链里,制造焦虑、贩卖焦虑、消费焦虑成为一条链。

内容产业自然而然地赶上了焦虑兴起的大风口,催化出了“知识付费”的新名词,虽然很多人吐槽搞不懂“知识付费”和培训有什么不一样,但挡不住知识付费驶向深水区。

在这其中,自媒体和一些精英大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名词、新概念、新热点不断被制造出来,被广泛传播从而不断地袭击着人们的心智。

于是,有人跳出来叫了起来:媒体付费不是知识付费!

错了!当自媒体从草根创业走入精英专家把持的市场格局时,知识不断地被媒体化时,知识付费就是媒体化了的知识和知识化了的媒体。

3

焦虑状态下会产生什么样的消费习惯?

焦虑是一种信仰,这是我的一个核心观点。

焦虑状态下,消费最终获得的实际价值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焦虑情况来判断的。

即使消费后焦虑感越来越强,也并不能说消费的产品或服务没有价值。因为某些人的焦虑就是需要不断忙碌地消费,只有忙碌于消费中,才会觉得不焦虑。

这好比一个人,买了一本书看完了觉得自己不懂的东西更多了,于是买更多的书来看。而这恰恰是知识付费创业者们的红利。

但同时,焦虑中毒者们不断对产品和服务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如果产品和服务没有新的概念或功能或内容,则消费者会产生不舒服感。

于是这样一个循环就开始产生了:创造--焦虑--消费--再创造--更焦虑--更多消费。

这说明了为什么时代变革越快,人们越需要新的概念和名词武装自己。

一部分精英人士自愿地消费,另外的大众被动地消费。而在这方面我们会发现,精英人士的消费强度更大,中产阶层次之,底层人士最弱。

自愿性的消费会消费的越多越消费,被迫性的消费则很有可能相反。但有一点可能是一样的,消费决策受社交关系的影响很大,而且决策速度很快。从媒体转型成功为知识付费的创业企业,无疑是这种消费规律的受益者。

4

焦虑的经济产值如何?

焦虑经济产值有多大?这个,真的不知道。

36氪曾发布了一个调研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有知识付费意愿的用户暴涨了3倍,知识付费用户达到近5000万人(根据各大知识付费平台的运营状况及果壳网、企鹅智库、极光大数据等多项报告估算),截止到2017年3月,用户知识付费(不包括在线教育)可估算的总体经济规模为100-150亿左右。2017年,随着用户需求提升、市场下沉及产业链拓展,这一数字将有望达到300-500亿元。

这里,我就不妄加揣测了。

说了这么多焦虑经济学,我其实也很焦虑。作为一个产业研究观察者,跟上产业的发展也不得不焦虑。

若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我想,幸福都是在焦虑中奋斗出来的。既然我们不能停止焦虑,那就一起努力奋斗吧!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需要懂点“焦虑经济学”。亲爱的朋友们,你说呢?

