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房产中介同行骗了300万

夜幕降临,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中街霓虹灯闪烁,车辆和行人川流不息,路边一家房产中介门店却大门紧闭,屋内漆黑一片。只有那明黄色的招牌,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在政策和房地产市场的双重压力下,过去一年,房产中介行业开始了深度调整,许多中介机构大洗牌。部分房产中介门店关门,只是中介行业困局的冰山一角。面临抉择的,还有数量可观的房产中介从业者们。

大浪淘沙中,有人挥手告别,有人选择坚守,也有人走了歪路。

一、开店快,关店也快

但对于房产中介行业来说,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他们深处的大环境是“日子难过”。

“成交冷清。”在杭州资深房产中介人士范沣低沉的语气里,听到的是满满的无奈。2021年年初的一波小阳春后,杭州的楼市自年中开始,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在地产调控深化、金融政策收紧的大环境下,“放款变慢了。以前房贷三到五个工作日能批下来,现在要七八个月,甚至半年;利率虽然12月下调了,但仍高于2020年同期。”范沣告诉市界。

贝壳研究院发布的重点城市主流房贷利率数据显示,2021年11月份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0+个城市主流首套房贷款利率为5.69%,较10月份回落4个基点;二套房贷款利率为5.96%,较10月份回落3个基点。

现状的确不复从前。2021年3月到10月,杭州二手房成交量“七连降”。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杭州二手房全市成交量7.92万套,与2020年的10.31万套的成交量相比,环比跌幅达到23%。

二手房成交量和成交价双跌背后,站着犹豫观望的购房者。虽然有一些人的确是趁机抄底,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涨不买跌,挣钱难、压力大,很多人暂时不买房了。”范沣向市界坦言。

房企的现状,让房产中介们的日子雪上加霜。据人民法院公告网公布信息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396家房企发布破产公告。如此情况下,房企给房产中介结佣的周期拉长了,以前等三个月或者半年,现在要等一年。甚至于,房企砍掉结佣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对范沣们来说,这种打击是前所未有的。每当经过本应该在营业,却大门紧闭的房产中介门店时,范沣内心就充满了酸楚感。这些关门的店之中,就有他朋友的门店,“杭州原先有7000多家门店,现在已经有大批门店被关掉了。未来,可能会关掉一半以上。”范沣预估道。

这只是冰山一角。2021年以来,房地产中介行业加速出清,不仅仅是杭州,就连深圳在前9个月,也有642家中介门店关停了。也不单单是范沣们所在的中小房产中介机构,就连一些头部房产中介机构,也采取了降薪、裁员、关店等压缩成本的举措。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范沣讲述了他们“开店快,关店快”背后的逻辑。一般来说,开店成本一是押一付三的店租;二是加盟房产中介品牌的保证金;三是人力成本。这其中,人力成本是最大支出。然而,很多店东只有二十万元的开店启动资金,甚至在没有这么多钱之时,就选择开店了。

“业务好时,有门店每月能够挣100多万元,如行情好的2021年5月,杭州顶流门店每月能挣300多万元。但一旦楼市交易量萎缩,很多店东没有避寒能力,面对租金、人力成本等压力,抗不过去了,就会选择裁员或者关店。”范沣解释称。

房产中介机构日子难过背后,是数十万房产中介的忧伤。大浪淘沙之中,“有人去卖保险,有人去卖汽车。”在北京从事房产中介工作的王晶告诉市界。最近,她也有离职转行的打算,“内卷太严重了。不能停下来,否则被人追上去。”

二、300万茶水费打了水漂

行业大洗牌下,范沣们也麻烦不断。

2021年,大环境使然下,房企颇为看重渠道,为了让房产中介卖出房子,不惜大幅度提高佣金。在徐州工作的苏洋,对此深有感触。他是一名房产自媒体人,也是一名独立地产经纪人。

所谓独立地产经纪人,既可以自己成立经纪事务所,也可以与中介公司合作,但不论哪种方式,共同点都是自己开拓市场。“以前一套房子佣金给一两万元,现在提高到五万元或者十万元的都有。”苏洋告诉市界。

但房产中介卖出房子后,他们并没有拿到房企允诺的佣金。在日子难过的情况下,一些房企为了缩减营销费用,以各种手段砍掉地产经纪人的佣金。比如经纪人的手机号虽然用了五年甚至十年,但其是用父母的信息办的,那房企就会以此为借口,不给地产经纪人结佣,美其名曰:这不是实名认证。

王晶就曾遇到此类的情况。幸运的是,她背后的“靠山”,一家居间服务公司,早在合作之初,就与房企签订了合同。在公司的帮助下,王晶通过打官司拿回了应得佣金。与能够依仗公司的王晶不同的是,没有靠山的独立地产经纪人却是求告无门。

