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放贷黑幕:农行浦发等串通中介造假陕西频道

央视记者三月调查银行违规放贷黑幕为利润中介造假银行睁眼闭只眼快到年底了,银行的钱袋子又收紧了,很多银行都已经暂停房贷。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贷款中介的生意却非常红火,这些中介自称可帮助买房人快速获

记者调查:抵押骗贷已存在多年

中介牵线,银行点头,客户拿钱。其中中介、银行和客户间的默契配合,并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这条利益链其实已经存在多年,而且有着规避监管的办法。

银行的一位个贷经理说,看上去是中介在冒风险帮客户骗贷,其实银行的工作人员一旦参与,就和中介成了一条线上的蚂蚱,同样面临风险。由于现在银行监管越来越严格,他们经常要告诫中介和客户,千万不要把套现的钱直接转到自己的户头上,最好钱能多转一圈,先转到客户的亲友账户上。

记者调查:房产中介也“兼职”骗贷

红火的抵押贷款生意不仅吸引了担保公司这样的金融类别公司不断加入,就连房产中介也盯上了这个市场,记者发现,链家、我爱我家、21世纪不动产等较大的房产中介公司,如今都在旗下办起了自己的贷款中介,而且生意比一般贷款中介还要好。

大的房产中介能把贷款中介的活干好其实并不奇怪,除了自身经济实力较为雄厚以外,他们把手里的大量买房客户直接发展成了贷款客户群。在房屋中介的门店,房屋销售人员会亲自为购房资金不足的客户推荐抵押贷款。

帮购房客户从银行获取抵押消费贷款,房产中介既可以收取买房佣金,又可以得到贷款中介费,可谓一举两得。尝到了甜头,房产中介就更卖力了,不仅可以帮客户做假收入证明、银行流水证明和假贷款用途,还可以凭借自身与房屋评估公司关系好,为客户争取更多贷款。

把抵押的房子价格高评,就可以从银行多贷款,在房产中介的帮助下,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不仅可以贷到的钱,还可以贷到更多的钱用于违规投资买房,这在专家看来,不仅放大了贷款风险,而且也间接推高了房价。

记者调查:骗来的贷款流向何处?

在一家贷款中介,记者看到不少人前来咨询洽谈贷款,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贷款买投资房的。

中介说,抵押贷款不仅用来投资买房,有些客户还用来购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抵押贷款的年化利息一般是百分之七八,也就是说购买收益高于这个数的理财产品就会赚钱。一位中介工作人员主动向记者推荐了他们公司自己的高回报理财产品。

什么理财产品会有这么高的收益呢,在记者的追问下,这位工作人员才说出实情,公司所谓的理财产品其实就是拿着客户的贷款去给别人垫资,垫资利息高达月息4%,说白了就是放高利贷。

假合同骗真贷款风险几何?

3年前大连的刘小姐利用抵押骗贷,从银行套现出50万元后,投入了炒股大军。没想到股票行情一天比一天差,三年间她已经赔了十多万元。

刘小姐告诉记者,由于当年抵押贷款时,收入不够,找中介做了假,其实她的收入还不及月还款额的一半,所以股票这一赔,她除了节衣缩食,把工资用于还贷,不够部分还要用贷款去还款。眼看手里的贷款迅速蒸发,如果还不上贷款,自家的房子也会成为泡影。无奈中刘小姐想到了孤注一掷,再次贷款。

疯狂背后:骗贷暗藏巨大金融风险

刘小姐的经历是几十万的欠债,这还仅仅是个案,而对于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来说,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存款金额已经超过100万亿。可以说,很多老百姓都把辛苦挣得钱存在了银行里,他们相信银行。作为国家重要的金融机构,保障储户财产安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银行责无旁贷。但是事实上,一些银行,却片面追求利益,置监管部门的监管条例、国家法律法规不顾,为中介机构牵线搭桥,骗得银行贷款。