THE END
1.翔安学苑156.74平66.6万能讲屋里东西都带着,翔安学苑二手房服务介绍 收取费用:本人从事房产行业多年,对此行业非常了解非常专业。不但让您省心省力,还能为您省税,让买卖双方能够成为朋友,事业上的伙伴。 本人保证,没有差价,房子价格透明,大限度的掌控房子得安全性,一旦有问题,能快速为您解决。 为人温和带人有礼,一直秉承公司的“诚意真为根,信以诚为本”只有服务 永无止境。https://daqing.anjuke.com/prop/view/A7011132685
2.盘点:房贷利率调整新政下部分中介贩卖利率“焦虑”大部分房产中介建议还是现在购买比较合适,目前房价比较平稳,和业主比较好砍价。其中,某房产中介对表示,房贷利率新政将于10月8日后施,现时仍按旧政策执行,如果10月8日之后房贷利率提高,对于10月8日之前完成签的客户而言,贷款利率折扣惠不受影响。 近期,《证券日报》的微信朋友圈里也被中介关于LPR房贷利率新政宣传https://www.0438.tv/thread-6710178-1-1.html
3.菜小现在条件也都蛮好的,感觉一梯队三梯队也是贩卖焦虑。教育部门主动菜小现在条件也都蛮好的,感觉一梯队三梯队也是贩卖焦虑。教育部门主动这样划分梯队,是为了彰显教育不公平?为房价造势呐喊?谁知道呢。 2021-05-19 14:39 现在办市民的户证事情都直接方便,提出需要的证明文件要求也非常合理,办理也很有效,透明。本以为不太好办的事情,来咨询一下,结果很顺利就办了。 https://xueqiu.com/4852972646/180274946
4.朋友圈窥屏实录:那些以贩卖焦虑为生的人,多久没有真正开心过了不知道从何时起,开心与快乐忽然变得浅薄,“焦虑”成为了一个高级词汇,每个人的手机里都多了一批以贩卖焦虑为生的人。 他们秉承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原则,践行着“这事不能我一个人焦虑”的行事指南,用很多人甚至有些看不懂的文字,在朋友圈中刷足了存在感。 https://www.jianshu.com/p/a1d82b031baa
5.心熄即菩提,别让贩卖焦虑者影响了你的生活我这几天与湖北及广东等地的朋友们联系,要知道他们过年到现在都没有一天放过假,坚持在岗位上,要不是没有渠道和怕添乱,我很想去到武汉现场为大家做点什么。 网上很多的信息都是当事人在各种情况下有意无意地贩卖焦虑。少看朋友圈少看八卦新闻,看到有关疫情的莫要盲从和转发,更莫要恐慌。 https://www.meipian.cn/2nktubhq
6.还是4.45,房贷利率并没有上调!请不要贩卖焦虑啦!请不要贩卖焦虑啦! 这两天,大家的朋友圈是不是被房贷利率上调的消息刷屏了? 我看到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这个消息刷得太多了。 我忍不住去查了一下中国人民银行的官网,看完差点没把我气死。 这是6月20日的消息,5年期以上LPR为4.45%。 这是5月20日的消息,5年期以上LPR为4.45%。http://api.0573ren.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1918801
7.请不要轻易地被贩卖焦虑者收割智商税“贩卖焦虑”就是通过制造焦虑感,同时贩卖用以抵消焦虑的商品或服务,来进行商业盈利。 社会节奏和知识革命,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学习速度,担心“落后”,担心“被时代抛弃”,是开启焦虑的开关。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和网上流行 “被xx毁掉的一代”,诸如,被面膜毁掉的女人、被酒局毁掉的中年男人、被透支消费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719/17/75511115_987327536.shtml
8.拉升下的“冷思考”:缺箱拥堵运价上涨是谁在“贩卖焦虑”?市场焦虑推升运价 然而,受到航班延误、航线延长、设备短缺,以及亚洲和中东几个主要港口的拥堵加剧影响,马士基CEO文森特·克莱尔在6月3日上调全年利润预期声明中写道,供需失衡对运费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许多地区在4月、5月的运价上涨势头增强,这种情况不会很快得到改善。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6073099425739.html
9.知识付费别只靠贩卖焦虑生存“年轻人看罗振宇和老年人吃权健,本质是一样的?”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已走过第四个年头,但这一次,他却未如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反而将“知识付费”这一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大部分付费课程是否只是包装常识贩卖焦虑?用户爆发的批评吐槽是否折射出大量课程满意度不高,复购率低的现实? 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XILFTDBl982IfIif1gLZ190215
10.谈谈我的焦虑症之(禁止看朋友圈现在很多地方无时无刻不贩卖焦虑,你看到朋友圈的人都发的很开心很幸福收到礼物今天那旅游明天那旅游,你会无形的心理做对比,你增加自己的焦虑感,某短视频今天这个得病死了那个也年纪轻轻生癌了,你又害怕了,自己去某度搜索,越看越不不舒服,紧张焦虑不安惶恐,既然这些东西让你加重,你先选择不看,可以看书或者搞笑的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14317197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1.三岁孩子每天戴牙套12小时,谁在贩卖焦虑?何彩对女儿的面容充满焦虑。她告诉记者,早在卷卷一岁多的时候,她发了卷卷的笑容在朋友圈,就有朋友留言提醒“宝宝有些反颌”。那时卷卷刚长出10颗牙,笑的时候露出了6颗牙齿,中间的4颗牙齿,都是下牙包住了上牙。晚上孩子睡着后,何彩用手机查了资料,百度显示,儿童反颌“三岁矫正比较合适”。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8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