2021年下半年以来,苏洋一直替100多个房产中介,追讨被房企拖欠的200多万元的佣金。这其中大部分为独立地产经纪人。但直到送走2021年,迎来2022年的今天,这些独立经纪人也并没有讨回被拖欠的佣金。

“通过房企渠道报备的,房企有自己的解释权,独立地产经纪人也不受法律保护,很多原本答应的一套8000元、2万元一套的佣金,房企都千方百计地赖掉了。到法院去告,却缺乏相应证据,因为规则是由开发商来定。”苏洋无奈地告诉市界。

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下,房产中介们也闹出不少幺蛾子。为了促成成交,以及挣到钱,一些房产中介走上了歪路。为之买单的,是购房者。

位于上海的张逍,正是因为房产中介的故意隐瞒,让她的日子过得紧巴巴起来。几个月前,张逍看中了一套装修不错,价格也合适的房子。在看房后的第二天,张逍就入手了。

“这套房子总价280万元,当时签合同的时候中介说,200万元核销价,基本没啥问题,就算有上下浮动,最多就是两三万。贷款是核销价的65折,即能贷到130万元,这样算下来,我们首付是150万元。”张逍告诉市界。

然而,让张逍崩溃的是,中介原本说好的200万元核销价,最终并没有拿下来,“实际核销价只有181万元的情况下,最终只能贷到118万元,比原计划的130万元贷款额度,少了12万元。”

这12万元,需要张逍用现金补足。150万元的首付,变成了162万元,这远远超出了张逍的能力范围。所有的节奏全部打乱了。复盘整个买房路,张逍告诉市界,就是中介为了达成交易,故意将贷款额度报高了。

苏洋也踩中了大坑,他是被徐州的同行给骗了。彼时,因价格低于市场价,徐州的人才房、限价房风行,一些房产中介便动起了歪心思。他们称只要提前给十几万,或二十几万的茶水费,就能够买到房子。

尽管是一名“老司机”,但看着同行拍着胸脯打包票的笃定样子,苏洋选择相信对方了。经过背调后,苏洋不疑有他,带着他的客户入局了。结果可想而知,苏洋不仅没能为他的客户们买到限价房、人才房,客户交的茶水费,共计300多万元,也都被同行一卷而空了。

三、蒙眼狂奔之后

这一切的一切,所为何来?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全国第一家合法合规的房地产经纪公司,是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深圳国际房地产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更多的是由社会闲散人员组成,因其带有不合规性,被外界称为“房虫子”。

“房虫子”主要由房地产管理部门的离退休、退职、停薪留职人员以及无业人员组成。他们类似于今天的私人中介,一般会骑着电动机,举个牌子守在小区门口,等待那些主动上门找房的人。

“房产中介”这个职业真正大范围出现,始于中国二手房市场起步的1998年。这一年,中国全面取消福利分房,新房建设和二手房交易活跃起来。大大小小的中介公司和“房虫子”,如野草般肆意生长。

中国台湾信义等品牌进入了上海;中原地产也在上海开了内地第一家门店。这些中介品牌,给中国二手房交易带来了全新理念,比如中原的“佣金差”、信义“要提供具有安全感的服务”的理念等。一些本土中介品牌也不断崛起,比如上房置换等。

专业经纪人的出现,让房地产交易环节变得专业起来。

20世纪初开始,各路势力纷纷涌向中介行业掘金,链家、我爱我家等房产中介机构相继诞生。但此时由于行业缺乏有效监管,吃差价、黑中介等行业乱象不断,甚至衍生出恶性事件,如2003年的“坚石案”。

直到2017年,孙宏斌以融创中国掌门人的身份,豪掷26亿战略投资,重回房地产中介行业,由万科领投的链家30亿D轮融资时,融创中国又继续参投。此时,已经是存量房全面到来的时代。这对房地产中介行业来说,是天大的利好。

2018年以来,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房地产告别蒙眼狂奔的时代,这让房企颇为看重以房产中介为代表的渠道,房产中介机构更是遍地开花。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这一年,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达到20.6万个,房地产中介服务从业人员158.3万人。

增长幅度是惊人的。2018年末,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增速为212.7%,增速与2013年末相比扩大130.4个百分点;房地产中介服务业从业人员增速为103.9%,增速与2013年末相比扩大19.9个百分点。

这一年,房产中介的作业方式,早已从传单和贴条时代,走向了互联网时代。脱胎于链家的房产互联网平台贝壳找房,也在此时横空出世。尽管形势看起来一片大好,但房产中介人员过于密集,并不是什么好事。并且,有一些房产中介更多在乎的,还是自己的利益。

