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个人纪录片首曝光,谈起父亲,数度落泪:最痛苦的不是诀别,而是没能好好告别

到夺得亚洲首个女子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

从赛场上的英雄

到回归普通人的生活

一路走来,李娜从未妥协

她一直在按自己的方式活着

不屈从于谁,更不依附于谁

《李娜》电影

陈可辛导演一拍就是4年

他曾坦言:李娜的态度令他着迷

也曾在纪录片《娜就是我》中说:

“她的个性不是那么圆滑

很多时候,尤其在中国

运动员、明星,都是和主流价值观很像

大家喜欢什么,他就做什么

那么,有一个人出来,她做自己

这就是一个很特别的东西。”

如今,李娜从球场走进生活

她坦言:“生活多艰辛啊”

不过艰辛归艰辛

或许其他人会在生活面前倒下

但李娜不会

即便生活把她裹挟得寸步难行

她也会像雄狮一般怒吼着

让生活为她开路

01

22年网球生涯

起始于童年的那场变故

14岁

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纪

有爸妈疼爱,有朋友相伴

不用为生活发愁,也没有压力的困扰

但是李娜的14岁

却与这一切背道而驰

那时李娜已经练了7年的网球

由于要训练、比赛

所以童年的李娜

一两个月也回不了一次家

有一次李娜去深圳参加比赛

坐火车经过武汉停了几分钟

就是在那短短的几分钟里

李娜和父亲匆匆地见了一面

然而,李娜不知道的是

那一次见面竟然成了她和父亲的诀别!

等她再一次见到父亲的时候

只剩下墙上的黑白遗照和冷冰冰的遗体

▲童年时的李娜和爸爸妈妈

原来

父亲已经病了很久了

因为怕影响李娜比赛

母亲一直瞒着她

最后竟然没能好好地和父亲告个别

对于这件事,李娜一直耿耿于怀

她痛心也悔恨

为什么自己不早一点知道消息

哪怕来医院被陪爸爸度过最后的时光

但仅仅是这样

她也没有机会做到

以至于若干年后

在《娜就是我》的纪录片中回忆起来

母亲还是会充满愧疚,她说:

“我都体会到李娜对我的那份怨恨”

父亲的离开

对李娜的打击很大

突然间就失去了依靠

就好像眼前的世界一子天崩地裂

这让年幼的李娜一夜间长大

李娜明白:

从那以后的日子,就只能靠自己了!

面对现实生活的残酷

李娜从小独自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

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欠了一大笔债

14岁的李娜

开始背负起家中所有的债务

李娜心里非常清楚

打比赛是她仅有的选择

只有好好打比赛

才能撑起这个家

从那时起

李娜的世界一下子变成了灰色

她每天都会告诉自己要努力

要照顾好妈妈

要完成爸爸的遗愿

因为爸爸生前是一名羽毛球运动员

一直没能拿上冠军

始终在心中留有遗憾

为了弥补缺憾

爸爸把希望寄托在李娜身上

▲李娜平时很少哭,但提及父亲生前遗愿,她却忍不住掉下眼泪

在爸爸去世的第二年

李娜获得了全国网球总决赛冠军

随后被耐克公司选中到美国进行训练

在2000年的塔什干公开赛上

年仅18岁的李娜和队友李婷一起

拿下了女双的冠军

这也是中国球员首次在巡回赛上获得冠军

在2001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

她一举拿下女单、女双以及混双三项冠军

成为了最耀眼的新星

而最让国人骄傲的是

2011年法网

面对卫冕冠军斯齐亚沃尼

李娜夺得了亚洲第一座大满贯单打冠军

接着她在澳网上

夺得了自己的第二个大满贯冠军

这也是澳网百年历史上亚洲选手首个单打冠军

她的世界排名上升到了第二

也是第一位世界排名进入前十的中国球员

2019年7月

她又正式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

成为亚洲网坛第一个享受此项荣誉的球员

可是这一切

爸爸都看不到了

如果他还在,那该有多好

他一定会为有李娜这样的女儿

感到骄傲和自豪吧!

“如果可以,

我不愿意回忆父亲去世的那段时光”

确实,那段时光对她来说太痛了

但也正是那段时光激发了她的潜力

让她一跃而起、所向披靡

02

“姜山,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

人生就是起起伏伏、跌跌撞撞

有高潮也有低谷

就在李娜进入职业高峰期的时候

她却突然宣布退役

压力、情绪和身体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

她选择离开,去读书

陪她一起去的是当时的男朋友

现在的老公姜山

2004年

也是在姜山的鼓励下

李娜重返网坛

在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上

成为了第一个获得WTA冠军的中国人

但此时她却已经深受伤病的困扰

膝伤严重的她在德国进行了第三次手术

当时姜山全程陪护

不仅在身边照料、还变身大厨

为李娜做各种合口味的饭菜

时不时也会充当李娜的“出气筒”

李娜所有的情绪他都接得住

就连李娜的主治医生都说

“姜山是一个冷静的人

他能给李娜安全感,这一点很重要”