THE END
1.315房产中介内幕大揭秘2013年,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形势下,中介行业也迎来扩张机遇,上海房产中介业绩大幅增长,从业人员收入亦水涨船高。据有媒体披露,仅以2012年数据来看,上海某中介收入最高的总监全年收入达431万元、经理252万元、门店经纪人60万元,更遑论行业形势大好的2013年。但令人瞠目的数字却令外界对这个行业即觉艳羡但又难言舒心http://www.xinhuanet.com/house/sh/zt/140312_315fang/140312_315fang.html
2.房产中介中的黑幕房产中介房产中介中的黑幕 禁吃差价 我国首部专门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的部门规章出台。“吃差价”、协助签订“阴阳合同”等被正式列入“从业禁止行为”,房产中介“黑手”时代面临终结。 记者25日获悉,住建部、发改委、人保部联合出台《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将于4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的部门规章http://www.0553lawyer.com/content/?425.html
3.房产中介黑幕你懂几招?1:转手倒房,差价我吃、吃、吃房产中介黑幕 2:诱人广告,先把你套住再说 3:在合同里埋下了尖刀炸弹,损你没商量 4:免佣金失小头,我是为赚你大头 延伸<< 房产中介的业务流程 房产中介的经营形式 房产中介的市场存在价值 房产中介被“禁吃差价”https://nc.loupan.com/html/news/201401/1108469.html
4.揭秘房产中介飞单黑幕,法律责任与风险警示解析在房产交易中,中介机构承担着咨询和居间服务的重任,并需签订居间合同,若中介公司职员因个人过错导致承租人遭受损失,承租人有权向中介公司追责。 若中介人故意隐瞒与合同签订相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委托人利益,不仅无权请求支付报酬,还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律解析显示,房产中介的法律责任包括:确保提供与http://wap.emotion123456.com/CEC7bbF307cB.html
5.央视曝光放贷黑幕:多家银行串通中介造假帮购房客户从银行获取抵押消费贷款,房产中介既可以收取买房佣金,又可以得到贷款中介费,可谓一举两得。尝到了甜头,房产中介就更卖力了,不仅可以帮客户做假收入证明、银行流水证明和假贷款用途,还可以凭借自身与房屋评估公司关系好,为客户争取更多贷款。 把抵押的房子价格高评,就可以从银行多贷款,在房产中介的帮助下,不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0594/10597/2013/12/20/10288942.shtml
6.揭秘长沙房产中介六大黑幕:你的银子是这样流失的!揭秘长沙房产中介六大黑幕:你的银子是这样流失的!#降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沪指收复3300点A股成交近2万亿# ?_新浪网http://k.sina.com.cn/article_2199841250_m831ee9e203301dpg2.html
7.“黑中介”赚钱黑幕长期以来,市民对房产中介欺诈的投诉一直居高不下。目前,“黑中介”的欺诈手段可谓名目繁多,光是乱收费就有吃差价、多收服务费和担保费等多种手法,而有些“黑中介”甚至会拿购房者的房款去做非法投资。今天,本刊就为读者们揭开“黑中介”赚钱的黑幕。 http://www.ewen.co/sjcb/bkview.aspx?bkid=65727&cid=128780
8.聊一下中介行业的黑幕,春天到来了吗?因为房产中介这个行业在过去的时间里,门槛确实太低了,市场不好的时候大家就关门修养,市场好的时候就疯狂扩张。大量的招聘,新人只要一进来就直接脱去跑盘,然后就是洗新人身边的熟人资源,硬生生把房产中介行业干成了保险行业。 很多人入行之后什么都不懂就开始卖房,身边的亲朋好友资源被洗了一番,人脉资源被吃光以后,https://www.jianshu.com/p/d5190b4c7521
9.网友潜伏房产中介曝光二手房买卖潜规则徐先生说,他在网上发帖,引来不少人拍砖。专业人士证实,目前一些中介个别操作确实不规范,存在一些黑幕。 网友“qqzhoulai”近日成为天涯重庆的名人,截至昨日下午3时30分,他的帖子《一不小心,揭开房地产(二手房)中介黑幕》访问量近13000次。该帖之所以炙手可热,是因为曝光了房产中介行业的一些潜规则。 https://blog.itpub.net/11431072/viewspace-663287/
10.披露二手楼交易黑幕:一房多卖大赚中介费评论留言高明房产网披露二手楼交易黑幕:一房多卖大赚中介费 评论留言,高明房产,高明房产网,高明房地产网,高明房产新闻,高明房产信息网www.0757fc.com,让您及时了解高明房地产最新资讯!http://gm.togo100.com/loupan/NewsPL.asp?id=4299
11.二手房逃税黑幕:中介与办税人瓜分60%的应缴税额导读:通过修改房产证或契税单上的填发日期,甚至伪造完税凭证,未满5年的房子可以变成满5年,房主可以节省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的40%,而剩下的60%则被房产中介和办税人瓜分。“新国五条”出台以后,这些赚到眼红中介们都焦急等待着有人能“在前面给咱趟路,做过了,没问题了,咱再做。” https://www.guancha.cn/society/2013_05_13_144220.shtml
12.“现金收房”暗藏黑幕许多不法中介惯用伎俩是打出“现金收房”的噱头吸引消费者上钩,这种表面一手交钱、一手交房,看似钱房两清的简单交易,实际上却蕴藏着巨大的黑幕,主要是为了达到不法中介欺上瞒下,乱吃差价,非法牟取暴利的目的。近日,深受不法中介“现金收房”所害的王女士与张先生分别找到记者,他们向记者痛斥不法中介的恶劣行径,讲述https://www.lawtime.cn/info/fangdichan/gfzndczj/2006092234674.html
13.违规卖期房可能要坐牢购房不要过度依赖中介半岛网□事件链接:楼盘热销后的黑幕 2004年大学毕业后,王斌来到苏州工作。2007年年初,他准备在老城区的一个楼盘购买新房。结果,虽然排号了,但开盘那天他并没有得到房子。更可气的是,他的同事张艳虽未排号,却买到了那个楼盘的房子。一打听,张艳是通过一个叫朱健一的房产中介,多花了2万元钱买到的房子。第二天,王斌联系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0801/20080122/news_20080122_587423.shtml