转折点来了。从2020年起尤其是2021年,楼市成交行情持续低于行业荣枯线,这难以撑起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的规模量级。竞争白热化之下,房产中介乱象层出不穷,比如北京出现了房产中介利用虚假房源线下收割客户、散布房价暴涨谣言制造恐慌、利用信息差吃差价等现象。

一名曾在房产中介门店卧底过的媒体人表示,为了把客户弄进店里各出奇招,满满的都是欲望的味道。开早中晚例会的时候,喊口号有捶胸口的习惯,一边捶一边发出像猩猩一样的吼声。

各地政府相继出手了。如北京在2020年5月,严查炒作学区房乱象,21家房产中介被查;2021年4月,对6家涉嫌存在炒作学区房的门店暂停营业整改。2021年5月,成都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管控房地产中介机构的政策文件等等。

四、重新定义房产中介

为了遏制乱象,2021年,一些城市还上线了二手房交易平台。如杭州推出二手房交易监督服务平台,上线“个人自主挂牌房源”功能;深圳上线新版二手房交易平台。个人可在上面自助卖房。这无疑威胁着房产中介的地位。

一场大洗牌之下,房产中介人数的确在减少,以深圳为例。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深圳实名登记的从业人员共有45458人,同比下滑11.8%。“成交量整体萎缩的情况下,深圳二手房交易平台也会分走一部分客源。身边有不少同事要么辞职,要么转行了。”深圳房产中介江卓告诉市界。

各种问题交织下,“房产中介会不会消失”这一话题甚嚣尘上。有人说,在买卖双方之间两头吃,房产中介早就该消失了;也有人说,房产交易的手续很复杂,这个行业不可能消失。

范沣告诉市界,从短期看,房产中介的人员急剧流动,对行业有较大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未来中介不需要那么多人,出清是大势所趋。以前的房地产中介行业跑得太快了。

江卓却很委屈,他认为,即便有一些房产中介是个人利益至上,但也有为客户着想的地产经纪人,不能一棒子打死。更何况,没有了房产中介,居间担保、产权调查、办理按揭贷款等环节,谁来办理?

有人在大浪淘沙中挥手告别了,但也有不少人选择了坚守,比如苏洋。因为享受跟人打交道的过程,苏洋格外喜欢房产中介这个职业,也不忍放下多年积累的资源和人脉,“房产中介不会消失,我不会离开这个行业。”

苏洋更愿意将房产中介形容为“润滑剂”,他发现,身边是有很多人转行了,但也有不少人,与他一样坚守在这个行业。一个变化也悄然发生了。202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房产中介,做起了房产自媒体。

“有的是资深房产中介转过来的,有的是公司扶持的”,苏洋向市界表示,房产自媒体的变现途径,通常有带客户买房子、外宣营销、家政服务等。

大量的同行涌入后,这给苏洋带来了巨大压力,比如房产自媒体上的内容需要更精细化了,客户也更难找了,但“这是大家自救的方式,已经成了一个趋势。未来,会有一大批接地气的房产专家出现。”苏洋预判说。

其实,推出二手房交易平台的杭州,也明确指出此举主要是便民而不是取代中介。《经济日报》也曾发文指出,今后会通过立法,执法检查,加强培训等,来规范中介市场,但并不会全面取消房产中介。

范沣则更愿意将这一轮调整,当做房地产中介行业里程碑式的节点,他认为,房产中介会走向精英化,“国家引导行业蜕变,剩下来的这些人,会作为精英留下来。并且,房产中介的准入门槛会提高。房地产中介行业会蜕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那么,又该如何评价“房产中介”?有这样一个答案直戳人心:房产中介是不是优秀,关键在于其多大程度地压制住来自人性冲动的利益冲突。