作为运动员出身的姜山明白

李娜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他心疼她

所以包容她,也最懂她

所以在赛场上

他也常常是那个被李娜“骂”的人

2008北京奥运会后

网管中心宣布允许运动员“单飞”

李娜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

想去看看职业网球的世界

在本该可以退役的年龄

李娜选择脱离国家队“单飞”

弄不好她将一无所有

可26岁的她

已经没有资本“从头再来”

但是李娜并没有退缩

因为就算一无所有

她知道还有姜山陪在她身边

离开国家队单飞后

李娜团队每周的开销高达5万人民币

没有来自国家的资金支持

单靠比赛奖金很难维持巨大的开销

他们不得不在国外寻找便宜的住处和训练场地

即便是这样

姜山和李娜也从未放弃

他们一直在坚持

直到李娜迎来了人生的那两次大满贯

在这期间

李娜一度被媒体误会

处理不好与球迷和媒体的关系

她被指责“缺乏职业素养”

“对中国球迷冷漠”

李娜都背负着“不爱国”的罪名

这让李娜倍感委屈

李娜自己也曾回忆:

“最糟糕的时刻

是自己半年没怎么赢过球”

即便如此,姜山还是默默陪伴

做她灰暗时刻的一束光

照耀着她,温暖着她

为她抵挡那些带有恶意的流言蜚语

其实这一切

李娜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当她第二次夺得澳网大满贯时

站在领奖台上

她感谢的是姜山

“我老公现在在中国比我更有名

谢谢你,你是个好人

“当然你也很幸运,娶了我”

站在台下的姜山笑得像个孩子

李娜的委屈姜山懂得

李娜的骄傲姜山亦会珍惜

这么多年来

回到日常生活中

两个人又是一对欢喜夫妻

和朋友们聚餐时

李娜和姜山回忆起求婚时的场景

李娜开玩笑说:

“他一分钱没花,是周哥买的花

而且我花粉过敏

他还不如把买花的钱直接给我”

饭桌上尽是欢声笑语

俨然是一对欢乐的年轻情侣模样

李娜也曾说过:

“姜山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

如今看来,可以肯定地说:

没有曾经的姜山,就没有现在的李娜

李娜和姜山,本就是一体的

03

再见已是五年后

她从球员蜕变为母亲

最近几年

李娜几乎淡出了公众的视线

专心在家陪伴孩子

她的皮肤不再黝黑

眼神也不再犀利

谈到对儿女的教育

她的眼里多了一丝温柔

她说:“他们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必须要坚持不可以今天觉得这个感兴趣玩两天然后明天就换,这样绝不可以”

这是李娜对孩子们的要求也是李娜对自己的要求她已经退役5年了但是还是坚持每天跑步10公里

THE END
1.马云:中国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而是你的实体不行了习主席讲了,要让诚信的人一路畅通,要让不诚信的人寸步难行,我个人理解我们要建立一套信用体系,商会的职责、社会的职责、政府的职责,共同打造一个信用体系,只有让好的信用体系建立起来以后,商人经营成本会降低,社会才会进步。 别人可以不诚信,你必须诚信,我必须诚信,只有坚持这样,社会才有进步。我自己觉得也很感动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6_12_30_386845_s.shtml
2.数衍科技CEO王占宏:未来没有人工智能寸步难行行业资讯自动化新闻自动化行业资讯数衍科技CEO王占宏:未来没有人工智能寸步难行,人工智能,智能,智能,人工智能,招聘,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工业,智能制造,自动化新闻,工控新闻,制造,制造业,电气,装备http://www.ca800.com/news/d_1o6i9dfp5u071.html
3.“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其中的“理”,内涵就是人性中的正义与良善,外化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法”。没有法律的社会,将充斥贪婪、诡诈、蛮横和暴力,有了法律,才有了公义、正直、才有了温暖和谐的人类家园。 我们何其幸运,生活在人类文明的法治阶段,在法理的指引下,告别人性中最原始的野蛮和无https://sdsyzx.sxnu.edu.cn/info/1029/5076.htm
4.高手在民间,预测中国经济的雄文能神准到什么程度?个人借贷对于银行,现在肯定属于优质资产,你别看有的人说房价跌了就甩楼给银行,真的跌了敢不还钱试试?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你以为这句话是说谁的?中国没有个人破产,你要是贷了200万,最后断供了,拍楼卖了100万,剩下的100万还得接着还。 相比起来,企业大多都是有限责任,直接破产你还真没什么办法,更别提有的https://www.finstao.com/post/detail?post_id=29023489058
5.千万不要让人参观你的书架,它会出卖你的所有秘密(读书与藏书)书评咱们的生活中有太多不自由,什么都有人管,唯有读书这事没人管,是最难得的体现自由的方式,喜欢和不喜欢都是自己说了算,完全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当然,领域宽也不是一味的杂。我觉得读书最理想的状态是做一名杂家,但其中有些小领域可以做到专业。对于写作者来说,“藏书”既意味着自己的收藏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113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