因为,中介平台可能会消失,中介行业也可能会消失,但是中介行为永远不会消失。而中介行为,有千千万万种诠释的可能。

THE END
1.房产中介的欺诈手段有哪些一、房产中介的欺诈手段有哪些 1、骗取房屋租金。 一些不法中介公司打着房屋出租代理的名义,以各种优惠条件从业主手中骗得房屋钥匙及一个月的空置期,以月付的方式支付租金,同时刊登低价出租广告吸引租房人士,如承租人看中此房,至少要以押一付三的方式支付房屋租金,而更多的是采取半年付、年付来支付租金。不法中介https://www.64365.com/zs/772626.aspx
2.我被房产中介同行骗了300万这12万元,需要张逍用现金补足。150万元的首付,变成了162万元,这远远超出了张逍的能力范围。所有的节奏全部打乱了。复盘整个买房路,张逍告诉市界,就是中介为了达成交易,故意将贷款额度报高了。 苏洋也踩中了大坑,他是被徐州的同行给骗了。彼时,因价格低于市场价,徐州的人才房、限价房风行,一些房产中介便动起了歪https://36kr.com/p/1566708911525510
3.央视曝光放贷黑幕:多家银行串通中介造假把抵押的房子价格高评,就可以从银行多贷款,在房产中介的帮助下,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不仅可以贷到的钱,还可以贷到更多的钱用于违规投资买房,这在专家看来,不仅放大了贷款风险,而且也间接推高了房价。 记者调查:骗来的贷款流向何处? 在一家贷款中介,记者看到不少人前来咨询洽谈贷款,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贷款买投资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0594/10597/2013/12/20/10288942.shtml
4.房产中介市场存隐忧:“黑中介”骗了租客骗房东房产中介市场存隐忧:“黑中介”骗了租客骗房东 骗了租客骗房东 “黑中介”两头挖坑 “现在搬走就白白损失两个多月房租,不走又摆明了继续被坑,和中介撕破脸是早晚的事情。”聊起自己的租房经历,张女士满是无奈。 今年4月中旬,原本在湖南工作的张女士跳槽至武汉一家公司。网上看中位于武汉市楚河汉街附近一个单间https://www.cqn.com.cn/m/cj/content/2016-06/12/content_3015131.htm
5.三亚安置房骗局!3名房产中介骗了58人,涉案金额1500万余元丨海上夜3名房产中介骗了58人,涉案金额1500万余元 00:0000:00 阅读提示:标题新闻在《海南新闻》第5条 1 今年1月至7月,海口市新增市场主体超12.8万户,同比增长151.42%。其中,海口市企业新增约5万户,同比增长104.41%;海口市新增个体约7.8万户,同比增长194.48%。详细>>>https://newscdn.hndnews.com/hb/html/mobile/466699.html
6.提醒当局要重视北海房产中介的异常行为,别把大量客人从北海骗到我不是房产商、也更不是中介,只是越来越感觉北海的这些中介行为越来越异常,放着北海的楼盘不销售,专推防城港的盘,尤其是那个到目前仍然是子虚乌有的“中央商务CBD区”,玩的就跟当年北海泡沫经济之前的一个模样。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没想到跟我的想法完全一样,也回答了我原来一直想了解的原因:为什么北海那么多中介热https://m.beihai365.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2721056
7.七莘路的太平洋房产中介非常非常差。骗老年七莘路的太平洋房产中介非常非常差。骗老年人,先是签独家。再告诉你房子卖不掉,并且压价。第一次直接网签,不给你任何考虑的机会。上下家一起欺瞒、不让见面!还模仿老年人签字 无奈当中找到太平洋总部各种谈判。收房时各种幺蛾子、心力交瘁!一定要注意他们的店长,小个子的男人,各种欺骗手段无所不能,所谓的九鼎服务https://m.dianping.com/review/1009418383
8.一个卧底黑中介的朋友说:识破他们的骗局并不难个人精力有限,那就要找中介。首选大型全国连锁房产中介公司,如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链家、我爱我家、爱屋吉屋等,他们有更多真实房源,很注重品牌形象,一旦出现纷争也能投诉有门,维权成本低。 选择时要注意辨别,利用发音相近或文字相近打大公司品牌擦边球的中介多为黑中介。 https://m.douban.com/note/662967274/
9.重磅直击:北京翔海黑心房产假借赴山东龙口组团旅游看房,专骗对于房地产问题,不仅是开发商和房地产中介非常关注,官媒也市场发文以示关注,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表示“楼市难成盛夏。”“今后不会再走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老路。 老年人把几十年积攒的养命钱上当受骗、付之东流。 盘踞多年,假借旅游专骗老年人的黑心房企,伤天害理必须连根拔起,对这些专骗中老年钱财的,如果纵容https://www.meipian.cn/29vm8y1h
10.房产中介虚构房源骗取220余万“号头费”被刑拘“包能买到,买不到全额退款。”对于想要“打新”的购房者来说,这样的“号头费”广告可能并不陌生。记者近日从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获悉,当地警方破获了一起虚构房源骗取“号头费”案件,共有11人被骗取220余万元。 6月15日21时许,包河分局责任区刑警二队接到钱某报警称,他被房产中介方某骗了20万元的“https://m.gmw.cn/2021-08/15/content_1302487175.htm
11.买房卖房中介的这些套路你要防根据今年最新统计数据,中心市区登记在册的房产中介有400家。今年3月20日,泉州市住建局下发《泉州市中心市区房地产中介机构2018年规范整治工作方案》,今年全面开展房产中介整治工作,主要检查内容包括3个方面:是否存在侵犯客户权益行为,是否存在违规业务承接行为,是否存在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其中特别要求,房地产中介机构须与当https://www.qzwb.com/qzfb/content/2018-08/21/content_58592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